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54節 多爾袞扳回1局
楊潮之所以敢在揚州就下達命令,是因為此時他心態穩了,江南沒有出現他擔心的事情,大豪族們沒有把朱慈烺捧起來。

 其實是朱慈烺本人不同意,以他的身份,出現的第一天,蘇松一帶的大儒就絡繹拜訪,可是朱慈烺不接受他們的擁戴,而是直接讓人送他去了南京,去了南京後,也不住在皇宮,反而直接住進了楊府。

 顯然朱慈烺在向楊潮示好,當初對楊潮一點都不待見,把楊潮都看成了眼中釘,此時卻示好楊潮,不得不說經過被俘朱慈烺學聰明了。

 所以楊潮就在揚州多帶了幾天,耐心處理了一下公務,揚州這個地方,老實說比南京方便多了,若論交通便利,揚州比南京更好一些,畢竟這裡是東西南北要衝,而南京不過佔了一個長江之利,之所以南京是都城,那是因為有鍾山等山脈,風水上說是龍虎之地,軍事上說是依山傍水,其實就是一個戰略要地,作為事關商業的交通便利上,就比不上揚州了。

 坐在揚州更能收到南北消息,略微驚訝的就是廣東小朝廷竟然打著誅滅逆賊的旗號來攻打自己,只可惜他們派出的人物太差勁,許多男留在贛州的一千人輕松就將對方打敗,而且還俘獲了他們的督師李如月,已經押往南京了。

 其實也不是王得仁真真差勁,王得仁擁兵十五萬,堆也把贛州這一千人堆死了,但是王得仁卻一點都不想跟楊潮打,小朝廷那些文官不知道楊潮的厲害,王得仁可是清清楚楚。他跟金聲桓就是被楊潮的軍隊從浙江趕出來的,就算沒有交過手,通過對比他也十分清楚,能多次打的八旗全軍覆沒的軍隊,能差嗎?

 但是這一切對文官來說。都是可以忽視的,他們感情上來了,什麽都敢乾,文人嗎,都有一種浪漫主義氣息。

 另外還有最新的消息是,廣東小朝廷發來公函。派出了以內閣首輔丁魁楚為首的使者,要來南京迎接朱慈烺,旗號是奉旨迎接先皇,可憐朱慈烺還沒死就被稱為先皇了。

 在派人來迎接的同時,小朝廷還在南雄一帶布置重兵。顯然打了楊潮一下,他們也心虛了,當然也可能是王得仁心虛,他布置重兵的同時,還派人去贛州送禮解釋,表示一切都是李如月的逼迫,他王得仁自己是絕對不願意跟忠義伯為敵的。

 楊潮無意與小朝廷開戰,此時還將他們看做盟友。盡管這個盟友豬了一點,但是有他在起碼不會內訌,原本歷史上的小朝廷死於內訌楊潮還是清楚的。到目前為止,雖然小朝廷一直都跟楊潮不太合拍,但是卻沒有發生各地各自為戰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多個皇帝、監國,令出多門的情況。

 這就是楊潮對小朝廷的唯一要求,不折騰。不鬧事就行,至於玩什麽挾天子以令諸侯。楊潮發現他還是做一個跋扈的軍閥好,挾天子這種事他實在是沒有天分。鄭氏也沒有天分,所以不是曹操還是不要玩這個東西了。

 雖然不打算追究小朝廷偷襲,就當是一場摩擦了,國共兩個有大局觀的勢力,不也有摩擦嗎。

 但是得讓小朝廷付出一定代價,上次鄭成功請楊潮上書,楊潮本著拉攏盟友的態度上了,但是結果很顯然,小朝廷沒有批準,不但廣州的市舶司不允許開,連福建的都沒有開,其實鄭氏自己運作反而更容易一些,畢竟朱慈煥是鄭氏扶持上位的,可他們不自信偏來找楊潮,以楊潮跟小皇帝的關系,能夠通過才怪。

 那麽這次就可以要求一下了,誰讓小朝廷的名臣李如月被俘虜了呢,不同意,那好,就把李如月殺了,反正以李如月經常罵楊潮的架勢,楊潮殺他有足夠的理由,大不了被人當做公報私仇好了,其實楊潮沒想殺他,只是別人肯定相信楊潮願意殺他。

 如果小朝廷連李如月的命都不在乎,那麽楊潮還有後手,是你小朝廷先動武的,別怪楊潮反擊了,估計有李如月就夠了,不用楊潮用武力相逼,哪怕小朝廷不在乎李如月的小命,他們也樂意找一個台階下,總好過被人打的妥協的強,畢竟以開市舶換取大臣性命,比被人架著刀子簽城下之盟要好聽多了。

 南方的事情就是這麽處理的,至於北方也不斷有消息傳來。

 八旗內部在多爾袞的運作下,竟然一時間顯得和諧了不少。

 原本釋放豪格是想挑起他們內鬥,誰知道多爾袞通過運作,讓別人都以為是他有大局意識,收獲了不少老權貴的感激,他也做出了一些表示,緩和了南四旗的怨念。

 甚至做出了以後如果在開圈地,將會彌補南四旗,之前不管是北直隸圈地,還是山西圈地,兩白旗佔據的都是最好的地方,接下來是兩紅旗,南四旗始終是最差的。

 不過再開圈地,估計短時間內是沒有必要的,畢竟以大明洪武年的錢糧帳冊統計,北直隸就有五千八百多萬畝土地,山西有四千二百萬畝土地,加起來一億畝農田了,而八旗人口才四十萬上下,平均下來一個人都有二百五十畝了,但是圈地可不是人人有份,權貴最多,接下來是有功之臣,最底層的八旗子弟只有五十畝,現在人人有土地,家家有包衣。

 所以楊潮判斷多爾袞此語不過是忽悠南四旗呢。

 可是沒幾天突然就傳來多爾袞讓南四旗派出人馬去河南圈地的消息,這讓楊潮不由得驚詫,多爾袞這是玩哪出?是真的打算籠絡南四旗嗎?可是這也代價也太高了,北直和山西兩地的圈地,就已經讓他少了四百萬擔的賦稅,再把河南圈了,多爾袞找誰收稅去?

 但是不管多爾袞玩什麽貓膩,楊潮立刻讓王璞準備。隨時進入河南,一旦南四旗圈地,河南必定滿是逃人,讓他注意收攏這些人口,人是最重要的。地沒了可以搶回來,人死了,可就不能複生了。

 楊潮的詫異沒有多久,當南四旗派出了上萬青壯,騎著馬跑去圈地的時候,突然多爾袞突襲了南四旗。他不知道從來弄來了十萬騎兵,瞬間就將河間府的濟爾哈朗和大名府的豪格擊敗,將兩人當場斬殺,於是立刻宣布這二人勾結楊潮,罪該萬死!

 但是對南四旗的權貴們。多爾袞則大加拉攏,不拉攏也不行,八旗就那麽點人口,他可舍不得殺光了,對這些人講明,濟爾哈朗跟豪格的叛亂,跟南四旗其他人沒有關系,多爾袞還表示他會保證南四旗圈地的安全。

 不過同時多爾袞也招回了去河南圈地的南四旗丁壯。他不是真的讓這些人圈地去的,他只是為了調離南四旗中的人馬而已。

 至此楊潮看明白了,同時也弄清楚了這大半年多爾袞可沒有白白浪費。被他“圈禁”的阿濟格也不是真的圈禁,而是被派到了漠北去,將漠北蒙古諸部收服了,這十萬騎兵,就是漠北蒙古的騎兵。

 看到多爾袞眼花繚亂的招數,楊潮不由有些挫敗感。深感自己還真的玩不過多爾袞,人家這手段他拍馬都趕不上啊。陰謀詭計層出不窮,這才是時代的佼佼者。明廷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道德文章的文官不行,就是自認為自己早把節操賣光了的楊潮也不行。

 “以後還是要拿實力說話啊。玩這種東西,真不是個!”

 楊潮不由歎道。

 但是楊潮知道玩謀略不是多爾袞的對手,可是這個對手還是要正面面對的,因為十萬漠北蒙古騎兵被編成喀爾喀八旗之後,可全都是多爾袞的實力啊,而多爾袞將這些人都集中在北直隸,信誓旦旦表示他會保證南四旗的圈地安全。

 怎麽保證?將楊潮從山東打回去是最好的保證!

 楊潮立刻讓王璞收縮兵力,同時告誡李五六和趙康,讓他們小心為上。

 十萬喀爾喀八旗,十萬漠南八旗(察哈爾加漠南蒙古編成),在加上十萬漢八旗新丁,多爾袞手裡已經擁有了三十萬生力軍。

 這讓多爾袞腰杆子硬了起來,可以對南四旗恩威並施,一方面用強大的武力壓服他們,一方面告訴他們可以保護他們的財產。

 楊潮自然不願意看到多爾袞將八旗實力整合起來,那樣多爾袞就無所顧忌,可以放開手跟自己較量了,盡管一個真正的戰士似乎應該跟對手正面交鋒,但是作為一個立志於做戰略家的人物,楊潮覺得還是得通過謀略讓自己獲取盡可能多的優勢。

 於是他立刻下令, 讓趙康伺機北進,這次直接攻擊南四旗。

 可是結果趙康遭遇了極大的失敗,剛剛從漠北而來的十萬蒙古騎兵,讓趙康領教了一下什麽是真正的騎射。

 漠北的蒙古騎兵,他們從來沒有跟楊潮的軍隊較量過,因此不想八旗有心理陰影,他們一上來該怎麽打就怎麽打,充分展現了他們的騎術和射術,同時狼一樣的分進合擊,騷擾追逐,也讓趙康疲於應付,追,追不上,跑,跑不掉,三千人試探性出擊,隻回來了一千人,可謂是一場慘敗。

 楊潮這才任命,承認多爾袞確實擁有了暫時保證南四旗安全的實力,這些蒙古牧民,在草原上的時候,他們是各部大漢和萬戶的奴隸,在跟八旗作戰的時候,他們是自由的牧民,可是一旦被嚴厲的軍紀約束起來,他們就是最強大的戰士。

 成吉思汗已經證明過用軍紀武裝起來的牧民有多強悍,這一個例子就足以讓楊潮信服,他不需要做過多的試探了。

 於是只能承認,山東進攻態勢結束,開始轉入防禦階段,將李五六的軍隊全部集中到山東,開始負責防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