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隻爭朝夕》第64章 自動化實驗室
  第六十四章

  豐田中國區調研團的一份報告被送上了豐田技術部部長的桌案上,隨報告一起發來的還有一份視頻資料和一張光盤。

  “這是什麽?”阿部真理從桌子上拿起厚厚的文件袋,看向自己的秘書奇怪的問道。

  福圓美裡將自己手上的記事本翻開,查閱了一下說道:“是中國大陸電機廠擴建調研團發回來的報告,加急投遞過來的。”

  “我記得,調研團的負責人是泉田那小子吧?雖然是咱們技術部出身,但既然是經營事項,應該向戰略事業部報告吧?怎麽把文件送到我這裡來了。”

  阿部真理對泉田還是有些印象的,在他眼裡這是個比較踏實的好手下。曾經在技術部總部做過一段時間,後來下放到技術部下的生產技術儲備處擔任副手,也是深得他的上司藥師寺的讚賞。這樣一個工作極少出錯的人,應該不會犯下送錯文件這樣的錯誤。

  “是泉田通過今天中國帝都直飛東京的班機,托了人指定送過來的,應該不是失誤。按照他的權限,使用了最高的密級標簽,之前沒人看過文件袋裡的內容。”

  “哦?是這樣。”阿部真理有些慎重起來。

  既然是通過回國的豐田員工指定給他帶回來的文件,而且還使用了最高的密級,那麽顯然不可能是一時失誤。

  看泉田準一郎的這番做派,難道是在中國有什麽特別的發現?

  “好了,你先出去吧。”阿部真理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厚厚的文件袋開始確認密封標簽,頭也不抬的對秘書福圓美裡說道。

  福圓美裡微微鞠了一躬,踩著高跟鞋輕輕的退出了他的辦公室。

  在寬敞的辦公室裡,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阿部真理的身上,溫暖的陽光讓他的精神振奮了起來。他將文件袋的封口拆開,從裡面倒出厚厚的一摞文件,以及一盤錄像帶和一張光盤。

  和國內普遍使用的VCD不同,由於版權和市場標準等原因,在沒有藍光DVD的普及之前,錄像帶在美日等國家還有一些市場殘留。而且從泉田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撇清。畢竟數字格式的內容更加容易篡改,而錄像帶更能說明影像的可靠性。

  “這個泉田,在搞什麽?”

  阿部真理將錄像帶和光盤掃到一邊,將文件拿起來打開了封面。

  “豐田自動化率提高計劃?”

  阿部真理輕聲將文件上的標題讀了出來,隨著他一頁一頁的翻開文件,他的表情也越來越慎重起來。

  這份文件很厚,可是他看的卻很快。從剛開始的細細品讀,到一目十行,再到大段大段的跳過閱讀,直到文件的最末尾,阿部真理突然停下了他的目光。

  “原理呢?這個混蛋!”阿部真理將文件狠狠的摔了出去,幾乎是赤紅著眼睛看向已經被摔爛的那一摞文件。

  在這份文件裡,泉田準一郎為他描述了一個極好的前景。不需要新的硬件投入,不需要增加新的崗位,不需要進行新的培訓。只是對生產線上的機械臂進行一次系統升級,就能提高至少20%的自動化程度。

  作為豐田的技術部長,阿部真理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不僅是可以減少生產線上員工數量的20%,同時這更意味著產品良品率的提升,意味著生產成本的大幅度減少,意味著生產速度的極大提高,意味著生產線的柔性能夠極大增強……

  別小看這20%,對豐田這樣的國際性大企業來說,這就是質的飛躍。

  然而讓阿部真理惱羞成怒的是,泉田仿佛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在描述了這樣一番前景之後,卻對具體使用的技術一直語焉不詳。隻說是豐田合作企業的合作企業在機械臂系統上應用的,一種能夠進行圖像識別的技術。

  天可憐見,阿部真理能夠做到技術部的部長當然是極有水平的。但他一直從事的領域是發動機,是機械設計,是機械製造類領域的工作。那些連泉田自己看的都雲山霧罩的技術細節,到他眼裡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一樣了。

  為什麽機械臂能夠自行識別焊點缺陷,為什麽操作者要對軟件進行訓練——只是訓練這個詞,就讓阿部真理覺得有些荒謬。軟件程序竟然還需要訓練,難道在機械臂裡的不是電子芯片,而是獅子老虎之類的馬戲團寵物嗎?

  若非泉田一直以來的工作成績有口皆碑,阿部真理真的要把他當做是個被中國人騙了的傻瓜了。

  阿部真理喘了幾口粗氣,心頭的怒火總算是熄滅了下去。當他的目光落到辦公桌上剩下的兩樣東西的時候,鬼使神差的,他拿起了電話。

  “自動化實驗室嗎?你們有沒有中國新松公司生產的機械臂?”

  ……

  豐田技術部掌握著可以說是日本最大的汽車技術研發體系,年投入研發費用達到九千到一萬億日元規模,折合美元少說也是上百億。

  每年光是想要將這樣的一筆錢花掉,製作的計劃就能裝滿一整間倉庫。在這其中,除了汽車技術本身,相當大一部分資源,同時也投入到了製造技術的進步當中。在這其中自動化生產技術,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豐田自動化實驗室設置在愛知縣城外的一片空曠地帶,距離城市有段距離的位置,更適合科學研究需要的安靜和專注。

  在這裡主持工作的,是若林健太郎教授。他是曾經在名古屋大學自動化系任教的著名科學家。名古屋大學在自動化領域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大學,能夠從名古屋大學將他請來,當年豐田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不過若林健太郎教授也真的是不負眾望,擔任豐田自動化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以來,十年時間讓豐田生產線自動化率提高了足足五個百分點!前後為豐田創造的財富,少說也有十數億美元。

  從投入產出的比率上來說,若林健太郎是最受公司歡迎的那種實乾型學者。

  “若林教授,請你看一下這份錄像帶,然後給我解釋一下在技術上,原理究竟是什麽?”

  在阿部真理將錄像帶推入播放機之後,電視上顯示出了一條由若乾機械臂組成的生產線。畫面外,泉田的聲音有些緊張的傳了出來。

  “阿部部長,我接下來要向您介紹的是,由中國風信公司進行改進的機械臂系統。我發誓,這段視頻絕對沒有進行過任何加工或者間斷拍攝,完全如實的反映了我看到的情況……”

  在畫面裡,泉田從機械臂生產線的開始拍攝。看到零件從胚料狀態開始,經過焊接、組裝,逐漸成型的過程,確實如泉田所說是真實的。

  若林健太郎仔細的看著畫面裡的生產經過,不住的點頭道:“中國人的技術還算不錯,但距離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距離。看這裡,他們的控制技術還不過關,應該是多軸同步問題還沒有解決好。還有這裡,機械手的程序優化沒有做到位,動作過大,進而造成了狀態不穩……”

  “但是從這條生產線的運轉狀態來說,中國人的產品用來製造電機還是可以的。畢竟他們的價格較國際水平要低不少,這是極大的優勢了。”

  阿部真理無言的點了點頭,歎道:“是啊,這些年中國人在製造業領域進步很快,已經讓很多國家的廠商感受到壓力。不過這個視頻的關鍵不在這裡,若林教授請你注意,關鍵點馬上就要到了。”

  只見電視的畫面上, 零件已經到了最後一個機械臂前。在這個機械臂的後面,坐著一個看起來頗為年輕的中國人。他神情一絲不苟的盯著面前的電腦,而這台電腦又通過一條數據線和最後一台機械臂相連。

  泉田將手裡的攝像機對準了機械臂的操作台,在這裡第一個零件已經被機械手夾住,進行了角度矯正。

  從畫面上可以明顯的看出,這個零件上有幾處之前機械臂焊接的失誤。那些缺焊的地方,就像沙漠裡的仙人掌一般明顯。但是這種明顯只是對人類來說的,對沒有智能的機器來說,它們是無法理解所謂“合格品”與“殘次品”的區別的。

  然而就在若林健太郎為這個“殘次品”零件搖頭的時候,這最後一個機械臂宛若有了靈魂一般,靈巧的機械手上焊槍飛快的在幾個缺焊點上點了幾下。然後生產線繼續轉動,第一個零件終於生產完成。

  泉田準一郎的鏡頭立刻對準了這個剛剛生產完的零件,360度無死角的進行了一次全面拍攝。剛剛還是個“殘次品”的零件,此時分明已經變成了一個“合格品”!

  生產線一旦運轉起來,生產速度是非常快的。泉田的鏡頭緊接著對準了第二個零件,不同的缺焊點,然而相同的卻是最後一個機械臂,仍然準確的找到了缺焊的位置,三兩下就完成了補焊的工作。

  若林健太郎驚訝的站起身來,瞪大了眼睛趴在屏幕上,喃喃自語道。

  “這不可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