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傳奇》第754章 應對的辦法
"" ="('')" ="()">

 八旗軍突然出擊,繞過了松山、杏山和塔山,切斷了朝廷大軍的退路,這讓洪承疇很是吃驚,他想不到皇太極有如此大的膽量。網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洪承疇作戰采取的是步步為營的方式,當然也預防了八旗軍切斷退路的做法,只是皇太極的胃口太大了,要知道從錦州到寧遠這一百多裡的范圍之內,有十五萬的朝廷大軍,八旗軍也不過是十五萬人,而且朝廷大軍基本都是集中在城池之中,八旗軍想要進攻,難度是很大的,且八旗軍突然遠距離的後插,必定導致兵力分散,自身的打擊力度也削弱了。

 這該是要有多大的把握,才能夠做出如此的決定。

 斥候稟報消息之後,洪承疇沒有慌張,他開始分析錦州城外的局勢了,既然八旗軍抽調了兵力去阻斷大軍的退路,那麽攻打錦州的八旗軍,兵力必定是不足的,此刻他完全可以率領大軍馳援錦州城,只要打敗了圍困在錦州城外的八旗軍,到時候他就可以率領十余萬的朝廷法軍,殺一個回馬槍,徹底打敗後金韃子了。

 作為一名統帥大軍的薊遼總督,洪承疇也不想失去如此好的機會。

 監軍杜勳也沒有表示反對,從作戰的指揮方面來說,杜勳距離洪承疇有著太大的差距,不可能提出來什麽建設性的意見。

 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撲、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副總兵馬科、寧遠總兵吳三桂等人,悉數被召集而來。

 看著這些總兵和副總兵,洪承疇臉上的神色是嚴峻的,內心是有些無奈的,這麽長時間過去,他是領教了這些總兵的驕橫。總有些自以為是,對自身有利的命令就迅速的執行,不利的命令就要講價錢,拖延執行甚至變相的不執行。

 “諸位,斥候偵查到消息,八旗軍已經後插到塔山和寧遠之間。切斷了大軍與寧遠乃至於山海關等地的聯系,看來皇太極的胃口很大,想著全殲我們十余萬大軍,可惜他皇太極空有這樣的雄心,卻沒有這等的本事。”

 “斥候沒有準確偵查到穿插的八旗軍總人數,不過本帥估計,人數不會少於五萬人,甚至可能達到七萬至八萬人,皇太極率領的八旗軍總人數不過十五萬人。且以汗八旗為主,如此進攻錦州的八旗軍,總人數大幅度的減少,這正好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迅速展開對錦州城外八旗軍的進攻,與駐守錦州的山海關總兵祖大壽聯合起來,裡應外合,就能夠徹底打敗八旗軍。一旦我們取得了作戰的勝利,就可以回頭收拾寧遠一帶的八旗軍了。。。”

 洪承疇沒有注意到。大同總兵王撲和山海關總兵馬科的神色微微有些變化。

 這是一個巨大的疏忽。

 “松山留守五千軍士,其余七萬大軍,明日一早出發,趕赴距離錦州乳山崗,準備與八旗軍的決戰,七萬大軍務必在兩日之內抵達乳山崗。有違令者,行軍法。”

 “戰場無情,軍法更是無情,本帥有言在先,凡是臨陣脫逃者。定斬不饒。”

 。。。

 部署完畢,諸多的總兵全部散去。

 洪承疇獨自一人對著地圖沉思,這一戰至關重要,目前尚無法通知駐扎在錦州城內的祖大壽,不過大軍一旦與八旗軍展開廝殺,那麽城牆之上的軍士是一定能夠看見的,到了那個時候,祖大壽就可以率領大軍出城廝殺了,到時候兩路大軍聯合起來,一定能夠打敗八旗軍,退一步說,就算是不能夠徹底打敗八旗軍,至少也能夠解除錦州城池的危險。

 八旗軍駐扎在寧遠和塔山之間,那就讓他們去駐扎,等到大軍開始回撤的時候,就是這一路八旗軍的末日了,不過若是這些八旗軍提前撤離,洪承疇也不會命令大軍前去追擊,畢竟此番作戰的目的不一樣,主要還是將八旗軍徹底驅逐出錦州的范圍。

 就在洪承疇沉思的時候,監軍杜勳進來了。

 洪承疇抬頭,發現杜勳的神色很是嚴肅。

 杜勳以前是宣府的監軍,此番成為了十余萬大軍的監軍,無疑是得到提拔了,此戰若是能夠打得好,杜勳無疑會成為司禮監的太監。

 杜勳已經四十多歲了,沒有多大的能力,骨氣也是一般般,不過很會察言觀色,善於揣摩人心,這讓他能夠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剛剛洪承疇下達命令的時候,杜勳一直都在暗處觀察,看到了一些細節,這令他隱隱的有些擔心,畢竟此番的戰鬥,也牽涉到他的前途。

 “監軍大人,有什麽事情嗎。”

 或許是看見杜勳的神情有些不對,洪承疇索性直接開口詢問了。

 杜勳稍微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了。

 “大帥,咱家剛剛聽到發布的命令了,咱家還是有些擔心啊。”

 洪承疇微微皺了皺眉,對於這個杜勳,他的印象一般,好在這個杜勳不會干擾他有關作戰的部署,這就足夠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洪承疇和杜勳之間的配合表面看是不錯的。

 “大帥,咱家總是覺得總兵大人不是想著全身心奮力殺敵。。。”

 杜勳說的很是委婉,這句話解釋過來的意思,就是諸多的總兵不想作戰,可能會在戰鬥開始的時候出現意外。

 其實洪承疇又何嘗願意此時此刻與八旗軍決戰,畢竟這種賭注壓得太大了,要知道朝廷大軍一直都是處於有利的地位,譬如說從糧草的消耗方面來說,朝廷大軍可以依托山海關作為總的後勤基地,源源不斷將糧草運送到錦州、寧遠等城池,而皇太極則需要從沈陽等地調集大量的糧草,僅僅從這一點來說,八旗軍就有著難以承受的消耗。

 洪承疇當然知道諸位總兵不願意直面八旗軍,明明朝廷大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恐金症,卻因為中原局勢的動蕩不安,被迫出城與八旗軍廝殺,放棄了原有的優勢,這樣的事情放到誰的身上,都不免有怨氣的。

 不過洪承疇可不能夠和杜勳發脾氣,要知道監軍是能夠動搖主帥地位的。

 “監軍大人,出現此等的情況,本官認為是很正常的,畢竟面對面與八旗軍廝殺,存在很大的危險,到時候軍士的傷亡會很多,諸位總兵都是長時間與下面的軍士在一起,考慮到即將到來的損失,內心是有些不舒服的,此戰之後,本官還要給朝廷建議,多考慮到邊軍的利益,也讓他們能夠安心。”

 杜勳的臉上沒有什麽表情,也不再提及此事,畢竟大戰在即,若是過多強調諸多總兵的士氣問題,未免影響到大軍整個的士氣。

 相關的部署很快展開,洪承疇要求大軍攜帶維持一個月時間左右的糧草,盡管這樣會影響到大軍的行軍速度,但他還是要強調,與八旗軍的作戰,不能夠指望一戰就結束了,很有可能是多次的廝殺,若是到時候糧草不濟,那一切都完了。

 為了能夠保證大軍糧草的充足,洪承疇再次下達了命令,要求駐扎在松山和杏山城池之內的軍士,必須要全力保證塔山城池內糧食的運送,一旦大軍需要糧草,則需要在十天之內運抵,以保證大軍能夠全身心的作戰。

 下達命令的同時,洪承疇再次派遣五千軍士,秘密前往塔山城,加強塔山城池的守衛,畢竟大軍的糧草都集中在塔山,那裡的安全是需要絕對保證的。

 一切準備完畢之後,洪承疇決定讓監軍杜勳留在松山城內,指揮駐扎在這裡的一萬大軍,這樣他率領大軍前往錦州作戰,可以沒有什麽拖累。

 杜勳也同意駐守在松山城池之內,畢竟守護在這裡是相對安全的,不必要直接面對八旗軍,當然守衛在松山,任務也是艱巨的,這裡是大軍的依托,一旦大軍的廝殺出現相持的狀態,甚至是出現失利的局面,第一個撤離的地方就是松山。

 崇禎十五年三月初一,洪承疇率領七萬大軍從松山出發,前往距離錦州城七裡地左右的乳山崗。

 一路上行軍, 沒有遭遇到什麽後金韃子,也沒有遇見像樣的抵抗。

 這讓洪承疇更加相信自身的判斷,那就是八旗軍調撥了大量的兵力前往寧遠城和塔山之間,試圖堵住大軍的退路,故而皇太極不可能安排過多的八旗軍守衛在松山到錦州之間這塊地方了,八旗軍應該是駐扎在錦州城外,正在對錦州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斥候偵查到的消息也是如此。

 三月初三,洪承疇率領的七萬大軍,抵達了乳山崗。

 在詳細勘察了乳山崗的地形之後,洪承疇再次做出了調整,他將所有的步卒都安排在乳山崗的正面,將騎兵安排在乳山崗的東、南、西三個方向,以步卒迎戰八旗軍,以騎兵展開大規模的衝鋒,一次來撕破八旗軍的陣線。

 一切安排完畢,洪承疇已經做好了決戰的準備。

 這一次的戰鬥,洪承疇有著充足的信心,他記得以前幾次打敗流寇,也是這樣的心態,看樣子這一次是能夠真正的打敗八旗軍,徹底解決遼西面臨的危局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