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55節 入城
在謝飛摸進城裡這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楊潮在城外也緊張的坐著準備。

 首先是大家在遠處停船,然後悄悄登岸,在距離城外百丈距離潛伏下來。

 接著就是一條條軍令傳達下去。

 如果謝飛能夠悄悄打開一道城門自然最好,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衝進去,佔領一座城門,然後全軍入城,向敵人發起夜戰,在黑暗之中,應該能造成巨大的混亂。

 楊潮想了很多遍,既然清軍入城後,一直屠殺了十天,那麽說明,這十天中他們的軍紀不會太好,士兵一旦處在瘋狂之中,那時候軍紀什麽的根本就顧不上,誰敢阻止他們,他們是敢動刀子的。

 也就是說,起碼現在清軍的軍紀還很混亂,只有等到這些士兵將心中的瘋狂釋放完了,那時候殺幾個人,才能夠震懾住他們,重新恢復軍紀。

 因此此時掀起亂戰對自己有利,有可能以一萬人大勝十萬以上的清軍,就算不能勝利,亂殺一氣之後,搶奪一個城門成功逃離的希望也很大。

 帶這些士兵來攻城,是為了鍛煉他們,讓他們心中的恐懼徹底釋放,而不是真的讓他們送死。

 所以楊潮又提出第二條,那就是自己這邊一定要保持好軍紀,以百人為單位,必須緊緊跟隨百總等軍官攻擊,絕對不能混亂。

 不然就是要撤都做不到。

 第三還分配給每一個百總隊一個向導,是在揚州防守期間,一隻跟著楊潮的親兵,這些人跟著楊潮視察城防,可謂是把揚州城跑遍了,每一處位置他們都熟悉。

 楊潮給所有士兵的命令是。在向導引導下,集合在百總身邊,從東往西攻擊前進。不要停留,從東邊某一個城門一直攻打到西邊的城牆。然後破門而出,作戰過程中,不要回頭。

 “大人,燈籠亮了!”

 西南城角一個紅色的燈籠亮了起來。

 這是信號,說明謝飛已經佔領了一座城門。

 東南角的城門,運氣不壞,距離楊潮他們最近。

 “趙康,立刻出發。第一時間佔領城門支援謝飛!”

 楊潮命令趙康,帶著剩下的三百個親兵前進,第一時間要穩定立足點。

 趙康立刻出發。

 之後王璞的士兵才開始前進。

 楊潮預想的謝飛陷入苦戰的情況沒有出現,因為他沒想到謝飛竟然不是搶佔的城門,而是韃子交給他的,這運氣不錯,但是就是韃子不交給他,一百個人偷襲之下,只要韃子沒有一千人也抵擋不住的。

 楊潮跟著王璞的先頭部隊入城後,感慨了一番。然後立刻分配新的人物。

 “親兵隊跟我不要停留,立刻去攻擊小東門!”

 “王璞,你派人去攻佔大東門。”

 大小東門是老城牆東牆的兩座城門。不過現在這道牆是新老城的分割,也就是城中間的一道牆。

 佔據和兩座城門的目的,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前往西城,也就是老城去。

 老城比不上新城繁華,因為老城主要是明初縉紳居住的地方,而新城是社會穩定後,出現的商人階層的地方,過去商人只是住在老城外,沿著城牆建築房屋。後來加了新城牆後,他們也就成了新城內的居民。新城更是繁華。

 但是楊潮不急著在繁華的新城作戰,反而第一時間要去老城。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縉紳居住在老城,揚州城中所有的官衙基本也都在老城,新城除了鈔關之外,基本都是百姓和商人。

 按照道理,多鐸肯定是會住進總督府或者巡撫官衙的。

 楊潮的目標就是汶河西邊東邊,緊靠文昌閣的淮揚總督府。

 而王璞也帶一批精兵,分別攻擊巡撫衙門,江都縣衙等地。

 楊潮帶著士兵小跑前進。

 街道上不時有亂兵出沒,他們懷裡抱著大包小包,甚至肩上扛著一個女人。

 見到大隊士兵行動,他們竟然大意的根本不在乎,有時候會暗中喝罵一聲,然後躲開大軍。

 當然也有遇到小部隊行動的亂兵。

 “你們是那部分的?”

 有人問到。

 楊潮依然前進:“我們是李本深的部下。”

 此時依然只能冒充高傑的余部,楊潮心想李本深肯定是投降了,而且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所以認識他們的人基本不會有。

 “你們撈過界了!這裡是張天祿總兵的地盤,趕緊走!”

 這裡已經是新城中間街區,既不是內城運河小秦淮邊上的鹽商豪富區,也不是靠近城門城牆的商人區,居住的普通百姓很多,這才分給了張天祿這樣的降兵。

 楊潮笑道:“這就走!”

 說完就從一小隊士兵前面走過。

 楊潮不想浪費時間,殺手隊在後面的,他的緊要任務是去搶佔總督府,犯不著在其他地方浪費時間。

 城裡確實混亂一片,給楊潮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便利到讓楊潮自己都感慨不已的程度,簡直難以置信,已經打到了小秦淮河邊了,竟然都沒有殺人。

 終於在小秦淮上的虹橋上,不得不動手了,因為遇到的是一波八旗兵,說的是聽不懂的話,不知道是滿語還是蒙語,語言不通那就隻好殺人了,蒙混不過去的。

 這對八旗兵不到五十人,而且也沒有防備,只是嘴裡呵斥著,大概也是說楊潮撈過界之類的話吧,結果回答他們的是一杆杆長槍,一個衝鋒過去,留下了一地死屍。

 過了虹橋,不遠處就是小東門,這座城內的城門此時大開著,也沒有士兵把守。

 楊潮瞬間就衝了過去,朝著通泗橋急進。

 此時在楊潮身後,小規模的廝殺早已經開始了。

 一萬多人分成了一百多個百總隊,沿著一條條主要街道前進。

 “哪部分的?”

 不是遇到這樣的問題。回答的都是一杆杆長槍。

 “撈過界了!”

 依然是長槍伺候。

 這些後面的軍隊,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人。

 楊潮的命令是。凡是夜裡還在街道上活動的,不管是軍人還是百姓。統統格殺勿論。

 而且沿著街道殺過去,不要戀戰,不要追擊躲進街巷的殘敵,全面推進,從東往西,目標是東邊的城牆。

 這樣的廝殺很快就引起了混亂,但是就是此時,韃子第一時間反應的也不是他們被明軍偷襲了。而是自己人內訌了。

 那些領軍的軍官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被仇敵暗算了,畢竟這些天他們搶掠過程中,沒少發生摩擦,撈過界是常事,大家大打出手雖然沒有,小打小鬧卻經常發生。

 於是還出現了一些軍官集結士兵,開始找自己的仇敵算帳的事情。

 偷襲、內訌,搶劫、放火,揚州城亂的不像樣子。

 楊潮卻已經到了通泗橋北邊的總督府衙門前。

 “不要走正門!不要強攻。我們從後牆直接進後宅。”

 總督衙門楊潮極為熟悉。

 知道這是一座五進的院落。作為官衙也沒有商人園林那麽複雜,沒那麽多彎曲回廊。

 帶著士兵繞道高大院牆靠後一個位置。

 “謝飛,帶上爬上去。悄悄開了門。記住進去是一個夾道,你開門後,不要等候,直接翻過另一道牆,然後佔據角門。”

 夾道寬一張,由兩道平行的高大院牆衛城,兩道牆上都有門,但是一個在最南,一個在最北。這種夾道很多官衙都有設計,顯然是出於軍事目的。夾牆上很多地方都有空洞,完全可以將長槍伸出來。如果不知道情況的軍隊貿然進攻,躲在牆後的守軍可以輕易在夾道中殺死敵人。

 只可惜這種敵人不包括偷襲的敵人,守軍也不包括大意的守軍。

 院牆很快打開,趙康第一個帶人衝了進去,他要負責配合謝飛保護角門,因為很可能謝飛佔領角門之後,就會遇到韃子攻擊,如果都鐸真的在這裡,那麽絕對可以肯定,院子裡有守軍和防守,而且都是精銳巴雅喇兵營。

 楊潮走進夾道的時候,已經聽到了戰鬥聲,果然院子裡有人把守,而且第一時間就發現了謝飛,只是趙康幾乎就守在角門後,角門一開他就衝了進去,跟韃子戰作一團。

 楊潮走進角門的時候,地上已經躺了幾十具屍體,大半是韃子的,只有個位數是自己人的。

 而跟謝飛和趙康所帶領的兩百多人交戰的,則是不到一百個披甲精銳,他們且戰且退,而且大聲呼喊。

 院子中的燈一個個亮起來,在亮燈之前,已經從各個房間中衝出來不少士兵了。

 “全體衝鋒!”

 已經做好了打亂戰的準備,楊潮就沒有必要留手,看到這種情況,也不用等韃子整隊了,直接自己先發起衝鋒。

 十二個百總隊,按照預先的位置, 向各個方向發起了急速衝鋒。

 韃子護兵們一個個顯然都已經睡了,在各個房間中,此時衝出來只能是零散的,遇到百人規模的集團衝鋒,自然非常被動,而且大多數都還來不及披甲,只是拎了把刀,或者拿著長槍,於是敷一接觸,虜兵就死傷慘重。

 看著朝著各個方向攻擊,見人就殺的士兵們,楊潮卻有些疑惑,下一步該進攻哪裡?

 總督衙門太大了,後堂這裡廂房、花廳、臥房不下百間房屋,多鐸到底在那個房間?

 很快韃子就給楊潮指明了方向。

 最中央的正廳右側一個房間中,此時衝出來了一批清軍,不過他們沒有貿然加入戰局,而是穩穩守在門口,並且站在門口大聲呼喊著。

 隨著他們的呼喊,一個個韃子都朝他們匯聚。

 顯然這是重要的地方,多鐸不在這裡還能在哪裡,除非這裡不是多鐸的棲身處,否則他定然在那座房子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