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傳奇》第42章 天堂蘇杭
  (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票,求讀者大大的鼓勵。)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這是唐朝時候就流傳開的,也就是說蘇州和杭州代表了江南的美麗和富庶,讓鄭勳睿印象更加深刻的地方,那就是蘇州出的人才特別多,盧象升、周延儒、錢謙益、陳於廷、陳於泰、吳偉業、陳維嵩、嚴繩孫、張溥、張采、楊廷樞、楊彝、顧夢麟、吳昌時等等,這些都是明朝末年出現的人才,大名鼎鼎,其中有江左三大家、陽羨詞派的領袖、雲門十子等等,而且在朝廷之中的人也是不少的,作為其中優秀代表的盧象升,更是親手創建了明末三大軍之一的天雄軍。

  小小的一個蘇州,就出現了這麽多的人才,可謂是人傑地靈之地。

  進入蘇州府城的時候,鄭勳睿內心是帶著好奇和崇敬的,盡管說前世去過蘇州好多次,可如今蘇州在大明的地位,與後世的蘇州市是完全不一樣的。

  撲面而來的熱鬧景象,給鄭勳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熙熙攘攘的人群,鱗次櫛比的商鋪,富麗堂皇的酒樓,乾淨整潔的大街,伴隨還有小橋流水的江南獨特氛圍,這一切都讓人想起那首《江南好》的詩詞。

  蘇州其實是遭遇過重創的,特別是在明初的時候,因為朱元璋遷怒於張士誠,遷怒於蘇州的百姓支持和擁護張士誠,所以給蘇州一帶定下了非常重的賦稅,這裡的百姓無法承受,人口出逃,土地拋荒嚴重,導致了蘇州的凋零和衰落,建文帝的時候,發現了蘇州的衰敗,略微減輕了蘇州的負擔,之後蘇州出現了一個大人才姚廣孝,這人是明成祖朱棣最為信任的謀士,後來出任國師,他為蘇州真正減輕了負擔,為蘇州的再次繁榮奠定了基礎。

  蘇州人性格平和,不喜歡爭鬥,習慣小富即安,逆來順受,和北方人有著很大的差距,這種情形延續到幾百年之後,也許是因為長時間的富足,也許是因為對生活的認識不同,導致了這樣的風氣。

  此外就是這裡的學風很盛,著名的東林書院,就誕生在蘇州府所轄的無錫境內。

  東林書院在明末的影響非常之大,盡管魏忠賢曾經在天啟年間下令搗毀了東林書院,可魏忠賢被斬殺之後,東林書院再次興盛起來,在蘇州府城直接設立了分院,慕名攀附的讀書人數不勝數,導致了東林書院的再次興盛。

  因為東林書院的興盛,伴隨出現的就是東林黨。

  歷史上對東林黨的評價莫衷一是,有讚譽的,有痛斥的,也有站在中間立場的。

  來到了蘇州,鄭勳睿很清楚,他恐怕要直接面對東林書院,亦或是東林黨了。

  楊廷樞對蘇州是異常熟悉的,畢竟是蘇州吳縣人,又在蘇州的府學讀書一年多時間,所以進入蘇州府城的時候,表現的很是平靜,一路上,他不斷的為鄭勳睿解說,包括蘇州城的東直大街為府衙所在地,諸多的士紳富戶也是居住在東直大街的,東林書院的分院,同樣在東直大街,南直大街為酒樓、茶樓、客棧和青樓聚集的地方,這裡還有蘇州所特有的彈詞,外地人來到蘇州,往往是聽不懂的,此外就是城南胡同了,居住著蘇州的老百姓。

  蘇州最為外人稱道的,就是絲綢織錦業,曾經因為官府直接把持絲綢織錦業,讓蘇州的商賈忍受不住,還出現了造反的情形,也是因為絲綢織錦業,讓蘇州出現了不少的大商賈,這些商賈在賺取銀子之後,深感權勢地位之重要,故而大力推進家族和蘇州的教育事業,期望朝廷之中能夠出現他們的代言人。

  這大概也是蘇州人才輩出的一個原因吧。

  後來的東林黨,之所以匯集了江南士大夫,以及商賈,也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商賈的大力支持,壯大之後的東林黨自然成為了商賈的代言人,東林黨人提議減少甚至免去商業賦稅、增加農業賦稅,導致大明朝廷賦稅驟然減少、農民不堪重負造反,可以說在大明滅亡的事情上面,東林黨是有重大責任的。

  白天的南直大街,同樣是熱鬧的,不過和夜間的南直大街比較,還是有著一些差距的,外來的客人幾乎都是在南直大街找尋酒樓客棧。

  楊廷樞帶著眾人,直接來到了太白酒樓。

  太白酒樓是蘇州名氣很大的酒樓,既有吃飯喝酒的地方,也有住宿的地方,頗似後世的賓館,依照楊廷樞和鄭勳睿兩人的身份,勉強可以到官驛去住宿,特別是楊廷樞的身份特殊了,不過兩人都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不缺銀子,不需要去佔那樣的便宜。

  一夜的歇息,眾人的身體基本都恢復了,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神態頗為悠閑。。

  所有人之中,最為辛苦的其實是鄭錦宏和楊忠兩人,兩人的神色略微緊張。

  鄭錦宏的身上帶著一百兩黃金,此外還有一些碎銀子,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麽多黃金白銀的他,自然是非常緊張的,也是不敢有任何疏忽的,前往蘇州的路上,他一直都是非常警惕的,黃金白銀被裹在腰帶裡面,貼身系著,外面再穿上衣服,懷裡留下的就是一些碎銀子。

  楊忠的身上自然也是有銀子的,出門畢竟需要開銷,再說楊廷樞的身份也不一樣了,至於說有多少的銀子,外人就不知道了。

  一路上的開銷不是很大,但完全都是鄭勳睿負責的,楊廷樞也沒有拒絕,因為抵達蘇州府之後,絕大部分的開銷肯定是楊廷樞負責,兩人對此是心照不宣的。

  兩人對錢財看的都不是很重,特別是這些小的開銷方面。

  騎著阿拉伯馬和烏珠穆沁馬,不想被注意都是很難的,畢竟如此的駿馬,在蘇州也不是很常見,能夠騎著這樣的駿馬,非富即貴,所以在南直大街的時候,周遭的很多人都是紛紛避讓的,他們可不願意和這些人發生衝撞自找麻煩。

  大明對戶籍的管理非常嚴格,不管是讀書人還是百姓,出門都是需要官府開出的路引,若是沒有路引,很有可能被官府直接緝拿,更不要說進入到城池之中,楊廷樞手裡所持的路引,是南京兵部直接開出來的,這樣的路引,在南直隸就是特別通行證,無人敢於招惹。

  盡管南直隸普遍有著表面上的富庶,可是進入每一個城池,守衛城門的兵丁還是要收取錢財的,一個到兩個銅錢不等,這也是兵丁的主要收入之一,不過楊廷樞等人進入到蘇州府城的時候,兵丁根本不敢收取任何的費用,且不說眾人的氣度不凡,胯下的駿馬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擁有的,就說南京兵部開出來的路引,也讓他們畏懼。

  太白酒樓的規模很大,分為前後兩個院子,前院子主要是經營酒樓的生意,後院子是專門用來住宿的,前後兩棟樓相聚有幾十米,中間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庭院,亭台樓閣、小橋流水,蘊含了江南的氛圍。

  來到太白酒樓的門口,眼尖的夥計早就上千來招呼了,嘴裡說著帶著地方口音的官話,熱情的招呼眾人進入酒樓之中,知道幾個人確定在太白酒樓住宿,而且時間可能不短的時候,一面高聲吆喝,一面大聲的告知了酒樓的掌櫃。

  坐在櫃台裡面的掌櫃,聽到夥計的喊聲之後,立馬出來了。

  掌櫃是見過世面的,不說其他的,就是五人騎乘的駿馬,價格就非同一般了,這樣的人住宿到酒樓,求之不得。

  夥計牽著駿馬朝著側面的馬棚而去,楊廷樞順手拿出一塊碎銀子, 遞給了夥計,要求夥計好好招呼駿馬,必須要喂食燕麥和黃豆等等精飼料,不要喂食草料,所有的開銷,最後都是一起來計算的。

  夥計面帶笑容答應下來,小心的牽著馬朝著馬棚而去了。

  掌櫃注意到了這一幕,內心暗暗有了計劃。

  開房的時候,掌櫃很自然的開出了兩間甲等的上房,還有三間上房。

  楊廷樞沒有詢問價格,點頭答應了。

  掌櫃臉上的笑容,馬上變得親切了,從氣度上面,他看出了楊廷樞和鄭勳睿兩人的身份不同,其余三人應該是下人的身份,所以很自然的開出了五間客房,要知道若不是特別有錢的主兒,一般是不會給下人安排上房的,畢竟上房都是單間,價格不一樣的。

  細心的鄭勳睿,還是看了看櫃台牆上掛著的木牌子,上面有房間的價格,甲等上房是五錢銀子一宿,上房是三錢銀子一宿,也就是說五人在太白酒樓住宿,一夜就需要耗費三兩銀子左右,可以購買一石大米了,這樣的開銷,尋常百姓根本吃不消。

  好的酒樓,價格就是不一樣,這也讓鄭勳睿對蘇州的消費,有了大體的認識,看來到蘇州來的遊客,想著住宿好的地方,必須有承受能力,住宿只是一方面,吃飯飲酒方面,耗費怕是更多。

  經過中間的小院,進入客房的時候,鄭勳睿很快注意了這個精致的小院子,難怪客房的價格如此之高,條件的確是不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