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傳奇》第187章 預料之中
  延綏各地,延安府有皇上的聖旨,三年之內是免去所有賦稅的,慶陽府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必須要繳納賦稅,至於說榆林邊鎮,因為是軍鎮,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賦稅,偏偏這些年以來,慶陽府和延安府一樣,也是災荒不斷,若不是鄭勳睿出任了延綏巡撫,考慮到慶陽府的實際困難,以及前任知府董其昌的努力,說不定慶陽府早就亂作一團了。

  不過東林黨的認識和主張,可不是鄭勳睿這樣的,他們在崇禎元年和二年的時候,給皇上提出了很多的建議,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大規模的減少商貿賦稅,全面增加農業賦稅,而且還要求各地收取歷年欠下的農業賦稅,這一道的政策,無異於火上澆油,讓本來就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農戶,被逼得走上了流浪和造反的道路上面。

  陳堯言出任慶陽府知府,讓鄭勳睿最為擔心的就是農業賦稅的問題。

  董其昌沒有強行的征收賦稅,和其他大部分遭遇災害的地方一樣,有些時候他甚至沒有要求州縣的官吏去征收賦稅,這都是想著讓百姓休養生息,本來就遭遇到災荒了,這個時候去征收賦稅,就是逼著百姓造反。

  所以說慶陽府所轄的州縣,拖欠的賦稅是不少的。

  鄭勳睿判斷,陳堯言上任之後,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從征收賦稅方面著手,這樣做對上是有著很大好處的,若是能夠征收賦稅,上繳朝廷,那麽陳堯言的政績就出來了,能夠得到朝廷的讚譽,而且也能夠證實東林黨提出來的方案是切實可行的,至於說百姓是不是能夠活下去,是不是會造反,與官府沒有多大的關系,畢竟陝西就是流寇窩子,多出現一些流寇,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更加關鍵的一點,陳堯言這樣做,可以打擊鄭勳睿這個延綏巡撫。

  既然慶陽府能夠征收起來賦稅,身為延綏巡撫的鄭勳睿,為什麽沒有能夠督促,為什麽放任不管,這就是置朝廷的利益於不顧了,這可是很大的罪名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鄭勳睿要是不能夠做出這樣的判斷,那他就白穿越了。

  鄭勳睿還清楚,陳堯言若是在慶陽府強行征收賦稅,必然會引發大亂,百姓無法承受的時候,必定會造反,要知道慶陽府穩定的時間不是很長,百姓的生活沒有徹底的穩定下來,很多時候不僅不能夠繳納賦稅,還需要官府的救濟。

  三月底,驛站的情報來了。

  陳堯言上任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嚴令府州縣的衙門,不準擅自動用庫房之中的糧食,因為這些糧食都是朝廷的,動用每一粒的糧食,都需要得到朝廷的許可,至於說有的官吏提出來,這些糧食都是巡撫衙門專門采購的,陳堯嚴很快予以反駁,說是巡撫衙門也要服從朝廷的規矩。

  陳堯言所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求府衙、州衙和縣衙,開始清理百姓拖欠的賦稅事宜,四月份和十月份是征收賦稅的時間,馬上就是四月了,看樣子陳堯言準備動手了。

  慶陽府遭遇到旱災,盡管說百姓存有一些糧食,可維持到年底,存在很大的困難,幾乎是不可能的,鄭勳睿去年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巡撫衙門出面,購買了糧食,這些糧食就是在關鍵時刻救濟百姓的,加上有部分的流民進入到了慶陽府,各級的官府也需要拿出糧食來救濟,可陳堯言剛剛到慶陽府,根本沒有了解實際的情況,武斷的做出了決定,封存了所有的庫房,不準動用一粒糧食,讓滯留在慶陽府的流民失去了依靠,也讓百姓開始驚慌起來。

  慶陽府各級的官吏發現情況不對,誰都不說話了,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執行,至於說是不是會出現問題,這不是他們的責任。

  一部分的流民朝著延安府的方向而來,一部分的流民準備離開慶陽府,到其他的地方去想辦法,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更加惡劣的情況出現,陳堯言竟然要求州縣衙門審核這些流民,看看其中是不是存在流寇,而且需要嚴查。

  巡撫衙門,廂房。

  徐望華和鄭錦宏兩人的臉色不是很好,他們看著面容更加嚴肅的鄭勳睿。

  “徐先生、鄭錦宏,想不到陳堯言竟然做出這等事情來,看樣子他是想著讓慶陽府大亂啊,是不是那樣就能夠證明他的能力了。”

  鄭錦宏自然是很氣憤的,跟著開口了。

  “少爺可以責備陳大人,如此的做法,豈不是讓流寇有了可趁之機。。。”

  徐望華暫時沒有開口,似乎是在沉思。

  鄭錦宏說完之後,他慢慢的抬起頭。

  “大人,屬下覺得,目前暫時不宜責罰。”

  徐望華這樣說,鄭錦宏很是氣憤,但鄭勳睿卻是若有所思的點頭。

  “徐先生說說理由吧。”

  “陳大人並未做錯什麽事情,若是這個時候予以責罰,怕是不能夠平息失態,可能會鬧得更大,想必陳大人是有備而來的。”

  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了冷笑,依舊沒有開口說話。

  “不準動用府庫的糧食,朝廷的確有此等的規定,陳堯言是完全執行朝廷的規定,沒有任何做錯的地方,前任的知府董大人,動用府庫的糧食,也沒有什麽錯誤,因為這是巡撫衙門同意的,可是兩者比較起來,陳堯言無疑做的更好,就算是鬧到朝廷去了,皇上和內閣都是會支持陳大人的。”

  “準備征收賦稅,而且準備征收歷年欠下的賦稅,朝廷也有此等的要求,陳大人的做法還是沒有錯誤,而且陳大人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得到皇上與內閣大力支持的,朝廷缺糧食缺銀子,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陳大人為朝廷分憂,豈能不得到嘉獎,若是因為這件事情鬧上去,得到好處的只有陳大人。”

  “清查流民,看看是不是有流寇混雜其中,這更是正確的舉措,陝西本就是流寇肆掠之地,而且流寇大大小小的首領,絕大部分都是陝西一地出去的,陳大人采取如此的措施,防患於未然,沒有任何可以職責的地方。”

  “屬下不敢妄自揣測陳大人的想法,但屬下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陳大人此舉,必定引發慶陽府的騷亂,流民會大規模的出現,百姓活不下去之後,會起來造反。。。”

  鄭錦宏有些著急了,準備開口詢問徐望華,既然預計到了後面的情況不妙,為什麽不能夠阻止陳堯言的舉措,至少可以向朝廷解釋清楚。

  鄭勳睿用眼神製止了鄭錦宏。

  “大人,屬下剛才說過,陳大人此舉肯定是有備而來,說不定慶陽府真正的亂起來的時候,他怕是已經離開了,回到京城去了,留下了亂攤子,難以收拾。”

  鄭勳睿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徐先生的預測是準確的,我就一直在想了,陳堯言也是進士出身的,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他恐怕是想著弄亂了慶陽府之後,拍拍屁股走人的,至於說慶陽府亂起來了,那責任就是我的,他已經離開了慶陽府,能夠有什麽責任,這算盤打的夠精的。”

  徐望華臉上也出現了笑容。

  “陳大人以為在朝廷裡面有支持,就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抽身,這怕是不大可能,既然他想著弄亂慶陽府,那大人就可以將計就計了,讓他留在慶陽府解決所有的問題,若是不能夠解決,那一切都好說,算帳的時候,他怕是難以抽身了。”

  “不錯, 如何讓陳堯言留下來,徐先生可否有考慮。”

  “大人在朝廷裡面也有關系啊,為何不利用起來,讓陳大人留在慶陽府,這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至少讓其在慶陽府一年以上的時間,不管他做出了多大的成績,若是有了政績,更要留在慶陽府,繼續努力,讓慶陽府更加的穩定富庶,若是做的不好,那更不能夠抽身離開,至少需要解決諸多問題之後,再來說離開的事情。”

  “好,很好,我這就寫信,將陳堯言的一切行為,稟報上去,我不僅僅是要動用諸多的關系,我還要直接給皇上寫奏折,讚譽陳堯言做得不錯,我以前的很多事情,恐怕是欠考慮的,讓陳堯言在慶陽府多做一些事情,我也要跟著學習啊。”

  鄭錦宏早就想著開口了,好不容易抓住了機會。

  “少爺,徐先生,若是這樣做了,那慶陽府的百姓豈不是遭殃了。”

  徐望華臉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這個問題他怎麽可能沒有想到。

  鄭勳睿看了看鄭錦宏,面容嚴肅的開口了。

  “鄭錦宏,有些時候面對問題,必須要有取舍,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完美的,想要得到一些,總是需要失去一些,慶陽府的百姓,短時間之內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不過付出這樣的代價,是為了日後的穩定,朝廷不知道慶陽府的具體情況,只有某些事情發生之後,朝中那些大人才會知道的,若不然,慶陽府會遭受到更多的折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