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傳奇》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
在內閣首輔徐望華看來,大明已經穩定下來,完全可以在遼東和遼南開始對八旗軍全面的征伐了,畢竟這才是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在皇上身邊那麽多年,徐望華當然知道皇上的某些想法,北方的八旗軍以及大清國一直都是巨大的威脅,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發大明北方巨大的動蕩。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過去,皇上一直都沒有提及征伐八旗軍的事宜,而是在內閣、朝廷以及軍隊重組的方面耗費心思,折讓徐望華感覺到奇怪了。

 不僅僅是徐望華,內閣次輔周延儒,以及其他的內閣大臣,也對此表示了不理解,就連最為忙碌的左都禦史文震亨,都在早朝的時候提到了征伐八旗軍的事宜。

 都察院的職責早就不一般,直接對皇上負責,不受內閣的節製,監督大明所有的官吏,且無憑據的彈劾與誣陷被嚴厲禁止,這讓文震亨的壓力巨大,在省府州組建都察院的分支機構,明確其職責,那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麽簡單的。

 可惜皇上對這一切好像都是無動於衷的。

 與此所不同的是,皇上投入巨大的精力開始對鄭家軍實施了諸多的改革。

 第一項改革就是調整鄭家軍各級軍官的組成,以前鄭家軍的各級軍官,基本沒有什麽讀書人,哪怕是秀才都很少,幾乎都是從戰鬥廝殺之中成長和提拔起來的,可現如今皇上專門下旨,鄭家軍遊擊將軍以上的軍官,除非是特殊情況,今後都需要有舉人以上的身份。

 第二項改革就是徹底廢除軍戶制度,軍隊改為招募制度。這一點徹底的改革非常的關鍵,可以說完全否定了大明以前的軍隊構建,也正是因為廢除了軍戶制度。才能夠設立七大軍區,撤銷各省的都指揮司。不過伴隨廢除軍戶制度的實施,軍士的餉銀也得到了充足的保證,其開銷全部由朝廷直接承擔。

 第三項改革就是放開了軍士招募的限制,鼓勵有一定學識的年輕人進入到軍隊之中,這些人進入到軍隊,若是表現良好,能夠得到優先提拔。

 第四項改革是最為關鍵的改革,那就是關於文官和武官的身份事宜。大明朝廷歷來都是重文輕武的,可皇上下旨,軍隊之中的軍官若是進入到文官隊伍之中,僅僅是低半級安排,譬如說正五品的遊擊將軍,出任文官的時候,其品階為從五品。

 而且文官和武官的區分不再是牢不可破的,文官隨時有可能進入到軍隊之中成為武官,武官也能夠隨時進入到文官隊伍之中。

 皇上同時還耗費了最大的氣力整頓水師。

 駐扎在蓬萊和福建的水師,其最高指揮官水師都督由鄭錦鴻直接兼任。這完全出乎眾人的預料,就算是鄭家軍諸多的總兵副總兵,都沒有特別的重視水師。

 皇上對軍隊的重塑。在朝中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反對的聲音還是不少的,畢竟幾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的時間過去,重文輕武已經成為了習慣。

 可是皇上不為所動,堅持如此做。

 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初五,瑞元元年十一月初五,乾清宮。

 早朝已經結束,此次的早朝,有關軍隊改革的事宜爭執已經達到了頂峰。原因就是皇上下旨,要求在國子監培訓的諸多兩榜進士之中。抽調一部分成績優秀的進士直接進入鄭家軍,擔任鄭家軍的各級軍官。而這些兩榜進士很是想不通,不願意進入到鄭家軍之中。

 當然,要說這些兩榜進士抗旨不遵還是不可能的,不過他們思想上沒有形成很好的認識,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也難以承擔重任。

 皇上於是將內閣大臣以及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系數留下,要專門說明派遣兩榜進士進入鄭家軍為軍官的事宜了。

 按照先前的安排,講武堂正在慢慢發生改變,成為專門培訓鄭家軍各級軍官的學堂,鄭家軍各級軍官全部都要進入到正在慢慢轉變職能的講武堂培訓,若是培訓不能夠合格的人員,不能夠繼續擔任鄭家軍的各級軍官。

 內閣大臣以及朝中大部分的官員認為,由講武堂培訓鄭家軍軍官就足夠了,沒有必須從國子監抽調兩榜進士進入到鄭家軍之中,再說軍官人選的挑選,完全可以通過武舉的方式進行,說白了,兩榜進士對於武官和武將的看法還是戴著有色眼鏡。

 鄭勳睿看著諸多的大臣,語氣凝重的開口了。

 “朕決定對鄭家軍進行大規模的改革,諸位愛卿是有想法的,諸位愛卿若是想通了,下面就不會有那麽多的議論,國子監的兩榜進士進入到鄭家軍之中,也就不會產生阻力,故而朕認為根子還是在諸位愛卿的身上,今日朕就與諸位仔細說說此事。”

 “軍隊乃是國家隻根本,沒有強盛的軍隊,一切都無從說起,就算是我大明王朝富裕了,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手裡有錢有糧了,可是沒有強悍軍隊之保證,這樣的富裕也就是曇花一現,根本不可能維持。”

 “南宋和北宋的慘痛教訓,諸位愛卿都應該明白,也正是從這方面考慮,朕才下定決心建設好鄭家軍。”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是流傳民間多年的俗語,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更是形容了軍士素質之底下,為什麽會形成如此之認識,也就是朝廷認為當兵的只要能夠衝鋒陷陣殺敵就可以了,不需要有什麽學識,這就導致了軍士素質低下。”

 “我大明王朝開國三百余年了,這樣的認識已經根深蒂固,軍戶制度更是讓軍士的素質低下,軍隊之中識字之人極少,千人之中難以挑選出來一人,就連軍士自身都認為,學識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作用,只要能夠衝鋒殺敵就可以了。”

 “真的是如此嗎,朕看這樣的認識大錯特錯,極其的愚蠢,天啟和崇禎年間,殺良冒功的情形屢屢出現,流寇肆掠的時候,老百姓甚至支持流寇、痛恨朝廷大軍,這也導致流寇不斷的發展壯大,最後甚至殺入到京城,逼迫先皇自縊身亡。”

 “軍隊需要有軍魂,軍士需要有素質,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的情形,絕非是什麽好事情,軍士一旦沒有素質,沒有軍紀軍規的約束,就會變得肆無忌憚,侵害百姓利益,無惡不作,導致軍隊整體素質下降,真正到了衝鋒廝殺的時候,就是一盤散沙。”

 “鄭家軍組建的時候,訂立了嚴格的軍紀軍規,現如今這些軍紀軍規已經成為鄭家軍的軍魂,這樣的軍魂必須延續和發展下去,可如何做到這一點,那就需要提升軍隊的整體素質,提升軍士個人的素質,能夠做到這一點,鄭家軍就能夠長時間的強盛下去。”

 “鄭家軍承擔的還有數不清的任務,北方有八旗軍和蒙古部落,海外有諸多的蠻夷,這些都需要鄭家軍的將士去打敗和徹底征服,或許十年,或許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朝廷如何維持鄭家軍強悍的戰鬥力,其中之一就是提升軍官和軍士的素質。”

 “盛唐時期的軍隊,威震四方,令人不敢側視,其原因無非是三個方面,其一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率領大軍作戰,對於軍隊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其二是充足的國力和繁榮的經濟,為軍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其三就是軍官軍士的素質極高,軍士主要由良家子弟和品行良好的讀書人組成,他們有著很不錯的學識,有著極強的國家認同感和榮譽感,如此高素質的軍士,必然組成作戰勇敢、意志頑強的軍隊。”

 “反面的例子也很明顯,那就是元朝的軍隊,其戰鬥力極其強悍,可謂縱橫四海無敵手,可惜元朝統一中原之後,其統治僅僅維持了不到九十年,就轟然倒塌了,這裡面原因眾多,軍隊素質低下也是主要原因,縱橫四海的軍隊,在最後不堪一擊,令人警醒。”

 “我大明天啟和崇禎年間,軍隊素質低下也是明顯的,這些諸位愛卿都是知道的。”

 “軍隊乃國之重器,朕就不明白了,為什麽會有人認為軍士不需要任何的學識,隨便一個大老粗都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軍士。”

 “當然,朕的意思並非說尋常的軍士也要學識滿腹,那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可軍官之素質是絕不能夠馬虎的,軍官必須要有很好的學識。”

 “大明王朝已經慢慢穩定下來,如此情況之下,朕和朝廷對鄭家軍之要求就更高了,鄭家軍的各級軍官,必須是高素質之人才,能文能武,從一定程度上面來說,鄭家軍的高級軍官在綜合能力方面,甚至要強於朝廷之中的文臣。”

 “朕已經做出了決定,這一點不能夠改變,首先是內閣大臣、三品以上的官員,認識方面必須要統一,今後六部的侍郎、都察院的禦史以及其他的官員,進入到鄭家軍為軍官之調整,或許會成為常態,而鄭家軍軍官進入朝中為官的事情,也一樣會時常的出現。”()《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