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傳奇》第677章 必須推進
"" ="('')" ="()">

 剛剛上任的蘇州知府李岩的壓力是很大的,以南京兵部右侍郎、左僉都禦史的身份兼任蘇州知府,可見蘇州地位之重要。(百度搜索 網更新最快最穩定)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蘇州一地的情形是非常特殊的,明太祖創建大明王朝的時候,蘇州的百姓因為支持張士誠,惹怒了明太祖朱元璋,結果蘇州的賦稅成為大明最為沉重的地方,蘇州一地的賦稅甚至超過了整個的浙江省,蘇州土地肥沃,原本屬於富庶之地,因為過於沉重的賦稅,導致地方的凋零,朝廷注意到了蘇州的情形,加之蘇州不斷出現讀人,進入朝廷之中,也為蘇州呼籲,故而朝廷開始減輕蘇州百姓的負擔,著名的知府況鍾在蘇州擔任知府十二年,體恤百姓,興辦教育,讓蘇州變得異常富庶。

 蘇州更是讀人輩出的地方,內閣首輔周延儒、內閣閣臣錢士升、禮部左侍郎、右都禦史劉宗周等等,都是蘇州人,至於說在朝廷和地方上做官的蘇州人,那就數不過來了。

 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蘇州士大夫特別多。

 更加關鍵的是,這裡是東林黨人的老巢,盡管鄭勳睿出任南京兵部尚之後,果斷的拔掉了東林黨人的根基,將東林黨人全部的骨乾都攆到北方和京城去了,但東林黨人、複社和應社的影響還是存在,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如此情況之下,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在蘇州就顯得很是艱難,甚至超過了應天府的難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岩才會出任蘇州府知府。

 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在南直隸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鄭勳睿在淮北的根基非常的穩固,淮北四府三州盡管有不小的波動,但府州縣衙門都能夠完全按照官紳一體納糧的要求去執行,且駐扎在淮安的鄭家軍,威名遠揚。當年剿滅漕幫的時候,鄭勳睿手段毒辣,士大夫階層深知其厲害,絕不敢公開的反抗。

 南直隸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蘇州和松江等地。

 官紳一體納糧,其實就是一條鞭法的延續,蘇州等地的士大夫當然明白其中道理。而且田租的限制,等同於直接侵害到他們的利益。反對的勢頭當然是很強大了,再說蘇州的士大夫,自恃有京城諸多的官員撐腰,不會輕易繳納賦稅。

 李岩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措施,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鄭勳睿安排布置下來的任務,且需要保持蘇州的穩定。

 可以說南直隸很多的地方,都是看著蘇州的。一旦蘇州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落實下去,其他地方的難度就不是很大了。

 南京兵部。

 徐望華和徐佛家臉上的神色都不是很好,他們進入官房的時候,甚至沒有對守衛的親兵點頭,而是徑直走進去了。

 鄭勳睿的臉色倒顯得很是平靜,看見徐望華和徐佛家的臉色之後,臉上甚至露出了微笑。他正在考慮將文坤調回來,出任蘇州知府,李岩畢竟不可能長期的兼任蘇州知府,李岩為人仗義,在蘇州那樣複雜的環境之中,是難以長時間堅持下去的。文坤就不一樣了,在蘇州生活多年,性格堅毅圓滑,且曾經在蘇州府衙做過多年的事情,熟悉蘇州的情況,讓其回來出任蘇州知府,能夠很好的穩定蘇州的局面。

 至於說複州、金州等地協調的事宜。可以讓金州知州曹馳負責,曹馳在金州多年,完全熟悉了複州和金州等地的局勢,可以負責全面協調的事宜了。

 “大人,蘇州官紳一體納糧事宜,遇見麻煩了。”

 鄭勳睿剛剛打開文,徐望華就直接開口了。

 徐望華負責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調查署調查的諸多有關南直隸各地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徐望華是可以首先看的,能夠應對和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找到鄭勳睿了,只有遇到大麻煩,或者說有可能引發震蕩的事宜,才會稟報鄭勳睿。

 鄭勳睿沒有抬頭,仔細看著文。

 徐望華的臉微微有些紅,關心則亂,這段時間他太忙了,按照鄭勳睿的要求,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會動用鄭家軍,一般的事情洪門協助解決,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推行起來難度肯定很大,不過反對的基本都是士大夫階層,說白了就是讀人,若是動不動就對讀人舉起了屠刀,影響肯定是很不好的,故而徐望華是殫精竭慮,認真的處理每一件事情。

 可不管怎麽說,徐望華都是按照鄭勳睿的要求去做事情的,事情的成敗,鄭勳睿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如此的情況之下,徐望華出現了焦躁的心態,對鄭勳睿是有著不好影響的。

 鄭勳睿平靜的面容,讓徐望華很快警醒,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終於,鄭勳睿看完了文,抬起頭了。

 “徐先生,說說你最為難的是什麽。”

 徐望華已經調整好了心態,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蘇州葑門乃是皇上賜予嘉定伯周奎的,且周奎的身份是國丈,現如今蘇州的士大夫都看著周奎的態度,周奎的身份特殊,李大人不好直接動手,若是真的惹怒了周奎,怕是會引發數不清的麻煩,最終需要大人出面解決,李大人也是想到了這些,故而派遣的官吏上門去征收賦稅,沒有采取其他的措施,可官吏幾乎都是無法進門,還遭遇到言語上的侮辱,這些遭受侮辱的官吏,也是忍氣吞聲,這對於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影響很壞。”

 “徐先生說的不錯,周奎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也不算是什麽真正的士大夫,在蘇州亦沒有多大的影響,現如今蘇州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那些士大夫就將周奎推舉出來了,平日裡瞧不起,這個時候充大頭,這也足以說明周奎沒有什麽腦子,對付周奎這樣的人,不要有什麽客氣的,告訴李岩,該怎麽做就怎麽做,若是周奎家裡的下人阻攔,該抓的抓,該關的關,該殺的殺,我會給周奎寫信的,若是周奎一味想著出頭,不停勸阻,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徐望華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情,徐佛家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

 周奎畢竟是周皇后的父親,不管怎麽說,身份是擺在那裡的,若是強行動手了,就等於是打了皇上的臉,豈不是要引發軒然大波。

 “大人,是不是考慮一下,若是周奎在皇上面前哭訴了,事情或許鬧得無法收拾。”

 “不用,周奎極其吝嗇,到他的府上征收賦稅,無異於割他的肉,想著通過平和的手段,那是不可能的,唯有采用強製的手段,至於說皇上那裡,你們大可放心,皇上絕不會有什麽表示的,我敢說,皇上巴不得我在南直隸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

 徐望華和徐佛家都有些吃驚,鄭勳睿的意思他們沒有能夠明白。

 鄭勳睿笑了笑,繼續開口了。

 “前年後金韃子入關劫掠的時候,皇上因為府庫的空虛,在京城募集銀兩,周奎的態度你們都是知曉的,十萬兩銀子都舍不得拿出來,最終拿出來兩萬兩的白銀,周皇后私下裡拿出來三萬兩白銀,以周奎的名義捐給朝廷,周奎還從中扣減出來兩萬兩白銀,等於說最終募捐的銀兩,周奎是一錢銀子都沒有拿出來,你們以為皇上不知道這件事情嗎,周奎的態度,讓皇上感覺到心寒,皇上會愛田妃、冷落皇后,這也是原因之一了。”

 看見徐望華還有些遲疑,鄭勳睿站起身來。

 “一條鞭法是張居正在萬歷初提出來的,因為大明各地實施了一條鞭法,府庫的銀子大量增加,皇上豈能不知道其中的奧妙,可惜的是,皇上沒有能力強力推進一條鞭法,因為朝中數不清的大人反對,如今我在南直隸強行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皇上巴不得南直隸能夠成功,那樣他就可以在大明各地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了。”

 徐望華點點頭,但很快表達自身的疑惑和擔心了。

 “大人,皇上若是在大明各地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朝廷的府庫豈不是很快就可以充盈了,那樣的局勢。。。”

 “呵呵,皇上做不到官紳一體納糧的事宜,朝廷通不過,皇上得不到朝中大人的支持,怕是他提出來的時候,滿朝的大人都要反對的,如此地方上怎麽可能實施,南直隸和陝西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采取的是強力推行的手段,只要有人敢於反對,我們就一定會采取措施,甚至是抄沒家產,反對官紳一體納糧事宜的士大夫,就是死路一條,不管他們有著什麽樣的靠山,都沒有任何的作用。”

 徐望華和徐佛家都明白了。

 “大人,屬下明白了,屬下馬上給李大人寫信,要求他采取強力的措施,不管遭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是必須要推行的。”

 “嗯,告訴李岩,必須要強力推進,不管遭遇到誰,也不管對方是什麽樣的身份,凡是反對官紳一體納糧事宜的士大夫,全部都采取強製的措施,有必要的情況之下,甚至可以查抄家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