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妹妹是藝人》第一十三章 明末的戰爭場面 二
  崇禎是個極其摳門的皇帝,不光在賞賜上摳門,在軍功上也摳門的厲害。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曾經多次有功不賞,寒了天下將士的心,最終無人肯來救駕就看出,崇禎皇帝那時已經不得人望了。

  大明皇朝自打進入中期後,所有的皇帝都默契的不封爵位,可以說,皇帝們正在削弱勳貴武臣的影響力。

  這也使得到了明朝末年,有名有姓的大將不是叛離就是養賊自重,根本不把朝廷政令放在眼裡,好容易有個孫承宗,還死在皇帝罷免後,被縣令出賣。

  而忠心耿耿的盧象升因為反對崇禎和楊嗣昌的議和計劃,被兩人派去的太監高起潛拒不相救而死,盧象升死後,楊嗣昌小人,也想上報“下落不明”來陰構盧象升“臨陣逃脫”。最終,當地父老尋得大英雄屍身,楊嗣昌竟然連扣了八十多天,不驗屍,不上報,仇及死人,真是奸刻大陰。

  所以說,崇禎身邊小人居多。

  這也是權正善和李猛對那些大頭巾最反感的事情。

  被栽贓嫁禍背黑鍋砸黑磚的都是武將,而文臣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

  所以權正善告訴李猛,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只有亮出爪牙,讓那些文臣害怕,才能狠狠的震懾那些文臣。

  這也是李猛後來帶兵勤王,崇禎見到李猛後不封不賞,連軍餉都沒有,李猛離去前一怒之下,讓三萬騎軍入城,楊嗣昌等人還有那些勳貴家裡的家產搶劫一空,充作軍餉。

  甚至把楊嗣昌的家人也給抓到軍中,帶回雁門關進大牢,使得楊嗣昌雖然恨李猛,卻不敢輕易對李猛下黑手。

  這次李猛和崇禎攤牌,他也沒想到,崇禎不但答應了他的要求,還給了一個侯爵。

  李猛和權正善都傻眼了,問清王廷恩後,兩人松了口氣。

  還好不是帶有丹書鐵劵的侯爵,而是流爵。

  要是帶有丹書鐵劵,首先你得與國同休,那麽以後李猛造反,就會被天下人唾罵!

  王廷恩既然來了,權正善就告訴李猛,這是一個秀拳頭的好機會。

  所以李猛把王廷恩半軟半硬的給扣下了。

  李猛當時皮笑肉不笑的來句:“公公既然來了,那就等著行動完成,直接押運銀子回京師好了,正好當年公公也帶兵圍剿過流寇,正好指點下雁門軍!”

  王廷恩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無奈的答應李猛的要求。

  李猛為了徹底的摧毀八大世家和山-西的文官系統,還有那些小世家和豪強,故意以大軍開撥,需要時間耗了整整一個月,高迎祥完全佔據山-西全省後,才下令6萬大軍,15萬輔軍出征。

  闖王高迎祥以為李猛只是坐山觀虎鬥,並不願意賠上自己的戰兵,不會來找自己麻煩。

  等高迎祥發覺李猛發兵了,嚇了一大跳。

  這麽些年,高迎祥幾次派人到李猛的地盤上鬧事,均被李猛反擊回來。

  所以高迎祥還是知道李猛的實力的。

  可惜啊,高迎祥手下如今迷花了眼,什麽時候流寇能拿下整整一個省了!

  在山-西,流寇裹挾流民,賊勢已經到了70萬人!

  於是大家紛紛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要求高迎祥打敗李猛,搶奪李猛的產業。

  高迎祥也被最近的勝利衝暈了頭腦,對李猛的產業,高迎祥也是垂涎三尺,糊裡糊塗的就答應了手下那幫土鱉!

  高迎祥親領50萬流寇迎擊李猛,剩下由李自成甩軍10萬迎戰洪承疇,張獻忠率軍十萬迎戰孫傳庭。

  在晉祠附近,兩軍相遇。

  期間高迎祥不斷派出人騷擾李猛的輔軍,卻不是李猛輔軍的對手。

  即使是李猛的輔軍,那也是比關寧鐵騎還要裝備精良。

  李猛的輔軍在現在看來,就是輕步兵師,而戰兵,就是重裝師。

  兵一過萬,無邊無際。

  雙方陳兵71萬大軍,還不算李自成張獻忠和洪承疇、孫傳庭的兵馬,如果都算上,已經超過百萬軍隊交戰。

  由於李猛早就在山-西境內有無數山寨,所以輕松的把大軍推進到晉祠,這裡一馬平川,適合李猛的重裝部隊發揮。

  高迎祥也知道,流寇必須流動起來才有威脅,流寇是不善守城的。

  所以雙方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野戰。

  李猛死死的盯著高迎祥手裡那一萬鐵甲騎兵,這是高迎祥的老本。

  由於打下山-西,高迎祥也武裝了不少青壯。

  而且高迎祥還用流寇搶奪的金銀珠寶在晉商八大世家那裡買了不少鎧甲兵刃。

  這也是高迎祥迎戰李猛的底氣!

  天龍山頂,權正善和王廷恩在這裡用現代的望遠鏡觀看這場決定山-西霸主的戰爭。

  王廷恩拿著望遠鏡十分的震驚。

  他也是知兵之人,這麽清晰的望遠鏡在軍事上的作用,甚至是夜間都可以觀察敵情的功能,使得王廷恩滿臉複雜神色的看著權正善。

  權正善對於這位後來唯一陪著崇禎皇帝一起死的老太監,是很敬重的,就和善的問:“王公公有什麽疑問可以開口,不必顧慮!”

  王廷恩滿臉複雜的問權正善:“天下正統為當今聖上,老奴才想不明白,為什麽權賢士不選當今輔佐,而是選擇了汾陽侯?”

  權正善思考了一下,才開口:“不選當今,實在是當今的顧慮太多,舍不得砸破那些壇壇罐罐,而且抱著祖宗規矩不敢打破。

  另外,當今刻薄寡恩,疑心太重,也不值得我去輔佐。

  而我家二弟,是個開拓之主,也是個變革之主。

  所以我選擇是寧可破而後立,先讓流寇洗劫天下,一張乾淨的紙上,才好作畫啊!”

  王廷恩打個寒顫的問:“難道當初流寇鬧事汾陽侯袖手旁觀,也是賢士的謀劃?”

  權正善點點頭:“如今皇族、勳貴、讀書人、商人佔據天下人一層,確佔九層的土地。而老百姓隻佔據一層的土地,不讓流寇去禍害那些有錢人,以後李猛如何重新分田地。”

  權正善話裡的意思王廷恩也聽明白了。流寇想要搶東西,只能是搶這一層有錢人的東西,老百姓根本沒什麽讓他們搶奪的!

  搶奪老百姓的糧食,不過是為了裹挾更多的流民成為炮灰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