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40節 虜兵搬家
14261971">();已經十天了,大雨下個不停。-\ 經典小說書友上傳/-看最新更新章節--

 哪怕是白天,天也顯得很低,壓得人心情很沉重。

 更讓人沉重的是,虜兵依然沒有撤退。

 虜兵的耐心超出了楊‘潮’的估計。

 楊‘潮’本以為虜兵不需要多久就會自己撤走了43395/" 撿個美男當老婆();。

 因為虜兵原來肯定不可能擁有太多的補給,他們不像明軍,本土作戰總是能找到支持,當然這種支持可能也不會多。

 但是虜兵這種跨越幾千裡的異鄉劫掠作戰,肯定不會得到任何支持,能搶到就有吃的,搶不到就只能挨餓。

 楊‘潮’知道虜兵是從山東千裡奔襲來就博洛,也一直沒有發現虜兵有攜帶輜重的跡象,因為他們沒有車輛,全部都是戰馬,戰馬就算能夠駝一些物資,也十分有限。

 按理說這種作戰,能支撐十天,就已經是極限了,可是虜兵硬是困了楊‘潮’半個多月。

 而且自從楊‘潮’炸掉了虜兵的護城河通道之後,虜兵就再也沒有發動過攻擊,既沒有試圖重新填堵護城河,連‘騷’擾都沒有進行過。

 倒是不時有虜兵出動,小股小股出動,一人雙馬甚至三馬,有時候早上出發晚上才回來。

 經過詳細的探查,楊‘潮’知道這些虜兵都是出去劫掠了,每次回來馬上都會馱著東西,不用說這是去搶為生的物資去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十天。

 而這十天一直都在下雨。

 前三天下小雨,第四天開始,雨不但沒有停,反而變得大了。

 一開始楊‘潮’以為虜兵不攻城,是因為下雨了,下雨天氣就‘潮’,天氣‘潮’濕,則弓松軟,不能作戰,強行開弓的話。‘弄’不好會拉斷弓弦、弓臂,所以虜兵停止了攻城。

 但是發現虜兵連‘騷’擾都沒有,就是死死圍城,然後不斷的出去劫掠,楊‘潮’感覺事情沒有那麽簡單了,虜兵這是想把自己圍死。

 不由想起去年看到的塘報,祖大壽在錦州被生生圍了大半年。最後要靠著吃人堅持下去。

 楊‘潮’可不想這樣,真的斷糧了。[.讀書]他寧可帶兵出去跟虜兵決戰。

 楊‘潮’想過很多海州之戰的結果,卻從沒想過會是這種情況。

 沒想到會變成虜兵長期圍城,在大明境內,長期包圍一座大明城池。

 這簡直太匪夷所思了,虜兵能夠包圍錦州,楊‘潮’一點都不意外,錦州在關外,位於敵我‘交’界處,虜兵擁有騎兵可以說佔據了地利。可是海州在大明境內,而且是大明複地,已經位於江淮地區了,可虜兵竟然能夠對海州實施包圍。

 這在軍事史上都是一種奇跡,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虜兵夠強,持久作戰的經驗豐富。對生存需求極低,能夠通過劫掠保持戰鬥力,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明軍給了虜兵馳騁如無人之地的機會。

 如果大明朝廷能夠調集援兵,能夠給海州解圍,虜兵是萬萬不敢大膽到選擇這種匪夷所思的戰術的。當然大明朝廷如果擁有能夠如指臂使的軍隊,虜兵大概也不可能從遼東打到海州了。

 敵我雙方的客觀條件,造成了現在這種結果。

 至於援兵,楊‘潮’不由想起淮安時候一些武官的表現,估計自己大概在海州堅守一年,也沒有人來救援他,祖大壽在錦州堅持了半年43396/" 重生之莫若();。大明朝好歹想方設法解救,雖然連洪承疇這樣的名帥帶領的援兵都被虜兵一鍋端了,可祖大壽好歹有個盼頭,現在的海州則是沒有任何希望了,如果虜兵一直這麽包圍下去,楊‘潮’感覺自己出了出城死戰,還真的沒有任何選擇了。

 而要出城決戰,晚戰顯然不如早戰,現在海州好歹還沒有斷糧,還能夠吃上十來天,可是真要熬到那時候在決戰,在物資補給不足,軍心不穩的情況下決戰,並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楊‘潮’不得不在立刻出城決戰,還是在堅持幾天等待虜兵撤退的選擇中糾結。

 虜兵表現出來的圍城態勢,也讓海洲人感到惴惴不安,各種暴力事件開始頻發,圍繞糧食和財物的搶劫、偷竊事件不斷出現,甚至到了當衙役追捕的時候,反過來追打衙役的情況。

 眼看著海州城旦夕失控,宋濂典史終於肯低下頭來跟楊‘潮’商量,第一是希望楊‘潮’派兵入城維持,第二則是商量是不是減少每天的口糧定量,減少一半定量。

 糧食定量減少一半,自然能夠將成立的存糧多支持一倍的時間,海州就還能堅持一個月。

 但是楊‘潮’想了想還是拒絕了,海州城在令人窒息的圍城過程中,已經開始出現群體‘性’崩潰跡象,如果現在收緊口糧定量,等於是在全城百姓心裡那跟緊張的弦上,又加上一塊沉重的砝碼,這根弦‘弄’不好就直接崩斷,然後整個海州城頃刻失控。

 至於派兵進城維持秩序,這個楊‘潮’道是沒有拒絕,也不用出動自己的‘精’兵,只是讓軍官帶著那些民壯,拿著武器在城中跑步,喊著口號就足以震懾宵小了。

 但這一切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要解決根本問題,還得放在如何打退虜兵,放在如何解了海州之圍上。

 “大人!城北虜兵行動了!”

 就在楊‘潮’在房間中暗自沉思的時候,突然負責守護北牆的守兵急報。

 雖然虜兵不攻城,天上也下著大雨,似乎攻城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楊‘潮’依然留著部分兵力守城,當然只是少部分人,一面城牆上放了一個旗隊而已。

 來報告的,正是孫長福旗隊的士兵,被親兵帶進楊‘潮’房間中。

 楊‘潮’仔細的詢問了一番後,確認虜兵不是簡單的出動劫掠,而是整營出動的大行動,楊‘潮’立刻就動身趕往北城,同時命令所有休息兵力,時刻準備。

 楊‘潮’迅速的來到北城牆後,確實看到虜兵正在大規模行動,一隊隊騎兵出動,一人帶著三匹馬,甚至四匹馬,還有一輛輛手推車推著一包包糧包狀物體。

 虜兵的情況讓楊‘潮’很疑‘惑’,這不像是出城劫掠,也不像是準備攻城,倒像是搬家一樣。

 只見到虜兵一輛輛車,一匹匹馬,從北營出發,遠遠的沿著運河朝東移動。

 楊‘潮’的士兵時刻跟著虜兵的隊伍,很快就發現,虜兵的目標是海州城東的兵營。

 圍三缺一?

 楊‘潮’不由這麽懷疑著。

 此前海州的態勢一直都是四面封堵,四面都是虜兵兵營,城南的朐山大營是主營,城東、西、北三面都有一座兵營,其中朐山大營最大,其他三座兵營稍小43397/" 重生之豪門佳媳();。

 現在虜兵北營的士兵都去了東營,給海州城‘露’出了一個突圍的方向,讓楊‘潮’不由猜測虜兵是想玩什麽圍三缺一,依次打擊明軍的士氣,‘誘’使明軍突圍,然後他們銜尾追殺。

 但是楊‘潮’總覺得不對勁,虜兵真這麽小看自己嗎?如果真是這樣,那大概不會放棄攻城,就算原本很看不起明軍的戰鬥力,在海州城上一番較量,虜兵也該清醒了。

 既然虜兵對楊‘潮’重視,怎麽會用這麽天真的計策,或者是想打擊自己士兵的士氣吧。

 楊‘潮’心中暗道,直到回報虜兵北營士兵全都撤進了東營,並且沒有進一步舉動後,楊‘潮’依然疑‘惑’不解猜不明白。

 然後悄悄的讓人傍晚冒險遊過河水,卻虜兵廢棄的北營中查看了一番。

 回報的結果既合理又意外,哨探回報說,虜兵北營中有多處積水。

 下了這麽多天大雨,河水都快漲過河岸了,海州的地形是西南高,東北低,因此薔薇河才是從南向北,在轉向東邊流去,最後流入大海。

 而北邊是最下遊,因此地勢最低,這裡積水就不足為奇了。

 連日大雨,河水暴漲,虜營積水,在正常不過了。

 ……

 虜兵朐山大營中。

 圖爾格正在聽北營搬到東營的情況,搬遷大營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虜兵中保留了太多的遊獵部族習氣,那就是奴隸製,財物甚至人都是有主人的,整隻軍隊就是一個個奴隸主帶著一群群奴隸,因此軍營中充滿了山頭主義,你的我的分的很清楚。

 如果劫掠順利,搶到足夠多的物資,那當然沒有什麽,但是如果一旦陷入緊張,物資不夠用的時候,就會頻繁的出現糾紛,北營和東營要合營,主要問題就是各種物資的問題,北營遷到東營去,牽扯到各種物資的轉移,以及佔用東營資源的問題。

 今天你為了我一頂帳篷, 明天你為了我一鬥乾草,都能吵起架來。

 圖爾格煩不勝煩,所以這次合營,才拖到了現在,直到水都淹了北營,他們才開始合營。

 圖爾格明白,其實倒不是真為了那麽點東西,現在確實緊張,但是還沒到過不下去的地步,真正的原因是一個個都急躁的如同火‘藥’一樣,一點就著。

 而導致大家焦躁的,則是這久拖不決的戰事,現在已經出現各種怨言,基本上沒有人想打這一仗了,無論圖爾格強調海州有多麽富庶,無論他許諾給大家分到多少東西,都沒人願意繼續拖下去了。

 “主子,實在是打不下去了,今天我下面五個牛錄裡四個都有人倒了,再拖下去,別說打進海州了,病都病死了。”

 圖爾格不由悶哼,旗下一個奴才匯報完合營的事情,借機就跟他訴苦。

 但是圖爾格也知道,奴才說的也不全是瞎編的,疾病此時確實成了他們一個大威脅。d();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