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英三國》第一百零四章 陶謙來求援
此刻為公元193年4月中旬,按荀彧的說法並不適合對外作戰。大量調動兵丁的結果,就是今年的春耕進度會被延緩,直接影響到秋收的情況。

 只是曹操難道就沒有他的考量?堂堂‘治世能臣,亂世奸雄’豈會如此不智?

 有些事情其實就是那麽蛋疼,不管是曹操也好,還是劉備也罷,都打著大漢臣子的名號。哪怕不願意承認也好,還是不得不承認也罷,長安的朝廷或者晉陽的朝廷都直接代表了大漢這大帝國仍在延續著。

 曹操和劉備為什麽可以光明正大在陳留和東郡開戰,那是因為他們是朝廷任命的東郡太守和陳留太守。他們當時開戰的口號,是為了大漢平定不臣。

 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之後,他們內部開戰,也有各自的口號。別的不必說了,隻說對方‘打著漢臣的名號,行不臣之事’就是最好的開戰借口。

 而如今,已經得到了整個兗州的曹操,顯然沒有借口再隨便對外開戰。否則如此不臣的行為,很容易會引起天下諸侯群起討伐,上演所謂的‘諸侯討曹’。

 陶謙卻是給了他一個攻打徐州的借口,而且他也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

 兗州本來就是四戰之地,而且身居內陸也不產鹽,很多人忽視這個問題。在古代沒有食鹽,就算佔據了再大的地盤也注定苦x。但食鹽在別人的地盤,別人就算賣鹽給他那也絕對是天價,但人難道能不吃鹽?

 更別說,在兗州之上就是冀州。不僅有袁紹還有方雲。若是他們哪天有了興趣,揮軍南下的話,他曹操難道只能拚死抵抗?顯然,必須要給自己流出一個余地,最重要的是徐州臨海。這就意味著食鹽!

 只要佔據了徐州,那麽他曹操就能夠擺脫食鹽的壓力,這才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至於糧食和其他物質的獲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好在他曹操如今有一個名頭,那就是為父報仇,做點不理智的事情或許也說得過去。

 荀彧拗不過曹操。只能妥協,積極準備物質,調集兵丁。

 荀彧在其他文明的影響下,融合了范蠡武魂,能力大漲。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好在荀攸年前已經放棄了長安的官職,在他的召喚下來到了曹操麾下,這樣多多少少能夠幫助到他這個族叔。

 荀攸也是融合了李斯武魂,智力大漲。或許也是受到了天道的指引,所以早早就丟掉了長安的官職,直接回到了家鄉,然後在荀彧的召喚下出仕曹操。

 此番出征。卻是以他作為主要的謀士,只因為曹操的幾個重要謀士,比如戲志才、郭嘉、程昱都分別出仕別人。麾下謀士只剩下了婁圭和荀攸,其中荀攸顯然更具實力。

 一番運作,荀彧也只能給曹操三萬大軍,同時還有一個月的糧草。表示若是一個月還沒有把徐州打下來的話,那麽他也無能為力。

 糧倉裡面未必沒有糧草,但這是留著對抗南下方雲軍的。若是這個時候都用光了。那若是方雲突然南下,怎麽抵抗他的軍隊?當然按照歷史的話。則是留著對付袁紹便是。

 一個月的時間,很長嗎?考慮到大部隊每天最多五十裡左右的行軍速度來說。從陳留這裡到徐州至少也需要大半個月的行軍。

 換言之,若是曹操在徐州之地得不到補給的話,他剩下的糧食也就足夠他原路返回。這年頭都缺糧,之前的戰爭使得大量的田地荒蕪,最重要的是缺乏耕地種田的人。若非如此,曹操搞什麽屯田?!

 曹操也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在徐州那裡獲得補給。其實他若是有錢,完全可以在徐州,或者在周邊的地方購買糧食補充一下。然而他不僅僅是缺糧,也缺錢!

 半個月後,他來到了徐州,他的身邊也多出了兩個親信將領。

 姑且也算是歷史武將,畢竟他們兩個注定要被寫入史書,或者說是他們的部隊。這兩人分別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名字已經無所謂了,只聽這兩個官職名稱已經足夠了。

 西漢盛行厚葬,故而西漢古墓往往有著豐厚的陪葬品。很不巧的是,如今曹操缺的正是錢糧,所以自然而然的把主意打到了那些西漢古墓上面。

 再說,他是過來復仇的,連死人也不放過也不是說不過去。只是為了更好的凸顯自己的憤怒,所以他必須要有所作為。主要的表現,自然就是屠城!

 用這種手段,把盜墓的事情給淡化,把百姓的注意力從死人身上,轉移到那些活人上。

 大軍進入彭城,曹操下令屠了三座城池,裡面不管男女老幼,盡數屠殺。那段時間,絕對是曹軍士卒們的噩夢,但這是主帥的命令,所以他們必須要執行。

 於是幾天后,這幾座城池成了真正的鬼蜮,至少是再也看不到活人了。

 曹操也因此得到了一批糧草和軍餉,倒也算是意外之喜。不過比起這個,他更看重的是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那邊的收獲。結果非常喜人,兩支部隊源源不斷的挖出了大量的陪葬品,按計算至少足夠他三年的軍費開銷!

 隨後,他立刻在青州和徐州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大軍的後續進攻已經不成問題。

 他甚至在彭城一帶擊敗了陶謙的徐州軍,剩下的只是進一步蠶食徐州。讓他以外的是,彭城的其他城池在得知曹軍到來之後,紛紛開城投降,乞求曹軍不要屠殺他們。這就使得曹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直接把彭城郡給接收了下來。

 他不知道的是,陶謙在得知曹嵩被殺的時候,已經分別給三方勢力去了求援信。

 本來他最相信的是方雲,但是雙方不接壤。所以不能保證他會派兵來救。而且距離太遠,誰知道趕不趕得上?

 無奈之下也是急病亂投醫,給豫州的劉備去了一封求援信,只因為劉備和曹操不對付。最重要的是,傳聞他是漢室宗親。想來和朝廷是一條心的存在;又給袁術去了一封信,這是因為袁術和曹操也不對付,且也是他的鄰居;最後也給龔景去了一封信,不管如何大家都是盟友,心裡明白只怕龔景也沒有多少人手,但不管如何。去一封信也沒有錯。

 在曹操開始出征的時候,實際上四方勢力都有收到消息。至於方雲得到消息的時間甚至比陶謙寄出信函的時間要早一些,畢竟他也一直在關注徐州的情況。

 需要救援嗎?不管如何徐州都是自己的盟友,再說讓曹操得了徐州自己也不舒服。

 “能派誰過去?”方雲招來戲志才詢問到。

 “若是要去救援的話,自然是能越快出發越好。選擇的自然是清河國的將領最好。說起來,原本鎮守壺關的楊鳳,已經調到清河國前線駐守,他似乎對防守頗有心得。為了能夠更好的救援,故而最好再派一名先天武將過去,張郃將軍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最後,也可以把陷陣營給派過去,以備不測。”戲志才回到。

 “他們若是離開。誰來鎮守清河國?”方雲再問。

 “可讓周倉將軍和解然將軍前去鎮守,只是說不得要花費一顆武魂丹!”戲志才回到。

 “好,讓他們過去!另外把這枚武魂丹交給解然……不。讓他過來親自服用!”方雲想了想,也同意了戲志才的建議。只是武魂丹事關重大,還是要解然當面服用才好。

 為了確保清河國無庾,他也算是下了老本,把李傕武魂送了出去。同時為了確保不厚此薄彼,也給趙雲、陳濤、徐晃、高覽和張遼五人都送出去了一枚武魂丹。

 一封軍令幾乎是隨著陶謙的求援信來到了張郃他們的手中。在得到命令後,他們迅速調集一萬大軍。一千陷陣營開始借道青州南下支援徐州。

 青州刺史那裡,方雲也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借道。龔景那邊也剛好收到陶謙的求援信,故而知道真有其事,並非假道伐虢,也就同意了方雲的要求。

 看著這支原本似乎是黃巾軍的軍隊,在南下的時候居然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於寧可挨冷淋雨,也不主動佔據百姓的房子,買賣公正更不會欺男霸女,不由得讚歎。

 後來才知道,軍規是方雲訂下的,如今每個士卒幾乎都會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他也稍微聽了一下,得知是方雲親自編曲編詞,不禁感慨萬千。

 一個那麽嚴格抓紀律的人,難怪可以成就如今的這個地位。

 他剛好也拿不出什麽人手去支援陶謙,也就意思意思,表示願意支付一些錢糧。這也算是這支軍隊裡面,多少由他龔景的一份子便是了。

 同一時間, 劉備和袁術也是得到了求援信,他們也更好想要謀取徐州。只是比起袁術,劉備剛剛擴張,確實沒辦法再繼續作戰,也生怕曹操會突然趁著他去救援反咬他一口。故而只是陳兵邊境,不敢隨便越境作戰。

 袁術卻是沒有顧忌,派遣孫策帶著三萬人馬,紀靈為副,直接殺向徐州!噢,是去徐州救援才是……

 ps:史載第一次曹操討伐陶謙,因為軍糧耗盡不得不撤退。不過卻因為盜墓,得到了可以支持三年用度的軍費。但個人認為,他討伐陶謙還有一目的,那就是獲得食鹽。他和劉備如今都屬於內陸勢力,若是得不到食鹽的補給,那其實還是挺苦x的。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sky1991’的打賞!多謝兩位一直以來的厚愛!

 感謝書友‘’的月票!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這兩天的訂閱,我可是相當滿意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