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21節 怎麽收場
  上架前最後一周了,收藏慘淡,這周三更,希望大家幫忙收藏啊。

  顧湄帶來的消息,蘇州、杭州的讀書人都在往南京趕,這讓李貞麗和李香君更擔心。

  顧湄卻一副風輕雲淡:“放心吧,翻不了天去的。”

  李香君冷哼:“沒什麽放心不放心的,我倒要看看,錦衣衛能把我怎麽樣!”

  李香君火爆脾氣一犯,那是什麽都不管的。

  李貞麗在一旁看著直搖頭,但是心裡卻更愛惜了,這女兒跟自己年輕時候一模一樣。

  顧湄呵呵笑道:“能怎麽樣?皇親國戚強搶青樓女子,書生士子們大義凜然主持公道。這事還輪不到我們為難。”

  “那該誰為難?”

  李香君隨口道,自從顧湄來了媚香樓,她心裡就不那麽難受了,其實她不是怕自己會被錦衣衛怎麽樣,她是怕被姐妹給背叛。

  顧湄來安慰她,這不像是暗算她的樣子。

  而且李香君也是冰雪聰明的人,她很快就想到,就算是楊潮和顧湄暗算她,他們暗算,總不能算到自己會撞柱吧,如果自己不撞柱,事情未必鬧的起來。

  她更相信楊潮讓他請書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是為了保護媚香樓。

  至於顧湄的眉樓沒有遭殃,那是因為顧湄比較聰明,給了錦衣衛一千兩銀子。

  而媚香樓,不管是自己,還是樓主李貞麗,都不是習慣阿諛奉承的人,所以遭了秧。

  顧湄一直住在媚香樓裡住了兩天,並且說服李香君一起,寫信給一些當官的尋求保護。

  至於眉樓,顧湄不僅不回去,而且直接關門停業了,顧湄甚至勸說李香君也關門歇業。

  但是李香君不但不肯,每天還都熱情的招待來媚香樓的士子,因為她總覺得這些士子,是因為替媚香樓出頭,才鬧出這麽大陣仗,這些書生士子仗義,她李香君不能無情。

  “不好了,不好了,有書生去圍攻金釵樓了!”

  突然一個仆役急匆匆來報信。

  “什麽!”

  李香君和顧湄頓時一驚,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

  尤其是李香君,忽然感覺頗為愧疚,她剛才還懷疑楊潮算計自己,哪想楊潮的金釵樓卻突然就遭難了。

  不由白了養母李貞麗一眼,似乎在說“這算哪門子算計人,算計人把自己都算計的道理,可沒聽過。”

  “樓裡的那些姑娘們呢?”

  顧湄立刻就問道,她對金釵樓裡養著的那一百多個姿色平平的丫頭,非常關心。

  其實顧湄一直都弄不懂楊潮為什麽要養那麽多丫頭,僅僅是為了給名妓伴奏嗎?

  如果僅僅是伴奏,養這麽多丫頭,太不劃算了。

  顧湄幾乎可以肯定,換個人肯定不會要那麽些丫頭。

  因此她一直不太明白楊潮的想法,但是卻知道,沒有楊潮,那些丫頭的未來不會太好,不是被賣給普通人家做婢女、侍妾,就是直接買到低級的窯子裡去。

  “對,金釵樓裡的人呢?”

  李香君也忙問道。

  仆役喘著氣道:“金釵樓的打行正堵著前門,其他人都從後門逃了出去,他們派人來,想借咱家的畫舫。”

  李香君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金釵樓後門對著秦淮河,這跟媚香樓一樣,有船的話,這些人就可以逃走了。

  事不宜遲李香君立刻道:“好,快讓人去備船,全都開去把人先接到咱媚香樓來。”

  媚香樓有三艘畫舫,一次就能把金釵樓的人全都帶走。

  仆役答應一聲就走下樓去了。

  ……

  得知金釵樓還是難逃一劫後,楊潮不由苦笑不已,他早就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

  但還是沒想到這些書生這麽任性妄為。

  大明的書生,如同一群被慣壞了的孩子一樣,任性妄為、自私自我、膽小懦弱、而且極度缺乏責任感。

  東林和複社這樣的文人團體,也自然表現出了這樣的群體性。

  “不是同道,即為仇敵”,東林黨極端好鬥,目空一切,連皇帝有時候都不放在眼裡。

  為了博取一個犯言直諫的名聲,當庭大罵皇帝,希望被皇帝責打,然後天下揚名。

  皇帝的聖旨如果沒有內閣文官的副署,文官甚至就不會接旨。

  這種情況看似好像很厲害,有削弱君權獨裁的模樣。

  可是真這樣就好了,文人的好鬥其實是一種任性,他們為了取得想要的權力不擇手段,就好像後世一個想要得到心儀玩具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給買,大哭大鬧、又摔又打。

  文人好鬥是一種自私自我,當他們想要權力,誰不給他就是仇敵,誰不給他就是奸佞。

  好像這國家的一切都應該是他們的一樣,要是文官阻擋他們就是奸佞,就是閹黨,要是皇帝阻擋他們,就是昏君,就是暗主。

  文人好鬥還是一種膽小懦弱,如同一個個卑微的小人物一樣,如果他們一個人在街上,絕對表現的一副斯斯文文,口稱君子動口不動手,不會與人動手廝打,因為他們打不過別人,動手會吃很大的虧。

  可是當一大群書生聚集在一起後,他們就開始表現出攻擊性,而且是一種無畏無懼歇斯底裡的攻擊性,完全跟一群暴民一樣肆無忌憚,毆打官員、衝擊衙門他們都敢乾。

  很顯然這是一種懦弱之人,掩飾懦弱的潛意識作用。

  文人還極度的缺乏責任感。

  當外敵入侵後,一個個卻表現得無恥透頂,要麽躲起來自稱遺民,隱居起來,並以此標榜道德高潔;要麽直接乾脆投降,開始瘋狂的讚頌侵略者,把敵酋誇讚為聖君。

  這就是明末的文人,完全被這個社會慣壞了。

  “好了,康兄,人沒事就好了。”

  康悔親自來送信,金釵樓毀了,裡面的家具,窗戶都被砸壞,甚至大門都給拆了下來,就差放一把火了。

  幸好康悔時刻小心,當看到一大群書生往金釵樓走的時候,他先堵門,然後讓所有人從後門到秦淮河邊,之後當書生們打砸的時候,所有金釵樓的人坐上媚香樓的畫舫從容離開。

  楊潮這段時間躲在軍營中,靜候事態變化,康悔留在城中,負責幫楊潮到處打探消息,一有什麽風吹草動,立刻派人來通知楊潮。

  “人當然沒事,李貞麗和李香君讓我們的人暫時住在媚香樓裡。”

  康悔說著,一直皺著眉頭。

  最後歎道:“可該怎麽收場啊!”

  楊潮笑道:“該怎麽收場,輪不到你操心,這是皇帝的問題!”

  康悔又道:“那我們怎麽辦?”

  楊潮呵呵一笑:“我們啊,應該馬上就能回城了,然後該開張開張,該掙錢掙錢!”

  康悔一愣,啊了一聲,卻不知道說什麽了,他不敢相信,發生了這麽大事,到了最後,反而像什麽事都沒發生一樣。

  沒人相信,柳如是不相信,她急匆匆的催著王瀟趕回南京。

  顧湄不相信,她給了好幾個交好的大官寫了信,可沒有一封回信。

  李貞麗、李香君不相信,母女兩人準備好了毒藥,如果受辱寧願一死。

  連官員都怕,怕的不敢跟這次鬧事中任何人牽扯上關系,哪怕是讓人心儀的名妓。

  “王公子,既然你不肯回去,那還請派船送我回去!”

  柳如是態度堅決。

  王瀟迫於無奈,在還沒收到楊潮的消息,反而隔三差五的看到運河上有書生向南京奔走,盡管擔心,王瀟還是硬著頭皮帶柳如是回南京,但是兩人都喬裝打扮了一下。

  此時南京大有失控的態勢,官府舉措失當,或者說沒有舉措,沒有舉措才是失當的。

  之所以沒有舉措,是因為拿不定主意。

  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為六部之家意見難以統一。

  南京六部與北京不同,南京六部以兵部為首,北京則是吏部第一。

  南京六部自己內部意見都不統一, 別說六部了,就是兵部自己內部都不統一,分為剿撫兩派,剿派的意見不但兵部內部反對,更是被禮部大肆反對,禮部相當於後世的文教部門,這些讀書人都歸他們管。

  沒有集體的意見,兵部尚書絕對不敢私自命令軍隊驅散書生,沒錯是驅散,沒人敢用鎮壓兩個字,大明號稱‘養士’三百年,‘養士’是一項國策,沒人敢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犯了就是原則性錯誤。

  就是派兵驅散都不敢,此時這些生員正氣勢洶洶,此時派兵萬一發生衝突,死上那麽一兩個書生,那就了不得了,南方書生團隊就敢大聲呼喊焚書坑儒,會鬧出更大的事情來的,別人不害怕,到最後自然是下命令的那個人受罪,以當今天子的脾氣,弄不好要掉腦袋。

  所以兵部尚書是最堅決的撫派,派兵坑殺讀書人這個罪名,無論如何他是不會擔的。

  如果他不派兵,到了最後,頂多受到彈劾,官降三級就算是最重的了,如果派了兵,不講理的秀才遇到不懂禮的兵,鬼才知道會發生什麽。

  而且這件事禮部也有關系,兵部如果派兵,出了事情,禮部毫無疑問會立刻出來彈劾,如果兵部不管的話,出了事情,禮部反而要跟兵部共同承擔,甚至禮部是第一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兵部是絕不會出頭的。

  因此事發一晃就是十天,南京城已經有上千讀書人聚集,官府卻一點作為都沒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