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傳奇》第810章 是坑也要跳
第一批十萬石漕糧開始運輸的時候,皇上和內閣已經得到了消息。

 王承恩的提議起到了作用,漕糧對於北直隸來說是救命的糧食,經過後金韃子的劫掠,北直隸已經成為一片荒野,這個時候若是沒有糧食的支撐,軍隊沒有士氣,恐怕李自成率領的流寇,能夠一路直接打到京師的。

 皇上不是傻子,內閣的錢士升和楊嗣昌等人更是不笨,鄭勳睿之所以願意給北直隸運送漕糧,其用意的險惡的,那就是期盼著朝廷大軍能夠抵禦李自成的進攻,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希望朝廷與李自成相互廝殺,到時候兩敗俱傷了,鄭勳睿能夠得到現成的好處。

 可到了這個時候,皇上與內閣好像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皇太極和李自成都是勁敵,而且兩人都給皇上寫來了信函,皇太極的意思是遼東徹底穩定下來,大清國與大明朝廷相安無事,李自成寫來了文書,表示只要被敕封為大順王,就願意歸順朝廷,皇上和朝廷若是答應了皇太極和李自成的要求,恐怕會死得更快。

 李自成佔據了河南與山西絕大部分的地方,控制的地盤甚至超過了北直隸,皇太極控制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可最大的威脅還是鄭勳睿,其控制的地方佔據了大明大半的國土,他們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可從實際情況來說,李自成的戰鬥力還是最弱的,朝廷就算是要動手,也要首先對付李自成,打敗和剿滅了李自成,收復了河南與山西等地,朝廷才算是有逐漸崛起的資本。否則守著破殘的北直隸,唯有等死一條路。

 已經到了如此緊要的關頭,趁著漕糧運送來的時機。調集大軍打敗李自成,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也是大明朝廷繼續維系的唯一辦法。

 明知道前面是一個大坑,也要毫不猶豫的跳下去。

 皇上和朝廷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四月底,第一批漕糧運抵京城。

 五萬石的漕糧運送到山海關,其余五萬石的漕糧留在了京城,供應朝廷大軍,至於說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老百姓,根本看不見糧食。

 銀子也肯定是要支付的,這是鄭勳睿的要求。朝廷如今被鄭勳睿卡住了脖子,沒有任何反抗的辦法,用楊嗣昌的話來說,如今是韜光養晦的時刻。

 掌控軍權的楊嗣昌,多次覲見皇上,提出了攻打李自成的部署和建議。

 楊嗣昌的道理也很明白,大明朝廷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必須要出兵圍剿流寇,哪怕是面臨巨大的危險也要如此做,遼東的後金韃子實力強悍。絕非朝廷大軍可以招惹的,南京的鄭勳睿距離太遠,目前也顧不上。唯有駐扎在山西與河南的李自成,是朝廷大軍應該徹底圍剿的對象。

 面對楊嗣昌不斷的請求,朱由檢沒有下定決心。

 朱由檢內心的淒苦無處訴說,他是大明的皇帝,如今卻落得如此淒涼的境地,聖旨能夠抵達的地方就剩下北直隸了,山東、南直隸、浙江、陝西、湖廣、四川以及江西等地,已經被鄭勳睿掌控,南方的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和福建等地。距離過於的遙遠,河南以及山西大部分的地方。被李自成佔據,而遼東除開山海關。其余地方全部被皇太極佔領。

 朱由檢沒有感覺到自己是皇上,最多就是北直隸總督。

 兩年不到的時間,朝廷大軍經歷了松山大敗,元氣大傷,根本就沒有恢復過來,這個時候去圍剿李自成,形勢一點不樂觀,可要是繼續駐守在北直隸,接下來的危險更大,北直隸和山海關等地駐扎的大軍,總人數超過了三十萬,需要糧食來養活,盡管說南方的賦稅還是在上繳,但少的可憐,根本無法維持。

 擺在眼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出兵圍剿李自成。

 打敗了李自成,朝廷的窘境就能夠得到徹底的緩解。

 可若是失敗了,接下來會是什麽樣的局面呢。

 朱由檢不敢想,恐怕朝廷大軍失敗的時刻,就是他這個皇上殞命的時刻了。

 如此情況之下,朱由檢怎麽可能下定決心。

 楊嗣昌也著急了,總是維持現狀是不行的,這樣拖下去,朝廷很快會被徹底的拖垮。

 皇上沒有表明態度,楊嗣昌找到了司禮監大太監王承恩。

 楊嗣昌很明白,如今能夠勸的動皇上的,恐怕只有王承恩了。

 楊嗣昌來到司禮監的時候,王承恩尚在乾清宮。

 等候了大約半個時辰的時間,王承恩終於出現了。

 “王公公,本官有事相求。”

 楊嗣昌非常的直接,都到了這個時候,他也沒有必要拐彎抹角了。

 王承恩知道楊嗣昌來幹什麽,說話也很直接。

 “楊大人的來意咱家知道,這件事情咱家也沒有辦法。”

 “王公公聽本官說完再做決定,現如今北直隸駐扎有近二十萬大軍,被後金韃子肆掠的北直隸各地,根本無法養活軍隊了,還有山海關駐扎的十余萬大軍,同樣需要朝廷來支撐,這些大軍若是長時間駐扎在北直隸各地,不要半年的時間,一定會大亂,到時候局面就無法收拾了,崇禎元年的時候,大量的軍隊嘩變,想必王公公還記得當年的情形。”

 王承恩點點頭,沒有開口說話,這些情況他當然知道。

 “本官知道王公公擔心什麽,李自成麾下號稱百萬大軍,朝廷大軍兵力不足,此番的戰鬥恐怕沒有什麽勝算,不過本官也分析過了,李自成的日子也不好過。”

 “李自成佔據了河南與山西的大部分地方,這些地方一樣貧瘠,他想要依托這些地方養活百萬大軍,根本不可能,山西北面的大同,尚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且駐有大軍,這對於李自成是很大的牽製,西面的陝西被鄭家軍掌控,李自成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東面的山東和南直隸等地,李自成更是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本官倒是想著李自成能夠進犯陝西、山東和南直隸等地,那樣朝廷的壓力就會大大的減少,可惜這等的事情暫時不會出現,就算是朝廷想著出現這等的局面,也需要做出努力,至少逼迫李自成朝著這些地方進犯。”

 楊嗣昌說到這裡的時候,王承恩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王公公,李自成號稱的百萬大軍,河南與山西兩地根本無法維持,若是朝廷依舊沒有什麽行動,被逼急的李自成唯有朝著北直隸進攻,到了那個時候,局勢不好維持,朝廷大軍唯有主動殺出去,逼迫李自成朝著其他的地方轉移,如此才有可能緩解目前的困局。”

 “李自成麾下那麽多的流寇,本官判定他們的戰鬥力不是很強,甚至可能有很多的百姓,也成為流寇之中的一員,朝廷大軍進剿流寇,只要把握得當,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

 楊嗣昌苦口婆心,足足說了半個時辰的時間。

 王承恩終於開口了。

 “楊大人一心為了皇上和朝廷,咱家很是佩服,可若是大軍征伐失敗,結局如何,這責任誰來承擔。”

 “本官願意在皇上面前立下軍令狀,率領十萬大軍圍剿李自成。”

 王承恩死死的盯著楊嗣昌,他不敢相信楊嗣昌敢於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以十萬大軍去面對號稱百萬的流寇,要麽就是有著絕對的信心,要麽就是找死的行為。

 或許是被楊嗣昌的決心打動,王承恩終於點頭了。

 “楊大人一片忠心,令咱家感動,咱家願意在皇上面前說合,不過這是皇上決定的事情,咱家可不敢隨便答應楊大人。”

 “本官等著王公公的消息。”

 五月初六,皇上的聖旨下達。

 內閣次輔楊嗣昌,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兼任五軍都督府左都督,率領十萬大軍即刻出發,前往山西剿滅流寇,駐扎山西、延綏、寧夏等地的邊軍,歸楊嗣昌節製,一並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

 這道聖旨在京城引發了巨大的震蕩。

 內閣首輔錢士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楊嗣昌居然有如此的膽量,率領十萬大軍前去剿滅流寇,這豈不是找死嗎,不過得知確切消息之後,錢士升還是高興的, 不管怎麽說,楊嗣昌離開京城之後,內閣就是他錢士升徹底的掌控了。

 朝中不少大人議論紛紛,認為楊大人過於的冒險了,雖說北直隸面臨的危險也是很大的,不過強行的去討伐流寇,危險更大,弄得不好就是丟掉性命。

 更多的人對楊嗣昌的勇氣表示了欽佩,身為內閣次輔,楊嗣昌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去征伐,派遣其他人掛帥也是可以的。

 一時間不少人專程去拜訪楊嗣昌,表示了對楊嗣昌的敬重和欽佩。

 楊嗣昌是以平和的態度迎接所有前來拜訪之人的,沒有人從其臉上看出來有什麽異常,眾人對楊嗣昌的平靜感覺到吃驚,一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到了後來,連內閣首輔錢士升也專程去拜訪楊嗣昌了,這一次兩人單獨在書房交談了足足一個時辰的時間,錢士升離開楊嗣昌府邸的時候,臉色很是嚴肅。

 沒有人知道兩人交談了一些什麽。未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