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傳奇》第153章 榆林邊鎮
  鄭勳睿想到解決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互市,當然他的這個互市,和朝廷的理解有所不同,那就是互市由官府直接掌控,進行交易,暫時不準民間的互市,官府從中獲取了收入之後,拿銀子購買糧食,滿足慶陽府、延安府和榆林鎮所需要的糧食。

  這是他認真思索之後得出的結論,這樣的做法,和朝廷的規矩有些不符,畢竟朝廷之中的大人,對互市的建議,是讓商賈操控,而且是建議徹底免掉商貿賦稅的。

  鄭勳睿可不會這樣乾,他不是傻瓜,既然身為延綏巡撫,那麽這裡就是他說了算。

  榆林衛駐扎的地方,和蒙古部落互市,有著天然的優勢。

  草原部落缺少糧食,缺少鹽鐵,多的就是黃金白銀珠寶,此外鄭勳睿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大膽的購買戰馬,手中有糧食,拿來交換,絕無問題,高價的糧食,得到了黃金白銀,再從南方大規模的購買糧食。

  玉蜀黍和甘薯,在草原上一定是寶貝,前來互市的蒙古部落會蜂擁而至。

  蒙古遭遇了雪災,正在深淵掙扎,這個時候的互市,就是敲竹杠的時候,鄭勳睿不會客氣,該出手的時候,就要出手。

  鄭勳睿來到延綏鎮,駐扎在巡撫衙門。

  鄭錦宏早就打好了前站,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從米脂縣進入榆林鎮,鄭勳睿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仿佛又進入到了一個原始的部落,或者說是一個乞丐部落。

  榆林鎮的面積不大,但是位置非常重要,是朝廷的邊鎮,這裡的所營堡,悉數有榆林衛節製,而延綏巡撫則是直接節製榆林衛,是他們的頂頭上司,長期以來,榆林鎮負責防禦蒙古部落,和山西大同的重要性一樣,都是朝廷高度重視的地方,只不過後來由於遼東的軍情變化,朝廷的注意力都到遼東去了,相對忽略了榆林和大同等地方。

  榆林鎮的衛、所、營、堡等等,完全實行的是軍戶制度,這是朝廷一直堅持的,從來沒有出現過改變,盡管其他很多地方都實行雇傭兵制度了,可是榆林和大同等地,依舊沒有改變,這裡的軍戶,不能夠離開,必須一輩子駐守。

  鄭勳睿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路上他沒有看見很體面的人,甚至沒有看見衣服穿的很完整的人,全部都是破破爛爛的,最令他震撼的是,在歸德堡的時候,看見田間裡面勞作的幾個人,年歲已經很大了,幾乎都是直不起腰來了,詢問之下,這些人居然是歸德堡的軍士,這樣的軍士能夠有什麽戰鬥力,要是蒙古部落真的殺過來了,逃跑的力氣都沒有。

  其他看見的一些情形就不用說了,男人在田間勞作,女人在一邊衣不蔽體,帶著小孩,對於身體敏感部位時常顯露出來,一點不在乎,好像不知道什麽是羞恥。

  這樣的情形,是對軍戶制度最大的諷刺。

  誰都知道軍戶制度難以為繼了,延綏連年大旱,幾乎是顆粒無收,軍戶承擔的賦稅,遠遠高於農戶,農戶無法維持,都要造反了,更不用說軍戶了,更為要命的是,軍戶拿不到俸祿,可憐的一點俸祿,還要被克扣。

  按照朝廷的規矩,邊軍每月的軍餉是一兩五錢銀子,其中一兩銀子可以折合糧食一石,余下的五錢銀子,可以拿到手,按照這樣的辦法計算,軍戶還是能夠養活家人的,可惜這只是一種美好的夢想,且不說一兩銀子根本買不到一石糧食,就說糧食的來源,也是依靠屯軍種地獲取的,若是受災了,根本不可能有糧食。

  也就是說,朝廷需要負責的,就是每個軍士每月五錢銀子的軍餉,其余需要衛所自己去掙,這樣算起來,朝廷撥付的軍餉,每個軍士每年不過六兩銀子,就算是這點銀子,也時常不能夠撥付,往往拖欠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半載的時間。

  如此的情況之下,軍士不可能有活命的機會,自己吃不飽不說,家人也跟著受牽連,如此的情況之下,不嘩變怎麽可能。

  其實嘩變的軍士,也就是需要朝廷撥付軍餉,這個要求不過分。

  更加可恨的是各級軍官克扣軍餉。

  好不容易撥付到的軍餉,軍官克扣成為了習慣,要不然這些軍官也富裕不起來,此外就是吃空餉,編制是一千人,明明只剩下一百人了,上報還是一千人,瘋狂的吃空餉,反正銀子是朝廷拿出來,你說這些軍官吃空餉也就吃了,可他們的貪戀超過了常人的想象,不僅僅吃空餉,還要克扣軍餉。

  崇禎元年薊鎮兵變、寧遠兵變,都存在拖欠和克扣軍餉的問題。

  遼東都是這樣,大同和榆林這些地方,那就更不用說了。

  鄭勳睿一路上走的很慢,仔細的觀察,他的腦海裡同時出現了朝廷以及其他地方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他曾經整理的一些即將發生的事情。

  已經發生的事情有三件。

  六月初六,黃河決堤,孟津一地的百姓,死傷無數,大面積的災荒瞬間形成,朝廷沒有銀子救濟,這些災民走投無路,居中造反,一部分進入到山西,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讓流寇的力量迅速壯大。

  也是在六月,叛將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攻陷萊州,期間山東巡撫徐從治以身殉國,登萊完全陷入到混亂之中,而朝廷之中,居然還有人為招撫和剿滅的事情爭論,糊塗的皇上,也不能夠下決心。

  七月,太監曹化淳提督京營,免去了唐文征提督京營的職務,曹化淳這個和王承恩幾乎同樣有名氣的太監,終於開始露出頭角了。

  即將發生的事情有四件。

  八月,吏部尚書閔洪學被罷官,閔洪學是溫體仁的黨羽,原工部尚書李長庚出任吏部尚書,九月,左都禦史陳於廷被皇上斥責致仕,陳於廷是周延儒的人,這意味著溫體仁和周延儒之間的爭鬥,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了,朝廷自此將進入到黨爭不斷的氛圍之中,可惜皇上還以為能夠掌控周延儒和溫體仁之間的矛盾,皇上本來就不想下面的大臣過於的團結了。

  九月,福建廣東的海盜劉香造反,兩廣總督熊文燦決定招撫,劉香假裝答應,最終扣留招撫的官員,而且予以殺害,至此廣東福建再次陷入到混亂之中。

  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流寇九月在山西齊聚,活動在太原府和平陽府一帶,攻克了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州縣,闖王高迎祥、曹操羅汝才、八大王張獻忠、闖將李自成等人,力量變得空前強大起來,能夠輕易拿下州縣城池了,這件事情震驚了朝廷,朝廷不得不派遣重兵,圍剿流寇。

  最後這件事情,對於鄭勳睿的影響是巨大的。

  他記得很清楚,因為朝廷的大力圍剿,流寇兵分幾路,有的進入了北直隸,有的進入了四川,有的進入了湖廣,還有的回到了陝西,而回到陝西的,必定就是回到延安府等地。

  鄭勳睿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如今的延安府,絕不能夠遭遇到流寇的侵襲。

  幾個月的時間,發生了這麽多的大事情,這意味著大明真的是氣數已盡了,鄭勳睿就好比是一個修補匠人,一面努力修補小的缺漏,一面看著更大的窟窿出現。

  觀察到的榆林鎮的諸多情況,讓鄭勳睿的心裡冰涼。

  邊鎮到了如此的程度,朝廷不管不顧,軍官拚命的貪墨,軍戶沒有了活路,軍士時時刻刻想著嘩變,這裡就好比是一個火山口,或者是炸藥桶,只要有一絲絲的火花,瞬間就會引爆,而動搖的就是大明的江山。

  一面是流寇很有可能在朝廷開始大規模圍剿的時候, 進入到延綏境內,一面是榆林鎮淒慘的狀況,鄭勳睿說命苦的機會都沒有,他真的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著手了。

  來到巡撫衙門,鄭勳睿來不及歇息,首先就聽了楊賀稟報有關的情況。

  楊賀首先是被派到神木,準備聯系神木的商賈,看看如何的購買戰馬,可是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鄭勳睿成為了延綏巡撫,如此楊賀就不需要呆在神木了,很快就趕到了延綏鎮,和抵達這裡的鄭錦宏等人會和,他的任務依舊沒有變化,還是聯系購買戰馬的事宜,這時候已經可以公開的聯系了。

  楊賀已經聯系到了商賈,願意以五石糧食交換一匹烏珠穆沁馬的價格,提供兩千匹戰馬,如此需要一萬石的糧食。

  鄭勳睿當即否定了這個意見,如今根本不需要這麽高的價格,蒙古草原已經陷入到大規模的饑荒之中,糧食就是命根子,相對來說戰馬不是那麽重要了,而且他們也養不活戰馬了,這個時候交換,最多二石到三石糧食,就可以交換一匹烏珠穆沁馬,這個中間的商賈,心也太黑了,以為鄭勳睿不知道,草原上一石糧食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四兩黃金了。

  鄭勳睿決定派遣楊賀,親自到草原去接洽,這一筆生意至關重要,不僅僅是交換戰馬,還要給蒙古部落推銷糧食,狠狠的賺一筆黃金之後,轉頭在南方大量的購買糧食。

  只有這樣,才能夠穩住延綏地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