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群英三國》第八十八章 1國能2製
,.

 時間已經到了191年初冬,這個時候顯然不是打仗的事實。

 不管如何,冀州的戰爭可以說至此已經結束,原本三足鼎立的冀州,如今只剩下方雲和袁紹。不過就戰爭潛力而言,袁紹注定是要悲催的了。

 冀州以外的戰爭,如今也是都落下了帷幕。

 馬超得令後,暫時沒有對韓遂發動襲擊,而是出兵攻打涼州其他郡縣。韓遂卻是看到武威那邊空虛,居然真的下手突襲。卻不想馬超虛晃一槍,直接帶兵殺了回來,關鍵時刻韓遂遭到前後夾擊,不得不壯士斷腕。

 女婿閻行被俘虜,西涼八健將的梁興、成宜和馬玩三人則被俘虜,侯選和楊秋隨韓遂遁走,其余李堪、程銀和張橫三人被陣斬。

 馬岱也是第一時間針對金城郡發動了進攻,把韓遂的地盤都給吸收了過來。

 韓遂帶著殘余勢力,本來他可以選擇繼續遁入羌人之地,尋求羌人的幫助。只是這次他沒有那麽做,而是直接去了雍州,投靠了長安朝廷。

 王允和呂布也是剛剛穩定局勢,難得有人來投效,自然是倍感欣喜。只是考慮到韓遂是個反賊出身的軍閥,哪怕有名士的稱號,也不敢讓他領兵。於是收編了他麾下的軍隊,給了他一個文職,留在長安城當差。

 同時受到韓遂挑撥,呂布也是積極準備,時刻做好迎戰馬超。甚至於,主動出擊

 關東之地,孫策幫袁術奪下了淮南之地。然劉備淬然發動對南陽的攻打。一番交戰之後。袁術不得不放棄南陽的地盤,到了壽春重整旗鼓。

 本來他自然可以去豫州,那裡才是袁閥的根據地。但是豫州四面無險,且是四戰之地,去了哪裡相對危險。在臣子程秉的提一下,這才把根據地遷移到了壽春。

 孫策卻是苦x了,本來打下淮南地區的時候,袁術說要給他當太守。卻不想被劉備破壞了。雖然心有不爽,也只能忍下來,至於背地裡有沒有扎稻草人詛咒劉備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袁術又給了他任務,那就是攻打廬江郡,表示若是打下就給他當太守。

 雖然對袁術的人品有所懷疑,孫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了下來。不過真要打,那也得是明年的事情了。

 劉備佔據了南陽,卻不想背後卻遭到了曹操的突然襲擊。淬不及防下,損失了至少三個縣城。後來在程昱的嚴防死守,還有關羽的勇猛下。好歹是將曹軍擋在了平丘一帶。

 其實曹操的確是已經看上兗州之地,這裡雖然死戰。但也四通八達,打得過就對外擴張,打不過就可以跑。相反,若是青州這樣的地方,首先東邊就走不了,被大海阻隔著。北邊有黃河不好走,能選擇的只有向西或者向南,局限性太大。

 而且劉備這廝那個旮旯裡面跳出來的,別說是曹操,別的諸侯只怕也不認可這個因為劉辯一封詔書,就屁顛屁顛從冀州過來和他們搶地盤的存在。至於他自稱什麽中山靖王之後,這是在鄙視別人的智商嗎誰不知道那廝兒女眾多,後裔也如天上繁星,甚至有不少都無從考證,明顯就是鑽空子的最好選擇

 所以說,劉備的自稱,除了騙騙百姓,似乎沒有別的卵用。但實際上,劉備需要的,就是百姓的認可。縱觀他正史的走向,一路走來靠著這名號,不知道騙了多少人加入他的麾下,多少百姓對他愛戴

 得民心者得天下,打著漢室的名號,招搖撞騙也好,還是居心不良也罷,至少他能夠迅速獲得大漢百姓的心,這卻是不能否認的事實。而那些只知道對百姓橫征暴斂的諸侯和軍閥,也間接幫助了他。

 眼看攻打陳留受阻,曹操立刻調轉兵鋒,攻打東平國和濟北國兩地,勢力迅速壯大。

 至於借口什麽的,要多少有多少,最重要的是,也沒人阻止他們那麽做。至少不管是長安朝廷還是晉陽朝廷,都沒有下詔訓斥什麽的。既然這樣,那就當做是朝廷默許唄

 只是不管打得多麽的歡騰,眼看入冬,所有人都停止了進攻的步伐。冬季行軍是大忌,但凡有點腦子的,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征。不管如何,在這段時間內,至少天下是太平的。

 方雲治下,晉陽行宮之中,今天的比較嚴肅的日子,所以甚至劉辯都開始與會。

 議題很簡單,那就是如何處理冀州那些新地盤的問題。要徹底的改造,物資不足。但若是放任不管的話,那麽問題也會一大堆。最重要的是,沒有那麽多的官吏可以處理政務。

 還有那些世家的問題,到底要不要徹底的清空他們,或者看情況拉攏一批什麽的。

 這些問題都非常嚴肅,可以關系到這些地盤的穩定性問題。一旦處理不當,說不得今天鬧民變,明天一支不知道什麽人的軍隊襲擊輜重部隊什麽的,這樣就沒得消停了。一個不好和袁紹裡應外合的,直接就把這些地盤兵不血刃的奪了回去,那才真是哭都沒法哭去。

 然而若是直接實行改革的話也不行,改革需要大量的物資,最重要的是也需要大量的士卒去彈壓地方的世家。很不巧的是,隨著地盤的增加,人手似乎有所不夠。

 至於那些二線部隊提拔起來,那也是不可能的,這些部隊年紀都普遍在三十歲左右,在這個時代而言已經算是不年輕的了。就算有實戰經驗,卻也不適合再當個戰兵。而且他們如今擔任的如警察、城管和武警之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官職,自然不能變動。

 軍官學校,至少也要明年才能出成績,若是提前畢業必然會使得學員的知識不夠全面。除非。方雲真的打算用戰場來教導他們知識。不考慮死亡率的話。的確可以迅速成熟起來。

 最重要的還是大學,畢業生至少也要兩年後才能畢業,這就意味著人才的不足

 “原本隻想著打下中山國和常山國,魏郡那邊也只打算打下涉國和武安,沒想到因為韓馥的愚蠢,使得我們實際戰果已經遠遠超出了計劃之外。目前我們儲備的資源,僅僅足夠完成涉國和武安兩地的改革,其他地方我們甚至沒有人手去治理。各位說說。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有何建議否”方雲率先發問。

 “要鞏固統治,首先就要有足夠的,而且是忠誠的人手去處理具體事務。很顯然的是,我們目前最缺乏的就是這個。而且我們的物資也不足以完成那麽多郡縣的改革,所以屬下覺得應該由淺到深的進行處理,先從比較容易處理,而且比較關鍵的地方進行改變。”

 “我知道你的意思,這倒不難運作。只是現在問題是直接實行全面改革,難免會導致這些地方的世家反彈。但若是不改革的話,難免會引起其他地方的不滿。”方雲點頭說到。

 “那就給個過度期限。規定在幾年內保持這個模式不變,然後期限一過再實行。我們沒辦法阻止別人想些什麽,但是我們把他們的思想限制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

 比如說,這些地方十年內,我們隻逐漸改變行政模式和監督模式,其他的社會模式並不進行改變。可以提拔商人的身份,但人才方面同樣可以讓世家舉薦人才來擔任。只是只能在這些地方任職,而且無法入主中央,要麽至少也要降三級才能錄用。

 土地依然不變,至少十年內我們不會改變土地模式,他們依然可以兼並土地,不過在我們的社會監督力度下,任何不光彩的手段顯然是不能再用了。十年後我們需要支付的,只是一筆更大的贖買金,而且我們也可以不給他們工商業的優惠。

 甚至於,我們可以不鎖死改革的時間,只要他們自願接受改革,那麽我們甚至可以一步步的進行區域性改革,直至整個地方都完成改革為止。

 錢財方面,若是朝廷願意給出一批關內侯的名額,那麽說不得這也不是問題”郭嘉想了想,給出一個看似很瘋狂的想法。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模式,放在以前只怕誰也不能想到,想到也不敢說。

 但方雲卻覺得這是一個辦法,畢竟一國兩制這種模式在未來都有,而且效果來說也的確不錯。考慮到老牌世家對新政策的懷疑,還有對土地的狂熱,給他們一個緩衝期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他甚至還考慮到了,以後統一華夏之後的對外政策,或許可以在這個時候,先拿其他州郡來做一個試驗田。

 不得不說,按照這種模式來行事的話,第一次投入其實並不大,現有的資金儲備完全可以完成。更別說郭嘉提出的斂財手段,他多少也清楚,那的確是臨時得到一筆資金甚至是物資的辦法。

 劉辯沒什麽對此沒什麽意見,實際上他還在學習期間。而且事實證明,無論是方雲還是戲志才,甚至是郭嘉的能力都非常的出色。哪怕是有些地方他或許還不太明白,稍後方雲也會為他解釋,所以不需要在這裡反駁些什麽。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首先方雲任命了甄逸擔任冀州新刺史,這是對老丈人一直以來投資的回報。雖然只是主掌一方的政務工作,沒有實際兵權,但從商人世家一口氣成為封疆大吏,甄逸覺得以前自己的投資真的沒有做錯。

 同時也在考慮,是不是把甄宓給送到方雲的身邊,畢竟據他所知,方雲身邊似乎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年輕女子,身份似乎也是他的未婚妻。

 他說的就是漢靈帝劉宏的女兒劉珉,只是相比未婚妻,方雲也不過是把她當成妹妹。年紀相差太多,而且劉珉對愛情也是懵懵懂懂的,兩人只怕能在一起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至少,他是那麽認為的。

 陳群被任命為冀州別駕,文稷擔任冀州司馬;劉騰和傅乾之流也是都有升官,在冀州擔任關鍵職位;趙黎、陳到、黃染、彭程和管忠也調任到這裡駐守。至於其他的縣令、縣丞之類,方雲準許地方世家推薦,朝廷隻負責給他們發布任命的詔書。

 在承諾十年制度不變,土地不會收為國有的情況下,世家也是陸續妥協了未完待續。。

 ps: 一國二製,在目前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這種政策無疑更符合當前的需要。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的打賞多謝一直以來的厚愛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2票、肥阿光和滅世的月票多謝你們的支持

 感謝書友洪荒逍遙大帝和你的童話已被使用的點讚多謝你們的支持

 還有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昨天的訂閱情況不錯,繼續加油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