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群英三國》第一十七章 把胡人漢化
這一場戰爭,最後打得是天昏地暗,數萬人就這樣埋骨荒野。

 馬超也最終付出了超過七千人的傷亡規模,這才能夠把這數萬人都給殺盡。幾個大將也是殺得疲憊不堪,算是第一次見識到,什麽叫做拚殺到最後一人。

 一般的戰爭,三成的損失就會導致士氣的動搖,五成的損失就會面臨崩潰。能夠保持六成損傷,尚未潰敗的,那已經算是天下強軍。然而這群羌人,為了生存卻是真的拚了命,六萬人居然說不投降就不投降,愣是拚殺到了最後一人為止。

 這一仗的戰果不亞於長社之戰,六萬羌人青壯被殺,從此羌人部一蹶不振。大量的女性變成寡婦,甚至大量的羌人女子將找不到夫婿。當然,她們還有一個當前最迫切的問題,那就是糧食最後的糧食已經幾乎拿出來給男人們賭命,結果誰知道最後結果卻是賭輸了

 好在馬超好歹對羌人還有點憐憫,次日就帶人進入了羌胡之地,表示願意遷徙到華夏,成為華夏子民的,他至少可以保證提供一年的糧食給他們。同時可以上奏,三年內免除他們的稅收。

 羌人剩下的勢力幾乎沒有任何選擇,尤其她們已經意識到,若自己不答應,馬超很有可能會帶兵過來,把剩下的這些族人,都給屠戮一空。

 在種族滅絕危機之下,已經由不得她們這些老弱婦孺矯情了。在很短的時間內,近五十萬羌人南下,進入了涼州和雍州,然後被打散了居住。他們會學習漢人的語言和禮儀,同時會專門培訓各種知識,至少可以確保有一門混飯吃的技術。

 好在羌人的女子也不差,外表和漢人差不多。馬超很無恥的派了士卒過去調戲,結果把不少寡婦和未婚女子給勾搭上了,最後不是娶回家當了填房,就是當了妻子。這也算是間接促進了兩族的大融合了。

 這個消息傳到方雲那邊的時候。方雲也不由得笑罵:“什麽狗屁倒灶玩意”

 以前說起民族大融合,方雲就不爽,還說什麽陣痛,那更是叫人非常的不爽。但不知道為什麽。馬超的這個做法,自己卻是一點厭惡感都沒有。然後他算是明白了,他不介意民族大融合,只是不希望被融合而已,尤其這個被融合。還建立在種族滅絕的危機上時

 對馬超他做法,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言及要把漢化工作做好。別娶了婆娘就對她千依百順,最後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羌人。若是出現這樣的情況,開除軍籍那基本上的必須的,不過馬超這個始作俑者,也自然不會好受到哪去。

 馬超接到命令,對方雲的這道命令頓時無語,卻也不得不照辦。好在政務方面已經不需要他頭痛,只需要把命令上交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自然會派人處理這件事情。如今雍州的刺史便是杜襲,而雍涼大都督目前便是杜襲,這個最早加入方雲麾下的世家子弟。

 杜氏如今明顯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大家族,至少家族之中有八成子弟出仕。剩下兩成則是為了家族的繁榮,不得不投身工商甚至是農業之中,否則的話一個家族的開銷,尤其是官場之中的應酬,總不能靠那些當官子弟的俸祿就可以吧?

 杜襲也的確非常有才華,武藝或許不算厲害,但允文允武的大都督。馬超也信服。

 知道方雲會逐步收回他們手中的權力,但馬超也慢慢習慣了這個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也相信,方雲並不會徹底剝奪他的兵權。只是從一方實際的割據軍閥,變成方雲麾下一支普通的正規軍而已。

 隨著馬家越來越多的子弟參軍。甚至少數在大學學習之後,說不得成為公務員。本來以武將世家出名的伏波將軍馬援一脈的馬氏,也就算是真正成為一個大家族了。

 羌人那邊已經解決,鮮卑那邊更是打內戰打得凶殘。

 烏桓那邊當起了縮頭烏龜,高句麗那邊也好不到哪裡去,原本他們不斷征討扶余國。憑借這個建立了國家威信。但誰能想到公孫度公然和扶余國,趁著他們外出進行了突然襲擊。公孫度也不是傻瓜,方雲命令他攻打高句麗,他豈會傻傻的自己動手?

 最後引扶余國這個高句麗的世仇一起,雙方共同征討高句麗。

 當他們本部回援的時候,高句麗全境幾乎已經被他佔領。最後更是聯合已經退縮的烏桓人,前後夾擊把這一萬烏合之眾給吃了下去。

 為此烏桓也相當於給方雲賣了個好,同時還得到了一批奴隸,最重要的是繳獲了不少的糧食,這下子今年好歹是可以熬下去了。這場戰爭下來,姑且也算是皆大歡喜。

 帶著勝利回歸的公孫度,最後還是迫於方雲兩場絕對的大勝,交出了手中的政權。把自己的地盤和高句麗那邊的新地盤給讓了出來。

 方雲任免國淵作為新的遼東太守,至於高句麗那部分的土地,則劃分為樂浪縣和帶方縣,劃入遼東郡管轄范圍,實際上人口也就十萬人左右,幾乎都是老弱婦孺。

 這場戰爭,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方雲以陣前的出色表現,被公認為天下第一強者,名頭甚至比得上項羽。至於呂布,誰來著?不認識

 盟軍們已經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紛紛告退。結果挖牆腳的工作並不是非常理想,除了昌豨這個本來的反骨仔,其他的三名武將都沒有投靠的意思。

 想來也是,這場戰爭根本沒他們什麽事情。若是建立不世功勳的話,那麽還好意思投效,如今什麽功勞都沒有建立,若是這樣還巴巴的投靠過去,那以後這面子還要不要了?

 好在雙方都結下了善緣,以後要再見面也會容易一些。最重要的是,方雲不允許自己的離間戰術失敗,他會有後續的行動

 戰爭已經結束,但方雲並沒有非常高興,只因為這場戰爭的敵軍戰損率,除了馬超那邊。其他兩股部隊的傷亡情況他並不是很滿意。而且他也非常清楚,邊疆的安寧,只怕最多只能保持二十年左右。

 二十年後,新一批的胡人幼童長大。必然會投入到新的戰爭之中。甚至於,未來十年內,邊境說不得也會偶爾遭到他們的打草谷……難道就沒有什麽一勞永逸的辦法嗎?

 他招來郭嘉,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郭嘉畢竟是總理,而且還是他現任最大的智囊。關於這種國家級的策略,自然需要詢問他的。

 “主公要一勞永逸,這個時候卻是最容易處理的時候”郭嘉笑吟吟的說到。

 “詳細說來”方雲一個激靈,頗為激動的吩咐到。

 “今歲胡人來攻,只因為北方遭遇雪災,牧草大量被凍死,牛羊不是被餓死就是被凍死所致。可以說,今年胡人剛好缺糧。那麽,我們大可把糧食運過去,支援他們”郭嘉微笑著說到。

 “那不是資敵麽?”方雲聞言立刻反駁到。

 “非也。糧食最多夠他們吃個半飽就好,不需要太多。但我們可以帶上一批儒士過去,告訴鮮卑和烏桓部落的人,必須要學習漢字和禮儀,學會的才有飯吃,學不會的沒飯吃。我們剛好打了一場勝仗,如今鮮卑和烏桓的人都畏懼我們,只要有五千士卒護衛,胡人必然不敢妄動。

 若他們好好學習,甚至我們不斷灌輸他們胡華一家的概念。對老一輩的胡人影響或許比較少,但對小孩子的影響絕對非常深刻。久而久之,當小孩子,甚至他們的孩子變得只會說漢話。不知道說他們本身的語言。

 甚至於,他們開始讀書,開始南下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時候,那麽鮮卑這個遊牧民族,其實已經算是沒有了,只有一個草原上的華夏民族分支而已。”郭嘉非常鄭重的說到。

 總而言之。就是把趁著胡人目前被打疼,還有缺糧,派人過去威脅利誘,讓他們好好學習漢字漢話,還有漢人的禮儀常識。期間更是貫穿著大量的政治洗腦,久而久之這些胡人被漢化得徹底了,那麽就能夠在別的地方一步步插手他們的政務,甚至是軍務

 這個漢化策的確有點意思,方雲也不由得納入了考慮范圍。

 最後又找了其他的文臣一起商量,不斷完善這個漢化策,最後隨著大量的物資,還有七千士卒的護送進入了鮮卑地盤,預示著這個計策的正式實施。

 與此同時,在北方草原那裡,建設兵團也帶著大量的建築材料,來到了靠水的地方,開始了新的建設任務。他們的任務是建設五座新的草原城市,這是為了讓胡人能夠慢慢變成農耕民族,同時為了就近處理胡人事宜建立起來的。

 這些城市的建立,同時意味著,方雲要正式向草原地區擴張了。他可不會像漢武帝一樣,把胡人趕走就算數。打下新地盤卻不去治理,那麽這場戰爭就相當於不存在任何戰爭紅利,這樣的戰爭打得越多虧得越多

 胡人部落裡面,也來到幾個先生,還有大量的糧食和生活物資。

 若非那七千老卒看起來非常凶悍,不好動手,只怕這些糧食早已不能保全。最後詢問是不是漢人前來交易的,他們這裡多少還留有一些毛皮,這或許是漢人需要的。

 誰知道,漢人表示不需要交易,只需要他們來上課,就能夠獲得當日的口糧。

 不少的部落都缺糧,最後不得已只能夠派人前去上課。說真的,他們暗地裡還說漢人傻,上課誰不喜歡?免費學習,那是誰都巴不得的事情,學得好居然還有糧食可以發放,這便宜可是賺大發了

 他們卻不知道,短期內他們的確是賺了,但長遠上來說,他們輸了一個民族……未完待續。

 ps: 不傳技術,隻傳經典,五十年後,不再有胡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sky1991的打賞多謝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書友笑遊虛幻的月票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書友送包子的點讚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