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40節 王爺在日本
董小宛早就到了日本。

 他做的船年前出發,隻用了十天左右就到了日本的長崎。

 這是一條傳統的航線,早在唐代的時候,就開辟了出來,從中國浙江福建沿海出發,借助季風之力橫渡東海,極為快速,只是需要能抗風浪的大船而已。

 十天時間已經不算快了,歷史記載最快的速度是三天!

 董小宛在長崎自然極受歡迎,這裡聚集了大量的中國商人,他們大都是聽過董小宛的名氣的,因此一個個熱情的拜訪這個名氣很大的老鄉。

 董小宛也按照楊潮的要求,請了很多日本同行,將一些秦淮河的技術交給這些藝妓,讓她們在日本傳播中國雅文話,這些藝妓一個個都是日本的頂尖人物,卻都以弟子的態度,向董小宛請教和學習。

 董小宛又送了不少雲錦之類的高檔面料給日本的貴婦們,更是深受歡迎。

 但是還有人比董小宛更受歡迎。

 那就是福王!

 福王這次也出海到了日本。

 本來以楊潮的計劃,他是打算請一大批人去日本傳播文化的,比如一批迂腐透頂,偏偏學問做的極好的文人。

 但是皇帝朱慈烺否決了楊潮的提議,但是對楊潮提出了派一批勳貴子弟去日本的建議,他有限的采納了,之所以說是有限,因為他沒有讓徐青君之類的勳臣子弟去,但是同意了讓福王這個藩王去日本。

 原因大概是因為福王曾經在朱慈烺沒有南下前做過監國,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福王任命的,朱慈烺如果沒有疑慮才是怪事,只是出於穩定朝局他不敢動這批官員罷了。

 皇權鬥爭是極為慘烈的,往往是成王敗寇。恨不能斬草除根,沒有殺福王就已經是很仁慈了,派福王去日本傳播大眾化文教。那是對他的關愛不是。

 於是去日本的船隊中,就多了這麽一個藩王。

 福王本來是意氣消沉的去的。他不想去,大海帶給傳統的明朝人的恐懼是根深蒂固的,幾乎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但是他沒有能力拒絕皇帝的命令,哪怕是跟他關系極好的盧九德,也不幫他,不但不敢幫他,反而勸他最好服從皇帝。

 福王在路上確實吃了不少苦。養尊處優的他受不起海裡的風浪,一上船就上吐下瀉的,到了日本半條命都沒有了。

 但是到了日本後,福王突然感到自在了起來。

 他不想來日本的另一個理由就是這是倭寇的國度。

 可是到了日本才發現,原來倭國也不是那麽恐怖,相反這裡的風物也別有一番味道。

 最重要的是倭寇對他的那種態度,讓他重溫了一下當監國時候的感覺。

 福王朱由菘是帶著國書來日本的,本來是有大量朝臣反對的,他們認為沒有必要派人出使倭國,雖然楊潮打著宣揚大明威儀的旗號。可是對日本成見太深的他們依然不同意,認為倭國這樣的國家,不值得大明去宣揚國威。

 但是皇帝態度很堅決。這是政治鬥爭,出於排擠掉一個競爭對手的目的,朱慈烺是不會妥協的,不得不說他已經開始進入一個皇帝的狀態了。

 所以弄到最後,就只有一個藩王加一個名妓,帶著一份說著希望兩國世代友好的國書,淒淒慘慘的來到了日本。

 福王心情一開始不好,他堂堂一個藩王,卻淪落到要去倭國。心情怎麽會好。

 因此一開始遞上國書,並且跟日本的官員會面中。他態度都極為傲慢,擺足了他紈絝子弟的架子。但是朱由菘很快發現,他越是倨傲日本人就越是謙恭。

 對日本人來說,朱由菘訪日這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從古至今都沒有一個中國的藩王來過日本,這政治意義太大了。

 日本人沒少做過那種自欺欺人的事情,比如南洋某小國的商船來日本,他們立刻就會宣揚是來朝貢的,象征性的給一點賞賜之類,讓船主見一見他們的將軍,其實他們遇到的大多數船主都是中國人,不夠拿著緬甸或者暹羅的國書罷了,而他們的勢力其實屬於鄭芝龍。

 通過這種方式,日本獲得了朝鮮、琉球、越南、柬埔寨、暹羅和緬甸的“朝貢”,但那畢竟是假的,日本人清清楚楚,而且不過是對方一個普通的使者罷了,但這次是一個大明藩王來了,這說出去實在是太有地位了。

 福王到長崎第一天,整個長崎都震動了,當地的官員不知道怎麽接待這一個藩王,給他安排了最好的房間,送上最好的美女,然後連夜匯報給幕府。

 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第三天就派來了德川家三代重臣酒井忠勝,此人是德川幕府的大老,地位上僅次於將軍,相當於皇帝的宰相,當然幕府將軍不是皇帝,可是卻是真正的掌權者,因此酒井忠勝相當於宰相了,是幕府第一重臣。

 酒井忠勝當即拜見福王,態度相當謙恭,並且帶來了幕府的親筆信,還有天皇的國書,也非常欣喜的表示願與大明國世代友好之類的意思。

 福王做做樣子賞賜了酒井忠勝幾匹綢緞,酒井當即感恩戴德,也送上幕府和天皇的大量禮物給福王,同時邀請福王去平戶(東京)做客。

 於是福王就這樣一路坐著日本人那種雙人小轎,打著盛大的依仗從長崎到了東京。

 路上沒有那麽平靜,一路上酒井忠勝帶著福王專門在各個大名家中留宿。

 酒井忠勝這樣的政治人物的相反很簡單,那就是宣揚幕府的正統性,幕府畢竟不是天皇,卻竊取最大權力,以武力壓服了所有的大名,但是這些人未必心服口服,現在讓他們看看,來大明都派出藩王來跟幕府交往了,你們還敢不服幕府的統治?

 所以這是一個政治行為。

 但是對福王則不一樣。他看到的各個大名藩主紛紛獻上美姬、寶物,感覺自然不錯。

 就連一路上坐著日本人粗陋的轎子的那種不舒服都忍受了。

 終於到了平戶,幕府派出大批武士。出城三十裡郊迎,又派老中帶著文官十裡相迎。德川家光則在城門處迎接。

 在將軍府,日本人更是擺開盛大的宴席歡迎,還千方百計請來了荷蘭人作陪,其實是在炫耀。

 但是福王倒是沒給日本人面子,日本人派一個能劇老藝人為福王撫琴,朱由菘雖然不學無術,詩詞歌賦雖然不行,但是玩樂的本事卻是一流的。他頗為不耐的聽完老藝人表演的傳自中國的枯燥古樂,然後當場指出,老藝人的幾處音調錯漏。

 這個老藝人是日本宗師級的藝人,徒子徒孫遍及日本,平常人根本請不動,這次為來自大明的藩王演奏,有些緊張,加上年紀大了寫,才有幾處錯漏,結果被當場指出來後。十分惱恨,回家後就把琴給燒了,表示從此不再撫琴。

 席上又有日本武士表演舞劍。幾個楊潮派來負責保護董小宛的親兵頓時技癢,竟然要求跟日本人切磋一下,這一下子得到其他士兵的認同,一百個人跟一百個日本武士較量。

 結果讓他們十分沮喪,竟然輸多贏少。

 少數輸了的日本人恭恭敬敬的將自己的佩刀捧給對手,楊潮的士兵得意的收下。

 那些失敗的見狀,也將自己的單刀送給對手,同時不忘說一句“此刀染過蠻夷血”頓時就贏得了日本人的尊重,鞠躬表示自己一定每日擦拭。不使其沾染一絲塵埃。

 較量的結果著實打擊了這一百個親兵,這些可都是楊潮手下最精銳的士兵。全都是從各個千總部中挑選出來的百戰精兵,每個人都上過陣殺過人。可是面對日本武士幾個人敗了,讓這些平時一個個鼻孔朝天的家夥狠狠受了一番打擊。

 其實他們不用自卑,這根本就不是同樣意義上的較量。

 這些日本人也都是從全國各地挑選的高手,而且一個個都是從五歲起開始接受嚴格的武士道訓練,一個個都是劍術大師,整天都沉浸在修煉之中,格鬥技巧早就爐火純青。

 楊潮的士兵卻全都是半路出家,要不是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估計沒有一個人能贏,就是那些贏了的,也不是贏在技術上,而是贏在經驗上。

 這些日本武士對應的對手應該是少林武僧,可惜楊潮不知道會發生這種事,不然也許會從南少林請一批武僧過去交流一下。

 雖然格鬥上不行,但是如果拉到戰場上,楊潮的士兵絕對完爆日本武士,就像當年戚繼光手下訓練過的農民拿著竹子做的狼銑,攆的倭寇到處跑一樣。

 格鬥完之後,酒宴也就到了尾聲。

 福王對日本人說了句:“孤王本以為倭國乃化外之邦,今日一見卻見倭國也頗有中華之風,可稱禮儀之邦矣!”

 福王不過是對日本人的客氣,收了人們那麽多美女禮物, 自然覺得日本人很懂禮貌了,但是日本人一聽就高了,將軍立刻讓史官記錄下來,史官用顫抖的筆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大明福王稱讚日本有中華之風,乃禮儀之邦,當然他用春秋筆法隱去了倭國和化外之邦的話。

 在平戶很愉快的度過了幾天驕奢淫逸的生活後,日本人又邀請福王去京都面見天皇。

 而此時日本人已經摸清了福王的底細,確認這確實是一位大明藩王,而且身份極為重要的藩王,是萬歷皇帝的親孫子,是崇禎皇帝的堂兄弟,是當今天子的堂叔,而且險些就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大明派出這種地位的藩王,讓日本人很是滿足了一番。

 於是在京都鬧出了一些變故,德川家光通過天皇的口,表示希望將一個女兒嫁給福王,福王如此就成了幕府將軍的女婿。

 日本之行讓福王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狠狠的得到了一番滿足,最後他樂不思蜀,甚至都不想回國了。

 但快樂的日子是短暫的,二月初,整隻船隊還是回航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