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傳奇》第56章 古今融合
  PS:看《明末傳奇》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感謝讀者大大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懇請得到讀者大大更多關注,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票。)

  “少爺,這隊列訓練有什麽用啊,難道走路也要訓練。”

  “當然需要,每日都要堅持,前半年時間每日一個時辰,之後每日半個時辰。”

  “少爺,什麽是緊急集合啊。”

  “就是一聲令下,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集合起來,經過訓練之後,六十息的時間,就能夠直接投入到戰鬥之中,這樣就算是遭遇到突襲或者是緊急情況,都能夠從容應對。”

  “越野訓練,屬下不懂什麽意思啊。”

  “就是帶著全部的兵器和裝備,長途奔襲,這樣的訓練每五日進行一次,基本都是在子時進行,不管刮風下雨,就算是天下下刀子也要堅持。”

  。。。

  連續十日的時間,鄭勳睿只要回到家中,都會給楊賀與鄭錦宏兩人做出詳細的解釋,他的解釋,慢慢讓兩人明白了,紀律性是軍隊的靈魂,隊列訓練、緊急集合和越野訓練等等,看上去名目繁多,可最終的目的都是提高軍士的個人素質和紀律素養,也就是真正要做到軍紀似鐵,軍令如山。

  鄭勳睿列出的訓練科目,讓楊賀與鄭錦宏兩人咂舌,就連一直在軍中的楊賀,覺得自己都是做不到的,但是少爺要求了,就必須要做到。

  每日寅時三刻起身,風雨無阻,洗漱在一百二十息時間之內完成,接下來就是背負二十斤的土塊跑步十裡地,卯時三刻吃早飯,早飯之後,歇息半個時辰時間,接下來就是一個時辰的隊列訓練,隊列訓練結束,再次歇息一刻鍾時間,接著平舉長矛半個時辰,長矛前面要吊著五斤重的土塊。

  午時準備吃中飯,吃飯之後歇息半個時辰。

  午時三刻,開始練習砍殺的姿勢,砍、擋、挑、刺等等動作,重複練習,持續一個時辰的時間,申時練習射箭動作半個時辰。

  酉時準時吃晚飯。

  亥時至翌日的醜時,進行一次緊急集合的訓練。

  每五日進行一次越野訓練,每人背負三十斤重的土塊,奔襲三十裡地。

  這就是一天的訓練科目,風雨無阻,每日都不能夠間斷,如此訓練半年時間之後,再行調整,適當的改變一些訓練科目的時間。

  訓練是需要大量開銷的,譬如說吃飯的問題,既然要統一時間吃飯,那就不可能讓八百人分散回到家中吃飯,必須要統一做飯,此外還有馬術方面的訓練,因為目前沒有戰馬,這項訓練只能夠以維持身體平衡的訓練暫時代替,最後就是每日起身集合的時間,以及緊急集合的訓練等等。

  鄭勳睿的表態非常乾脆,吃飯的問題,鄭家拿出來糧食,找到一家人戶統一做飯,給與一定的報酬,緊急集合不需要過多考慮,既然八百人都是住在一起的,那就回到各家去睡覺,目前還沒有實力修建軍營,也不敢修建軍營。

  八百壯士的訓練,正月十六正式開始。

  房屋修建、春耕生產、訓練集中到了一起,這八百人可謂是陷入到魔鬼訓練之中。

  這是挑戰極限的訓練。

  從正月十六開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四,鄭勳睿同樣跟隨訓練,一天都不落下。

  鄭凱華也想跟著訓練,被拒絕了,他的年紀還小,再說鄭勳睿也不想鄭家所有人都進入到軍隊之中,鄭凱華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來日能夠科舉高中,這樣鄭家的力量才會更加的雄厚,也才能夠掌握更多的資源。

  還在正月初十的時候,楊賀就提供了十人的名單,這些人清一色的校尉身份,有的職務是小旗,有的職務是總旗,最高的也就是一個百戶長。

  全部都是低級軍官,而且年齡大都在三十歲左右。

  這正是鄭勳睿需要的人才。

  當然,想著這些人到位,只能夠等到楊廷樞從蘇州回來之後了。

  大明的軍事系統,其實劃分為兩個系統,分別是軍戶系統和常備軍系統,明初以軍戶系統統領全部軍隊的模式,已經不可能完全適應需要。

  武官也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代表軍戶系統的地方衛所軍隊,軍官分別是度指揮使、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和小旗,一個是代表常備軍系統的招募製軍隊,軍官分別是總兵、副總兵、參將、副將、遊擊將軍、守備、把總等等。

  兩者之間已經逐漸融合,不可能完全分開了。

  若是一定要比較,從統領軍士的人數方面來說,遊擊將軍和千戶統領的軍士是差不多的,都是一千多人,但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千戶轄下的一千一百二十人,包含有戌軍,負責守候城池巡邏和海防等等,屯軍,從事軍屯耕作,運軍,從事運輸通訊,班軍,負責外調執勤等等,這樣的軍士,戰時為軍,平時為民,真正打戰的時候,能夠抽調出來三百到四百人就頂天了。

  遊擊將軍下轄的一千多人,分為戰鬥部隊和後勤部隊,盡管他們之中可能也有人是軍戶的身份,但他們基本不會從事屯田事宜,大戰爆發的時候,全部都能夠拉出去,就算是後勤部隊,也可以上陣殺敵。

  若是往上比較,區別就更大了,都指揮使下轄只有五千六百人,這是朝廷定下的規矩,不可能再多了,而且遇到戰鬥廝殺的時候,能夠拉出一千人到兩千人左右的隊伍,就不錯了,亦軍亦民的身份,讓衛所的戰鬥力極其低下,可是總兵麾下的軍士,那就不好說了,從幾千人到幾萬人不等,看你駐守地方的重要,譬如說遼東一帶的總兵,轄下的軍士人數一般都是在萬人以上,甚至多達幾萬人,而且這些人大都是雇傭軍的身份,很少從事屯田。

  兩者之間的比較不能夠絕對,也有地方都指揮使兼任總兵的。

  鄭勳睿的目的,絕非建立衛所那樣形式的軍隊,他需要建立的是正規的軍隊,也就是常備軍,這些軍人絕不會從事農業生產,每日裡的任務就是訓練,提高戰鬥能力。

  唯有創建這樣的軍隊,才可能有真正的戰鬥力。

  軍隊和地方是不能夠完全融合的,正規軍和民兵也是有著質的區別,幾百年後的軍隊,若是還要種田養活自己,那是不可能想象的,嚴格說起來,軍費是必須絕對保證的,而且要逐年的提升,要讓軍人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這樣他們打戰的時候才會拚命。

  這本來是很簡單的道理。

  可惜這個道理在大明有些行不通。

  一來是因為大明武官的身份低微,全然不可能和文官比較,把控朝政和軍隊的,幾乎都是文官,而且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之後,大明文官可以借著各種理由,不經請示朝廷就直接斬殺武官,要知道袁崇煥是二品的文官,毛文龍是一品的武官。

  想一想把控朝政的文官,怎麽可能真正重視武官的地位,重視軍隊的需要。

  二來是因為朝廷太窮,拿不出來銀子,維持官吏的俸祿,勉強維持軍隊的開銷,就算是很不錯了,大明朝廷每年賦稅總額為兩千二百萬兩白銀左右,能夠押解到京城進入府庫的白銀不足三百萬兩,其余的要麽是維持地方上的開銷,要麽就是無法收上來的賦稅。

  不足三百萬兩的白銀,既要維持朝廷的開銷,還要賑濟災民,更要維持號稱百萬大軍的軍隊,這無疑是癡人說夢,加之文官把持朝政,拖欠軍餉的事情就不稀奇了。

  如此導致的結局就是兩個方面,其一是軍隊無法維持,出現嘩變造反,或者投降後金,或者加入到農民起義軍之中去,其二是軍隊紀律敗壞,為了謀生無所不用其極,劫掠百姓、殺良冒功的事情此起彼伏,這樣的軍隊不可能有太強的戰鬥力。

  創建真正的強軍,那是需要銀子的,大明的文武官員,絕不是笨蛋,沒有銀子,他們根本沒有辦法。

  這也是鄭勳睿最為擔心的問題, 他計算過維持一千精銳騎兵所需要的開銷,平均按照每人五兩銀子的軍餉計算,一年光是軍餉就需要六萬兩白銀,這是到人頭的,接下來就是戰馬,按照阿拉伯馬配備,一千匹戰馬,需要白銀八萬兩,每一匹戰馬的日常開銷每年至少一百五十兩銀子,一年下來就是十五萬兩白銀,軍械的配備,按照每一個軍士五兩白銀平均計算,這就是五千兩白銀。

  合計下來的開銷接近三十萬兩白銀了。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無法維持的數字。

  任何的一支軍隊不可能保持如此之高的開銷。

  當然後期的開銷少了一些,但軍餉和喂養護理戰馬的費用是絕對不可能少下來的。

  當然鄭勳睿的計算,是按照最高標準計算的,若是能夠節省下來,一千精銳騎兵一年的開銷,至少也需要十萬兩白銀以上。

  步卒便宜一些,但是火器一樣昂貴,若是沒有火火器的支撐,步卒幾乎難以發揮出來什麽作用。

  銀子,最關鍵的還是銀子。

  這是鄭勳睿無法回避的問題,就算是他今後進入朝廷之中,恐怕也不要想著朝廷能夠拿出來多少銀子,維持軍隊的開銷,一切還是要依靠自身。(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