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62節 滿額
軍營中,趙康跟呂末按照名單,挑出了二十人,組成了楊潮的親兵隊。,一路有你! m

 這二十人都是見過血,不過指揮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弱,都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卻大字不識一個,屬於那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型的壯漢。

 這些人當軍官不太合適,楊潮才拉進自己的親兵隊當做精兵使用。

 對這些壯漢,他們原本的軍官也很喜歡,這些人都比較老實聽話,還能打,誰不喜歡。

 可是在楊潮的命令下,也沒人敢反對,只能嘀咕兩句,跟呂末、趙康抱怨兩句,趙康竟然還懂得安撫一下同僚,沒有得了便宜賣乖,這麽明顯的進步楊潮也是看在眼裡。

 組建了親兵隊後,還得繼續招人。

 右司把總黃衝的兵額,楊潮一個都不想浪費,還有至少三百人可以招。

 楊潮這邊清理掉了陳寬和李富兩家兵額,又有些富余,因此直接報招四百,兵部竟然批了。

 同樣的班子,胡全、呂末和趙康三人,負責去招兵。

 但是招了一天,竟然隻招了一百個人,這跟上次可是完全不同。

 楊潮以前招兵一直都很容易。

 經過詢問才知道,竟然是因為自己的軍餉已經失去了吸引力,小兵一個月兩錢銀子,伍長三錢,隊正一兩,旗總二兩,百總三兩,軍官自然還不算差。

 可是對於小兵就差多了,大米已經漲到三兩八錢銀子一擔了,小兵一年的軍餉還不能買一擔米,也就是說無法養家糊口。

 老兵是因為覺得餉銀下發利索,而且軍中夥食不錯,升遷也是有希望的。只要運氣好,殺幾個江匪就能升官,他們嘗到了甜頭。因此願意繼續來營中,可是兩錢銀子對於新兵。真的沒有吸引力了,所以那些知道或者不知道楊潮的人,都不太樂意當兵了。

 一天時間隻招了一百個人,這讓楊潮不得不考慮漲軍餉了。

 漲軍餉,楊潮不是作為負擔考慮的,如果一個士兵不能養家糊口,如何指望他們能有榮譽感。

 跟乞丐一樣的士兵,除了是一具混吃等死的行屍走肉外。還能有什麽。

 但是對於物價楊潮從來沒有什麽概念,因為自己還沒怎麽為生計發過愁。

 軍營中的李富也不例外,他雖然是個種菜的,其實也是一個小富翁,幾十畝菜田,每年至少二百兩收入,日子過得比一般的鄉下地主還要滋潤,因此物價對他其實也沒多大影響。

 楊潮最後是找張大桅商量的。

 張大桅老成持重,也沒有其他營生,楊潮給他開的軍餉也不過是一兩銀子。因為給他也弄了個隊正的身份。

 老張表示家中確實拮據,但是他一兩銀子的餉銀,還是能夠養家糊口的。但是還不足以讓全家都吃飽飯,如果能漲到二兩銀子,他一家三口就能過上不錯的日子了。

 也就是說翻一倍。

 但是老張是軍官,需要二兩銀子養家糊口,如果是士兵,老張表示都是家裡的閑散勞力,留在家裡都是負擔,留在軍中管飯就給大家解決大麻煩了,其實不需要漲月餉。一個月兩錢銀子不算少了。

 但是考慮再三,楊潮還是決定加餉。明代北方戰兵的餉銀一般都是一兩到一兩五,但是實發到手上的不會超過五錢銀子。楊潮乾脆就給自己的兵發五錢。

 軍官相應提高,伍長漲為一兩,隊正漲為二兩,其中五兩,百總十兩,如果到了把總,一個月光是餉銀就有二十兩。

 新的軍餉待遇很快就頒發下去,而且楊潮堅持明文張貼出來,讓所有士兵看著,盡管都不識字。

 集合所有士兵訓話,告訴他們新的制度,哪怕是經過嚴格訓練,這餉銀依然讓人嘀咕起來。

 新招來的那一百士兵,就更不用說了,大聲喧嘩不止。

 有了這新的餉銀制度,楊潮相信應該有吸引力了。

 這次也不去上門招兵,直接寫了十幾封告示,張貼到各個衛所去,讓想當兵吃糧的青壯自己來軍營報道。

 果然第二天就開始有青壯來到大營,打聽清楚小兵真的可以有五錢銀子後,都願意當兵。

 胡全在大營門口擺開桌椅,呂末在一旁幫忙記錄,趙康則帶著親兵負責維持秩序。

 頭一天就招了一百人,第二天招到了兩百,第三天招了剩余的一百後,大門口排隊的還有三百人以上,跟他們說招夠了,還有人憤憤不平,表示走了大老遠的路才來到這裡,結果沒當成兵。

 對這些鼓噪的青壯,直接出動親兵隊,排開陣勢威懾了一番就都散去了。

 軍隊編組已經很正規了,有上次擴軍三百的經驗,這次在加四百人也不在話下。

 不過很多老兵基本打散了,尤其是那些見過血的士兵,最少都是一個隊正。

 就連上次陳寶弟的士兵,只是守在船尾,從頭到尾看別人衝殺,也至少都混上了一個伍長當。

 這樣一來,唯一成建制的老兵,就是楊潮身邊的二十個親兵了。

 完成編制,提拔了一批新的伍長隊正後,楊潮召集老的九個隊正開會。

 現在其中三人,呂末、王璞和趙康都已經是旗總了。

 只有許多男、陳寶弟、宋坤、李五六、孫長福、鄭永旺還是隊正,還在帶新兵。

 但是這幾個老隊正無疑比那些新提拔上來的更有指揮經驗,也更有帶兵經驗,哪怕是見都沒見過廝殺的孫長福、李五六、鄭永旺也比那些新提拔上來的隊正更有一種軍官的氣度。

 楊潮告訴這九人,雖然各自的官職有高有低,但是大家還是在同一水平線上,自己現在升到千總了,手下有一個把總缺額,將從這九人中選出來,至於誰能夠當選,依然看表現。

 楊潮宣布,今年同樣會繼續辦識字班,識字提一級的制度依然沒變,呂末已經通過了識字,因此不用在考試了,但是其他人如果通過考試照舊提一級。

 另外殺敵立功依然照去年的制度,人頭功勞會按照制度來分配。

 因此要想升遷,就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殺敵立功,第二條可以用功識字。

 升遷途徑公開透明,楊潮相信今年用心識字的人肯定比去年多多了。

 因為至少許多男等依然跟過去自己手下小兵一樣職務的老隊正心裡很不舒服,進取心非常強烈。

 開完會,留下了趙康,依然鼓動他,告訴他現在軍中就只有他手下是見過血的精兵了,能不能立功就看他的表現了。

 趙康表示不讓楊潮丟臉,楊潮告訴他,今年他將代替去年的王璞護船,也就是讓他天天去護航,更有機會碰到江匪,趙康立刻新歡鼓舞,這是最好的機會。

 又跟呂末和胡全單獨聊了聊,告訴這兩人,他們雖然被楊潮任命做了旗總和百總,但是楊潮詢問他們願不願意放棄。

 以前楊潮根本不考慮,但是現在楊潮有能力幫這兩人弄到秀才功名了。

 首先胡全,以前連縣試、府試都通不過,縣試太簡單了,就是縣令直接閱卷,江寧縣令楊文驄哪裡,楊潮一句話的事情,府試也容易,應天府尹如今也是楊潮的‘好友’,因此通過縣試府試兩級,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至於秀才也不算難,提學禦史徐之桓這次因為安撫書生有功,功過相抵最後沒有受到責罰,原任留職,不降不升,而原本他極有可能因為書生哄鬧一事,被牽累問罪的,因此徐之桓算欠楊潮一個人情。

 提學禦史恰好就能管到院試那一級,盡管他一個人說了還不算,但是讓他幫忙保兩個秀才過關,並不是什麽難事。

 欠楊潮的人情,讓徐之桓用兩個不算值錢的秀才功名來還,他大概不會覺得為難。

 胡全表示一切讓楊潮幫他做主了,他就是個沒主見的,自己要幹什麽都不知道,來軍營還是楊潮拽著他來的,否則他現在還在殺豬。

 呂末則很乾脆的表示自己現在的功力距離秀才好差的太遠,想繼續讀幾年書後再說,他倒是個有自知之明的, 他的水平也就是剛剛開蒙,就去考秀才實在是太說不過去。

 楊潮沒答應幫胡全拿主意,讓他自己好好去考慮,去計劃,楊潮可不想自己的朋友到連自己的人生都沒有主意的地步。

 楊潮答應了呂末,讓他繼續讀幾年書,等他自己覺得差不多了,在幫他運作考科舉去。

 兵招滿了編隊也完成了,可是之後楊潮還是忙碌了好一陣子。

 因為總共八百多人的士兵,全都要建立檔案制度,可讀書識字的就三個人,呂末還只是剛識字,因此主要的重擔其實是楊潮和胡全做的。

 讓楊潮感覺自己的軍中嚴重缺少文書,辦識字班是一方面,要快的話,還是直接招幾個讀書人來的快。

 除了這點之外,一切都還算正常,工匠來營中開始修建澡堂子,李富的大棚菜開始出菜,戰船再次掙錢去了。

 因此一等檔案工作忙完,楊潮就有了空閑,而這時候金釵樓重新開張,楊潮正好去看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