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27節 協作的城市
這一點楊潮心裡也時常顧忌,所以才會對傷亡那麽在意。w.jxs.nt更新最快

 說到底楊潮連自己的心理關都沒有過,何況這些士兵呢。

 但楊潮還是要這麽做,因為楊潮心裡知道,自己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絕對跟其他軍官不一樣,自己不僅僅是為了殺敵立功,自己是為了大義,但為了大義就要犧牲這些士兵的命嗎?

 這是一個大我和小我的問題,為了民族未來,就要犧牲小我。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憑什麽啊,這些士兵憑什麽就要來送死,海州人的生死跟他們有什麽關系,民族的興衰跟他們又有什麽關系。

 此時突然聽到呂末說道:“為什麽來海州,因為韃子殺到海州了,我們是奉命救援。我們是來殺敵報國的,我們是救一方百姓於危難。”

 士兵道:“可是我們真的能救得了海州?”

 楊潮此時突然釋然了,原來士兵擔心的不是生死的問題,士兵上了戰場,心裡就有戰死的準備,他們關心的原來是能不能救海州,而不單單是因為害怕戰死。

 士兵不是怕死,起碼不是單純的怕死,而是怕沒有意義,沒有意義的死,他們怕自己白死!

 換句話說,士兵希望看到希望,不單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能夠完成救援的希望,只要能救海州城,死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那時候死也是有意義的,如果最後戰死了,可是海州城還是破了,那等於是白死了。

 士兵需要希望!

 這到讓楊潮心裡好受多了,自己的兵並沒有責怪自己,並沒有認為自己在用他們的命換軍功。相反那是楊潮自己心裡一直以為的,所以他一直都對傷亡極為敏感,甚至不願意看到一個傷亡。可是靈兵器對決可能不死人嗎?

 天十分黑,今天一天都是陰天。

 但是楊潮的心卻突然霍亮了。楊潮的心理關過了。

 這種心理關,很難言說,但他就是確實存在,有時候就想本能一樣,你明明知道是合理的,可是就是難以接受,楊潮明明知道自己做的都是必要的,是應該的。可就是難以接受。

 就像海州知州,明明知道棄城逃走死路一條,戰後肯定會被砍頭,可他還是逃走了,他接受不了虜兵大軍壓境的恐懼。

 但是一旦這個關口過了,那就完全適應了新的環境,完全接受了。

 楊潮就是這種情況,他理性的知道自己做的對,可感性上無法接受朝夕相處的戰士死亡,說起來就是一種和平的心態對殘酷戰爭的不適應罷了。

 這也是為什麽農耕民族的軍隊。好像沒有文化比他們更貧瘠的遊獵民族勇敢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農耕文明的人懦弱,也不是他們文化中沒有勇武的基因。而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是和平的建設的,而遊獵民族的生活中就充滿了戰爭、殺戮和死亡。

 農耕文化需要在和平與戰爭中進行一個轉換,而遊獵民族自始至終都不需要。

 所以,楊潮碰到的問題,他的對手滿清是不會去考慮的,因為他們根本都碰不到這個問題。

 楊潮突然道:“走,回去!”

 趙康還奇怪的問道:“大人我們不轉了?”

 楊潮搖了搖頭:“不需要了。”

 心理關過了,楊潮感覺自己也沒有必要在轉悠了。

 他出來之前,還告訴趙康。要時刻掌握士兵的心理動態,告訴他軍隊是一個複雜的團體。如果一個掌握不好,可能昨天還優勢明顯。今天就會崩潰。

 楊潮一直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對手下解釋,目的是培養這些軍官,提高軍官考慮問題的全面性。

 可是這次楊潮真的覺得沒必要了,覺得是自己小題大做了。

 士兵也是人,有血有肉,有頭腦,有思想,他們自己會思考問題,自己會判斷是非,遠不是楊潮所想的那麽盲從,之所以楊潮一直對士兵的心理這麽敏感,其實是他自己太敏感了,是他想的太多。

 戰爭,對士兵是一種考驗,對軍官何嘗不是一種考驗。

 楊潮經受住了考驗,頓時覺得,自己的思考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信任他們,而不要懷疑他們。

 楊潮相信自己訓練了那麽久的士兵,是不會這麽輕易就被打垮的,哪怕他們再多的怨言,再多的恐懼,明日他們依然會站在城牆上跟虜兵廝殺,他們的紀律是沒有那麽容易被擊潰的。

 這一夜,楊潮睡的格外安穩,一覺到天亮,連個夢都沒有做。

 第二天,楊潮甚至沒有蹬城,他完全放心自己的軍官會找到最佳的戰術應對虜兵,士兵也完全會服從軍官的指揮與虜兵周旋戰鬥。

 所以楊潮在不在城上,根本就不會影響到戰鬥,王璞、李五六這些軍官的指揮水平,比起楊潮,完全沒有一點差距。

 就好像昨天的戰鬥,是楊潮安排人潛伏在垛口將蹬城的虜兵一個個斬殺,但是最先想到這個方法的是王璞,楊潮只不過是將規模擴大,王璞只能夠在一個垛口處埋伏三個人,而楊潮直接讓埋伏了十個人。

 所以城牆上缺少的不是一個楊潮,而是一個可以統管的軍官罷了。

 換一個人在哪裡,未必比楊潮做得好,但是至少也不會差。

 所以今天楊潮乾脆不去城上,下了個命令,讓李五六指揮,統管城頭上三百多精兵,還有李瑞的上千民壯。

 而楊潮自己則在城中開始想辦法,雖然已經接受了戰爭會死人,必要的傷亡無法避免的概念,但是能夠少死人,還是非常必要的。

 楊潮必須想辦法將護城河重新疏通,他心裡已經有了主意,所以打算試一試。

 楊潮到的地方,是一個作坊。

 這是一個製作煙花爆竹的作坊,但是作坊的主人卻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匠戶,現在被征用了,在官府的命令下幫官府製作火藥。

 楊潮就是來找他看火藥的。

 作坊的主人是匠戶,所以他製作的火藥,不是尋常的爆竹用的火藥,而是軍用顆粒火藥。

 只是他沒有細密的柳木炭,只能用其他木炭代替,製作出來的火藥威力是差了一些,但比民用火藥還是為了大。

 楊潮看到匠戶帶著幾個學徒正在緊張有序的工作,一些火藥成品品相也算不錯,比兵仗局中那些應付差事的火藥還要好很多。

 匠戶見到楊潮過來,立刻停止了手頭工作,都跪在地上給楊潮行禮。

 楊潮立刻扶起他們,告訴他們自己的來意是要一批火藥,表示自己可以按照行情付錢。

 匠戶卻拒絕了楊潮的要求,他雖然沒見過楊潮,但是楊潮身邊幾個人都穿著鐵甲,自然清楚楊潮是武將。

 匠戶表示他的火藥都是給軍隊製造的,料都是從官府撥付過來的,他沒有花一分錢,也就不好要錢了。

 楊潮告訴他,他可是付出了手工的,至少也該收一些手工費。

 匠戶卻說,現在韃子圍城,強壯有力的可以上城跟韃子廝殺,他年紀大了,沒有了力氣,但是有手藝,不能去殺韃子,他做些火藥給那些軍爺打韃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還要錢,那要給人戳脊梁骨的。

 匠戶的話說的很樸實,楊潮也不好堅持,只是看了一下匠戶家的火藥存量,告訴鐵匠自己過幾天會找人來搬,讓他繼續製造,多多益善。

 接著要去一家鐵匠鋪。

 這是海州城中最大的鐵匠鋪,鐵匠也不是海州城裡的普通人,同樣是一個祖傳的匠戶。

 現在正緊急幫助軍隊打造武器。

 這樣的鐵匠,此時城中還有成百上千人。

 整個海州城都在重壓之下,開始為軍事服務。

 宋濂這點做的還是不錯的,當然將糧食統管之後,他也有這個條件,但凡不跟官府合作的,就得考慮一下能不能獲得口糧了。

 因此無論是跟那個做爆竹的匠戶一樣有覺悟的,還是只是為了吃飯的,現在都得服從官府安排。

 想想,像海州這樣一個十萬人的城市, 全力以赴運轉起來,給一個幾千人的軍隊服務,那得是多麽強悍,這才是農耕文明最強大的力量——協作性!

 後世有專家崇拜遊獵民族從小在一起打獵的協作性,認為這種軍事化的協作性是無法彌補的,是優越性的底線,這簡直是放屁,優劣民族的協作性充其量是能夠培養一批戰士,在單純的軍事性上佔有一定的優勢,可是當世界發展到動輒數百萬人規模的戰爭時候,怎麽就不見遊獵民族的優越性了,那是因為當戰爭發展到百萬規模的時候,單單後勤就需要一座座城市來服務,那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對比,而是整個綜合國力的比拚了。

 現在海州這種協作性被圍城的恐懼和糧食的約束給調動起來了,很快就會顯現出巨大的優勢來,因此楊潮現在已近完全相信,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了,一個月後,哪怕虜兵依然不退走,自己也應該可以有能力反攻了。

 很快楊潮就到了鐵匠鋪,這家碩大的鐵匠鋪,裡裡外外聚集了幾十個鐵匠,圍在好幾個鐵匠爐前敲敲打打,楊潮還見到了一個熟人,那個老軍匠。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