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英三國》第二十一章 前線的戰況
封建時代時期,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那就是把注意力放在陸地太多,忽略了海路。

 漢末生產力並不發達,這也使得遠洋航行尚未能做到,能發現夷州都是偶然,但也幾乎沒有投入什麽精力去發展它。最重要的是目前也沒幾個諸侯靠海,這使得方雲和劉繇士燮兩個勢力結盟的事情,孫策他們居然渾然不知。

 孫策只怕也沒想到,方雲會借道吳郡出兵攻打丹楊郡。當張郃和高覽兩股勢力直接襲擊了句容後,這才調集人手前去防守。在這之前,孫策針對方雲的主要防禦力量,其實集中在江乘一帶。

 更讓他無語的是,大軍剛剛開始調集未曾出動,結果方雲軍又把江乘和秣陵之間的湖熟給給打了下來,徹底把邊軍和後方分割了開來。

 此刻統兵鎮守邊疆的,是孫堅那一代留下來的老臣子朱治。朱治允文允武,奈何武力也不過是準一流水平,孫策為了確保前線萬無一失,把剛剛投靠他的鄧雄也給調撥了過去。

 這個家夥可是武官科考試第一名,無論是膂力還是兵法都遠超第二名周泰,是真正難得的人才。武藝而言,甚至不必他孫策差多少,已經發掘,孫策對他可是非常的看重。

 更別說,朱治膝下養子朱然,在武官科考試也混了個第四名,武藝也相當不俗,在軍事上隱隱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歷史上更是呂蒙指定的繼任者,但現階段還很稚嫩。

 後方危急,在故鄣一帶攻打吳郡,剛剛打下烏程的孫策,不得不被迫派人駐守烏程,自己帶兵迅速回援。說起來當初攻打這裡,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父親最後被朝廷封為烏程侯,而孫堅死後,他孫策也繼承了烏程侯這個爵位。

 既然難得是侯爺。那自己的封地自然要拿回來,再說烏程本來也是吳郡治下,優先攻打這裡也沒什麽錯,下屬們多多少少知道孫策的心思。所以也沒有點破罷了。

 袁術那邊更糟糕,本來大軍已經開始攻打柴桑,卻不想因為鍾離和東城被破,而且方軍隱隱有攻打陰陵的意圖,他卻是想不回軍都不行了。

 他的治所壽春。距離陰陵可不遠,快馬一天就能抵達,若是再不回去,自己的妻兒老小只怕都要深陷囫圇。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的,就算得到天下,那似乎也沒什麽意義了。

 他袁術也差不多四十歲的人了,就算再生養,孩子成年了他都五十多歲。這年頭五十歲就病死的可不少,誰能保證自己能夠活著看到孩子成年那天?到時候若是出了一個權臣什麽的,直接把他的地盤給奪了。那就真的叫人鬱悶了。

 而且,還不能保證就一定生出來的是男孩不是?他袁術活了四十年,膝下就一個袁耀,女兒倒有幾個,但不頂事啊……

 袁術算是徹底把方雲恨上了,甚至賭咒發誓,若是方雲膽敢攻打壽春,他就算死了也不會放過方雲的。賭氣歸賭氣,大軍卻是迅速撤退,看來今年想要攻打豫章郡是不可能了。

 其實他也是關心則亂。陰陵好歹是九江郡原治所,這裡成高牆厚,高順軍奔襲而來,根本沒有帶攻城器械。如何可能會選擇陰陵下手?袁術也不愧是袁家人,正史袁紹本來打算攻打曹操,因為幼子袁尚病了就停止攻打,他袁術也是關心家人,就果斷撤軍了。

 豫章的危機解除,雖然烏程還落在孫策的手中。劉繇也好歹松了口氣。有了足夠的瞬間,他就能夠迅速調兵遣將,好歹加固一下豫章郡的防線,配合潘臨潘璋和蔣欽三人鎮守,想來也是萬無一失。

 袁術沒有水軍,而蔣欽原本就是水賊收編過來的,再加上有著一流武將戰鬥力的潘臨和潘璋兩人,水陸並進,不愁擋不住袁術大軍。

 方雲這邊也不是隨便調動一下就完畢的,隨著大軍開始支援劉繇,後續的部隊調動也隨之展開。張遼黃忠和何曼三人開始南下支援,這次方雲也算是下了血本。

 張遼,不僅有著出色的騎兵統領經驗,由於融合了程普武魂,更是具備了水戰的能力。在江南水路眾多的地區,也能夠打出一番成績來;何曼更是在以前虎衛營選拔出來的人才,正史之中更是混出了一個截天夜叉的名號,如今更是已經達到先天武將的級別。早些時候鎮守一方,如今派他過來也是有鎮守一方的意思;黃忠自不用說,自從北方戰區已經沒有敵人之後,經過軍部的研究,決定調他南下,作為青徐兩州戰區的總指揮官。

 簡單來說,就是派他來坐鎮兩州,總理兩州軍務的。總部設在徐州彭城,青州守將武安國和臧霸等人,還有徐州守將張郃等人,都由他統一進行指揮調度。

 如此,方雲就能夠解放出來,不必時刻關注青徐戰況。最重要的是,有什麽問題也不必老是要把情況送到晉陽給他批閱,要知道時候的交通可不是很發達,一來一回的十幾天的時間,一場戰爭能夠有幾個十幾天的時間?

 大量的物資被送了過來,首先就是足夠前線部隊半年揮霍的糧草,就算放開了吃也能夠吃上半年時間,所以不必擔心糧草問題。再則徐州本身也產量,而且還是華夏當時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糧食問題更加不是問題。

 食鹽問題也很容易解決,青州和徐州都靠海,方雲已經開始試驗曬鹽技術,這個技術不是很難,關鍵是如何大規模的曬鹽。若是成功,他將大規模的進行曬鹽,確保本勢力食鹽用度,至於別的勢力,也不是不能出售,但價格方面自然不會很低。

 到時候,深居內陸的劉備和曹操勢力,在食鹽這點就能夠逼死他們。除非他們打算吃有劇毒的井鹽,否則的話就不能不出大價錢,在方雲這裡買鹽。

 其實方雲也非常懷疑,由於當時青州是袁紹佔領的,曹操沒辦法攻打。但是他多次攻打徐州,難道真是為了報仇?一個穩定的糧食產區也說不過去,畢竟兗州的軍屯都還沒有飽滿。只能說徐州有什麽能夠讓他看重的東西,這東西或許就是食鹽

 否則,何必那麽大費周章的,攻打一個無險可守。又是四戰之地的徐州?他兗州本身已經是四戰之地,再加上這徐州,那還不夠他煩的?難怪最後直接得了頭痛症了……

 各類戰爭武器,也不斷運往徐州地區,不過箭矢和弩矢方面。方雲外包給了徐州的商人,糜家和曹家都有承攬這方面的業務,大量的購買,使得他們兩家多少也賺了一筆不菲的收入。再加上方雲的帶領下,兩家也迅速投入到了工商業之中,賺到的錢是以前的數倍有余,如今兩家可以說已經徹底被綁在了方雲的戰車上。

 而徐州有他們兩家幫襯,也徹底安定了下來,更別說還有擔任廣陵太守的陳登一族了。

 處理了徐州的事情之後,方雲親自來到了未來的天津港附近。這裡已經初步開發出了一片港口,只要後期再維護一下,並且進行一番擴建,就能夠成為良港。

 此番,余幸南下的部隊,就在這裡登陸,隨之而來的還有被他挖角的霍峻和甘寧兩位大將。方雲此番前來,其中一個目的,也是為了表示自己對兩個大將的看重。

 隨著兩位大將的下船,霍峻本身不怎麽習慣海上生活。這一路晃蕩下來,臉色有點發白。但甘寧卻本來就是在水上討生活的,對大海更是毫無畏懼,這一路過來反而是容光煥發。對大海也是充滿了興趣。顯然,他就是屬於那種大海的征服者類型。

 “兩位將軍,一路顛簸辛苦你們了我已經命人準備了住所,兩位可以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我等再共同飲宴。兩位大可放心,只要你們付出了忠誠。那我也會給出一片真心。”方雲親自上前迎接兩人,在兩人的受寵若驚下,鄭重的對兩人說到。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霍峻已經下野,此番北上本來已經下定決心。但看著方雲親自來迎接,頓時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慨。

 “哈哈,沒想到能得到大將軍親自迎接,甘某人這輩子也值了以後但有差遣,甘某莫不從命”甘寧也是豪氣衝天,拍著胸膛宣誓到。

 一番客套之後,方雲也知道他們顛簸一路只怕已經非常疲憊,於是安排了地方給他們休息。坐不慣海船的人,在一路顛簸之後需要的是休息,這個時候吃不得什麽東西,更喝不得酒,這對他們來說現階段就是一個折磨。

 一晚的休息,尤其喝過一些方雲準備的湯藥之後,霍峻第二天起來也是神清氣爽。一路上的疲憊,似乎在一個晚上就一掃而空,對方雲更是感激不已。

 甘寧也是一樣,這才意識到傳聞中方雲武道醫術雙絕的傳聞,只怕不是空穴來風。這樣的主君也不錯,有了什麽大病也不怕了,想來關鍵時刻,他會出手幫忙診治一下,到時候一條小命就能保下了。這年頭醫療水平隻叫人發指,要不然豈有多五十多歲就病死的。

 晚宴也主要是以藥膳為主,聽說是方雲特別譜寫菜譜製作而成,給他們固本培元的。聞言兩人頓時更加激動,一晚上賓主相宜,喝得倒也痛快。

 隨後,霍峻就被任命為將軍,鎮守虎牢關。原虎牢關守將周倉,終於得到了解脫,回晉陽接受一段時間的再培訓,之後去徐州聽候調遣。

 甘寧則要留在天津港,只因為這裡有方雲早些時候組建的水軍部隊,由於缺乏合適的將領,所以暫時還只是訓練操船技術,並沒有操練海戰之法。

 甘寧能來,那自然是最好的結果,至少主事的有了。甘寧聽聞方雲要建立一支真正的海軍,甚至方雲還專門給他看了那張世界地圖,看到海外居然還有那麽多的土地,甘寧立刻就拍著胸膛保證把海軍訓練妥當了。

 不多時,三方就各奔東西,只是方雲還留在了天津港一段時間。

 前往徐州的物資, 大部分都是在晉陽那邊通過黃河運到天津港,然後再統一裝船運送到徐州的,河船根本比不上海船的運量,兩船才頂得上海船一船的運量而已。

 最重要的是,還有一批人要出發,那就是即將前往夷州島的部隊未完待續。

 ps: 袁術不足為慮,唯有孫策需要注意。甘寧歸附,夷州島也即將開始開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另外開了一本科幻文《門的彼端》,不在起點,有興趣可以在百度那裡搜索一下。當然,沒興趣那就當我沒說便是。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的打賞多謝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康連迪和笑看v滄桑的月票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