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群英三國》第四十三章 宣傳與行動
顯然,在資源共享之後,這個聯合政權也在總結方雲的發展歷史,並加以吸收和模仿。

 公務員制度自然是已經開始照例舉辦,同時還有軍官考試和培訓制度,這些都不是什麽秘密,只要有心人故意探索,那麽就不難探秘成功。

 在三家的努力下,潁川書院進行改組,建設成為潁川大學,甚至在豫州也建立了一個汝南大學;同時建立的還有三十家大小專科院校,甚至還有三家師范大學。

 工匠的地位獲得提升,改革商稅制度。幾乎除了行政制度,很多東西對在努力學習方雲,知恥而後勇,力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根本就是把洋務運動給提前了的感覺

 華夏民族永遠是在學習中進步的民族,正因為這樣才一步步的放棄了華夏科技文明體系,走向了機械科技文明體系,最後更是隨著一場運動,直接進入機械科技文明體系。而原本體系裡面殘存的某些東西,則一次次被質疑和否定。

 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上的錯誤,也使得殘存那些文明技術,也在一步步衰落。

 先不說繼續放任這個勢力,他們最終會走向何處,隻說這樣放任他們這樣下去,對自己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原本自己的勢力正在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明年甚至後年將會拉開統一戰的序幕,預定是在三年到五年的時間內統一華夏。

 但如今看來,似乎這個計劃必須要進一步改動才行了

 針對聯合勢力的這次行動,方雲並沒有忘記宣傳工作。說到底,當初所謂的聯盟,打著的就是清君側的名號,組成聯盟共同討伐方雲。如今可好。沒有攻打方雲反而回過頭來攻打劉繇這個皇室宗親,這本身就說不過去。

 在接下來的宣傳工作裡面,重點就是宣傳這個聯合勢力清君側是假謀朝篡位是真的醜惡嘴臉。同時以漢帝的名義。發布《討賊詔書》,告訴全國百姓。共同討伐這些逆賊。從賊者若是幡然悔悟,那麽既往不咎。但若是執迷不悟,則以反叛罪名夷三族

 但是這個宣傳剛剛開始在晉陽開始發布,兗州那邊得到了消息後,立刻進行輿論的反擊。當然,並非官方報刊,而是民間傳聞的小道消息,又或者一些沒什麽影響力的小報刊在不斷的報導。說是防禦多次闖入漢帝的寢宮,命令他下達命令和詔書。裡面可以說把方雲的霸道和不把漢帝放在眼裡的姿態給描繪得活靈活現的,仿佛親眼所見一般。

 同時官方也提出質疑,那就是方雲是否有強迫漢帝做出他不願意做的事情這件事情。美其名曰是參與討論,但論調上幾乎是肯定了這個觀點。

 隨著討賊詔書的傳到兗州,那麽問題就出現了,聯合政權的百姓,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那麽這份《討賊詔書》的合法性自然就遭到了質疑。

 顯然,抹黑這種手段。對付已經有過反擊經驗的聯合政權顯然不行。對方早就針對了這個方雲常用的手段,做好了反擊的對策。

 十幾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師共同出謀劃策,劉燁程昱陳宮婁圭荀彧荀攸張昭張紘和周瑜等人都參與了進來。爆發出來的能量可是非常巨大的。

 只是他們還是忽略了一個問題:這些宣傳偏偏普通人可以,卻騙不了世家

 政客之所以被稱之為政客,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更清楚時局的變動,還有一些政策背後蘊含的一些真實目的。雙方都在宣傳戰,他們更多需要的保持中立。

 但身為世家,他們同樣要注意的,是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不要被卷入其中。兩邊討好可不容易,只是他們根本沒有選擇。把賭注押在某一方上面。太不保險了除了少數真的把家族的一切都押在聯合政權上面的,大部分都留有了後手。

 主要表現。就是派人給晉陽去了一封信,表示需要時候。他們的人會在陣前起義或者反正。當然什麽時候才是需要的時候,只怕官方解釋權在他們那裡。

 簡單來說,只怕是要在方雲軍在戰場上,獲得絕對的優勢的情況下,才會這樣做。否則,他們會堅定不移的,站在聯合政權這邊

 對於方雲來說,他們會不會這難道那麽做其實沒什麽關系。他如今最需要的就是這些信件,這些信件讓他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聯合政權那邊也並非鐵板一塊。說到底政權的建立時間太短,而且早些時候也沒有進行系統的大學教育培訓,使得政權大部分的官員都來自世家,只有少數來自寒門,這就為他們埋下了隱患。

 方雲可以肯定,至少四五年的時間裡,對方還不足為慮。

 至於五年後的事情,那誰會考慮那麽久?戰爭年代裡面,每年都充滿了變數,若真要那麽計較幾年後的事情,保不準明年己方勢力就落得個全面崩潰,那麽計劃再好也白瞎了。

 聯合軍在打下了豫章之後,居然也學習方雲這樣,穩扎穩打,並沒有盲目的進一步擴張。尤其是當他們已經開始和劉表的江夏郡和長沙郡接壤後,劉表甚至都不得不加入到了戰局之中。

 聯合政權早些時候發布第二波宣傳工作,表示這些皇室宗親,不思北上勤王誅除逆賊方雲,反而和他勾搭在一起,只怕是早已心生異心,打算取而代之雲雲。甚至那些普通的小報紙,還列舉了一系列的猜測和八卦,雖然沒圖沒真相,在這個時代卻也有很廣大打算新聞受眾,不少人也開始懷疑他們的用心。

 聯合政權立刻表示,方雲勢大,迅速清君側已經沒辦法,要做好長期交戰的準備。在此之前,先針對其爪牙和幫凶下手,也是無奈之舉。

 這明顯就是脫了褲子放屁。卻在輿論壓製之下,暫時還沒有大規模的反對聲。再加上聯合軍帶下豫章郡後迅速修橋鋪路,提高豫章郡百姓的生活待遇。使得豫章郡迅速歸心。

 這些江南地區本來就沒怎麽開發過,不少的百姓生活並不是很好。後來隨著中原地區的百姓不斷逃難到江南。而且孫吳也有和曹操劃江而治的打算,所以大規模建設江南地區,為後世江南地區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在如今孫吳還沒有崛起之前,聯合軍如此對待江東的百姓,這裡的百姓也是投桃報李,直接向聯合政權貢獻出了自己的忠誠。

 劉繇也是直接被他們政治綁架,無奈之下也只能搭理提高治下百姓的待遇。只是他本身沒有這方面的計劃。而且商業也沒有進行改革,這就使得財政支出迅速提高,軍費的投入反而直線下降。

 但他有不敢不那麽做,只怕到時候民心都跑向聯合政權那邊,那麽就算他空有十萬大軍,最後也不得不變成喪家之犬。

 在這樣的背景下,方雲立刻開始了新一輪的行動。

 宣傳工作已經玩不下去,那麽自然只能來實際的。他派出了最優秀的官吏,前往劉璋劉繇劉表和士燮那裡,幫助他們進行商業改革。還有教育和軍事改革。有沒有用不知道,反正可以延緩聯合軍進攻步伐,那麽就是一個勝利。

 在這之外還有一層打算。那就是大量使用了方軍派出的教官,進行軍隊訓練的這些地方勢力。在教官保守的交代下,戰鬥力的確會迅速提升,但戰術和戰略都來自方軍,那麽要對付起來也會更加簡單一些。

 否則,清末那些島國英國什麽的難道閑得慌,主動給華夏軍隊擔任教官?

 與此同時,用比較劃算的價格,賣出去大量的裝甲和武器。這些武器的質量比他們現有的武器好了不少。甚至還有上萬匹軍馬的銷售訂單。

 價格的確不算很高,但總體還是有賺。算不得盆滿缽圓。卻也是收獲豐富。這種經濟方面的支援和搜刮,其手段出自郭嘉之手。已經連續兩年蕭規曹隨之後。他也開始展露了自己的才華和手段。

 與此同時,方雲更是派出了三十多個秘密使者,在漢魂和暗部的配合下,迅速接觸聯合政權麾下的世家,並且通過他們開始散布謠言。

 本來系統只需要在一座城市裡面散步謠言就可以,但方雲想著要玩就玩大的,直接就下了狠手,在聯合政權治下的各大城市裡面,進行地下工作。

 甚至於,余幸和孫乾這兩個王牌外交官,也開始進入敵後進行謠言的散布。

 到了公元197年六月份的時候,散布謠言也就順利完成。所有的使者功成身退,剩下的就是等待著謠言的醞釀和傳播。

 隨著七月份的到來,謠言徹底爆發,攻擊的重點是對方的執政模式和政策政令,甚至近段時間內的一些改革措施,都完全抄襲於方雲。

 本來這是他們故意忽略的問題,但如今被人拿出來說,自然過意不去。關鍵在於,他們這些改革的確是傷害到了世家的利益,否則的話那些世家也不會那麽積極幫忙傳播。

 一時間,聯合政權表示要清君側,但本身卻要模仿這個逆賊的手段,那的確是說不過去。不少的百姓開始動搖,甚至在世家的推波助瀾下,民心有所動蕩起來。

 大部分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員忠誠度進一步動搖, 至少下降了10點以上。少數官員直接辭官不做,寧可歸隱田園也不願意為聯合政權效力。

 身處大後方的方雲,自然也完成了這次的主線任務,甚至挖角了不少才華還不錯的官員,這次散布謠言,可以說也算是一次大豐收了。未完待續

 ps:沒有誰能夠永遠佔據絕對的優勢,華夏文明能夠存活至今,關鍵就在於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隻至少本人衷心希望,不要把老祖宗的東西給忘記了。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蒼天之輪回的打賞多謝一直以來的厚愛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的月票這是這個月最初的兩票呢

 感謝書友蒼天之輪回的點讚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