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傳奇》第915章 最為慘烈的戰鬥(一)
索尼的密折送到沈陽,皇太極看見之後,臉色巨變,身體顫抖,好長時間說不出話來了,他恐怕沒有想到,一直不受他待見的這個哥哥,在關鍵時刻居然會做出如此的舉動,不僅僅沒有按照他聖旨上面的要求行事,還將十余萬的大軍全部拖入到危險之中。;樂;文;小說lw+

 皇太極對此無能為力了,從時間上面看,他非常清楚,攻打錦州城池的戰鬥已經全面鋪開,而鄭勳睿率領的鄭家軍,也要抵達寧遠城了,此刻就是想著讓阿巴泰率領大軍徹底,也來不及了,恐怕等到使者抵達寧遠的時候,戰局已經無法收拾了。

 多爾袞率領的十萬大軍,距離沈陽已經不遠了,皇太極曾經想著下令,讓多爾袞率領大軍直接到遼東參與廝殺,可是思慮再三,他放棄了這個計劃,讓遼東成為八旗軍與鄭家軍決戰的地方,皇太極不敢下這樣的決心,而且多爾袞率領的大軍若是在遼東戰敗,那麽大清國就真的陷入到萬劫不複之地了。

 唯一的辦法是讓阿巴泰清醒過來,趕忙率領麾下的大軍撤離遼東,此刻也不要想著什麽抵抗的事宜了,能夠安穩的撤離,就算是最大的成功。

 皇太極語氣最為眼裡的敕書發往遼東的寧遠城池,接下來他就是在沈陽等候消息了。

 錦州城外已經成為一片血腥之地。

 數不清的屍首堆積在這裡,盛夏季節,這些屍首堆放的時間過長,必定會引發瘟疫,可是指揮作戰的譚泰和祖澤潤、劉之源、石廷柱、巴彥和吳守進等人,也陷入到瘋狂的狀態。

 唯一看上去比較平靜的是耿仲明。

 進攻日任務主要就是汗八旗承擔的。

 部分白天黑夜的進攻,不管有多大的傷亡,八旗軍的目的就是要攻克錦州城。

 譚泰命令大軍從錦州城的四處城門同時發動進攻,他此次指揮的大軍有五萬人,除開在他身邊的一萬預備隊待命。其余的四萬人全部都通入到進攻之中。

 兩天的時間過去了,傷亡慘重,可是譚泰依舊沒有絲毫暫緩進攻的意思,一直到耿仲明提醒。必須要收斂軍士的屍首,否則瘟疫流行起來,大軍將快速失去戰鬥力,耿仲明如此說,才讓譚泰決定暫緩進攻。收斂城外的屍首。

 八旗軍收斂城外的屍首,鄭家軍是不會發動攻擊的,這是慣例,再說鄭家軍也要趁著這個時候好好調整一下。

 鄭錦宏和楊賀等人一點都不輕松。

 駐守城池的前軍損失也是很大的,兩天時間的戰鬥下來,陣亡超過了兩千人,受傷的暫時沒有來得及統計,八旗軍晝夜不停的進攻,讓諸多的將士沒有歇息的時間,只能夠牙咬拚命。譚泰命令八旗軍從四個城門方向發動進攻,也逼迫鄭錦宏分散兵力駐守。

 火炮在這個時候不能夠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因為城牆上面不可能擺放太多的火炮,攻克錦州城池之後,鄭錦宏果斷的下達了命令,將所有火炮都運輸到城池之內,這個時候炮兵營是不可能留在城池外面的,一方面不能夠抵禦八旗軍瘋狂的進攻,另外一方面是火炮絕不能夠落入到八旗軍的手中。

 守衛錦州城池的戰鬥,更多的是依靠毛瑟槍和弓箭、弓弩等等。

 鄭家軍攜帶的弓箭數量足夠多。可是弓弩不多。

 倒是八旗軍擁有的弓弩數量不少,攻打城池的時候,弓弩形成的威懾力巨大,絕大部分傷亡的鄭家軍軍士。都是倒在了弓弩的射擊之下的。

 鄭錦宏倒不是擔心八旗軍能夠攻破錦州城池,從目前情況來說,包括總和八旗軍攻城的兵力,想要攻陷錦州城池,這是做不到的,鄭錦宏真正擔心的是錦州城池被圍困了。阿巴泰會趁機率領更多的八旗軍軍士,繞過錦州城池撤離。

 所以說鄭錦宏要時刻注意八旗軍的動靜,必要的時候,城內的將士必須要殺出去,阻止八旗軍的撤離,那樣做前軍的損失肯定是慘重的,可不管怎麽說,都要阻止八旗軍的撤離,皇上的旨意非常明確,不惜一切代價。

 鄭錦宏與楊賀、王小二和馬祥麟等人的商議也在時刻進行之中。

 目前的情形暫時看不出來異常,接連兩天的時間,八旗軍都在瘋狂的進攻,沒有撤離的跡象,可是變故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絕不能夠掉以輕心。

 皇太極的旨意抵達寧遠城池。

 此刻阿巴泰得到的情報,鄭勳睿率領的鄭家軍主力,距離寧遠城池只有大約一天的路程,戰局已經進入到最為關鍵的時刻了。

 阿巴泰沒有想到鄭家軍的行軍速度如此之快,譚泰率領八旗軍進攻錦州城池,足足兩天兩夜的時間,沒有取得任何的突破。

 皇太極的旨意,讓阿巴泰清醒過來了,他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

 前方是鄭勳睿率領的鄭家軍主力,馬上就要對寧遠城池展開進攻,後方是鄭佳軍牢牢守衛的錦州城池,寧遠到錦州之間,馬上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墳墓,足以埋葬他麾下所有的八旗軍,這個時候若還是堅持攻打錦州城池,那就是找死的行徑了。

 不用猜測,阿巴泰也知道皇太極之所以了解遼東的戰局,是索尼密奏的結果,索尼畢竟是皇太極身邊的親衛。

 到了這個時候,阿巴泰不敢猶豫,他必須率領麾下的大軍全面撤離遼東。

 好在譚泰率領的八旗軍,正在瘋狂的進攻錦州城池,錦州城池之內的鄭家軍,疲於防守,根本無法應對即將大規模撤離的八旗軍。

 阿巴泰下達了兩道命令,第一道命令是要求譚泰加大對錦州城池的進攻,絕不要停下來,一定要讓錦州城內的鄭家軍疲於應付,第二道命令是駐扎在寧遠和寧遠周邊的八旗軍,迅速撤離,每人攜帶七天的糧食,其次就是攜帶武器,其余多余的東西一律都不帶。

 兩道命令下達之後,阿巴泰迅速的行動,他留下了一千軍士駐守寧遠城池,這一千軍士負責阻擊即將到來的鄭家軍,盡管說不可能阻擊很長的時間,但能夠爭取到一些時間就是一些時間。

 大軍於夜間開始撤離寧遠城,迅速朝著錦州的方向而去。

 洪承疇被阿巴泰留下來了,成為了一千軍士之中的一員。

 阿巴泰不想攜帶洪承疇撤離了,他也知道留下的一千軍士基本沒有什麽活路了。

 留下洪承疇,是阿巴泰仔細思考的結果,洪承疇本來就是漢人,迫不得已投降了大清國,這樣的人不值得信任,滿人是看不起的,再說留下洪承疇駐守寧遠城池,阿巴泰還是可以推卸一部分責任的,必要的時候他可以說洪承疇背叛了大清國,投降了鄭家軍,導致了寧遠城池被鄭家軍迅速的攻克。

 這是很拙劣的安排和計謀。

 洪承疇沒有絲毫的退路,他只能夠接受。

 阿巴泰率領大軍撤離寧遠城池之後,洪承疇感覺到了短暫的輕松。

 自從投降大清國以來,洪承疇從未感覺到如此的輕松,沒有太多的壓力,盡管心態還是絕望的,沒有任何希望的。

 洪承疇知道自己死定了,選擇什麽樣的死法,那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情。

 繼續為大清國賣命,拚死和鄭家軍廝殺,這樣的事情洪承疇不會做了,其實投降大清國之後,他洪承疇已經沒有了人格和尊嚴,以前身為大明太子太師、兵部尚書、薊遼總督的時候,該是如何的風光,很多時候勢頭甚至是超過了鄭勳睿。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如今的洪承疇,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徹底瓦解守衛寧遠城池的一千軍心的軍心。

 其實不用洪承疇做太多的努力,這些軍士普遍都是沮喪的,在阿巴泰率領大軍撤離的那一刻,這些軍士就陷入到了絕望之中。

 帶領這些軍士的是汗八旗正紅旗的一名三等的甲喇章京。

 仔細思考之後的洪承疇,找到了這名三等甲喇章京。

 他的話語非常的明確,建議這名三等甲喇章京投降即將抵達的鄭家軍,不要做無謂的抵抗,若是不願意投降,那麽就率領大軍迅速的撤離,說不定有機會逃離遼東,回到廣寧或者是沈陽去,畢竟鄭家軍的注意力在阿巴泰的身上,不會注意到這一千人的。

 這名三等甲喇章京聽從了洪承疇的建議,他決定撤離寧遠城,不白白的送死,投降鄭家軍不是最佳的選擇,誰知道鄭家軍會不會殺俘。

 三等甲喇章京建議洪承疇和他一同撤離,可是被洪承疇拒絕了。

 洪承疇見到這名三等甲喇章京同意撤離寧遠城池,臉上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他轉身離開了。

 一刻鍾之後,這名三等甲喇章京得到了稟報,洪承疇已經在自己的房間裡面自縊身亡了。

 曾經威風赫赫的洪承疇,以如此慘淡的局面收場,這是誰也不會想到的,其實洪承疇真的投降了鄭家軍,也不一定會被處死,只是已經投降了大清國的洪承疇,再也無臉回到大明去了,選擇自縊身亡,大概是最好的結局了臨死之前能夠盡力做一點點事情,也許黃泉路上也安心很多。

 三等甲喇章京迅速率領軍士撤離了寧遠城池,當然撤離之前,他沒有忘記斬殺了阿巴泰留在軍中的幾名暗探。()《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