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傳奇》第594章 自我陶醉
"" ="('')" ="()">

 紫禁城,乾清宮。 ..∏∈,

 朱由檢的心情,可以用五味雜陳來形容了。

 鄭家軍打敗了後金韃子,生擒後金的安平貝勒杜度、恭順王孔有德和懷順王耿仲明,斬殺近四萬的後金韃子,以及近兩萬的漢軍,逼迫多爾袞匆匆撤離,讓北直隸恢復了平靜,也讓後金韃子此次入關劫掠以失敗告終,這本來是大好事,可是朱由檢一點都不高興。

 鄭家軍的日益強大,讓朱由檢感覺到了害怕和恐懼,這是本能的擔憂,大明王朝自建國以來,對於武將都是打壓的,派遣監軍監視武官,同時設立五軍都督府,就是要杜絕藩鎮割據的情況出現,加強中央集權,不僅僅如此,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裁撤了丞相,改由內閣代行丞相的職責,將所有權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讓文臣也成為了為皇帝賣命的人,三百余年過去了,這個辦法行之有效。

 可是鄭勳睿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矩。

 鄭家軍自成立以來,就不存在有監軍,朱由檢也無法派遣監軍,鄭勳睿雖然沒有出任鄭家軍的總兵,但實際控制鄭家軍,而且鄭家軍軍官的配備,朝廷幾乎無法插手。

 這已經超出了朱由檢能夠容忍的底線了,天知道鄭家軍壯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會出現什麽樣的後果。

 可形勢逼人,朱由檢根本沒有機會去“關心”鄭家軍,後金韃子虎視眈眈,時時刻刻都想著入關劫掠,流寇在北方騷擾,如今更是朝著南方延伸,朝廷拿不出來多少的銀子,既要加強關寧錦防線。又要剿滅後金韃子,大量的銀子都投入其中了,加之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投靠後金韃子,讓朝廷遭受沉重打擊,已經讓朝廷幾乎沒有組建強悍軍隊的能力了。

 多年的災荒,讓北方出現了大片的荒涼之地。老百姓多年在死亡線上掙扎,災荒也直接影響大賦稅的收入,讓朝廷根本拿不出來銀子救濟,拖欠軍餉已經成為常態。

 正是因為重重的困難和災難,讓朱由檢只能夠默許鄭家軍的壯大,要說鄭勳睿此人還真的是有能力,沒有要求朝廷提供一錢銀子的軍餉,居然就維持了鄭家軍龐大的開銷。

 可到了如今的局勢,朱由檢真正開始擔心了。他感覺到自身和朝廷已經無法直接掌控鄭勳睿和鄭家軍了,放任鄭家軍發展壯大,有朝一日怕是他這個皇上也要讓位給鄭勳睿了。

 所以朱由檢要出手了。

 朱由檢想的很簡單,畢竟是大明的天下,所有人都是向著皇室的,都是要維護正統的,這個時候對鄭勳睿出手,大不了引發一些震蕩。但一定能夠將鄭勳睿拿下,一定能夠讓強悍的鄭家軍直接歸朝廷統領。

 至於說鄭勳睿立下了赫赫的功勞。可是和皇家的利益比較起來算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鄭勳睿沒有什麽可說的。

 計劃正在一步步實施,朱由檢密切的關注一切的局勢,應該說迄今為止,一切都是成功的。相信不要多長的時間,就可以對鄭勳睿動手了。

 身為九五之尊的大明皇上,朱由檢是無比尊貴的,也是俾睨天下的,他可不耐煩采取什麽迂回的戰術來對付鄭勳睿。周延儒出任內閣首輔的時候,朱由檢就直接表明了態度,準備一紙詔將鄭勳睿調到京城,同時調整鄭家軍的各級軍官,派遣監軍,讓朝廷直接掌控鄭家軍,但他的這個想法被周延儒勸阻了,身邊的王承恩等人也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還是要謹慎一些的好。

 經過一段時間思索之後,朱由檢勉強接受了周延儒等人的建議,但是動手的時候,還是很凌厲,他多管齊下,準備一擊之下解決鄭勳睿和鄭家軍的問題。

 王承恩領著周延儒進入乾清宮的時候,朱由檢還在沉思,他仿佛看到了朝廷控制鄭家軍之後的一派大好的情形,臉上也不自覺的露出了微笑。

 “周愛卿,王承恩,朕讓你們籌謀的事情,是不是該給朕一個痛快了。”

 王承恩看了看周延儒,低著頭開口了。

 “皇上,內閣剛剛收到陝西巡撫文震亨大人的奏折,文大人暫時不想到京城來。。。”

 朱由檢的臉色迅速變化了,他壓根沒有想到,文震亨居然會如此的表態,這豈不是給臉不要臉嗎。

 “哼,朕讓文震亨到京城來,可不是看上他什麽能力,如此的囂張,以為朕真的不能夠動他嗎,既然不願意到京城來,朕就下旨,讓他到遼東去。”

 周延儒咳嗽了一聲,低著頭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陝西還是要保持穩定。”

 朱由檢看著周延儒,冷冰冰的開口了。

 “怎麽,周愛卿這是為文震亨說好話嗎,難不成還想著女兒的事情。”

 周延儒的身體顫抖了一下,臉色迅速變白了。

 看見這樣的情形,熟悉皇上的王承恩馬上開口了。

 “皇上,有關文大人的事宜,周大人和奴婢已經商議過,奴婢以為讓文大人暫時留在陝西,也是權宜之計,如今流寇正在湖廣和四川一帶肆掠,朝廷需要耗費時日剿滅流寇,如此情形之下,北方保持穩定就是很重要的,若是強行調整了文大人,導致了陝西的不穩定,很有可能讓北方的局勢失控。。。”

 王承恩的解釋,讓朱由檢的情緒慢慢的平複下來,他當然清楚,若是陝西亂了,那北方諸省的局勢將變得一團糟,北直隸也難以安寧。

 “那你們說說該怎麽辦,難不成朕就屈服了不成。”

 王承恩看了看周延儒,他在等著周延儒開口。

 兩人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他們之間必須要聯手,很多的事情觀點也必須是一致的,否則很多的事情就做不好,重大的事情更是無法找出好的解決辦法。

 周延儒頓了頓神,慢慢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逐漸孤立鄭勳睿,是行得通的,左都禦史楊廷樞大人,與鄭勳睿可謂是莫逆之交,還是遵從皇上的旨意到京城來了,鳳陽巡撫史可法、督催參政馬士英、押運參政粟建成等都向皇上表明了忠心,這些人都是鄭勳睿所依賴的人,鄭勳睿一旦失去了所有的依靠,最終不用皇上下旨,就會屈服的。”

 朱由檢的臉上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

 “朕不需要鄭勳睿屈服,朕也不想繼續等候了,朕需要知道下詔的時間。”

 四周迅速沉默下來了,這個問題周延儒和王承恩都是無法回答了,其實他們多次商議這個話題,但得出的結論是暫時行不通,要知道鄭家軍在朝中的影響非同一般,貿然動手肯定會引發巨大的震蕩,誰知道後金韃子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再次動手,而且流寇在湖廣和四川一帶肆掠,其力量愈發的強大,已經讓湖廣和四川不得安寧,若是朝廷內部出現問題,很有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後果。

 最為關鍵的是鄭勳睿實際掌控了鄭家軍,人家要是不管不過皇上的聖旨,帶著鄭家軍造反了,那就肯定是毀滅性的後果。

 想想流寇都能夠堅持這麽多年,更不要說訓練有素的鄭家軍了。

 周延儒和王承恩都很清楚,目前朝廷掌控的軍隊,根本不是鄭家軍的對手。

 看見周延儒和王承恩都沒有開口,朱由檢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繼續在兩人的面前發威和責問,也失去了意義,其實真的惹惱了鄭勳睿,讓鄭家軍加入到造反的大軍之中去了,那大明天下就真的保不住了。

 盡管朱由檢認為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鄭勳睿畢竟是科舉出身,而且是殿試的狀元,根本就不可能造反,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周延儒和王承恩的思考和建議,還是正確的。

 至於說加快步驟的事宜,朱由檢只要時時刻刻的催促周延儒和王承恩等人,讓他們加緊動作,事情自然也是能夠辦好的。

 想到這裡,朱由檢調整了語氣。

 “周愛卿,王承恩,朕知道你們一心是為了大明天下的,朕剛剛也是著急,你們不要介意。。。”

 朱由檢的話尚未說完,周延儒就跪下了,眼睛裡面甚至出現了眼淚。

 “臣有愧皇上的重托, 臣一定和王公公多多商議,盡快解決難題。”

 周延儒離開之後,朱由檢看著王承恩。

 “皇上,奴婢觀察周大人好些時日了,周大人暫時沒有什麽外心,奴婢認為可以信任。”

 “王承恩,你該不是被周延儒蒙蔽了吧。”

 王承恩的臉色沒有什麽變化,他陪伴皇上多年,清楚皇上多疑的性格。

 “奴婢不敢,奴婢一心為了皇上,周大人不可能蒙蔽奴婢,奴婢只是從這些時日周大人的表現,感覺周大人暫時沒有外心,其實周大人提出來的一些策略和辦法,奴婢以為是可行的,周大人也和奴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聽完周大人的分析,奴婢認為周大人還是耗費了不少的心思。”

 “哦,周延儒都有哪些分析啊。”

 “奴婢怕說不好,專門寫出來了,請皇上過目。”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