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66節 皇帝心動了
楊潮的報告,一下子就讓為朝廷困窘,江南這邊又連年拖欠、偷漏稅賦的史可法坐立不安了。

 江南地區,一直是明朝的財賦重地,可也是偷逃賦稅的重災區,江南富庶,江南的讀書人最多,江南的士紳也最多,太多秀才、舉人和進士,就有太多的免稅份額,結果就造成大量稅款的偷逃。

 有合法的偷逃,比如普通地主或者有土地的自耕農將自家的土地投充到有功名的士子名下,取得法律允許的避稅權,但是更多的是不合法的偷逃情況,許多豪族大戶隱匿人口,虛報地畝,好田變成荒田,而這些大族豪強又得到官府的保護或者說勾結,結果該交十兩的,能交一二兩就不錯了。

 就算這樣,這些豪族還想著法抗拒繳稅,拖著就是不交,而且越是勢力大的豪強官宦人家,就越是脫逃的厲害,官府追繳他們根本就不怕,明目張膽的抗拒,打著什麽水患了,旱災等等幌子,就是不交!

 這些人家一般家裡都出過官員,而且子弟中還有不少有功名的士子,在本地是一呼百應的望族,官府也不好催逼過甚,反而要求著他們完成稅額。

 結果就是江南一年接一年完不成稅額,朝廷也就越來越困窘,要是張居正在的時候,嚴格執行考成法,江南這些官員,十個裡有九個都得被罷免,可惜張居正死了,而且死的很慘,被士大夫階層罵的很慘,再也沒有一任首輔有張居正那種敢於得罪全天下官員和士大夫階層的魄力,也沒有那種能力了,所以天下一天比一天壞。

 這些做了半生大官的史可法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無可奈何。他反覆的告訴自己,大明朝積弊已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轉過來的。需要耐心。

 可眼下天下大亂,軍費總不能拖欠。因此史可法這種總是將國家命運當做自己使命人,那真是夜不能寐,日夜夙歎。

 但是這時候有人告訴他,不用加征,只需要朝廷放松一下禁令,就可以收到三百萬兩的稅銀,這如何能讓史可法不心動。

 哪怕他也相信開海禁不是一種長久之計,他也相信開海禁會引來海寇的覬覦。也相信開海禁是飲鴆止渴,但是現在真的要渴死了,也許飲鴆之後暫救一時之急,給大明朝緩口氣還能救活過來呢。

 於是史可法立刻就將楊潮召了過來,當面仔細詢問,楊潮告訴他,松江府一帶,無數豪族都在做著通海走私的生意,每年獲利巨萬,可是朝廷沒有得到一分錢。

 楊潮還告訴史可法。不需要禁止這些人貿易,只需要開海禁,讓他們正當通海。這樣不但他們能更方便安全的賺錢,國家也可從開海貿易中抽取豐厚的稅金。

 史可法又問,當真可以得到三百萬稅金。

 楊潮表示,第一年或許不行,但是一百萬應該有,第二年兩百萬,第三年及以後,三百萬那只是往少了說。

 楊潮還表示,如果史可法信任。他願意立軍令狀,將海運一事交給他辦理。他保證每年向朝廷繳納三百萬。

 史可法確實興奮了一日,但是夜裡又想了一晚上之後。他突然退縮了。

 向皇帝上這種開海的折子,過去不是沒有人上過,可是這些人無不是被文官集團鄙視,罵做目光短淺之輩,往往會被正統清流排擠,從此身敗名裂。

 而且放在以前的史可法,他如果聽到有人說開海禁,也是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可是楊潮說有三百萬兩稅銀,這才讓他改變了主意,可是自己這種改變,事後一想,卻讓史可法自己羞愧不已,這簡直是一身銅臭啊,他堂堂兵部尚書,怎麽能為了這麽點錢就放棄原則。

 於是他就沉默了,從此再也不提此事。

 楊潮很奇怪的等了史可法好幾天,結果發現沒有任何動靜,知道這個史大人也跟其他文官一樣,對海洋充滿了疑慮,不願意打開通向大海的那扇門。

 其實史可法比楊潮想的要多得多,但是楊潮是不會理解這種農耕文明中誕生,並且統治了中國數千年的保守文化的。

 但是楊潮做事,向來不會輕易放棄,史可法不行,他會找到其他人。

 顯然楊文驄比史可法好忽悠多了。

 讓楊文驄這個兵科都給事中直接給皇帝上了一封密奏,先是彈劾一下江南許多高官與當地豪族勾結通海貿易,最後建議皇帝讓朝廷開海,派遣能吏管理市舶司,每年可獲利,嗯,五百萬兩!

 反正楊文驄這個言官不需要對自己的話負責,就往大了吹,但是楊文驄膽子小,沒敢照楊潮說的往一千萬兩上吹,隻敢寫了個五百萬兩。

 但是這也足以讓皇帝動心了。

 崇禎皇帝那是真窮,過去田貴妃之所以受到他寵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田貴妃能夠體諒他,知道皇帝窮困,田貴妃不用金銀器皿,轉而用各種瓷器,崇禎穿舊衣服,田貴妃就親自給他洗衣服。

 崇禎皇帝宮裡的金銀器都經常會偷偷拿出皇宮賣掉,而且不敢讓人知道,實在是太丟人了,其實如果打著皇家用品的旗號,這些金銀器的價值至少能翻個幾百倍不止,但是出於面子,崇禎也隻敢以普通金銀送進了當鋪。

 現在有三百萬兩白來的財富,不用給老百姓頭上加負擔,不用擔心會激起民變,這種好事崇禎皇帝怎麽可能不動心,但是還有一點,他跟史可法一樣,擔心自己的面子受損。

 但是崇禎的急迫感比史可法可強烈多了,於是他受到了這封密奏之後,立刻就跟心腹太監商議起來。

 “承恩啊,你覺得如何?”

 曹化淳回家奔喪守孝後,王承恩就成了秉筆太監。

 歷史上這個王承恩最後陪著崇禎一起自殺身亡了,站在崇禎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好奴才。

 “陛下,奴婢也常聽說那些通海的巨寇富可敵國。但是依奴婢看啊,說每年能收五百萬兩銀子,怕是誇誇之談了。”

 聽完王承恩說完,崇禎剛剛因為興奮而略顯紅潤的臉色再次煞白起來。

 暗暗歎了一聲:“哎,楊文驄這個臣子,忠心是有的,但是不知道通海之事也情有可原。”

 看到皇帝失落,王承恩也不忍心,有些後悔自己掃了皇帝的興致,皇帝好容易看到一點挖銀子的辦法,還被自己給否定了,這天下百官現在一個個就知道張嘴要錢,誰都沒辦法給皇帝分半點憂。

 王承恩想到這裡,連忙推翻自己剛才的話:“奴婢其實也不通海貿,倒也是憑空猜測,做不得主。陛下何不命江南史本兵詳查之後密奏上報呢。”

 崇禎皇帝也感覺單憑一個開海就能收五百萬兩銀子有些天方夜譚,如果銀子真的那麽容易收,自己還開什麽三餉啊,三餉鬧得沸沸揚揚他如何不知道,多少正直的言官反對過,他為此殺了多少人,為什麽從老百姓嘴裡搶錢,還不是為了這個江山社稷嗎。

 如果真能開個海禁,每年就能得到五百萬兩銀子,崇禎就敢把三餉給停了。

 想到這裡,崇禎點點頭:“你這奴才的話,才是老成持重之言。”

 崇禎不由讚歎,登基之後,射擊越來越艱難,崇禎也越來越不相信那些只會誇誇其談的文官了,又重新重用信任起了太監,現在他覺得自己真敢放心的,還真的只有這些奴才了。

 “就依你所言給史可法去一封密旨,切記不得被外人所知,以免節外生枝。”

 陳新甲奉命跟皇太極和談,結果被言官得知,紛紛上書彈劾,最後皇帝只能殺了陳新甲平眾怒。

 王承恩立刻領旨,看著越發削瘦的皇帝,他也希望史可法能傳回來好消息。

 就在楊潮勾引史可法不成,直接通過楊文驄密奏勾引皇帝,而皇帝也心動不已的時候。

 大明朝關牆之外,盛京城中相比紫禁城簡直可以用微縮模型來形容的滿清皇宮中,皇太極也一副病懨懨的形容正跟心腹手下說話。

 “希爾根啊,不是朕狠心,實在是迫不得已啊。”

 皇太極口氣中也滿是無奈。

 一個穿著甲衣,但是沒有武器的中年武將歎道:“可是圖爾格一向忠心耿耿,這次奴才親眼看到,他在敗退之前,自殺身亡,也不算有辱我八旗威名。”

 當時在海州城外大水衝營,希爾根安排了自己的親人人馬後,立刻就進入主官帥營,想要拉圖爾格一起走,結果卻親眼看到圖爾格在大水衝垮大營前,用刀抹了自己的脖子。

 在希爾根看來,圖爾格已經用他的血,洗刷了恥辱。

 皇太極歎道:“朕又何嘗不知。奈何圖爾格這次大敗實在是遮掩不過去。罷了,他手裡的牛鹿,分三個給多鐸,其他的給鑲白旗各個貝子貝勒都分一些。”

 阿巴泰帶兵回到關外後,得知圖爾格大敗的消息,果然一個個旗主就跳了出來,因為圖爾格手下損失的可不止是一個旗的人,其他旗還好說,只是向皇帝哭求,希望能夠多分給他們一些包衣奴才,可是鑲白旗的多鐸卻開始上躥下跳,以圖爾格戰敗為名,聯合鑲白旗中幾個地位高的貝子一起上奏,要求罰沒圖爾格的家產,罰他的牛錄補償其他人,充他的家人為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