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11節 談判
鄭家有送來了大量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資料。

 楊潮也抓緊時間在跟拿騷談判前將這些材料通讀了一邊。

 鄭氏這些日子還是非常合作的,尤其是上次他們兵出江西之後,被清軍猛揍一頓後,鄭氏似乎明白了陸地上不適合鄭家,於是開始更積極的跟楊潮聯絡,大有一種想結盟的架勢。

 楊潮樂得接受鄭氏的好意。

 鄭家這次送來的資料,要弄來可不容易,因為這是一份東印度公司在整個亞洲的經營情況,不是內部人根本不可能看得到。

 但是也不是什麽絕密,畢竟東印度公司是一家股份公司,在阿姆斯特丹的股市上,他們是要公示業績的,但是在亞洲卻沒有這種義務,鄭氏不可能去阿姆斯特丹打探消息,因此只能通過收買東印度公司的人來獲取。

 這份情報,是他們賄賂了在巴達維亞一個東印度公司的辦事員得到的,抄錄了一份後,就立刻給楊潮送來了。

 “很好,很好!”

 資料詳實嚴謹,而且就是最近三年東印度公司的經營情況。

 東印度公司在亞洲建立了三十五個據點,包括日本和台灣都在其中,而且日本和台灣竟然是排前兩名的據點,日本收益佔總收益的百分之三十五,台灣佔百分之二十五還多。

 台灣佔據了四分之一強,每年東印度公司從台灣賺取的利潤高達四十萬荷蘭盾,折合白銀有四噸重,這只是利潤,除過新的投資和運營的費用,這說明台灣對荷蘭人的重要性。

 因為台灣被荷蘭佔據始終是楊潮心裡一根刺,楊潮是不會如願讓荷蘭人佔據這裡的。但是現在看來,台灣對荷蘭相當重要,那麽想要收回來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其他的值得楊潮注意的。還有一些情況,比如東印度公司進口絲織品最多的地方。竟然不是大明,而是印度。

 無論是棉布還是生絲、絲綢,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進口量都是中國的數倍,具體原因則是因為楊潮采取的高關稅,楊潮從中每年賺取上百萬兩銀子,這將東印度公司逼向了印度,反正印度的絲綢也比西方的好,帶回歐洲同樣賣大價錢。

 不過東印度公司在大明進口的卻都是最優質的生絲和絲綢。顯然是作為奢侈品出售的,目標客戶是那些貴族。

 印度這個國家,其實從古至今跟中國都十分類似,比如龐大的人口,比如繁榮的經濟,甚至連生產都很像,都是絲織品的生產大國,歷史上中國排第一,印度當之無愧的排第二,甚至在某些領域中。印度還長久的領先於中國。

 比如說棉紡織,中國是在明朝才開始真正發展起來,因為明初朱元璋下令每家每戶都要種植棉花。五畝地中種植一畝棉花,導致大明朝的棉花生產大幅增加,中國人的衣服漸漸開始從麻布轉向棉布,棉布這才大規模走向百姓之中。

 而印度在歷史上就是棉紡織大國,因為就像絲綢發源於中國一樣,棉花是發源於印度的,他們自然具有天然的優勢。

 而且印度氣候溫暖,江水豐富,地理以平原為主。農業生產比中國有利的多的多,雖然面積只是大明的四分之一。可是耕地面積是大明的三倍,他們更有資格經營這種吃水多。需要日照時間長,而且耗勞力的棉花生產。

 龍象之爭啊!

 楊潮不由感到詫異,沒想到後世人都喜歡談的龍象之爭,竟然從古代就開始了。

 但是具體內容還不太詳實,楊潮還得繼續繼續關注,但是印度問題必須提上日程了。

 三天之後,六月中旬,拿騷終於邀請楊潮,希望就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問題進行談判。

 “尊敬的伯爵閣下,在下代表東印度公司,希望得到以下壟斷經營專利授權!”

 此時的專利授權,往往指的是貿易權,比如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得到了荷蘭授予的在東印度地區的獨家貿易特權。

 沒想到荷蘭人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了,竟然希望自己也給他們提供什麽特權。

 “拿騷公爵,請問你們需要什麽樣的特權?”

 楊潮先問一下,看看荷蘭人對什麽貨物感興趣,這些天拿騷可是在南京轉了個遍了,也許他自己想到新的貨物了。

 “忠義伯爵,東印度公司希望獲取大明綠茶的獨家經營權,向歐洲出手瓷器的專賣權,以及進口大明絲織品的獨家權利!”

 楊潮呵呵一笑:“拿騷公爵,你一個勁的隻提要求,莫非你以為我大明欠你們荷蘭的,你們打算拿什麽來換呢?”

 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想要取得權力,就得付出義務,可是荷蘭人跟他們幾個世紀的後輩一樣,仗著東方人不懂得國際法,簽署的條約中,滿是東方人需要負擔的義務,而根部不提他們自己的義務,而西方人之間簽署條約,最基礎的一條就是互相對等。

 拿騷一聽楊潮反問,也是不由一愣,他還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荷蘭人在印度、緬甸和日本等東方國家的經驗,東方人似乎根本不關心所謂的對等問題,往往都是荷蘭人懇求,然後東方的君主就會看著面子上隨意的答應一點東西,而荷蘭人就能靠著這點小小的特權,然後將其通過商業手段無限的放大,最後榨取出龐大的利潤來。

 但是現在這個忠義伯爵不打算將特權作為一種賞賜,而是需要用其他東西來交換。

 “不知道忠義伯爵希望東印度公司付出什麽代價,才能獲得這種特權呢?”

 拿騷乾脆也反問道。

 楊潮笑道:“工匠,我需要東印度公司幫我招募一批工匠,包括造船、鑄炮等工匠。”

 楊潮沒有一次說完有所保留,是不想一下子將自己的想法都暴露出來,那樣就被動了。

 拿騷搖搖頭:“不不不,閣下如果需要船。我們東印度公司可以大量提供。”

 楊潮道:“你們一年才能送來幾艘船,我需要很多很多的船,而且要的很急。”

 拿騷笑道:“這一點鄙公司已經替忠義伯爵考慮過了。所以本公司決定在台灣開辦一家大型造船廠,最遲今年年底就可以長期向伯爵供應船隻了。如果伯爵願意我們希望可以簽訂一份長期訂單!”

 楊潮略微驚詫,隨即就是釋然了,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本來就有造船廠,不過一般只能修理海船,沒聽說能夠製造大型船舶,不過荷蘭人是世界上造船能力第一的國家,如果他們願意將亞洲的修船基地稍加改造,用來造船也不是問題。只不過需要派來一批造船師罷了。

 對於向荷蘭人采購戰船,楊潮此時感覺也不是障礙,到現在為止龍江造船廠依然沒能複製出荷蘭人的大船,如果要形成大規模生產能力,還不知道要等多少年呢,而楊潮需要開拓海貿,自然需要自己的艦隊,眼前還只是局限於長江口,顯然不夠,起碼自己需要擁有巡航到日本和越南航線的能力。否則就只能一直依靠鄭芝龍來保護湄公河哪裡的殖民地了。

 於是楊潮點頭道:“這點我可以考慮,但是必須建立在東印度公司能夠幫我招募鑄炮工匠的前提上,否則我不會要東印度公司的一艘船的。”

 軍工必須自主。楊潮在新江口的鑄炮工匠已經超過了一千人,但是製造能力都只是局限在小口徑的大將軍炮等步兵用炮,紅衣大炮這種艦炮和要塞炮,依然沒有製造能力,要形成製造能力,最快的方法還是聘請有經驗的工匠。

 拿騷歎道:“這點很抱歉,尼德蘭的鑄炮技術並不強大,尼德蘭軍艦上的大炮都是向英國人和瑞典人購買的,這一點請恕我方無法滿足。”

 楊潮不知道這是不是托詞。但是說荷蘭人沒有造炮技術,楊潮是絕不相信的。

 楊潮哼道:“那這一點就此作罷。談其他的問題。”

 楊潮打定主意要將采購海船和鑄炮問題綁在一起。但不意味著楊潮會不願意談判其他貿易問題,這是兩利的事情。楊潮跟荷蘭人一樣重視。

 拿騷表情遺憾,但是隨即就提出其他要求。

 “東印度公司希望伯爵能夠降低出口關稅,至少在瓷器和生絲兩種貨物上降低到本分之三十,目前這兩項貨物的關稅超過了百分之三百,這是極其不合理的,對東印度公司十分不公平。”

 三倍的關稅,其實楊潮已經降低多了,要知道最早給鄭芝龍供貨,可是五倍市價,相當於收了四倍的關稅。

 楊潮道:“瓷器和生絲的關稅沒有降低的必要,大規模出口貨物對我未必有什麽好處,反而會讓絲價和瓷器價格大大提高,讓我國百姓用不起瓷器和絲綢。”

 拿騷道:“不不不,伯爵您想錯了,如果降低關稅,貿易規模則會大規模提高,您收取的關稅反而會大大增加的。”

 楊潮道:“大量的白銀對我未必是什麽好事,南京的糧價比五年前漲了兩到三倍,這跟白銀進口太多有必然的聯系,我想這點常識拿騷公爵不會不知道。”

 拿騷神色不由一動,他沒想到楊潮竟然也懂得這些金融知識,這在此時的東方君主中,還真的非常少見,這一點讓拿騷也稍微有些意外,此前一點都沒有想到。

 “那好吧!東印度公司也不希望將過多的白銀出口到您的國家。所以我們希望用貨物來換取貨物。”

 “不不不!東印度公司的貨物在大明不受歡迎,這裡沒有你們的市場。”

 “如果伯爵大人願意, 我相信大明百姓是會喜歡我國的貨物的。”

 “換一個議題!”

 楊潮不耐煩跟拿騷逐字逐條爭論,他要牢牢掌握談判的節奏。

 拿騷道:“那麽如果以上要求都得不到滿足,東印度公司希望獲得自由進出大明港口的權力。”

 楊潮道:“這點不用談判了,我可以允許你們的商船在吳淞口和南京停靠,但是自由出入所有的港口,這一點是絕對不能談判的。”

 拿騷道:“那麽作為取代的方案,東印度公司希望可以在舟山群島獲得一塊永久土地,用來建立貨棧!”

 楊潮哼道:“做夢!”

 荷蘭人還想在舟山建造殖民地了,真是豈有此理!

 楊潮說完,立刻拂袖離開。

 終止了第一次談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