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19節 反擊
  上架前最後一周了,收藏慘淡,這周三更,希望大家幫忙收藏啊。

  錦衣衛搜查江南明樓第二天,南京城聚集了一百多個讀書人,集體在夫子廟哭廟。

  第三天,書生超過了三百,開始圍攻南鎮撫司,圍攻應天府衙門,圍攻六部衙門。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錦衣衛橫行無忌,書生要求南鎮撫司交出躲在裡面的田畹。

  要求應天府出面捉拿不法錦衣衛,要求南京六部出面,懲處錦衣衛指揮使田畹。

  讀書人如此暴虐,讓楊潮不由驚訝。

  江南富庶,讀書人極多,有功名的士子也極多,但是絕大多數都無法當官。

  但是因為大明朝養士的制度,這些書生有功名之後,就擁有了特權。

  比如秀才可以見官不拜,缺糧的時候,甚至可以到官府借糧等等。

  最重要的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可以免掉相當多的錢糧稅賦,僅僅一個秀才就可以讓兩百畝良田免稅,因此一旦考中一個秀才,往往就有人來投效,將自家的土地掛靠在秀才名下,逃到的稅額,會按照比例分給秀才。

  南京還有以介紹掛靠投效為生的牙行,可見這個行業是多麽的發達了。

  這些人有了功名,衣食無憂後,又沒法當官,整日間遊手好閑,心中又窩著火,因此常常在一起聚會,抒發懷才不遇的心情,這才有了江南文人喜好結社的基礎。

  讀書人成群結社,常常聚會,抒發心情,有時候說著說著,義憤填膺起來,乾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不罕見。

  有功名的讀書人俗稱生員,名士顧炎武曾做生員論,感慨“今天下之出入公門以撓官府之政者,生員也;倚勢以武斷於鄉裡者,生員也;……官府一拂其意,則群起而哄者,生員也;……上之人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鋤之而不可鋤也,小有所加,則曰是殺士也,坑儒也。”

  讀書人結社對抗官府的事情並不少,借勢欺壓鄉裡的事情也不少。

  因為異地為官制度,大多數官員都是在外地做官,而生員則都是本地勢力。

  因此生員聯合起來,對抗官府,抗捐抗稅抗糧的事情常常發生,大明朝年年都有積欠的稅款。

  官府稍稍不順讀書人的心,讀書人就敢群起聚眾打鬧衙門,最後哄走官員,而且往往不會受到懲罰,因為稍稍懲罰這些讀書人,他們就結黨聚眾大吵大鬧,大罵朝廷要焚書坑儒。

  朝廷對鬧事的生員毫無辦法,一而再再而三的寬容成了縱容,最後導致生員常常公然篾視官府和官員,難堪甚至凌辱官員。

  隆慶元年,無錫知縣韓錦川,因得罪了生員,導致諸生大嘩,當面唾罵。

  同年,常州知府李幼滋,被五縣諸生合擊,差點斃命。

  萬歷四十四年,原禮部尚書董其昌的宅第被焚,被地方官定性為“難發於士子而亂成於奸民”,就是因為當地書生圍攻董府,然後奸民借勢放火。

  崇禎七年,複社領袖張溥與蘇州府推官周之夔論戰,蘇州生員群起響應,張貼檄文驅逐周之夔,朝廷也對生員無可奈何,調周之夔改任吳江知縣,而這些生員又集中到吳江繼續驅逐周之夔,周之夔承受不住壓力最終辭職。

  讀書人對抗官府,當然官府做的也有錯處,可是朝廷法度廢弛,書生跋扈也可見一斑。

  凡是得罪了讀書人的,哪怕是當官的,那也別想好過。

  所以江南的官員都非常小心謹慎,不肯給讀書人機會群起攻之。

  愛好結社的江南書生,堪稱明末江南第一大‘惹不起’。

  江南的書生,不但富裕,文雅,而且任性。

  在北京城橫行慣了的皇親田畹,大概都要忘記江南書生的性格了。

  田畹也算是江南人,他本是揚州衛一個千總武官,同時還在經商。

  武官不值錢,哪怕是一個千總,沒有其他營生,過的也不會安逸。

  但是田畹從小精心培養他的女兒田秀英,這女兒也爭氣,長得漂亮不說,人還聰明,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無一不曉。

  田畹請人教她讀書寫字,請人教他吟詩作對,其實田畹是一個非常奇葩的人,他基本上是把女兒當成揚州瘦馬的方式培養的,田畹最開始的目的不過是將女兒將來嫁給一個達官貴人做妾。

  結果沒想到女兒選秀進了皇宮,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歡心封為貴妃,田畹的投資也收到了回報。

  因為皇帝而平步青雲步步高升,而田畹得到皇恩是因為女兒,是因為走女人路線,但是他女兒卻病重,田畹第一時間想到不是女兒的生死,而是自己的榮辱,他又想到了女人,可是他沒有第二個女兒可以送給皇帝了,於是來到江南,大搜美女,想要奉獻給皇帝,繼續享受皇恩。

  於是從揚州到杭州,江南各大名城都沒放過,最後追著蘇州名妓陳圓圓和董小宛的線索,來到了南京。

  卻不想惹到了南京的書生。

  楊潮一直就待在金釵樓,時刻把控著外面的信息。

  康悔則到處打探消息。

  時至中午,康悔匆匆回來。

  “康兄,如何了?”

  楊潮忙問道。

  康悔歎道:“鬧起來了,鬧起來了!”

  楊潮笑道:“沒人注意到我們吧。”

  康悔道:“那倒沒有。現在聚集了上百書生了,應天府、六部、錦衣衛,連江寧縣衙都給圍了。不但有秀才、童生,連舉人都有。說是官府不給一個交代,就決不罷休。”

  楊潮點點頭,這件事跟他有點關系,不過他只是點了一把火,卻沒想到這火燒的這麽旺,不過既然旺起來了,自己也就沒必要在扇風了。

  而是該考慮別引火燒身了,畢竟自己的名聲也不好,尤其是在那些書生眼中更是如此,書生們對自己在青樓圈子裡混的風生水起,非常不爽,經常暗中編排。

  “康兄,我得回軍營看看,胡全大概回去了,你這裡小心點。要是有人來金釵樓鬧事,讓他們盡管鬧,保人要緊。萬一不行,就把人暫時都送走。這房子,讓他們打砸去!”

  楊潮笑道。

  心中感歎,這些書生倒是挺有種的,不過也都是大明朝廷對他們太好,慣出來的毛病,滿清統治後,江南書生還保持這個毛病,結果跑去哭廟,卻被滿清官府抓起來,殺了許多有名的才子,甚至連一個做過大學士的大文人都殺了。

  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那是清朝,而在明朝,秀才才是最不講理的群體。

  康悔卻有些心疼,這次被田畹訛詐了五千兩銀子,萬一金釵樓再被書生給毀了,這段時間的積累可就全搭進去了,他實在是舍不得。

  “哈哈,別心疼了,如果真給書生毀了,一點都不可惜。別人不知道,柳如是那些名妓卻是知道的,如果被毀了,那也是因為我們庇護陳圓圓和董小宛,甚至是幫助柳如是才被毀的,這些女人還是很講人情的,用這座樓換取她們一個人情,值了。”

  楊潮安慰道。

  其實楊潮也不願意看到一手打造的金釵樓被毀。

  因為:“就是不好給阮大铖交代啊,人家好心好意的借房子給我們,卻給書生毀了。”

  楊潮不由搖了搖頭,匆匆出門,上了自己的馬車,往軍營方向走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