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傳奇》第867章 怎麽也想不到
近四十萬大軍,整整一天的時間,沒有能夠拿下山海關,李自成怎麽也想不明白,想想進攻北直隸和京城的時候,麾下的軍士是多麽的勇猛,可這才多長的時間,半個多月,面對山海關居然攻不下來,李自成內心的鬱悶之氣無處發泄。【全文字閱讀】

 李自成對吳三桂恨得咬牙切齒,若不是出現這個變故,此刻他在京城的皇宮,應該是登基做皇帝了,崇禎皇帝已經自縊身亡,天下沒有皇帝,他李自成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正好登基做皇帝,顧君恩、劉宗敏和李過等人都勸過他馬上登基,不過李自成可不想馬馬虎虎的登基,他需要做足準備,是知道關鍵時刻,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黑夜來臨的時候,李自成獨自在中軍帳,身邊的親兵已經遭受了好幾次的訓斥,其中一人差點被拖出去殺掉,就連劉宗敏也不敢進入中軍帳打擾,大概也是預料到了李自成內心鬱悶,這個時候就不要去找無趣了。

 八旗軍的驍勇,李自成也聽說過,不過他們之間一直都沒有交戰,進入京城的時候,八旗軍已經成為了李自成心目之中主要的對手之一,但他沒有想著這麽快就與八旗軍作戰,在他看來,穩固北直隸和京城的局勢,牢牢守衛山海關,等到一切都恢復穩定之後,才是與八旗軍決戰廝殺的時候,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南方的鄭家軍按兵不動。

 事情不會按照李自成想到的發展,倉促之間,大順軍和八旗軍開始了廝殺。

 此番戰鬥的重要性,李自成自然是明白的,大順軍能夠拿下山海關,京城就安全了,大順軍在山海關戰敗,京城肯定守不住。

 進入皇宮的喜悅尚未完全散去,體會到無上威嚴的李自成,這個時候有些後悔了。若是能夠招募吳三桂,局勢哪裡會發展到這一步。

 四月二十二日,卯時。

 大順軍排成了一字長蛇陣,準備開始進攻山海關。

 盡管有著近四十萬的大軍。但不可能全部都參與衝鋒的,畢竟山海關沒有那麽大的地方,一次能夠容納兩萬人衝鋒,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人頭了。

 李自成已經下達了命令,今日之內一定要拿下山海關。

 就在李自成準備下達進攻命令的時候。奇異的一幕出現了。

 山海關的大門竟然打開了。

 難道說守衛山海關的八旗軍準備投降了嗎。

 李自成和劉宗敏都出現了短暫的遲疑。

 就在這個時候,隆隆的鼓聲響起來了,大地開始震顫。

 八旗軍的重裝騎兵出動了,他們整齊的從城門出來,不緊不慢的在城門前方排成了進攻的陣勢,一股駭人的氣勢撲面而來。

 八旗軍的重裝騎兵很少出動,人數也不是很多,不過殺傷力是巨大的,不到關鍵時刻,八旗軍一般不會出動重裝騎兵。他們的輕騎兵足夠驍勇了。

 鼓聲突然變得急促,重裝騎兵開始朝著大順軍擺好的陣勢衝過來了。

 李自成做夢都沒有想到,會看見八旗軍重裝騎兵的衝鋒,更加讓他想不到的是,皇太極衝鋒在重裝騎兵的最前面。

 箭雨對於重裝騎兵來說沒有多大的作用,重裝騎兵全身都被鎧甲包裹,胯下的戰馬同樣被鎧甲包裹,對付重裝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進攻馬腿,重裝騎兵一旦倒地。很難站起身來,因為他們身上的鎧甲太重了。

 李自成根本沒有做這樣的準備。

 廝殺在李自成目瞪口呆的時候出現了,八旗軍重裝騎兵瞬間撕開了大順軍的一字長蛇陣。

 一字長蛇陣根本不可能迎戰重裝騎兵。

 醒悟過來的李自成,馬上命令騎兵開始衝鋒。務必要擋住八旗軍的重裝騎兵。

 李自成的命令剛剛下達,八旗軍的輕騎兵也出動了。

 八旗軍輕騎兵的戰鬥,可以傲視天下,就連鄭家軍騎兵,與其單獨較量,也不一定能夠佔據優勢。大順軍的騎兵就更不用說了。

 一字長蛇陣已經被衝的七零八落,李自成精心打造的陣形完全被衝垮了。

 八旗軍的輕騎兵已經開始了颶風暴雨式的衝鋒,在他們的衝擊之下,大順軍的騎兵和步卒的陣形全部開始動搖。

 李自成的臉色變得鐵青,他知道巨大的危險來臨了,大順軍必須頂住,否則不要多長時間,就是數十萬大軍徹底崩潰的時候。

 李自成下達了決戰的命令,所有的軍士都朝著前方衝鋒。

 這是一個失敗的決定,也是一個無奈的決定,李自成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就意味著大順軍的失敗已經鑄成。

 山海關前方的空地不是很大,數十萬大軍根本無法施展,相互擁擠之下,進攻的勢頭反而會受挫,此時最好的辦法,是命令一部分軍士舍命抵禦,爭取到時間,其余的大軍擺好陣形,伺機反撲,就算是難以抵擋,也利於最後無奈的撤退。

 八旗軍的排兵布陣就完全不一樣了,最前面的重裝騎兵,緊跟其後的是輕騎兵,重裝騎兵朝著前方擠壓,不斷破壞和壓縮大順軍的陣形,其後面的輕騎兵則絞殺無所適從的大順軍軍士,最後面跟隨衝鋒的則是汗八旗的步卒,如此的三輪廝殺之後,陣地上基本不會剩下什麽活著的人。

 。。。

 戰鬥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時間,大順軍的陣形幾乎全面崩潰,傷亡越來越大。

 指揮戰鬥的劉宗敏痛苦的發現,此戰大順軍已經無法抵禦八旗軍的進攻了,大順軍的士氣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軍士不再是士氣高漲。

 硬著頭皮,劉宗敏稟報李自成,必須要撤退了。

 劉宗敏提出來這個建議,也是無奈,其實他已經發現了,參與廝殺的八旗軍人數,遠遠比不上大順軍的人數,可是廝殺持續到這個時候,大順軍軍士的士氣已經被打散了。

 撤退就意味著失敗,就意味著逃命,對於即將走上巔峰的李自成來說,是不是能夠忍受,劉宗敏內心沒有底,可若是繼續廝殺下去,大順軍損失慘重不說,還有可能全面崩潰。

 這樣的局面,李自成和劉宗敏都經歷過,想想以前經歷過的那些失敗,現如今的李自成已經不能夠承受,盡管屢次跌落到低谷的李自成,都能夠東山再起,但這一次,他們的對手出現了變化,已經不是對他們心存憐憫的朝廷大軍,而是凶悍的八旗軍。

 讓劉宗敏沒有想到的是,李自成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大軍全部撤離的決定。

 其實李自成比劉宗敏還要早發現情況不對,畢竟經歷過多年的廝殺,戰場上的局勢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能夠判斷出來,繼續廝殺下去將出現什麽樣的結局,李自成也是清楚的,這個時候命令大軍迅速撤離戰鬥,保存一定的實力,才是最佳的舉措。

 全面的撤離開始了。

 處在戰鬥最前方的大順軍軍士,成為了最倒霉的人,他們就算是這個時候撤離,也無法避免被追殺的命運。

 相對來說,後面的軍士撤離就要從容很多。

 八旗軍畢竟是按照陣形壓過來的,重裝騎兵在最前面,他們就無法施展全面滲透的戰術,有得有失,這是戰鬥廝殺的規律。

 不過大順軍開始全面撤退的時候,八旗軍的陣形也在瞬間發生了變化。

 重裝騎兵朝著左右兩翼迅速的撤離,將進攻的大道讓給了輕裝騎兵。

 追殺在瞬間開始,陣形的轉換,沒有耽誤八旗軍進攻的時間。

 一方撤離,一方追殺,一邊倒的屠殺開始了。

 這種戰鬥廝殺的局面,八旗軍完全適應,他們和大明朝廷大軍作戰的時候,不知道經歷了多少這樣的形態,習慣於追殺的他們,是不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的。

 李自成在親兵的簇擁之下,在撤離大軍的最前面。

 這個時候,李自成已經顧不上後面的大軍了,他的安全是最為重要的,務必最先撤離。

 以前那個衝鋒在最前面,對麾下兄弟關懷備至的闖王李自成消失了,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難道紫禁城和皇宮真的有那麽大的魔力嗎,讓一個英勇的闖王消失。

 。 。。

 大順軍軍士撤離的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的作戰大軍,悉數都是他們的精銳,逃跑的能力是超強的,他們緊緊跟隨李自成,一路狂奔,朝著永平府城的方向而去,到了這個時候,城池是他們最好的保護。

 皇太極親率的八旗軍,不會錯過這個追殺的機會,他們要最大限度的擴大勝利的成果,皇太極和多爾袞等人都很明白,此刻他們追擊到什麽地方,就佔領了多少的地方。

 追擊一直到天黑的時候才暫時停止下來。

 皇太極不敢在黑夜追擊,畢竟八旗軍對永平府一帶的地形不是特別的熟悉,再說糧草的供給也要跟上。

 兵敗如山倒,驚魂未定的李自成,不願意在永平府城過多的停留,他們命令大軍繼續朝著京城的方向撤離,同時命令傳令兵迅速通知駐守京城的顧君恩等人,召集大軍準備抵禦八旗軍的進攻。()《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