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傳奇》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
顧君恩回到了太原府城。

 拿著皇上的聖旨,李自成非常的高興,義軍尚未進攻陝西,他就被敕封為都督同知,這可是朝廷正二品的武官,想當初接到楊嗣昌信函的時候,義軍是準備馬上進攻陝西的,那個時候可什麽都沒有。

 可惜李自成根本不知道,按照朝廷的規矩來說,他被敕封為都督同知,那是需要到京城去接旨的,而且朝廷的邸報需要明傳天下,可惜這些程序都沒有進行,李自成僅僅是拿到了皇上的聖旨,說得不客氣一些,這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

 更加關鍵的是,都督同知沒有什麽實際的權利,譬如說鄭芝龍,以都督同知的身份,兼任福建總兵,那就有了實際的權力,李自成沒有被冊封其他的職位,這個都督同知就是擺設。

 接下來就是義軍進攻陝西的事宜了。

 李自成對顧君恩此番的商談是非常滿意的,能夠完全掌控陝西、山西與河南等地,幾乎等於是掌控了中原,只要自己好好的發展這些地方,吸納有用的人才,將來就可以繼續發展壯大,達到更高的目的。

 所以如何進攻陝西,李自成也是遵循顧君恩的意見。

 鄭家軍的驍勇,李自成心裡有數,義軍的戰鬥力的確比不上鄭家軍,要是不能給很好的規劃,貿然展開進攻,必定是失敗的局面reads;姝華。

 顧君恩倒是有所考慮,在李自成開口詢問之後,仔細回答了。

 “義軍進攻陝西,必須要做好兩個方面的準備,其一是找尋鄭家軍薄弱的地方展開進攻,其二是進攻的過程之中。表明這是皇上和朝廷的意思,並非是義軍想著主動進攻陝西。”

 李自成微微點頭,認同顧君恩的意見。

 “鄭家軍在陝西的兵力不多。義軍本可以采取集中兵力突襲的方式,取得勝利。不過目前沒有這等的機會了,既然京城都知曉了闖王被敕封為都督同知的事宜,那麽鄭勳睿也應該知道了這件事情,我的建議是,派遣十萬左右的義軍,對陝西展開試探性的進攻,我們不想著與鄭家軍捉對廝殺,皇上和朝廷想著讓義軍與鄭家軍兩敗俱傷。他們達不到目的。”

 顧君恩說到這裡,李自成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顧先生說的是,皇上和朝廷想著利用義軍,沒有那麽容易。”

 “闖王說的是,一旦義軍展開了對陝西的進攻,我們就需要找到朝廷索要錢糧,皇上和朝廷想著利用我們,那我們就要獲取最大的好處,至於說如何的進攻陝西,那都是在闖王的掌控之中的。如何的進攻,實施多大規模的進攻,都是闖王說了算。”

 顧君恩還沒有說完。李自成就站起身來,走到了地圖的旁邊。

 “顧先生,我們展開對陝西的進攻,只有兩個方向,其一是從潼關方向進攻,其二是從延安府的方向展開進攻,想來想去,我看還是從潼關方向發動進攻為好,若是戰鬥不利。則義軍迅速撤回河南府,就算是鄭家軍進入到河南府作戰。義軍也可以依托城池抵禦,再說鄭家軍兵力不多。料他們還不敢進入到河南府境內。。。”

 顧君恩的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從李自成的想法來看,他所擔心的局面還是有可能出現,李自成內心還是想著打敗鄭家軍,想著佔據陝西,畢竟陝西是李自成的家鄉。

 顧君恩壓根沒有這樣的想法,他所謂的進攻陝西,不過是做做樣子,以此來獲取朝廷的錢糧,進一步壯大義軍的力量,李自成有一個擔心實實在在,那就是鄭家軍遲早都是要大舉進攻北方的,到了那個時候,義軍有能力抵禦鄭家軍的進攻。

 這才是真正值得采納的對策。

 可顧君恩暫時不會說出來,他知道現在說了,李自成肯定是不高興的,也是不會采納的,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讓義軍從潼關的方向展開進攻,只有義軍真正失敗了,李自成的想法才會真正的出現改變。

 顧君恩也認為,鄭家軍是不會進入到河南府追殺的,畢竟鄭家軍兵力不多,河南駐扎有數十萬的義軍,不會害怕小規模的鄭家軍。

 鄭錦宏率領兩千鄭家軍斥候營的將士,從南京出發,前往陝西。

 按照鄭勳睿的命令,即將在陝西展開的戰鬥由他親自指揮,擔任主帥,洪欣濤擔任副帥,協助鄭錦宏指揮戰鬥,陝西巡撫文坤做好後勤方面的保障,同時保證陝西各地的平穩。

 這一次,鄭勳睿沒有打算手下留情,從他派遣鄭錦宏出任主帥就可以看出來。

 皇上和楊嗣昌的想法,是想著讓鄭家軍與流寇之間捉對廝殺,這樣的謀劃過於的明確,傻子都能夠知道其中的意思,鄭勳睿不需要做出什麽分析,他早就明確了態度,既然朝廷有如此的陰謀,那麽鄭家軍就用實力來破除朝廷的陰謀,鄭家軍不會主動出擊,也絕不會允許流寇踏入到陝西境內。

 鄭錦宏從南京出發的時候,鄭勳睿特別強調了,此番的戰鬥危險性還是存在的,鄭家軍在陝西的兵力不多,只有五萬人,流寇在河南與山西兩地有六十萬軍士,千萬不要想著以五萬鄭家軍的將士,能夠徹底擊敗六十萬的流寇,就算是鄭家軍五萬將士個個都是三頭六臂,也是做不到的,如此廝殺的結局,就是鄭家軍與流寇兩敗俱傷,正好中了朝廷的計謀reads;錦卉。

 鄭家軍需要做的是打痛流寇,讓流寇絕不敢覬覦陝西,也不敢再有與鄭家軍作戰的想法,當然最好是讓流寇能夠與朝廷大軍捉對廝殺。

 鄭錦宏從南京出發之後,鄭勳睿也發布了命令,駐扎在南直隸的鄭家軍,以及駐扎在山東的鄭家軍,進入到全面戒備的狀態,隨時都準備出擊。

 南方基本穩定下來,時間也到了下半年,按照歷史的發展,很多的大事情即將發生了,盡管說鄭勳睿的穿越,已經徹底改變了歷史,但有些軌跡還是存在的。

 文坤和洪欣濤都接到了鄭勳睿下達的命令。

 文坤重點準備糧草,洪欣濤重點是整合鄭家軍,等待南京刑部尚書、鄭家軍總兵鄭錦宏的到來,同時需要派遣大量的斥候,前往山西與河南等地偵查,看看流寇究竟有什麽動靜。

 糧草方面的準備是充足的,不用過多的擔心,陝西盡管在北方,也遭遇到無數的災荒,不過鄭勳睿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打通了與草原部落互市的通道,這讓大量的銀子流入到陝西,且後來火氣的交易,更是讓陝西得到了大量的錢財。

 一部分的錢財上繳到南京,更多的錢財被留下來了。

 手裡有銀子,就能夠買到糧食。

 陝西是北方商貿最為發達的地方,遠遠超過了時常遭遇戰火襲擊的北直隸,北方絕大部分的商賈都集中到陝西,這裡商貿發達,官府也支持商貿的發展,且不會遭遇到戰火的侵襲,當然是商賈的首選了。

 文坤采購糧食的舉措很快落實下去。

 相比較采購糧食,文坤重點的精力還是在穩定陝西的局面。

 陝西地盤太大了,這麽多年過去,盡管各級官府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發展還是不平衡,以西安府城為中心,北面的延安府、慶陽府、榆林鎮,南面的漢中府,西面的鳳翔府、平涼府等地的發展是不錯的,其余地方相對就差一些了,這也與地理位置和條件有關系,特別是陝西行都司,可謂是條件最差的地方。

 想要穩住這麽大地方的局勢,絕非易事。

 現如今鄭家軍馬上就要開始抵禦流寇了,維持地方上的穩定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陝西整體的局勢還是穩定的,上至王爺,下至尋常百姓,對鄭家軍有著充足的信心,也完全聽從官府的號令,不過一些偏遠的地方就不好說了,或許有不穩定局勢的出現。

 文坤還需要穩定草原部落的情緒,這麽多年的互市,鄂爾多斯、土默特、吐魯番和葉爾羌部落對陝西的依賴已經很深,這些部落在草原上的勢力也逐漸強大起來,其中的鄂爾多斯部落的實力,隱隱超過了草原老大科爾沁部落了。

 草原部落有不少人進入到陝西,青壯進入到鄭家軍,成為其中的一員,商賈來往於草原和內地,做一些官府允許做的生意,部分草原權貴,更是將其看重的子女送到陝西來求學,這就促使草原部落與內地的聯系更加的緊密。

 一旦流寇決定進攻陝西,這些草原部落不會袖手旁觀,不過依照鄭勳睿的意思,暫時不要這些草原部落參戰廝殺,鄭勳睿對草原部落有著更深遠的安排。

 如此形勢之下,最為輕松的就是楊嗣昌了,他率領的大軍駐扎在真定府一帶,坐山觀虎鬥,上下都顯得悠閑自在,如此簡單就能夠應對複雜的局面、轉移矛盾,楊嗣昌對自身還是很滿意的,流寇與鄭家軍之間的廝殺,不管誰取得勝利,對於朝廷都是有利的,最好是鄭家軍與流寇之間爆發決戰,那就是朝廷求之不得的局面了。未完待續。

 ...()《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