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33節 洪承疇困局
"" ="('')" ="()">

 調集兵力,彈劾容易。,一路有你! ..

 主力都在山東淮北一帶,輕易是不敢撤回來的,江南只有十來萬軍隊,防守還顯吃力,如何能幫助鄭成功。

 楊潮現在的首要目標,並不是南下福建,而是往西攻打江西,洪承疇在自己臥榻之側,始終是一個極大的隱患。

 但是楊潮也不用擔心,自己現在佔據主動,是自己進取,而洪承疇只有防守的份兒。

 別以為楊潮突然北上攻打山東,是一時心血來潮,或者是急著擴充地盤,那是一盤很大的棋,是讓楊潮拜托戰略被動的大計劃,而此時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

 早在北方的時候,楊潮故意讓趙康帶騎兵朝北京腹地突進,不求攻城略地,只是在天津附近轉了一圈,目的就是為了讓清廷震動,而清廷震動的結果嗎,反而是洪承疇倒霉。

 老實說洪承疇此人的謀略已經爐火純青,楊潮到現在都心有余悸,可以說上次完全被這老匹夫玩弄於鼓掌之中。

 但是,洪承疇能力出眾不假,謀略深遠不假,可他是個漢人。

 而他的主子卻是滿人。

 這就是洪承疇的原罪。

 當楊潮讓趙康去京畿腹地轉了一圈之後,效果就出來了,北京朝堂上一開始一片驚慌,大小權貴們吵翻了天,但是他們不怪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把山東拱手讓給楊潮的濟爾哈朗,反而一股腦把責任都推給了洪承疇。

 洪承疇又是多爾袞強力啟用的,連帶說明多爾袞用人不明,其實依然是反多爾袞勢力在借機滋事。

 這些人攻擊說,都是因為洪承疇在江南沒有好好牽製楊潮,才把楊潮放出去咬了他們,還說洪承疇這個漢奴顯然出工不出力,居心大大的壞,要多爾袞懲處這個奴才,並且把洪承疇手下的三順王調回北京保護主子們的財產。保護主子們在北直隸廣袤的莊園。

 多爾袞心裡很清楚,洪承疇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起碼洪承疇沒有輸,還打的福建小朝廷幾乎解散了。小皇帝又一次逃跑,政治對南方明廷實力的打擊是沉重的,除了楊潮這個蠻子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哀嚎。

 但是多爾袞只能委曲求全,暫時罰了洪承疇半年俸祿。並且下旨斥責,卻沒有把三順王調走,開玩笑洪承疇帶著三順王在江南都讓楊潮跑到了天津,沒有洪承疇在這裡進行戰略牽製,楊潮就敢放手攻打北京了。

 所以洪承疇不但不敢抽調洪承疇的兵力,反而打算加強他的兵力,只是暫時捉襟見肘,實在是拿不出富裕的兵力來,有楊潮在山東釘著,基本上就把北方八旗兵力給釘死了。

 多爾袞只是下密旨。允許洪承疇自己招兵,將手裡的兵力擴充到十萬,並且給他下令讓他想辦法對江南發動一場勝利的攻勢,不求取得什麽實質性勝果,只需要能看得過眼就行,好讓多爾袞堵住八旗貴族的口。

 得到多爾袞的密旨,洪承疇不由苦笑連連,密旨擴軍,這是把洪承疇當成了棄子,將來肯定有人拿這件事搞他。如果事成還好說,一旦稍有挫折,性命恐怕就不抱了。

 至於發動攻勢,洪承疇也有些力不從心。上次三順王一敗,四萬大軍折損小半,眼前能作戰的也就兩萬人,加上巴山的一萬八旗兵,也不過三萬,如何跟楊潮在江南的十多萬大軍作戰。

 經過這一戰之後。洪承疇也算是摸清了楊潮軍隊的戰力,楊潮的軍隊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跟八旗野戰的,這一點讓洪承疇吃驚不小,他分析過楊潮以前所有的戰力,都沒有展現出出色的野戰能力,所以他才敢讓三順王不顧一切的衝到南京城,然後用內應打開了城門,本以為只要進城,楊潮在城中的五萬新兵比如不戰而潰,南京就拿下了,拿下南京,最好也拿下楊潮,那樣整個江南也就基本上拿下了。

 可是洪承疇沒想到楊潮指揮三萬新兵,竟然也打退了三順王的進攻,接著堅持到了援兵到來,將三順王的軍隊徹底打出了南京城。

 洪承疇的謀略沒有任何問題,軍隊的戰鬥力也沒有任何問題,出問題的是,小看了楊潮軍隊的紀律性。

 所以這段時間洪承疇也一直在尋找方法,希望通過謀略來挽回兵力和戰鬥力上的差距,只是主動進攻他是不想了,能守住江西就不錯了,事實上洪承疇從福建撤出後,就將主要兵力集中在南昌和九江兩城,其他地方隻留下文官和少數守兵,跟放棄沒有什麽差別。

 楊潮也很清楚洪承疇的困局,在徐州時候就很清楚了,因為當時北京八旗貴族的態度太激烈,傳的沸沸揚揚滿城風雨,刁二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傳給楊潮知道。

 所以楊潮才敢在南方被洪承疇偷襲過一次之後,卻反而大咧咧的跑到北方去北伐,因為滿清權貴一個勁的要調動洪承疇手中兵力北上防禦,這種情況下給洪承疇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打江南的主意。

 因為他手下的兵力其實也沒有再次攻擊江南的能力了,而如果頂著北京八旗貴族的強大怒火,冒險在偷襲一次江南,別說失敗了,只要不能夠取得實質性的勝利,楊潮都能看出來,洪承疇這條老命大概就要交代了。

 甚至楊潮還巴不得洪承疇在打一次江南呢,就他手下那點兵力,在楊潮吃一塹長一智,有所防備之後,恐怕連一個縣城都打不下來。

 所以在北方大膽的待了一個多月才回來,而回來也不是被動的,而是楊潮打算主動的,主動找洪承疇麻煩了。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點事情要處理一下。

 “內應!哼!”

 楊潮此時開始清算,上次南京城莫名其妙的被打開,楊潮十分詫異。

 戰後調查清楚,是南門守軍一時大意,結果夜裡突然一批百姓突然推著車子衝進了城門洞中,車上裝著慢慢的火藥,引燃之後瘋狂的跑掉了,火藥將城門炸的整個飛了出去,很快城外騎兵就衝了進來。而守城門的士兵不死被炸死,就是被清軍砍死,所以相當長時間,楊潮都沒有弄清楚敵軍是怎麽進城的。只知道是炸開了城門,卻不知道是怎麽炸的。

 後來是俘虜的一批三順王手下中,有一個軍官交代了出來,南京城裡有內應。

 楊潮急著北伐去了,因此搜捕內應的事情就交給了留在南京的許多男。楊潮這次回來後,許多男已經抓住了內應,等著楊潮處置。

 “大人,怎麽處置?”

 許多男有些拿不準。

 “還能怎麽樣,奸細不都是直接殺掉嗎。”

 楊潮冷哼道,內應的情況讓他很不滿,因為其中竟然有他的兵。

 “可是那候公子!”

 許多男有些顧慮。

 顧慮的正是其中一個楊潮的士兵,侯方域,大名鼎鼎的四公子,殺這樣的人。肯定會惹起非議,而且不管你是不是證據確鑿,都會出現懷疑楊潮公報私仇的說法,而且答應會計入史,成為後世人研究的謎案之一。

 事情是這樣的,韃子派出的內應早就潛伏在南京城,然後勾結上了被楊潮跟秀才們一起抓去充軍的侯方域。

 幾個內應都是跟楊潮有仇的人,是曾經為害一方的許仲孝家族,許家其實是被馮可宗收拾的,當時男的發配。女的發賣,但是他們清楚幕後主使是楊潮,因此深恨不已。

 這種仇是消不了的,巧合的是。許家男丁被發配到了關外,不久就被韃子給俘虜了,成為了滿洲貴族的包衣奴才,受盡苦難之後,只有許仲孝和弟弟許叔孝活了下來。

 海州一戰後,他們的命運開始改變。當時皇太極下達懸賞令,能提供楊潮消息的人,賞牛一頭,許仲孝當時就揭了榜文,把他知道的楊潮的事情統統說了出去,而他也得到了回報,不止是得到了牛,而且被皇太極要到了身邊,境遇一下子改變了,否則許仲孝和弟弟恐怕也會像幾個兒子和大哥、侄子們一樣活活累死。

 成了皇太極本人的包衣之後,就不用在去幹活了,不久就成了一個莊頭。

 在之後就是多爾袞掌權和入關,他們知道的楊潮情況,又一次成了抬高身價的籌碼。

 楊潮斬殺多鐸之後,多爾袞也找到了他們,仔細詢問楊潮的情況,但是多爾袞顯然比皇太極用人更扎實,聽完楊潮的情況後,就讓他們作為內應,悄悄回到南京潛伏起來。

 許仲孝本就是錦衣衛出身,這種事情倒也拿手,戴著假發喬裝打扮,竟然成功在南京城隱藏起來,並且開始私下活動,一直到楊潮抓秀才充軍的時候,他找到了機會,跟侯方域聯系上了,而且結成了反楊聯盟,打算在關鍵時刻給楊潮致命一擊。

 這個關鍵時刻他們沒有等多久,洪承疇激活了他這枚棋子,要他想辦法給三順王的騎兵打開南京城門,這就有了後面的用火藥炸城門的故事。

 “殺!不要顧前顧後。”

 楊潮態度很堅決,侯方域這個蠢貨,自我感覺良好,自視甚高,一次又一次挑釁楊潮,一次次失敗也不知道收手,終於到了背叛國家的一步,那麽就死有余辜了。

 以前楊潮還可惜他是一個才子,對付他雖然陰損,到不會要他的命,否則衝他們組織秀才鬧事,就可以砍他的腦袋了。

 “不過殺之前可以審一審,最好順藤摸瓜把那些蠢貨都揪出來。”

 還別說許多男還真的從侯方域口裡敲出了不少東西,軍中許多士兵都是他們的同黨,這一點也不奇怪,本來那一萬秀才中,就有相當數量是二立社的成員,而侯方域又是二立社的領袖人物,要說不能在軍中發展出自己的人馬,那才是見鬼了。

 只是他利用這點關系,竟然幫助敵人裡應外合打開城門,這就太過分了。

 “查,查清楚參與過的,統統殺了!”

 許多男很快就完成了命令,揪出上百個侯方域黨羽,然後統統放在菜市口處斬,當眾宣布他們的罪名,張貼告示公示。

 “怎麽樣,是不是臨死還對本督罵不絕口啊?”

 楊潮想象著侯方域這種清高生臨行前的模樣。

 許多男不屑道:“沒有。一個勁的哭求討饒,屎尿流了一地。倒是那個許仲孝倒是有些骨氣。”

 楊潮竟然猜錯了,不過想想也是,這種吃喝不愁,倜儻的貴公子,哪裡舍得死啊,許仲孝已經是爛命一條,加上本來就是街面上的惡棍,兩人的文化是不一樣的。

 後面的事情,楊潮也猜對了,果然有文士們開始罵楊潮,但是他沒猜中的是,那些人一邊罵楊潮殘害忠良,一邊拚命的給侯方域洗地,說什麽他是被誣陷的,說什麽他寧死不屈,臨死前都大罵楊潮不已。

 哎,文人啊,上下兩張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