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74節 英雄出世
新書求收藏:《大國崛起1900》

 ————————————

 宋坤坐鎮廣東之後,跟孔有德沒少交手,他對孔有德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清楚的。,一路有你! ↖↖,

 如果是野戰,宋坤對孔有德有七八成的勝算,可是如果孔有德收場,這勝算就大幅度降低到了四五成。

 在宋坤看來,孔有德調集精銳防守桂林,李定國無論如何是攻不下的,就是換做他也不可能短期內攻佔,可是他沒想到李定國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將桂林攻破,孔有德突圍不出,自殺了。

 這種戰績怎麽能讓他不刮目相看。

 對李定國刮目相看的何止宋坤一個人。

 “這才是英雄!”

 楊潮看著戰報,也不由興奮地喊道。

 “立刻上報。一字不改。以大都督府名義,恭祝西寧王桂林大捷!望西寧王再取新功,生擒洪承疇!”

 楊潮完全是善意的,他是打心眼裡敬佩李定國這樣的英雄人物,歷史上李定國在南明後期,可是跟鄭成功平起平坐的風雲人物,而且權勢上是壓過鄭成功一頭的,只可惜他沒有鄭成功堅持的久,但是單論忠心,李定國甚至比鄭成功更勝一籌。

 江南報很快就傳到了各路勢力手中。

 多爾袞看到報紙:“明廷又添一員虎將,莫非天不亡大明?”

 最近楊潮的軍事調動確實迷惑了多爾袞,他將八旗主力都部署在北直隸和河南,一時間根本就沒想到楊潮竟然是給別人做嫁衣。真正主攻的竟然是大西軍。而且李定國頃刻間將廣西攻佔。連孔有德都打死了。他著實沒有想到。

 可是這時候多爾袞卻異乎尋常的冷靜,嚴令北方八旗嚴守城池,不要與明軍野戰,此時廣西已經敗壞,湖南也岌岌可危,多爾袞不敢冒險北方也失控的情況,他必須等洪承疇在南方決出勝負後,才敢跟楊潮動手。這時候如果連八旗兵都被楊潮擊敗,整個天下就傾覆了。

 “問問洪承疇,這個李定國果真是我大清心腹之患?”

 長沙,洪承疇坐鎮這裡,依然沒有改變以防備楊潮為重心的部署,哪怕大西軍已經在湖南西部取得了大量優勢,甚至將沈永忠打的逃到了長沙,他依然不改初衷。

 至於楊潮在江南報上大肆給李定國造勢的情況,在洪承疇看來不過是別有用心罷了。

 “如此詭計,也想讓本經略中計?”

 洪承疇認定楊潮頌揚李定國是想讓清廷重視李定國。好讓清軍的注意力從楊家軍身上轉移到大西軍身上。

 到此時,洪承疇也沒有太把大西軍當回事。他過去就是鎮壓李自成和張獻忠揚名的,知道農民軍的戰鬥力是怎麽回事,雖然李定國將廣西的孔有德都打敗了,但是他認為那是孔有德太過大意,而且分兵所致。

 “回報攝政王,此乃楊賊虛張聲勢之計。不過尼堪既然已經南下,就讓尼堪帶兵南下,攻滅李定國吧。”

 多爾袞不得不在乎李定國,如果湖廣失利的話,他就失去了現在最重要的糧食來源,不用楊潮打他,他的龐大軍隊就得餓死,所以一方面下旨詢問洪承疇,一面已經派兵南下,封尼堪為敬瑾親王。

 並且咬牙讓他帶領三萬八旗兵南下,其中滿八旗就佔了三千人,都是兩白旗的精銳。

 七月尼堪到達長沙,八月就南下衡陽,打算將李定國剿滅在廣西。

 此時李定國佔領了桂林之後,本來派兵招降廣西清軍,在宋坤的配合下,廣西大部投降,李定國兵力有所增加,但是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就得知尼堪率領三萬八旗兵南下,他立刻迫不及待的帶領本部四萬大軍北上。

 八月十九日,尼堪軍至湘潭縣,隨手將孫可望部下馬進忠擊退到寶慶。二十一日,尼堪自湘潭起程,繼續向衡州進發,次日進至距離衡州府(今衡陽市)三十余裡處。

 李定國派出部將領兵一千八百名佯抵一陣,隨即後撤。尼堪剛剛打敗馬寶部,自認為了解了大西軍的戰鬥力,感覺根本不是八旗精銳的對手,於是有些大意,繼續兼程前進。

 次日天色未明到達衡州府,與李定國大軍相遇,結果李定國先鋒遇到八旗之後,稍一接觸又一次戰敗後撤。尼堪當即乘勝追擊,一直追擊了二十余裡。

 很顯然他中計了,李定國兩次誘敵,讓尼堪不疑有假,當然也跟尼堪不了解大西軍戰力有關系,如果是楊潮的軍隊,哪怕連敗三次,清軍也不敢大意。

 看到尼堪進入伏擊圈之後,李定國一聲令下,全軍出擊,殺聲震天,勢如潮湧,當場擊斃清軍主帥尼堪,擊殺一等伯程尼和尼堪隨身護衛多人。清軍不敢再戰,在多羅貝勒屯齊的率領下垂頭喪氣退往長沙。

 雖然獲勝,但是李定國不由感到可惜,因為他的伏擊本來是跟馬進忠聯合行動的,馬進忠被尼堪第一戰擊退,其實也是誘敵之計的一部分,否則尼堪沒有那麽容易打退已經磨刀霍霍三年的大西軍的。

 可是當李定國伏擊尼堪的時候,本來約好從背後攻擊尼堪大軍的馬寶卻沒有出現,讓屯齊帶著兩萬多人逃了出去,清軍主力得以保存下來。

 為什麽馬進忠失約,原來此時李定國因為戰功,已經引起了孫可望的猜疑。

 馬進忠作為孫可望的心腹,被孫可望嚴令不得配合李定國。

 楊潮自然看得通透。

 不由歎息一聲:“格局啊!”

 楊潮敬佩李定國,但是更看好孫可望。

 老實說孫可望可能用兵水平不如李定國這樣飄忽靈動,但是穩扎穩打,在大西軍中可是有一堵牆的美譽的,孫可望擅長的是守城。

 而且治理水平上,孫可望遠超大西軍其他將領,在雲南的各項政令可都是孫可望實施的,只可惜農民軍的出身,讓他沒有受到過什麽教育,心理上是有缺陷的,要說他不能容人,那是小看他了,否則他早就秘密處理了李定國等人了。

 要知道李定國嫡系兵馬也不過四萬來人,雖然戰鬥力水平在大西軍中較高,但是也不戰壓倒性優勢,而孫可望打著朱慈煥的旗號,通過收編雲南和貴州的明軍,兵力高達二十萬,佔據絕對優勢。

 也正是因為這種優勢,孫可望才敢大膽讓李定國和劉文秀領兵。

 可是隨著李定國攻佔廣西,擊殺孔有德後,他感覺李定國實力太大了,於是開始猜疑。

 這其實不是不能容人,而是沒有自信,不自信能夠一直統領李定國這樣的大將。

 相比楊潮一直大膽的讓手下總兵十萬的自信,孫可望還是擺脫不了一個小農出身局限。

 如果政治水平夠高,其實應該大大賞賜李定國和李定國手下的將領。

 孫可望此時才是朱慈煥任命的節製天下兵馬的節將,李定國不過是他手下一個先鋒罷了。

 李定國能打,他不應該猜忌,而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既然李定國能打,那就委任他為先鋒,不斷的讓他去進攻清軍,然後跟在後面派遣自己的心腹佔據城池防守,李定國打的勝仗越多,孫可望獲取的利益越多,至於李定國因此得到威望,那又如何?朱元璋打的勝仗,哪裡比得過徐達!

 但是李定國顯然還沒有覺悟,他依然處在勝利後的喜悅中,部下士氣也極為高昂。

 連殺清軍兩王,讓李定國的聲望如日中天,通過江南報的宣揚,整個天下都知道了他的大名,已經是楊潮之下,最有名望的戰將了。

 作為一個崇拜衛青、霍去病的將領,李定國此時意氣風發,根本就沒有發現一個危機已經逼近。

 楊潮都能看到孫可望在猜疑李定國,洪承疇這樣的老狐狸自然也抓住了這個機會。

 此時洪承疇已經不敢小看李定國了,他驚訝的發現,楊潮是真的在配合李定國行動。

 這讓洪承疇開始部署一個陷阱,他將湖南西部已經調去防守孫可望的不少兵力抽回,同時將坐鎮長沙的大將尚可喜派遣南下,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由尚可喜統領,要一戰滅掉李定國。

 而這時候李定國卻分兵三萬去攻打寶慶。

 尚可喜先鋒部隊沿湘水南下衡州府, 很快就將兵力空虛的衡州府團團包圍。

 但是這時候突然李定國本人出現在了湘潭,突襲了清軍壓陣的屯齊八旗兵。

 此時清軍的八旗兵已經遠離了第一線,多爾袞下達過嚴令,要求八旗兵隻作為攻堅兵力,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用八旗兵。

 可誰想到李定國竟然從寶慶突然北上,繞過了尚可喜的主力大軍,偷襲湘潭的八旗呢,屯齊一下子大敗,幾乎是孤身逃回了長沙,湘潭被李定國佔領。

 洪承疇也難免有些震驚,哪裡想得到李定國用兵會如此大開大合,根本就不顧一城一地的得失,他除了暗罵一聲“流寇”之外,只能咬著牙調遣尚可喜派兵回援。

 洪承疇認為李定國偷襲湘潭,目的在於防守空虛的長沙,但是他又一次想錯了,李定國竟然放棄了湘潭,而起沒有帶兵進攻長沙,而是又一次南下,又一次繞過寶慶府,攻擊了尚可喜圍攻衡陽的大軍。

 此戰,李定國再滅一王,亂軍之中,斬殺尚可喜人頭!u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