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傳奇》第322章 黑幕
阿炳爺再次開口的時候,話語清晰了很多,而且說到的都是關鍵與核心,阿炳爺的這些訴說,讓鄭勳睿身後的王小二漸漸的低下頭,他知道了,楊賀與他調查了二十天的時間,可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只是從大的方面調查了解,若不是鄭勳睿這次專門下來調查看起來屬於細微末節的東西,還真的不好動手整治漕運之中存在的問題。網

 徐望華聽的非常仔細和認真,畢竟他是要著手規劃整頓漕運存在的問題,故而需要詳細掌握這些事宜,至於說坤,雖說經歷過一些官場上投機取巧的事宜,但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漕運事宜,也是第一次聽聞,而且本人也是要參與其中的,也是不敢錯過阿炳爺說的任何一個細節。

 坤還有一個任務,就是需要整理出來阿炳爺所說的諸多事宜,現場是不能夠記載的,那樣會讓阿炳爺內心存在巨大的壓力,說話的時候,也是顧慮重重,完成這樣的事情,需要坤回去之後憑借著記憶整理,此外阿炳爺所說的事宜,也並非是最後的定論,很多的事情還需要進一步的核實,然後才有可能采取大規模的行動,開始整治漕運之中存在的問題。

 阿炳爺這次說的很是徹底,說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官吏貪墨的事宜。

 按說這樣的事情,阿炳爺應該不是特別清楚,他不過是漕船上面的尖丁,也就是船老大,怎麽可能了解官吏貪墨的事宜,不過漕運已經將官吏、官府、幫丁、幫派等等,完全糅合到一起了。大家相互之間都是知根知底的,也都遵循漕運的規矩,各自獲得好處。

 官吏的貪墨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漕運的貪墨,其二是漕糧的貪墨。

 漕運依靠的是漕船和漕糧,淮安府城有諸多的糧倉。這些糧倉可以儲存七十萬石的漕糧,按說這樣的儲量,基本能夠滿足漕運的需求,漕船來到碼頭,等候漕糧裝船,一批的漕船走了之後,官府再次來收購漕糧,讓倉庫裡面的漕糧足夠,第二批次的漕船裝船運輸。如此操作,那就沒有任何的貓膩的,就算是有些許的貓膩,問題也不是很大。

 可惜這樣的做法,早就是神話,不存在了。

 官府不會充分利用倉儲,每次收購的漕糧達到十萬石,那就是天數字了。更多的時候倉儲只有二十萬到三十萬石,而這些儲存。也就是給上面檢查看的。

 漕糧的繳納,那是朝廷下的任務,是皇差,不敢耽誤的,承擔漕糧的百姓,更是不敢亂來。否則就有失去性命的危險。老百姓繳納的漕糧,總是要裝運上船的,既然糧倉不收,那就只要直接裝上漕船了。

 這就出現奧妙了,漕糧是需要總督衙門檢查的。若是不合格,那是不能夠運走的,那些存在糧倉的漕糧,都是經過檢查的,都是合格的。

 這檢查的過程,說複雜非常的複雜,官吏可以要求將所有糧食卸到碼頭上面,逐一檢查,也可以登上漕船隨便看看,兩者之間的消耗多少,不言而喻。

 對於那些不懂事的漕船,官吏很容易就整治你了,不管你的漕糧是不是合格,首先要求你卸下碼頭檢查,檢查的時間說不定,畢竟官吏事情很多,不可能單獨為你這一單的漕船負責,若是遇上陰雨天氣,那就麻煩了,可能糧食就受潮了,由合格變為不合格,這樣的損失,任何一方都難以承當。

 漕糧是否合格,由地方官府負責,漕糧的運輸,由幫丁負責,官府害怕漕糧不合格,自身受到責罰,幫丁害怕耽誤時間,導致漕運無法賺錢了,所以就聯合起來,給檢查漕糧的官吏行賄,保證漕糧能夠順利過關。

 這行賄的數目都是固定的,江南的漕船二十兩銀子,浙江的漕船三十兩銀子,湖廣的漕船十兩銀子。

 這些銀子僅僅是給檢查的官吏,僅僅是冰山一角,甚至沒有被計入到總成本之中,誰也不敢泄漏這等的事宜,否則就不要想著能夠從事漕運事宜了。

 至於說糧倉裡面的漕糧,也不是一般的漕船能夠運輸的,畢竟這些糧食可以直接裝船,節省時間,也能夠很快的運輸,漕船需要節約時間,那樣就能夠跑更多的運輸,賺到更多的銀子,想要運輸這樣的漕糧,很簡單,拿銀子出來,就可以運輸了,當然不僅僅是拿銀子,幫派的積歇,在這裡面可以發揮出來重大的作用,凡是按照幫派的規矩來做事情的,和幫派的關系好,大都能夠運輸到這等的漕糧。

 至於說漕糧的貪墨,那是一個黑洞,漕運總督府的官吏、地方官吏、幫派以及幫丁,悉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瘋狂的吞噬百姓的血汗。

 楊賀與王小二等人已經偵查到,漕糧分為四等,分別為衿米、科米、訟米和浮收。

 官吏、幫派以及幫丁,都要得到銀子,那這銀子總該有地方出,說到底就是從漕糧之中出來的,而漕糧又是老百姓上繳的,所以說最終掏銀子的是尋常的百姓。

 衿米、科米和訟米,按照規矩來,甚至是胡來,不敢多征收,以次充好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些糧食面對的是士大夫、有功名的讀書人和訟棍,畢竟人家的身份不一樣了。

 浮收就不一樣了,面對的是尋常的百姓。

 楊賀等人的調查,浮收的漕糧,基本是按照兩石糧食抵繳一石漕糧的比例,其實有些地方已經達到了三石糧食抵繳一石漕糧的程度。

 這就產生出來巨大的利潤了,試想一次的漕運,就算是一百萬石糧食,可實際收購的糧食達到了兩百萬石以上,若是折算成銀子,那就是幾百萬兩的銀子。

 這些糧食,就是漕運黑幕的由來了。

 收漕糧的官吏、賄賂上面的官吏、幫派的維系、幫丁的好處等等,全部都是出自這裡面的,說來說去,吃虧的最終是百姓。

 第二個方面是幫派的巧取豪奪。

 上百的幫派,都是依托漕運存在的,所以統稱為漕幫,其中勢力最大的山陰幫等十大幫派,一方面是佔據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與官府勾結異常緊密。

 就說最大的山陰幫,乃是淮安府城所在地的治縣,就連漕運碼頭的治安,都是山陰縣衙負責的,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幫派無比比擬的。

 幫派主要是從積歇上面獲取利益,通過與官府的勾結,讓每個漕船得到應有的運輸任務,所謂的投過堂,就是幫派創立出來的,前面說過漕船需要給官吏幾十兩銀子的賄賂,這樣才避免被刁難和檢查,幫派的投過堂就是公開的,每一單的漕船,需要支付百兩到一千兩銀子的投過堂的費用,才能夠保證漕運的一路順暢。

 如此多的銀子,也不可能是幫派獨自獲取,肯定是需要上下打點的,沒有官府的支持,沒有下面幫丁的幫助,幫派也不可能很好的運作,光收錢不辦事還是不行的。

 幫派之間的殘酷爭鬥甚至是廝殺,就是利益的調整,譬如說力量最為強大的山陰幫,一旦收取了投過堂的費用,其漕船上面就插著山陰幫的旗幟,運輸過程之中,若是有其他的幫派過多的敲詐勒索,那就是不給山陰幫面子,幫派之間的廝殺和鬥爭就要開始。

 京杭大運河數千裡,沿途都是需要漕運的船只和需要運送的漕糧,故而每一個牽涉到漕運的地方,都是有漕幫存在的。

 第三個方面是幫丁的公開勒索。

 幫丁負責漕船運輸,他們也要活命,若是沒有銀子可賺了,那他們就活不下去。

 說起來幫丁處於最底層,但做事情的人,往往能夠掌握主動,幫丁就是從這裡面想到的辦法,漕糧不能夠準時運輸到京城或者北方,承擔責任的是地方官府甚至是漕運總督,幫丁的責任不是太大,沒有糧食運輸,幫丁也沒有辦法。

 所以在運輸的過程之中, 幫丁就利用這方面的權力,與幫派聯合起來,勒索官府了。

 需要運送的漕糧,在裝運的過程之中,幫丁之中的尖丁出面,與官府之人談判,首先討論私費的問題,這是所有幫丁都有份的銀子,接著討論幫費的問題,這是幫派得到的,兩項費用談妥之後,漕船才會開始運輸。

 當然這裡面,官府、幫派與幫丁都是相互勾結的,每一次的漕運,都有通關的收據,這個收據是漕運總督府衙門開據出來的,有了這個通關的收據,才能夠真正的運送漕糧,最為稀奇的是,這個通關的收據,一般都掌握在幫丁的手裡,他們就是憑著這個收據,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銀子。

 阿炳爺這次說了足足一個時辰的時間,聽的鄭勳睿都是瞠目結舌,想不到漕運如此的複雜,環環相扣,官吏、幫派和幫丁,瘋狂的劫掠百姓,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也難怪老百姓時時刻刻都想著造反,如此繁重的負擔,誰能夠承受。

 漕運若是不加以改進,必定成為導火索,讓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有了雄厚的造反基礎和兵力的來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