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傳奇》第961章 終於引爆
正白旗和鑲白旗最為精銳的一萬騎兵被明軍全局殲滅,豫親王多鐸喪命,此事在大清國引發了巨大的震蕩,遼東之戰的時候,饒余郡王阿巴泰戰死,就曾經在大清國引發了不小的波動,此番喪命的是多鐸,大清國五大親王之一,滿人權貴的最高層了,這樣的結局讓,滿人權貴是無法接受的。(看最新章節請到:文學樓www.wenxue)【無彈窗小說網】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這句話曾經是滿人權貴的驕傲,滿八旗的騎兵是天下無敵的,可是血淋淋的事實擺在了面前,多鐸率領的最為精銳的一萬騎兵,全部覆滅,被明軍徹底打敗了。

 作戰總是有勝有負,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麽,但是八旗軍與明軍、也就是以前的鄭家軍交戰這麽多次,沒有一次獲取勝利,這就讓人受不了了。

 受最大打擊的是皇太極,最為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時時刻刻都想著讓大清國強大起來,這個目標曾經是那麽的真切,以至於皇太極都能夠看見和摸到了,可是轉瞬之間,鄭家軍的崛起,讓這個目標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

 皇太極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險,他要想法設法讓大清國快速的強大,躲避來自於大明朝廷的進攻和圍剿,此番派遣多鐸入關劫掠,也是想著讓大明朝廷頭疼邊關,甚至調集大量的兵力前往大同、宣府、榆林甚至是寧夏等地駐防的。

 沒有想到這樣的決定,招致的是更加慘痛的失敗。

 多鐸喪命,皇太極傷心,看不到大清國的未來,皇太極更加的焦慮。

 比皇太極更加傷心的是睿親王多爾袞。

 親弟弟就這樣走了,多爾袞無法接受,他與多鐸的關系親密無間,被譽為刺頭的多鐸,也就聽他這個哥哥的,盡管說多爾袞僅僅比多鐸大兩歲。不客氣的說,在多鐸的心目中,他多爾袞的地位完全超過了皇太極。

 多爾袞傷心欲絕,他不明白。為什麽一萬最為精銳的滿八旗騎兵,會被明軍全部剿滅,為什麽驍勇的多鐸沒有能夠撤離,盡管說明軍驍勇,但也不至於到那麽厲害的程度。若是兩軍面對面廝殺,絕不會出現如此的情況。

 多爾袞內心對皇太極的怨氣無限增強,甚至對代善和濟爾哈朗也有了不好的看法。

 大清國的情況,多爾袞是清楚的,他不可能去挑戰皇太極的權威,也不可能公開的與代善和濟爾哈朗等人交惡,不過他有著自身的辦法,發泄內心的怨氣。

 多爾袞對於豐鎮之戰,產生了巨大的懷疑。

 在得知了戰況之後,多爾袞強壓內心的悲痛。開始搜集各方面的情報,對豐鎮以及察哈爾右翼前旗的地形有了清晰的判斷,作為身經百戰的滿人,多爾袞認為多鐸的失敗,有著太多無法解釋的地方。

 時間到了三月,多爾袞終於從某個特殊的途徑,獲取了整個戰鬥的過程。

 豐鎮之戰,是在極為惡劣的氣候之下展開的,風雪加交的氣候,絕不是適合征伐廝殺的氣候。而且豐鎮處於大漠之中,其地形條件本來就非常的惡劣,多鐸率領的騎兵以及進入到豐鎮,此刻明軍突然進攻豐鎮。而且是在大風大雪的情況之下,這聽起來好像是神話。

 難道明軍瘋了,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之下發動進攻,萬一不能夠成功,豈不是全軍覆沒的結局,還有一點。明軍為什麽會突然進攻豐鎮,憑什麽在多鐸剛剛進入豐鎮之後,就知道八旗軍要進入大同劫掠廝殺了。

 明軍如此的行動,只有一點可以解釋,那就是多鐸的行蹤早就暴露了,明軍是掌握了真實的情況之後,提前在豐鎮四周設伏的,如此情況之下,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明軍也要展開對豐鎮的進攻。

 多爾袞很快想到了一個可怕的情況,那就是明軍很早以前就知道八旗軍將要劫掠大同的事情了,這應該是皇太極與諸位親王商議之前,因為皇太極與濟爾哈朗、以及他多爾袞商議之後,多鐸立即率領大軍出發,行軍的速度很快,沿路根本沒有耽誤時間,明軍若是這個時候獲知情報,應該是來不及做出詳盡準備的。

 應該是代善在遼東的商議失敗的時候,情報就泄露出去了。

 多鐸率領八旗軍騎兵前往大同的事情,知道的人極少,多爾袞所掌握的情況,只有皇太極和濟爾哈朗知道此事,當然皇太極和濟爾哈朗是不可能將情報泄露出去的。

 多爾袞盡管感覺到皇太極對他的戒備,因為多鐸和阿濟格的關系,他們三人以及組成了一個團體,力量逐漸的強大,但皇太極絕不會采用此等的辦法來對付他們兄弟,多爾袞了解皇太極,知道皇太極做事情有著自身的底線,皇太極所做的一切,有維護自身權勢的尊嚴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為了大清國的未來。

 濟爾哈朗更不可能泄露消息了,大清國幾乎所有重大的決定,濟爾哈朗都是知曉的,從未有過泄露情報的事情出現。

 多爾袞百思不得其解,他最大的疑惑,就是明軍為什麽會如此精確的做好一切的準備。

 大政殿。

 皇太極臉色y沉,豐鎮之戰的失敗,再一次影響到了皇太極以及孱弱的身體。

 濟爾哈朗臉上沒有表情,顯然是在沉思什麽。

 多爾袞正在侃侃而談,神色激憤,說話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大了。

 多爾袞說完之後,皇太極陷入到沉思之中。

 濟爾哈朗跟著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睿親王分析很有道理,豫親王的戰敗,有著太多的疑點,我八旗軍與鄭家軍交手很多次,全軍覆沒的戰績基本沒有出現過,就算是遼東之戰,出戰的絕大部分都是漢八旗軍士,也有兩萬余人逃出來了,豫親王率領的是最為精銳的滿八旗的騎兵,且此番的行動如此的隱秘,豫親王的行動異常的迅速,明軍為什麽能夠在豐鎮設伏,除非是他們事先就掌握了準確的情報。。。”

 多爾袞的分析和濟爾哈朗的分析,皇太極聽得非常仔細,可他一直都沒有開口說話。

 作為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看的很遠,他已經從多爾袞的話語之中嗅出了絕大的危險和危機,是牽涉到大清國是否穩定的危機。其實多鐸戰敗身亡的消息傳到沈陽之後,皇太極早就思索過,他也曾經產生了和多爾袞一樣的懷疑,可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之後,他認為是自身的計謀被大明皇上鄭勳睿識破了,於是鄭勳睿提前做好了安排。

 皇太極已經將那個從未謀面、年齡比他小了幾乎一半的大明皇上鄭勳睿視為了魔鬼。

 但這樣的理由是無法說出來的,不僅僅是多爾袞等人不可能理解,所有的滿人以及滿人權貴也不可能理解。

 諸多的滿人會產生於多爾袞一樣的想法,他們會認為情報泄露出去了。

 如此滿人權貴一定會要求追查到底,可真正知道這個情報的,就是在大政殿的這三人,不過這三人是不可能被懷疑的。

 皇太極經歷過權力的鬥爭,他知道如此重大的問題,若是長時間查不出來,必將導致謠言滿天飛,而謠言的走向很有可能會波及他身上,因為多爾袞、多鐸以及阿濟格三人組成的小團體,已經讓他皇太極不舒服,一年多之前處理碩脫與阿達禮,就是警告多爾袞等人。

 這樣的猜忌決不能夠出現,若是出現了,那麽大清國將處於分崩離析之中,恐怕不需要大明朝廷出兵,自己就開始大規模的內訌了。

 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些,皇太極輕易不會開口說話。

 盡管是大清國的皇帝,盡管身處至高無上的地位,可是皇太極不是為所欲為的,他必須要顧及滿人權貴的感受,就好比說大明皇帝必須要照顧到讀書人和士大夫的想法一樣。

 但是皇太極必須給一個明確的說法,或者是明確的意見。

 其實多爾袞開口說出來諸多懷疑的時候,皇太極就想到了一個人,除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還有一個人知道此事,只是不知道具體的細節,那就是范文程。

 皇太極曾經給范文程說過此事,他相信范文程不會泄露出去, 更不會給其他人說,因為那一次他與范文程的交談,重點並非是出兵劫掠關內的事情,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事情到了這一步了,為了能夠穩住大清國,為了能夠讓滿人權貴的怨氣有地方發泄,不至於傷及到他皇太極和皇權,那就只有犧牲范文程了。

 皇太極為自己的想法可悲,同時,他對多爾袞的看法也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若說以前他認為多爾袞是驍勇的,只是有些居功自傲,現在看多爾袞,就認為多爾袞很有可能是威脅到他皇位的最大對手,想想也是,多爾袞在大清國的威望如日中天,不亞於當年的代善,而且多爾袞有著眾多的支持者,力量不是一般的強大。

 當然皇太極相信多爾袞不敢造反,可一旦他皇太極故去了,多爾袞會怎麽做,這誰敢保證。

 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了,其成長的過程就是可怕的。

 睿智的皇太極也不能夠例外。()《明末傳奇》僅代表作者風中的失落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