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傳奇》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
太子鄭瀚宇準備在春節之後出去遊歷的事情,在內閣引發了很大的震蕩,反對的意見居多,這倒是鄭勳睿沒有想到的。樂文小說

 反對最為厲害的是文震亨。

 皇家的事情,文武大臣不應該多干涉,包括內閣都是不能夠隨便干涉的,不過鄭瀚宇已經被冊立為太子,其身份不同了,所以內閣在這件事情上面提出來不同的意見,倒也是可以理解的,鄭勳睿也不能夠強製壓下內閣的反對意見。

 內閣的反對意見也非常明確,自古以來都沒有太子出去遊歷的事情,若是說太子參與朝政,早些熟悉朝中諸多事宜,這倒是完全應該的,而且鄭瀚宇的年紀不大,還需要讀書,長時間的遊歷有可能荒廢學業。

 內閣提出來的反對意見,被鄭勳睿輕易的就推翻了,他說的非常明確,規矩都是人定下來的,時代在進步,很多的規矩就是需要改變,太子出去遊歷,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掌握民間的疾苦,可以體察各級官府是如何做事情的,這也是為熟悉朝政打好基礎,至於說學習的事情,同樣不會耽誤,教授的先生可以一同跟隨,且教授的知識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對於太子來說是有著很大好處的。

 鄭勳睿甚至指出來了,現如今有不少的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等到科舉考試成功了,進入朝中做官了,卻什麽事情都不懂,根本不能夠參與朝政處理,這樣的兩榜進士,若是到府州縣去做官了,更是難以做好任何的事情。

 鄭勳睿說出來的這個理由,讓內閣無話可說,他們都很清楚,正德年間以來,的確有不少的兩榜進士。除開考試的八股文,什麽都不清楚,的確是耽誤了很多的事情。

 內閣的反對自然是不會有多大作用的。

 其實鄭勳睿做出來的大膽之舉早就有了,最為典型的就是皇后文曼珊出任大明皇家銀行行長的事宜。按照儒家思想的要求,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惜鄭勳睿是摒棄這個說法的,不僅僅是嘴上對此等的說法不認可,實際上做事情也是如此。文曼珊、冬梅、楊愛珍、徐佛家和卞玉京等人在外面做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鄭勳睿在這方面也有自身的認識,他認為女子必須有一定的才能,不說在外面做事情,就說對兒孫的教育方面,也是很有好處的,特別是士大夫的家族,男人大都出去做官了,難以教育子女,家中的女眷多半承擔了這個任務。雖說子弟可以進入到學堂讀書,但個人品行的形成,與母親有著很大的關系。

 不過鄭勳睿還是不能夠要求女人都出來做事情,畢竟這個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認識深入人心,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改變,身為皇上,鄭勳睿一樣要顧及士大夫和讀書人的想法,這些人是大明王朝的精英,鄭勳睿必須依靠這些人來治理國家。

 瑞元三年的春節眼看就要到來了。

 這是鄭勳睿登基之後的第二個春節。不過這個春節,與瑞元元年的春節是完全不一樣的。

 經過了一年多時間的休養生息,老百姓基本緩過來氣來,家家戶戶對這個春節是非常看重的。他們感謝皇上和朝廷給與了他們平靜穩定的生活。

 大明南北各地,基本都穩定下來,一些地方戰爭的創傷尚未徹底消除,北方一些地方還能夠看見被燒過的房屋,以及部分的斷壁殘垣,人口的恢復更是緩慢。滿八旗幾次深入北直隸劫掠,搶奪最多的就是人口,這人口的恢復可不是短時間的事情。

 朝廷大軍佔領遼河以西所有地方的時候,皇上最為關注的就是人口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征伐和廝殺,遼東極為荒涼,很多地方幾乎看不見什麽人煙,人口主要都是集中在城池之中,大軍收復了遼河以西所有地方,一部分的漢人趁機渡過遼河,不過這樣的情況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或許是皇太極感覺到了情況不對,迅速部署兵力,守住了遼河,讓漢人無法順利返回,這方面皇上和朝廷也拿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試著從南方遷移一部分的人口到北方,但這樣做的動作不能夠太大,畢竟遷移人口不是小事情,而且朝廷在此之前,已經朝著台灣遷移了部分的人口。

 倒是朝鮮方面進入到山東有不少人,部分的人願意遷移到北方,這也是皇上和朝廷沒有想到的。

 老百姓是懷著感恩的心來迎接這個春節的。

 各級官府悉數都設立了義倉,義倉儲存的糧食,是專門接濟那些遭受災害的百姓的,朝廷的要求非常明確,不管什麽地方,都不準餓死人和凍死人,這是一條不能夠違背的規矩,各級的都察院專門盯著這件事情,已經有好幾個知縣在這方面遭遇到懲處,直接被免去知縣的官職,有的因為欺上瞞下,甚至被直接投入到大牢,等候大理寺的審理,且都察院懲處的官員,朝廷都以邸報的方式通告了各級官府,這就讓各級官府開始緊張起來,認真核查本地的百姓,是不是有遭受災害的,是不是有無法活下去的,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展開救濟。

 可不要小看這件事情,對於穩定大明各地的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官府關心百姓,百姓不擔心餓死,這樣的事情傳揚開來,人心迅速穩定了。

 北方各地在剿滅土匪方面,也是耗費了很大心思的,北方的第一軍區和第二軍區,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用來剿滅各地的土匪,其實很多的百姓做土匪,是因為生活難以為繼,一旦家鄉穩定下來,大部分的人是不會做土匪的,地方官府竭力穩定地方的局面,讓老百姓有飯吃,不至於凍死,這就瓦解了土匪存在的基礎。

 皇上和朝廷對於剿滅土匪也有著明確的指示,對於那些土匪頭子,是絕對不能夠放過的,至於說尋常的土匪,只要願意回家種地,老老實實的生活,可以寬大。

 從戰鬥力方面來說,土匪絕不是朝廷大軍的對手,而且朝廷大軍進入到地方上剿滅土匪,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在一些土匪被剿滅之後,更多的土匪選擇了投降各級的官府。

 商賈忙於做生意,天下太平,對於商賈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他們奔走大明各地,力爭賺到更多的銀子。

 士大夫和讀書人相對要平和一些,在他們的眼裡,各地的局勢都是平穩的,不會發生什麽大事情,不會有土匪盯著他們,更不會有流寇的存在,他們可以安心的過春節。

 瑞元三年的春節,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到來的。

 與地方上春節喜氣的氣氛對比,皇宮裡面要安靜很多。

 皇上和皇后娘娘,包括諸多的嬪妃,都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的,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悉數都在大明皇家銀行做事情,臨近春節的時候,皇家銀行異常的忙碌,幾乎沒有什麽歇息的時間,作為行長,文曼珊更是忙的腳不沾地,看上去比皇上都要辛苦。

 徐佛家和楊愛珍需要搜集各方面的情報,不管是什麽節日,她們都是需要忙碌的。

 相對清閑一些的是皇貴妃朱徽娖。

 因為朱慈烺的事情,鄭勳睿感覺有些對不起朱徽娖,當初他是想著救下朱慈烺等人的,可惜局勢的發展他無法完全掌控,朱慈烺的存在,威脅到了朝局的穩定,迫於無奈的情況之下,鄭勳睿默許了鄭錦宏等人的做法,朱慈烺最終死於非命。

 朱徽娖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女兒,一直都是生長在皇宮之中,接受了嚴格的禮儀方面的教育,成為了皇貴妃之後,一直都很是安靜,不過朱徽娖幫助鄭勳睿,要求曾經被冊封為親王、郡王的諸多朱家的子弟,主動去掉了封號和封地,這方面鄭勳睿是很感激的。

 從這些方面來說,朱徽娖是非常聰明的,是明白事理的,不過這麽長時間過去,朱徽娖從未表露出來不滿的意思,在后宮之中,與其他人的關系也是不錯的。

 基於這樣的原因,春節臨近的時候,鄭勳睿很多的時候都是陪著朱徽娖的,將朝中發生的諸多事情,以及在遼東如何打擊八旗軍的事情,說給朱徽娖聽,對於朱慈炯、朱慈照和朱慈煥等人前來皇宮拜見皇貴妃,也從來沒有阻止,而且年紀尚小的朱徽沁,依舊在皇宮之中,由朱徽娖直接照顧。

 讓鄭勳睿沒有想到的是,朱徽娖也提出來了要求,要走出皇宮做事情,她想著進入到大明皇家銀行做事情,畢竟平日裡與皇后娘娘文曼珊,以及冬梅和卞玉京等人交談,聽說了不少皇家銀行的事宜,大概是覺得自己能夠做這些事情。

 這個要求讓鄭勳睿有些為難,他沒有答應,不過他已經想到讓朱徽娖做什麽事情,文曼珊和朱徽娖都在皇家銀行做事情,這對於提升皇家銀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不過皇家銀行的地位太高了,也不是好事情,到時候都察院都不好監督了。()《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