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64節 損失慘重
楊潮收復揚州已經第十天了。

 第五天第二批援兵就到了,這批援兵在江上遭遇大風,被刮到了岸邊擱淺,損失反而不算重,風平浪靜之後,立刻出發兩天時間就到了揚州。

 之後三天內,其他援兵都已經到達,讓楊潮都有兵力向鄰近的州縣派駐守軍。

 江都下遊的儀真縣、泰興縣,各遣駐了楊謙士兵,通州和泰州也派了一千人。

 但是高郵州,卻派去了三萬人,僅僅高郵州下屬的,跟揚州、高郵在一條運河線上的寶應縣就派去了一萬人,剩余兩萬為預備駐扎高郵,偏離運河航道的興化縣只派去了一千人。

 揚州府三縣三州全都派去了軍隊鎮守,不是楊潮想要抓住底層政權,說白了,這些兵去了哪裡,管事的還是當地文官,錢糧征收等一應事務,楊潮是插不上手的。

 之所以派兵去,第一是為了防備清軍偷襲,第二是鎮壓土匪,第三是威懾守軍。

 多鐸當時直奔揚州,幾乎是中心插刀,根本就沒有打其他州縣,作戰方略很好,集中兵力打下揚州,然後周圍州縣肯定不戰而退,在河南、陝西、山西多鐸都是如此操作的,一城一地的去爭奪,多鐸沒有那個兵力。

 但是沒想到揚州丟了,這讓多鐸陷入了被動,沒有奪佔周圍州縣的劣勢就顯現出來。

 好在清軍都是騎兵,多鐸帶領少數八旗兵退到淮安,弄到足夠的戰馬後,就立刻再次恢復了機動力,雖然暫時無力再一次攻打揚州,但是派出遊騎監視已經可以做到了。

 所以楊潮不得不防備滿清遊騎進入揚州腹地破壞。

 第二個就是土匪。多鐸南下後,造成了大量的秩序混亂,有很多守將投降了多鐸。但是也有一些不肯,帶著士兵離開。卻失去了駐地,只能落草為寇,靠打家劫舍為生。

 因此楊潮派人去防備土匪,也讓帶兵的千總注意招撫這些土匪,畢竟都是不肯投降才落草的,應該來說氣節上更有骨氣,可以吸收到自己軍隊中來。

 還有就是各地的守軍,這些臨時抽調的衛所兵、鄉兵等雜牌部隊。如果不派人監督著,弄不好清軍一到,直接投降,如果清軍派一支奇兵直插楊潮身後,等於斷了楊潮後路。

 至於多鐸這麽快就恢復了對揚州的威懾,楊潮也是剛剛才得到消息。

 原來山東清軍南下,揚州被圍困,尤其是傳來城破的消息後,駐守淮安的劉澤清倉皇逃跑,將淮陽十四州縣的土地、人口、兵馬和錢糧帳冊統統交給自己手下的總兵柏永馥代理。他則跟山東總督王永吉,總漕督禦史田仰等文官坐船逃到了海上。

 這批文官有的是福王監國時候就任命的,都是管轄山東的官員。很明顯朝廷一直希望劉澤清這個山東總兵回軍山東,可是他一直賴在淮安不肯離開,大興土木驕奢淫逸,這些文官也就跟著他狼狽為奸,現在不但沒有收復山東,反倒是清軍從山東南下,他們立刻就跑了。

 柏永馥倒是沒跑,但是清軍一來,他立馬就投降了。恐怕是受劉澤清的命令,跟清軍談判的。只有確認安全了,劉澤清才會回來投靠。但是顯然他不確定,因為揚州又被楊潮收回來了,所以他只能在海上飄啊飄,滿清那邊不好去,明朝這邊不敢回,一時走投無路。

 淮安的投降讓楊潮極為被動,淮安那樣的堅城,如果用心防守,單論防禦優勢,比揚州要穩固的多,劉澤清用兵十萬眾,大敵當前卻一走了之,氣的楊潮摔了杯子。

 但是隨即就開始部署,這才將三萬大軍都調去了高郵,目的很顯然,就是防備清軍沿運河南下進攻。

 “損失慘重啊!”

 看著剛剛統計出來的損失清單,楊潮心裡不住的肉痛。

 尤其是當那些人力物力還不是損失在戰場上的時候。

 自己的士兵遵守命令,一心赴援,但是大風大浪中,最後總共有一千兩百人失蹤,估計命運多數都是葬身魚腹。

 相比人力的損失,物力的損失更加慘重。

 拉人的大船還好一些,隻損失了十多條,可是運輸物資的小船,幾乎全部傾覆。

 上面光是五萬擔漕糧,市價就有二十多萬兩銀子了。

 另外還有兵器、大炮、鎧甲等物,折算下來不少於五十萬兩。

 更何況船本身就是高價值的資產,小船傾覆了三百多條,楊潮從鹽商杜守昌哪裡敲來的三百艘鹽船算是全打了水漂。

 物力的損失,讓楊潮的機動力大大降低,這些鹽船可是跑運輸的利器,沒有了這些船,楊潮計劃的通過運河溝通高郵、寶應,阻敵於揚州以北的計劃就有破綻。

 “朝廷的回信怎麽說?”

 所以楊潮已經向朝廷發急報,要求撥付三百艘漕船。

 楊潮聽說回復來了,就問黃鳳府道。

 黃鳳府不由搖搖頭:“朝廷說沒有漕船。”

 “沒有?”

 大明朝廷的漕船幾千艘,每年光是需要補充替換的破舊漕船就高達四百艘,自己只是要區區三百艘而已,怎麽可能沒有呢,沿著運河的城市,哪裡不滯留著大量的漕船呢。

 “朝廷說可以派水營來。”

 楊潮點點頭:“也好,我要的是船,漕船戰船都一樣。”

 黃鳳府有些猶豫:“但是朝廷說派誠意伯來統帥這隻水營,大人您也歸誠意伯節製。”

 楊潮不由愣了愣:“劉孔昭!他敢來前線?”

 事情就是這樣,前幾日朝堂上喋喋不休的爭論,讓小皇帝倒盡了胃口。

 於是當楊潮要求朝廷撥船的時候,朝臣很有默契的不想看到楊潮勢力太大,打算在楊潮哪裡摻沙子。但是派人去督師的問題,小皇帝這次選擇支持勳臣,就像他爹崇禎皇帝朱由檢最後的選擇一樣。信任勳臣,信任太監!

 於是劉孔昭就得到了這個督師的職位。

 黃鳳府突然建議:“大人,屬下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楊潮道:“你說。”

 黃鳳府道:“屬下以為。大人久離南京,怕朝中有變啊。”

 楊潮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回去。”

 黃鳳府點點頭。

 楊潮歎道:“多鐸大軍就在淮安。隨時都可能南下,此時我可不能走啊。”

 朝中有人彈劾楊潮,物議很大的情況,楊潮不可能不知道,不然也白在朝中布置那麽多眼線了,此事讓黃鳳府憂心忡忡。

 楊潮手握重兵,但是現在全都在江北,確實讓朝臣可以放開了造謠。如果楊潮在朝中,很多事情就沒那麽複雜了,距離會產生幻想。

 但是楊潮覺得自己現在回去,確實很不合適,但此時也不得不應對,家人都在南京呢。

 思量之下楊潮道:“讓王璞帶一萬兵鎮守新江口吧,這樣以策萬全。”

 之所以選擇王璞,是因為這家夥比較橫,雖然時常蠻乾,但是往往能夠震懾住人。

 另外就是楊潮有意懲罰他一下。

 王璞在戰場上不服軍令的事情。時候已經讓呂末審判過他了,當眾打了他三十軍棍。

 現在在讓他遠離戰場,相信會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

 “而且俘虜也該押送去南京了。還有太平府那一批俘虜是怎麽處理的?”

 楊潮在太平府跟黃得功一起可是將左良玉的余部幾乎全都俘虜了。

 黃鳳府立刻道:“公收納俘虜十六萬。黃得功帶走了八萬,其他八萬送去新江口乾活去了。胡千總負責看守這些人。”

 胡全運氣很壞的把大炮全都丟了,很多都是最近這幾個月剛剛鑄造出來的新炮,眼見他的炮兵手裡的家夥剛剛硬實起來,一場風浪全都沒了。

 幸虧炮兵沒有跟大炮在一起,否則不但胡全,就是楊潮都該哭了,要知道炮兵中可都是精華,好容易招收到的一批書生。大部都在炮兵中呢。

 “損失慘重啊。這批大炮鑄造不易,看來還得讓工匠加緊時間繼續鑄造啊。”

 楊潮不由感歎道。

 “對了。我們的錢財應該不缺吧!”

 損失這麽大,尤其是船損失太多。怕是一段時間航運生意要受影響,於是楊潮問了一句。

 黃鳳府道:“呵呵,就是撐一兩年都無礙,我們最近可發了大財了。”

 楊潮點點頭,光是在揚州從韃子手裡奪回來的財物就不下八百多萬兩白銀,加上金銀珠寶折價,一千萬是有了,但是以現在的消耗,兩年也夠嗆啊。

 黃鳳府沒有打啞謎立刻解釋道:“屬下還未匯報,大人或許不知道,我們繳獲左良玉的財物有多少吧。”

 楊潮點點頭。

 黃鳳府伸出手道:“一千萬兩!”

 這個數字讓楊潮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左良玉也太有錢了吧,要知道清軍在揚州瘋狂劫掠了三天,最後殺了三十五萬人,也不過搶到了一千萬兩,左良玉竟然擁有這麽多錢。

 黃鳳府歎道:“左良玉劫掠了武昌城,哪裡現在還是一片白地。後來又劫掠了九江城,兩地被他搜刮一空啊。我們的戰船在江上光是收繳左良玉運輸財物的船就有一百艘之多。”

 楊潮皺了皺眉,算是知道左良玉巨資的來源了。

 武昌和九江雖然比不上揚州富庶,但是湖廣已然成為大明的糧倉,而這個糧倉的出口就是武昌,九江更不用說了,景德鎮的瓷器最便捷的出口,糧食和瓷器兩個大宗貿易多年的積累,這兩地的商賈也不乏豪富之輩,因此加起來也不必揚州差多少。

 “這群賊兵真可恨!”

 楊潮不由罵道,左良玉這種人,能做出搶掠自己國家的城市,這也就罷了,還將武昌屠戮一空,簡直到了人神共憤的程度,真不知道這樣的人他的道德認知是什麽樣的變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