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58節 猜忌
楊潮的猜測*不離十,多鐸確實在懷疑降兵叛變了。

 多鐸心裡很清楚,這些降兵一個個未必真心投降,一個個不過是看到八旗勢大,想尋一個明主罷了,但是剃發令讓底層士兵,甚至一些軍官心裡也十分不滿。

 以前多鐸並不在意,剃發令是必須執行的,因為只有剃了頭髮,這些人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們,而且明軍那邊也容不下他們了,他們必須一條道走到黑。

 正是因為這種辦法,加上籠絡高層軍官,給他們抬旗,將他們的家人接到北京去。

 通過這一系列辦法,才能穩穩地控制住降兵。

 不過也有例外,有的軍官沒有家世,因此就無所顧忌,造反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因此還得讓他們得利,所以這次揚州被攻破後,多鐸才大方的讓新投降的士兵,甚至包塊揚州城中投降的士兵,也參與到劫掠的大餐中來,用揚州百姓的血肉來籠絡這些人。

 可是多鐸沒想到,這些人還是‘叛變’了。

 一開始多鐸正跟幾個美女親熱,突然聽到外面強烈的響動,手下匯報說有賊人闖進來了。

 手下信誓旦旦的表示讓豫親王不要擔心,可是多鐸立刻就生出了不安來。

 老實說多鐸不是一個膽小之人,作為滿洲高層,他也沒少打仗,遊獵民族的習性在他身上還沒有完全褪去,但正是因為常年打仗,讓他對危險有一種十分敏感的警覺。

 這種第六感讓多鐸感覺不太尋常,他在總督府中留下了一千人防守,其他護兵都放出去輪流搶劫去了,趁著這個空檔來偷襲他。說明賊人不是普通的賊人,是對自己身邊的情形十分清楚的,而且是早有預謀的。

 所以多鐸發現賊人數量眾多。而且訓練有素自己手下不斷被殺的時候,他只在窗子裡看了一眼。立刻就做出決定,帶了兩個親兵,立刻跳窗逃走,同時下令其他護兵死守房屋,替他斷後和吸引火力。

 多鐸逃入花園,翻過後牆,到了後面的街巷中,然後立刻去了北邊的鎮淮門。先將這裡守門的滿八旗一個牛錄收到身邊,這才感到安穩下來。

 這才開始考慮如何平叛了,他確信無疑,是一隻心懷不滿的降兵造反,至於明軍入城,這種事他想都不去想,因為覺得太過匪夷所思,日間的探馬報道,方圓二十裡都見不到一個明軍,明軍還能飛來不成。

 而且多鐸出於把穩考慮。城門都是八旗兵守的,根本不可能給明軍偷襲的機會。

 如果從城牆上翻越,也不可能大規模進城。

 所以只能是叛軍。他絕對想不到他信賴的八旗兵將城門拱手讓給了楊潮,然後楊潮大軍從容的從城門進城,根本就沒有發生任何戰鬥。

 所以多鐸認定,這只能是叛亂。但到底是誰叛變了,多鐸一時還真的想不明白。

 劉澤清、張天福和張天祿兄弟他不是很懷疑,這幾人都是主動投降的,劉澤清的弟弟,更是在遼東就投降了滿清的老將。

 揚州城內投降的明軍倒是很可疑,但是在接收城內降兵後。多鐸幾乎將他們中的把總以上軍官都拉出來殺了,其他士兵打散塞進了各個部隊中。他們也不可能成建制的叛變啊。

 那麽只能是劉良佐和張天祿這些人手下的大將叛變,至少也是一個總兵或者副將叛變。否則不可能有上千的士兵。

 但哪個總兵、副將投降,多鐸就實在是想不到了,因為他從窗口觀察的情況表明,偷襲他的絕對是一隻精銳部隊,武藝上雖然比八旗差遠了,但是行動之間進退有據,絕對是百戰精兵無疑,他的眼力絕對錯不了。

 明軍能達到這種水平的軍隊絕對不多,基本上也就是各鎮總兵的家丁了。

 可是到底是哪個總兵有這麽多精銳家丁,多鐸真的想不到,以他的認識,投降的總兵中這樣的人找不出一個來。

 那麽只能說之前這個叛變的家夥隱藏了實力,始終沒有暴露出來,第一次暴露出來,竟然就是來要自己命的,那說明這個家夥已經預謀了很久很久,弄不好早在投降之前就在謀劃了。

 想到這裡,多鐸都有些脊背發冷,對方如此有預謀的叛變幾乎是萬無一失啊,幸好自己逃的及時,逃的沒有任何猶豫,否則稍微遲疑,怕是就被對方堵在房中,或者追了上來。

 雖然一時之間想不明白,但是多鐸可沒有停止行動。

 接管了城門口的士兵後,立刻就傳令下去,讓人去找張天福、劉良佐這些降兵頭領來,也讓士兵傳令所有守城旗兵,以及在各處搶劫的八旗兵,立刻到鎮淮門他這裡來集合。

 他必須盡快找到叛兵,然後用雷霆之勢鎮壓下去,如果引起其他士兵跟著叛亂,那麽就製止不住了,他只能選擇撤離揚州,在城外整頓下來後,在重新攻打。

 眼看著已經攻打下揚州,卻不得不把這塊巨大的肥肉放棄,多鐸想一想就覺得心疼。

 入關以來,甚至包括以前的多次入塞,就數這次打下的城池富庶,北京城處於政治考慮,是不可能劫掠的,但是揚州不同,揚州對抗清兵,他有借口施以震懾,就算朝廷知道了,也不會懲罰他,再說了朝廷上掌權的是他的哥哥多爾袞,誰還敢懲罰他。

 很快劉良佐這些人就倉皇的來到鎮淮門跟多鐸匯合。

 可是各路八旗兵卻回來的不多,回報的消息也讓他懷疑,守門兵表示看到路上有不少明軍自相殘殺,他們沒有理會直接從城牆上過來的。

 多鐸不由心驚,心中暗暗猜測,叛亂的規模遠超自己的想象,竟然已經遍及全城。

 對方不僅是要直接殺了他,竟然是多地同時發動,顯然沒有回來的八旗兵也被攻擊了,或者被阻擋了,所以趕不回來。

 這麽大的叛亂已經不是一個總兵或者副將能發動的了,以多鐸的想法,至少也得一萬人才能這麽做,可是能擁有一萬可戰之兵的,除了劉良佐外,還真找不出其他人來,張天福、張天祿兄弟總共就只有兩萬多兵,多鐸看過了,都是一些烏合之眾。

 “劉良佐!你告訴本王,到底是怎麽回事啊?”

 所以劉良佐一到,多鐸立刻就喝問他。

 劉良佐心裡打了一個激靈,他已經知道了,城中似乎發生了叛亂,但不是他做的,他一直在懷疑是張天福兄弟搞得,可沒想到多鐸卻先問他。

 劉良佐忙道:“王爺明鑒,末將實在不知道啊。”

 多鐸剛才也就是一刹那的懷疑,劉良佐能老實的接受自己的召喚來到這裡,已經說明他不是主使了,除非他是一個孤膽豪雄,膽子大的出奇,但是多鐸不認為劉良佐是這樣的人。

 “本王知道你不知情。本王也知道你忠心耿耿。你家妻兒老小都已經送到北京了,你弟弟也為我大清立下過汗馬功勞。”

 多鐸口氣一邊,和緩下來,開始安撫劉良佐,同時不忘警告他,你家人弟弟都在北京,你小子最好不要有二心。

 劉良佐趕忙表忠心。

 多鐸繼續問道:“本王想知道,你手下誰最能打仗?”

 劉良佐一下子就明白,多鐸這是在懷疑是他手下作亂。

 劉良佐跟高傑一樣,都是跟著李自成作戰,當時是李自成手下兩員大將,只是劉良佐被明軍俘虜然後投降,高傑偷了李自成的老婆而投降,殊途同歸沒想到最後兩人竟然都成了明朝的四鎮之一。

 劉良佐的老弟兄,也跟高傑的一樣,都是從造反就開始跟著他了,其中最核心的幾個大將無一例外都是他的本村人和同族人,自然是不可能讓多鐸拿來開刀的。

 而且劉良佐根本相信自己的手下會反:“王爺明鑒,末將部將都是末將的親朋故舊,覺悟反叛之理!”

 多鐸也疑惑起來,敢收劉良佐的兵,自然早就弄清楚劉良佐的背景了,劉良佐軍中確實有很多是劉姓子弟,比如他弟弟劉良臣。

 劉良佐看起來確實沒有嫌疑,那麽難道是張天福和張天祿兩兄弟?

 張家兄弟此時也在多鐸跟前,不等多鐸問他們,張天福率先開口道:“王爺明鑒,這興許不是反叛,而是明軍所為?”

 多鐸冷笑,明軍是從天上飛來的不成,每座城門自己都派八旗兵把守,雖然眼紅劫掠,但是八旗兵的軍紀多鐸還是信任的,即便是明軍偷襲城門,也不至於頃刻間全軍覆沒,肯定會有人活著回報的,可是現在多鐸什麽消息都沒有收到。

 現在不等自己問,張天福自己就先跳出來指責明軍,這不是心裡有鬼才怪。

 “張總兵,勞煩你派人將手下各個副將都召集過來!”

 張天福和張天祿見狀,知道多鐸把疑心放到了自己身上,不敢多言,立刻讓親兵傳令。

 多鐸又看向劉良佐。

 他豈會那麽輕易信人,既然這些人都說不是自己人,那麽就讓人把他們手下的大將都叫過來,作為大將總不可能親自去搶東西,肯定躲在那個豪宅之中享樂呢。

 如果到時候誰的人不來,那自然就說明原因了。

 劉良佐更是不敢反對,而且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手下大將都在附近住著,一招就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