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31節 投名狀
  三天一過,南京城內的書生,減少了一大半。

  楊潮這才讓馮可宗再次張貼告示,這次的告示是革功名,針對的是那些有功名護體的書生。

  對於有功名的秀才和舉人,去除學籍對他們的威脅不大,想去除他們的學籍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要先革去他們的功名,然後才能去除他們的學籍。

  同樣的效果,有些書生隱匿了,但是剩下的更憤怒了。

  南京的各大衙門,幾乎都關門了,官吏全部放假,隻留幾個倒霉蛋看門,防止衙門被書生砸了。

  “楊大人我們今天幹什麽?”

  連續張貼了兩封告示後,馮可宗既看到書生數量減少,又看到哄鬧更加洶湧,心情越發複雜。

  第二封告示張貼出去第三天后,馮可宗迫不及待的問楊潮。

  楊潮笑道:“抓人!”

  “啊!”

  馮可宗驚叫了一聲,沒想到要在風頭這麽緊的時候抓人。

  “抓誰?”

  馮可宗神情嚴肅,毫不遮掩自己的緊張。

  楊潮笑道:“誰名氣大,抓誰!”

  馮可宗還是不知道該抓誰,問道:“請楊大人明示。”

  楊潮道:“金陵四公子!”

  “啊!”

  馮可宗再次驚叫了一聲。

  金陵四公子,全都是官宦世家,全都是豪族子弟,在官場中關系錯綜複雜,輕易動不得。

  而且這段時間四公子天天夜宴,聚集各地的書生士子,形態恣意,放蕩不羈,聲勢正盛。

  又有南京城一幫名妓給他們捧場揚名,這四公子這段時間可是出盡了風頭。

  這時候去抓他們,可是要惹出大事的。

  馮可宗勸道:“楊大人三思啊。”

  楊潮笑道:“馮大人三思才對。”

  馮可宗疑惑道:“我?”

  楊潮道:“對啊,你。”

  馮可宗迷惑:“請楊大人明示。”

  楊潮道:“是你們錦衣衛抓人。”

  “什麽!”

  馮可宗一下子站起來,沒想到楊潮所說的抓人,竟然是讓他去抓人,貼貼告示他沒問題,讓他去抓人,這樣的渾水他可不敢趟,連兵部都不敢抓人,他一個小小的錦衣衛千戶抓人,這不是找死嗎。

  而且這次的事件還是錦衣衛惹起來的,錦衣衛現在去抓人,豈不是火上澆油嗎。

  “萬萬不可啊。”

  馮可宗站在一旁,連聲道。

  楊潮卻神態自若的喝著茶。

  “楊大人,你不知道,書生把我們錦衣衛鎮撫司都圍了半個月了。現在鎮撫司除了監獄有人外,所有人都不敢去當值了。現在就是讓在下去抓人,在下手裡也找不到人啊。”

  所有的錦衣衛都回家了,只有關人的監獄有人看守,衙門裡只有幾個老錦衣衛守著,大門緊閉,其他錦衣衛都不敢去當值,這是真的。

  但是張貼告示,馮可宗就能找到人,讓他抓人,就說人都回家了,找不到,這絕對是借口。

  楊潮知道,抓人跟封門一樣,都是苦差事,是容易跟書生直接衝突的,而且抓人比封門更危險,封門不過可能引起衝突,而抓人是必須直接接觸的,或者說抓人本身就是一種衝突,還是主動挑起,不是被動接受的。

  這苦差事馮可宗打死都是不敢接手的。

  楊潮也不勉強他:“馮大人仔細考慮吧,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想要取大利,就要冒大險。在下不敢勉強馮大人,馮大人想好了,來軍營找我吧。或者此事就作罷,讓那些書生鬧去,誰都不去管他,遲早會消停的。”

  楊潮說完,拜別離開媚香樓。

  卻沒有回軍營,而是先去了一趟王義和雜貨鋪,去找王瀟。

  王瀟這段時間非常低調,跟柳如是一起瞧瞧回到南京後,他就一直窩在自家的雜貨鋪裡,哪裡都不去,生怕被牽連進去。

  楊潮這次來是想問一下,有沒有杭州來的信。

  現在已經是十二月多了,按照父親楊勇上次的信上所說,他們該回到南京了。

  雖然現在南京很亂,但是不影響一般的老百姓,所謂書生造反三年不成,書生鬧事也就只是嚷嚷,真正動手的很少見,畢竟是讀書人,身體弱,膽子小,如果沒有人帶頭,既不敢,也不會用暴力。

  “消息嗎,倒是沒有。不過楊兄稍安勿躁,應該是耽誤了吧。楊兄你也知道,杭州的書生也在往南京趕來,他們仗著是讀書人,聚集在一起肆無忌憚,凡是見到的船就敢強佔了,要船家拉他們打南京來。我家的好幾艘貨船,都被讀書人帶頭給佔去了。不過他們也還算講道理,答應給錢。”

  王瀟回答楊潮。

  不過安慰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味道都有些不對勁,竟然最後還能扯到付錢的問題上來。

  楊潮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家人找不到船回來?”

  王瀟道:“楊兄放心,我這就托人回去問問。按說,如果伯父伯母回家,家父肯定會安排船的。”

  楊潮道:“王兄費心。如果真是因為船的問題,耽誤了行程,請告知家父,暫緩啟程幾天。”

  王瀟道:“也好,反正現在南京亂糟糟的,誰知道會出什麽事。”

  楊潮也是這個擔心,如果家人平安回來,自然沒關系,如果因為船的問題沒啟程,乾脆就晚幾天,等自己平息了這次哄鬧後,在接他們回來也不遲。

  之後楊潮才回了軍營,就安心等待馮可宗去選擇了,楊潮相信他肯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馮可宗心理確實很掙扎,到底要不要抓人,還是去抓四公子那樣的風雲人物,還是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抓那幾個風雲人物。

  他向來膽大,不然也不可能以一個外來戶,在南京立足,而且攀爬到千戶高位。

  但是這次著實讓他為難了。

  可是他發現自己似乎有些騎虎難下了,是他主動請纓,鎮撫使才讓他代表錦衣衛處理此事的,如果退縮了,導致最後錦衣衛受到打擊,估計整個錦衣衛的怒火都會發泄到他的身上。

  雖然事情不是他惹起來的,而是田畹那個王八蛋惹的事,但是皇帝不可能把他老丈人怎麽樣,殺他一個千戶卻一點猶豫都沒有。

  當然殺他大概不會,可是他以後的前途估計也到頭了,到時候別說南鎮撫司了,估計被鎮撫司也容不下他,他只能灰溜溜的退出錦衣衛。

  這些年唱夠了錦衣衛的權力,讓他衣食無憂,讓他生活富足,最重要的那種隨心所欲的權力感,真讓他一朝放棄,真是舍不得啊。

  本來是想借助這次大事,給自己撈足功勞的,只要能進一步,他大概就可以染指南鎮撫使之位,爬到南京錦衣衛的巔峰。

  但是沒想到楊潮讓他做這麽危險的事情,這簡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

  馮可宗不由得有些後悔自己的選擇了,自己太貪心了,也是太相信自己的眼光了。

  還責怪自己不該相信那些南京名妓的說法。

  馮可宗也是一個風流人物,常常混跡在秦淮河,跟李香君等人關系密切,他發現李香君、柳如是等名妓,全都對楊潮充滿信心。

  但是關於楊潮會如何做,這些名妓也是三緘其口,隻表示肯定能辦成。

  讓馮可宗動心的,是這些名妓說楊潮連捧首輔上台的事情都能辦成,怎麽可能平不了小小的書生哄鬧。

  當然捧周延儒當首輔一事,馮可宗可不相信是楊潮一人之力,那是適逢其會大勢所趨,首先是因為皇帝對內閣不滿,已經有換首輔的打算,周延儒才有這個機會,其他人做的,不過是推動而已。

  但是馮可宗也相信,楊潮起到的作用不小,而且楊潮通過那件事肯定跟周延儒有一定的關系。

  想到楊潮身後有首輔背書,後來有聽說南京兵部熊明遇全力支持楊潮的消息後,馮可宗才下定決心抱上楊潮這棵大樹,借助楊潮的東風給自己撈一個功勞。

  內閣有首輔,南京有兵部,這兩大高層支持楊潮,馮可宗認為楊潮平息書生鬧事的機會很高,因此非常主動的貼上來要求幫忙。

  可是他沒想到,楊潮直接把他當槍使了。

  竟然讓他乾抓人這樣的髒活累活。

  而且楊潮很明確的表示了,如果馮可宗不乾,這件事就此作罷。

  馮可宗不認為楊潮會不管這件事,但是他認為,如果自己不去抓人, 恐怕這件事就作罷了,不是這件事不做,而是這件事跟他馮可宗就沒有關系了。

  跟他馮可宗沒有關系,將來就沒有功勞了。

  做事,就有可能做錯事,可是不做事,就不可能有功勞。

  而且讓馮可宗更猶豫的是,楊潮是水營武官,他自己手下就有兵,卻不派自己人去,而要自己帶錦衣衛抓人,這讓馮可宗隱隱感覺是不是在坑自己。

  但是他隨即就否認了這種猜測,因為大勢上,楊潮肯定也是想平息書生哄鬧的,這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如果能做到,沒人不想做。

  可是為什麽要讓自己帶人抓人呢。

  想來想去,馮可宗還是想起了楊潮最後告訴他那句話“要想取大利,就要冒大險”,現在想來,那是句真話啊。

  楊潮恐怕是不想自己冒險,才讓自己去冒這個險的。

  馮可宗心中暗罵楊潮陰險,但同時也理解,如果自己不付出點代價,憑什麽分這個天大的功勞。

  如果自己不乾,楊潮恐怕回去找別人,總能找到不要命的。

  “看來這是投名狀啊!”

  馮可宗想明白了,這次抓人就是自己向楊潮遞交的一個投名狀,楊潮就不會老實給自己功勞。

  想到這裡,馮可宗才下定了決心,自己不交這個投名狀換取功勞,別人就要搶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