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38節 楊潮的消息(二)
“捷報,捷報啊陛下!”

 秉筆太監王承恩急匆匆小跑著奔向乾清宮西暖閣,結果太著急一下子給絆倒在高高的門檻,一下子撲倒在地,一隻鞋子飛過頭頂,險些砸到正在案頭批閱奏折的崇禎皇帝,接著王承恩顧不得爬起來,連滾帶爬的撲到崇禎案前。 ///

 崇禎看著滑稽的奴才,險些沒忍住噗嗤笑了出來,幸好強忍了一口氣,才沒有失掉皇帝的威嚴。

 接著崇禎佯怒道“你這奴才,慌慌張張幹什麽!”

 似乎是被皇帝的威嚴震到,王承恩跪在案前,瑟瑟發抖起來。

 但是仍然帶著略顯驚喜,卻有惶恐的聲音,顫顫巍巍道“啟稟陛下,捷報來了!”

 “捷報?”

 崇禎稍微愣了一下,但是有繼續批閱起了奏折。

 “又是周閣部的捷報嗎?有捷報總沒有的好!”

 話雖如此說,崇禎皇帝還是不經意間稍微皺了下眉頭。

 周延儒是他信任的臣子,東虜入寇,周延儒自請督師,這種態度讓崇禎很欣賞,他喜歡這種做事主動的臣子。

 結果周延儒到了通州後,三天兩頭的給他送捷報,一開始崇禎皇帝還很喜悅,可是這些捷報都沒有人頭送來,到了最後反而惹起一個個言官的彈劾,彈劾周延儒坐困通州,坐視韃子肆虐滋擾百姓。

 王承恩抬頭看著皇帝依然低頭忙碌,他小心的說道“啟稟陛下,這次不是周閣部的捷報,是從淮安漕督府傳來的,海州捷報,斬殺三百,人頭已經送到,正在兵部勘驗!”

 “什麽!”

 崇禎這時候終於放下了手裡的禦筆,抬頭愕然的看著王承恩。

 “到底什麽情況?史可法的奏疏呢?”

 皇帝急問道。

 以遼東經常傳來的沒有人頭的捷報,和這些天周延儒送來的捷報解釋。韃子都是騎兵,算打贏了他們也往往沒有人頭,除非是能將韃子擊潰,否則根本不可能有斬獲。可是史可法送來了三百人頭,這意味著江南有一場大勝,擊潰的敵人遠不止三百。

 王承恩磕著頭道“回稟陛下,奏疏剛剛送來,奴婢截下了。在奴婢懷裡。”

 皇帝已經站了起來“還不快呈來!”

 王承恩這才爬起來,一瘸一拐的朝著皇帝走去,手裡已經拿出了一封硬紙奏折。

 皇帝看著這奴才的樣子,臉稍微露了一個不忍的神色,但是很快一把拿過了奏折翻看起來。

 看著皇帝的手都不由的抖了起來。

 史可法在奏折將前因後果都交代了一番,海州被圍,史可法派一個從南京來的千總官去救援,這千總趕到海州,發現城外有三百多虜兵,於是一番激戰。幾乎將虜兵全殲。

 事情雖然簡單,可是在史可法這樣的臣手裡,妙筆生花,硬是寫出了即視感。

 皇帝看完後,一把將奏折拍在了禦案,深吸了一口氣歎道“好一個猛將!”

 正面三百騎兵,徑自衝鋒,以步兵衝鋒騎兵,陣斬三百,沒想到自己治下竟然有如此猛將。當真是賢王出名臣。

 王承恩看到皇帝的表情,立刻在一旁恭維起來“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此猛將。何愁不能平東虜!”

 但是隨即王承恩露出疑慮“只是那些人頭兵部還沒有勘驗過,尚不知道真假!”

 王承恩說完小心的看著皇帝,自從從小在信王府侍奉崇禎的曹化淳回家奔喪後,王承恩代替曹化淳成了秉筆太監,深得皇帝的信任,尤其在崇禎越來越對官集團的表現失望後。王承恩幾乎成了皇帝最信任的人,連周延儒要再相,也得賄賂他。

 王承恩之所以能做到這一步,絕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太監,而是因為他極懂察言觀色。

 果然看到皇帝一副自信的口氣“史可法已經勘驗過了,史可法是個辦事認真的臣子,他勘驗無誤那不會有什麽問題。”

 王承恩暗自小小得意了一番,給皇帝遞一句舒服的話,可以讓皇帝英明一下“聖英明!”

 崇禎擺擺手“如此猛將,如此臣子,當賞。賞這個,嗯,楊潮一千,不賞三百兩銀子,史可法也要賞,賞五百兩!”

 王承恩忙道“陛下仁厚!”

 崇禎擺擺手“快去辦吧。”

 王承恩一溜煙的跑走了,像他急匆匆而來一樣,這也讓皇帝點了點頭,接著低頭又看了一遍奏疏,欣喜略帶惋惜,可惜只有三百虜兵啊,不想周延儒總是報來成千萬的虜兵被打退的捷報。

 隨著海州捷報,皇帝龍顏大悅,封賞功臣的消息傳出來,很快楊潮的名字也被越來越多人提及,別越來越多人知道。

 楊潮的消息之所以引起這麽多反映,除了他已經擁有了一定分量之外,最大的原因其實還是打了勝仗的關系。

 這次東虜入寇,海州的楊潮不知道,可是其他地方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情況,如官場的人,東虜肆虐山東,周延儒為了在皇帝面前邀功主動要求督師,結果帶著大軍賴在通州根本不南下,根本不去山東。

 賴在通州整日間跟各級官員喝酒享樂不提,反而動不動給皇帝報一個捷報。

 全天下都知道周延儒的捷報是怎麽回事,唯獨皇帝不知道,各種賞賜、嘉獎,一點都不吝嗇。

 可是楊潮的軍功,跟周延儒報的那些所謂打退了成千萬的捷報不通,楊潮的軍功是實打實的,每一個都有人頭為證,而且還活捉了一大一小兩個虜兵俘虜,其一個還是帶兵劫掠的虜酋,這意義太不一樣了。

 因此在官場簡直是讓人震驚,外加側目,基本沒有人懷疑楊潮會因為這個軍功而飛黃騰達,只要楊潮一直這麽能打,成長成下一個左良玉是很有可能的,因此這時候得罪楊潮是不明智的。

 所以熊明遇本來已經打算跟鎮遠侯府和解,答應顧肇跡讓他小舅子重新出山的事了,可是消息一來,熊明遇立刻用南京兵部尚書的權力,將顧肇跡的保舉給完全否定。

 所以本來因為許仲孝非常會做人, 楊潮北後,認定楊潮必死無疑的情況下,馮可宗早沒有了收拾許仲孝的心思,踏踏實實安安心心的享受許仲孝的種種孝敬,結果楊潮打了勝仗的消息傳來,馮可宗當即打定主意跟許仲孝斷交了。

 其實聽到這個消息,馮可宗當時嚇了個半死,楊潮在南京時候的操作,實在是給馮可宗弱小的心靈帶來了太大的傷害,別人只是知道楊潮不好惹,馮可宗可一直把楊潮當做活閻王的。可是活閻王托付他的事情他不但沒有辦好,反而跟許仲孝勾勾搭搭,分享好處。

 馮可宗頓時回憶起過去的感覺來,心直罵自己愚蠢,楊潮去殺韃子,怎麽可能失敗,楊潮怎麽可能是那種冒失的人,怎麽可能做沒有把握的事情,楊潮要去殺韃子那肯定能殺的嗎,誰還管韃子滿萬不可敵的傳說,馮可宗只知道,只要楊潮想做的事情,不可能做不成,他要殺韃子,韃子是低著頭乖乖讓他砍,馮可宗都不覺得怪了。

 結果現在消息傳來,讓馮可宗頓時手足無措,亂了分寸。

 不過沒幾天,又一個關於楊潮的消息傳開了,楊潮被十萬大軍死死包圍在海州城!xh118.易.看.小.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