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群英三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際歌》開唱
為他人犧牲的那叫做英雄,為了別人把自己的老本丟給墊進去的叫做聖母。

 太平盛世或許沒什麽,國家不會忘記英雄,也不會虧待聖母。但是如今不是和平年月,而是戰亂年代,做這種的別人只會叫他—傻x。

 黃巾軍本來就無可挽回,從一開始無論是裝備、人才、訓練和士氣都比不過大漢正規軍。再加上還有一個龐大的家眷營,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包袱。

 從一開始,太平教的起義就是一個失敗的結果,就算不斷的去拯救,去挽回,其結果無非是延長其滅亡的時間罷了。縱觀黃巾的歷史進程,黃巾起義失敗,後續就算陸續還有不少的農民起義,但最後還是被平定。

 青州黃巾先是被劉備等人打敗,然後流竄到濮陽又被曹操給收編為青州兵,數萬精銳給曹操做了嫁衣;泰山賊先是投靠了呂布,後來投靠了曹操,臧霸成為了曹軍主力大將;白波黃巾和汝南黃巾最後被剿滅;太行山黑山軍打遊擊了半個世紀,最後還是免不得被曹操收編。

 說到底,黃巾軍起義到頭來反而使得曹操成為最終受益者,僅此而已。這本來就是一場棋局,從一開始就被人計算好了步子的棋局。方雲若是以黃巾軍的身份加入其中,那無非是眾多棋手手中的一枚棋子,無足輕重。一枚棋子,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和能力,讓棋局複盤。

 唯有跳出這個棋盤,成為了棋手,才能夠有機會複盤。

 戲志才的意思很清楚。黃巾軍的旗號要打繼續打,但是要以一個棋手的角度去下這盤棋局,而不是傻愣愣的化身為棋子,任人操作。

 要做到這點,首先就是不要去嘗試當聖母。這樣不僅是拿著自己的全副身家去當個棋子,還有可能把他們這些屬下也給搭進去。

 在戲志才的謀算裡面,方雲的成長之路是曲折的,是布滿荊棘的,但至少不是沒路。而且能夠看著這樣的存在登上巔峰,對於自己這種謀主而言。同樣有很大的成就感。

 只是方雲最近的做法,讓他有點失望,只因為方雲脫離了那唯一可走的道路,試圖去闖那些必死的絕路。若是他繼續頑固下去的話,後果可想而知。

 既然如此。何必把自己搭進去?故而若方雲執意要走,那自己只能告辭,不玩了!

 還好,他不傻,只是點撥了幾句,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主公無需如此,為您謀劃乃是我等的本分。但同時也希望主公能夠相信我們,畢竟只有我們。才會站在主公的立場上去考慮,考慮讓主公的利益最大化。而波才也好彭脫也罷,他們考慮的是黃巾軍的未來。卻是不會去真正為主公考慮,哪怕波才與主公乃是師徒。”戲志才非常誠懇的說到。

 如果說,在後世,有人要自己‘相信我’什麽的,或許只會被人嗤之以鼻。

 但是在這裡,方雲覺得戲志才至少是可信的。理由很簡單。這個時代的人,比後世的人更加的純粹。尤其是戲志才此人。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沒有必要掩飾什麽。

 這個時代可不是純粹的買方市場,後世的大學生太多了,所以才給企業和單位更多的選擇余地。但是在這個文盲率高達80%以上的時代,每一個人才都彌足珍貴,甚至於只要對方還有招募的余地,那就不會處死的地步。

 當然,相對而言,若是不能招募,那就堅決要砍死,矛盾論哪裡都存在。

 所以,戲志才能夠上諫,能夠說出這番話,那是因為他的忠誠,尤其是他對方雲的看重。若非如此,他大可掛印離去,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畢竟他有這個資格,也有這個智慧。這年頭,傻子才會當著別人的面辭官不做,運氣好的或許可以安然離開。運氣不好的被偷偷砍了都不奇怪。

 “那若是我以個人的立場,讓軍師看看這個歌譜……”方雲指了指歌譜問到。

 “事實上這些問題從來不是問題,若是主公能夠無需再看黃巾軍的臉色行事,那麽這個歌譜能夠給主公帶來非常大的利益。但若是現在要演奏的話,還需要向波才報備一下,得到其認可才行,這樣出了事情也可以讓他來一同承擔責任,想來如今主公在黃巾軍序列尤其是其麾下的重要性,這點小事他應該不會為難主公才對……只是……”戲志才回答到。

 “只是什麽?”方雲再問。

 “不靠皇帝這點,多少會給主公留下一些隱患……”戲志才苦笑。

 方雲無語,這廝居然已經考慮到了自己登基當皇帝那個時候的利益上去了。

 “若是讓百姓豐衣足食,誰當皇帝百姓誰在乎?再說陳勝那個造反老祖宗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早就讓皇帝不值一文了,我這一首歌譜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爾!”方雲笑到。

 “說的也是,那屬下就沒什麽要說的。”戲志才點了點頭,對這個說法表示認可。

 方雲也趁機看了看戲志才的屬性,只看他的忠誠度已經又提升到了100點,不由得松了口氣,暗道這高端人才的想法還真是古怪,一升一降反覆無常不說,變化還那麽大。

 戲志才告辭了,樂平也不過剛剛離開自然不能夠再叫他過來。漢軍那邊沒有新的動向,似乎閉營不出根本看不出裡面的情況。眼看沒事情可做,見時間還早,索性找到了波才那邊。

 經過方雲的診治,波才對神仙水的依賴性已經減少了許多,如今改為服用相對溫和的五石散,又由於這玩意服下之後需要走動來促進消化,所以眼看身體恢復了一些,波才也就在親兵的攙扶下。到營地裡面巡視一番。

 看著老上級的出現,士卒們也是安心了不少,之前有流言說方雲控制了波才,挾渠帥以令諸將,如今看來根本沒有那回事。流言自然也就煙消雲散。最重要的是,在波才承認自己的軍令有效之後,方雲這個代理渠帥的地位,也自然而然的被眾人所認可。

 但這無疑也給他戴上了一條枷鎖,讓他不能夠輕易對這些黃巾軍士卒不管不顧,甚至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就犧牲這些士卒。

 身為黃巾軍渠帥,或許波才不通文墨,也不懂得政治鬥爭。但是多年的生涯帶有的小老百姓級的智慧,以及在太平教修學多年的經歷,讓他懂得如何把別人拉上自己的戰車。

 為了黃巾軍的大局。他不得不把方雲拉上戰車,現在雖有愧疚,卻並不會後悔。

 “老師,身體看起來好了不少,氣色都健康了許多!”方雲找到了他,上前問候到。

 “這也是你努力的結果,否則我還在病榻上苦苦受難呢。”對於這個弟子,波才是真的很滿意。奈何自己的能力,根本沒辦法給他太多的幫助。甚至於,最近還要在他肩膀上放上偌大的責任。真要算起來,多少有點於心不忍。

 但是他給不了方雲實際利益,所以只能從態度上,給予更多的關懷。

 “說起來,弟子感於百姓的苦難,同時為了百姓能夠拋棄心中的顧忌加入到反抗的隊伍。所以譜寫了一份曲子。只是內容或許有點過激,還望師尊幫忙斧正。”方雲恭順的把曲譜遞了過去。

 波才知道這個弟子的音樂天賦。尤其他譜寫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很有意義,他以渠帥的身份。把這首歌列為軍歌,裡面的內容也列為軍規。至於其他的,比如《為了誰》《永不言敗》都是難得的精品,前者讓黃巾軍士卒有了繼續戰鬥的動力,後者則是聽得人熱血沸騰,隻想著立刻提槍上陣,與敵人大戰三百回合。

 如今又遞過來一首歌曲,自然是要好好看看。

 能夠當上渠帥的人,自然是粗通文墨的,只是識字和懂得管理政務那是一回事,所以波才寧可管理軍政,也不願意管內政。或許,裡面也摻雜了一些自保之道吧?

 看了看方雲的歌曲,隻覺得內容不錯,很有煽動性,至少比什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要更強烈一些。但是看到裡面那句‘不靠神仙皇帝’這點卻是也不由得皺了皺眉,蓋因太平教本來就是假借宗教神仙的名義起義……

 至於皇帝更是禁忌,畢竟任誰都看得出來,以後若是起義成功,張角是要當皇帝的。

 “師父,太平教起義至今,隊伍之中還有多少是純正的信徒?再則,若是皇帝能夠讓百姓豐衣足食,百姓有什麽理由去反抗他?”方雲提問。

 波才聞言也不得不讚成,起義到現在實際上骨乾的黃巾軍也就那麽幾萬人,分擔下來到他這裡也不足一萬余,這一個個戰役打下來,天知道最後還能夠剩多少人。而真正構成黃巾軍核心主力的,到底還是那些沒有了土地,沒有了活路的百姓,他們在乎的是溫飽,而不是信仰。

 至於後者更是如此,正是漢帝無能,讓百姓受苦,不讓百姓有活路,大家才造反。若是他波才豐衣足食,甚至還略有薄產,誰tmd會走上造反的道路?

 “既然如此, 那歌譜就沒什麽問題了,我會給天公將軍去一封信,說不得這首歌會成為我黃巾軍的正式軍歌也說不定。”波才相同了,也正式表態到。

 他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這首歌的風險,他願意承擔下來,讓方雲放心去安排演奏。

 方雲得到了結果也是非常滿意,暗道戲志才的話果然有用,波才果然不會計較這些。最後與波才閑聊幾句,便告辭安排去了。

 樂平得知可以開始排練,也不休息了,立刻安排下去,軍樂隊迅速開始試著彈奏,並且安排了一批士卒試著演唱。

 夜晚,一首以華夏民族古典樂器演奏的現代搖滾樂,就在黃巾軍營地裡面唱響起來。

 ps:說起黃巾軍就是奸淫擄掠無惡不作,但那些穿越就當著人上人的,誰能體會古代底層者的怒火?

 第二更送上,本書就是要寫黃巾軍,不僅僅是為了殺人抽魂,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打破那些世家建立的遊戲規則,道路艱難,只因為各位書友相伴,足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