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妾本嫡枝》二百四十八 塵埃落定
燕太王太妃二人搬到莊子上居住一年之後,趙令儀有孕,南宮湛命人去莊子上報喜,燕太王命人送了喜餅喜果並親筆書信一封。

 南宮湛看完書信,沉思良久,三月之後,南宮湛夫婦做主為二弟定下一門親事,女方乃是戶部侍郎家的嫡出幼女,家世清貴,雙方議定一年之後成婚。

 京城中人人說,燕王府二爺的親事定的比世子還要好,對此,趙令儀聽了也不過微微一笑罷了。

 她的出身確實不高,可是,這又能如何?有些時候,家世確實很重要,可有些時候,家世真的不重要。她現在有疼愛自己的丈夫,肚子裡還有一個即將出生的孩子,這就足夠。

 十月懷胎,趙令儀生下一個兒子,宮中太妃、皇上、皇后和貴妃賞賜豐厚。為這宮中的喜愛,朝堂上下少不得有許多趨炎附勢的人上趕著來燕王府奉承,孩子的洗三和滿月都十分熱鬧,除了正經親戚,來了不少根本不知道從那裡冒出來的人。

 趙令儀心中雖然歡喜,可總覺得如此過了,皇家的事是最難測的,尤其是君威,如今皇上疼愛南宮湛,自然願意給他臉面,可有一日要是皇上疑心南宮湛又該如何?

 趙令儀私下和南宮湛談起,南宮湛這才告訴趙令儀一件密事,那就是,皇上已經定了貴妃所出的南宮濯為太子,不管是李家也好,還是自己。都是皇上為未來皇帝準備的人馬。所以,南宮湛相信,在短時間之內,並不需要擔心這些。

 而讓趙令儀更加意外的是,南宮湛言道,皇上真心愛重的人是德貴妃娘娘,至於沈貴妃,皇上只不過是面子上的情分罷了,也是為了保護德貴妃才立起來的靶子,就是為了怕有人謀害德貴妃和小皇子。而今。小皇子南宮濯已經長大。皇上才提了德貴妃的份位,讓德貴妃成為宮中除了皇后之外最尊貴的女人。

 只是,趙令儀的擔心並不因為這件事而有所緩和,反而更加惆悵。

 現在南宮湛的身份是皇家子弟。皇上喜愛的侄兒。那是正經和皇上是一家子人的身份。

 可一旦南宮湛所說屬實的話。南宮湛的身份就變了,不光是當今皇上的侄兒,更加有可能是將來皇帝的外戚。如此身份就會更加敏感一些。

 但這些事,卻不是自家人能決定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由不得人。難道皇上要這麽安排,還能給你說不的權利嗎?他們夫妻能做的,也就是小心謹慎,僅此而已。

 月余之後,燕王府二爺娶親,燕王府老王爺和老王妃連親生兒子成親也沒到。京城裡的人盛傳,王太妃已經病重,連走動都不能。

 對此燕王府的人沒有任何說法,甚至連王府的二爺三爺這兩個汪氏親身的兒子都沒有表示什麽,所以,京城裡的人,自此都默認了汪氏已經病重的事。

 二爺成親之後月余,便主動提出要分院另居,南宮湛夫婦自是沒有不同意的。到底不是自小就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再加上上一代人之間的恩怨,就算是勉強住在一起也難堪的很,不如分開,或許更好些。

 二爺夫妻去了距離燕王府的距離不遠不近的棋盤胡同一處三進的院子裡,守著分家時候得的燕王府的三成家產度日,自此除了年頭節下再不去燕王府一步。

 別府另居的日子,雖然不如在王府的時候風光,可到底也是家產豐厚,衣食無憂又簡單的日子,他們過的不錯。

 對此,汪氏自然是不滿意,兒子成婚怎麽能把她圈禁在莊子上不讓去?這可不是打她的臉?她還想著要借著這次機會,從新走入眾人的視野,讓人都知道,南宮湛是如何不孝順。可現在一切都完了,最可氣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怎麽也不來看看自己。

 其實,這也就是汪氏自己的想法,她還在做夢,可府中的人,連同她的兩個兒子都知道,這些年來,她做了多少的惡事,不光是先王妃的死,還有南宮湛中毒,被人追殺,還有王府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生出孩子來,那是因為她下了藥,不是給府中的寵妾側妃下藥,而是直接給王爺下了藥。

 這樁樁件件便是死也不能贖罪。因此,他的兩個兒子也放棄了要讓母親重新回到府中的想法,甚至他們都覺得,自己沒有臉面再見父親和兄長。

 南宮湛願意留在她活在莊子上,已經是給兩個弟弟十二分的面子。

 趙令儀的長子周歲,南宮湛為他取名南宮曜,這一日,老王爺匆匆到了府中一趟,看過孫子抓周之後,就離開王府回到莊子之上。

 當日,宮中除了封賞,另有一封冊封南宮曜為世子的聖旨。周歲而封世子的並不多,當年的南宮湛算一個,可那是因為施王妃的亡故,而今這卻算是給了王妃和世子天大的體面。

 定國公府的人到此時才算是真的放下心來,畢竟,誰都知道南宮湛和趙令儀的身份差別大,年輕的時候,因為少年時青梅竹馬的感情,或許還能過的不錯,可等到兩個人年紀都大了,要是趙令儀沒有孩子傍身,只怕日子也不好過。

 倒是竇玉娘進門不過一年有余的時間,已經生了一個女兒,隻比小姑子趙令儀的兒子大了三個月了,石老太君為這個孩子取名趙安榮。榮姐兒是個有福氣的,才出生,父親就中了舉人,之後一鼓作氣,最終殿試得了二甲第一名的成績。

 二郎趙思齊不願意和父親一般,一輩子在京城碌碌無為,所以,請南宮湛為之打點,攜妻帶女去江南做了一個七品縣令。這一條路或許艱辛,可只要是做好了。將來的前程卻必定也是遠大。

 石老太君雖然舍不得孫子遠行,卻也知道兒孫自有兒孫路,所以並沒有阻攔,不過她倒是覺得,自己現在應該好好的活著,要不然就是真的要斷了孫子的前程。

 隨著趙嬿婉的去世,趙仲康終究沉寂下來,決定辭官回府安生過日子。由此之後,定國公府居然出現了難得的安穩生活,雖然不複以前的繁榮。可卻另有一番自在在其中。竇氏苦熬這些年。也算是終於過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

 而趙令儀通往東北的商路,在三年之後,終於完全貫通,趙令儀又在東北建了好幾處莊園專門用來養狐狸和貂。至於藥材。現在撫遠的許多人家都以種植藥材為生。就算趙令儀自己不準備莊子種植。也不愁沒有貨源。

 東北特產的優質藥材和上乘的皮子大量的運送到京城,輕裘閣和百草堂成為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鋪子。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樣的好鋪子。自然就會有人惦記,自從有不長眼的企圖霸佔這兩處鋪子沒能得手反而連累的自家人丟了臉面和官職之後,京城的人都知道,這兩處背後的人是燕王府。

 京城裡的人就算是再怎麽羨慕嫉妒眼紅,也沒人敢動腦經到這兩個鋪子上去,免得到了最後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如此一來,倒是讓趙令儀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便是連禦藥房和宮中的采辦處也時常到這兩處尋些好東西用,說是比宮裡用的還要上乘。趙令儀這鋪子確實不錯,只不過因為是燕王妃陪嫁的鋪子,所以不能做皇商罷了。

 趙令儀深知,自己吃了肉,總要給別人留下些湯喝,要不然,只怕是她的日子也會艱難,因此趙令儀和京城裡的商家倒是能和睦相處。

 趙令儀在自家三弟成親別居之後,終於如願以償的把燕王府都改成了慶豐樓一樣的地方,不用火盆也能暖暖的過整個冬天,就是比在溫泉莊子上也要舒服許多。

 而也就是這一年,傳聞,燕王府太妃汪氏因兒女各自成家,心中再無牽掛,情願出家為子女及老王爺祈福。一個月之後,汪氏在寺中病逝。

 之後汪家被牽連到朝堂之上的一件大案子裡,一家子人,丟官的丟官,罷職的罷職,入獄的入獄,流放的流放,偌大汪家大廈傾覆,就這麽走上了末路。

 至此,南宮湛終於覺得,一口氣徹底的出了出來。

 當年南宮湛把所掌握的汪氏的惡事全部都放在燕王面前的時候,燕王隻恨不得當時就殺了汪氏,可是想著還有兩個兒子沒有成家,要是汪氏的事鬧大了,這兩個孩子的一輩子就算是全毀了。

 所以,燕王懇請南宮湛暫時的放過汪氏,並表示願意在兩個幼子成婚之前將汪氏關在莊子上不許見任何人。

 南宮湛雖然不太樂意,可最終還是從了父親所請,一直等到兩個弟弟都成親之後,才對汪氏下了狠手。

 對此,南宮湛不覺得自己有什麽地方做錯了,汪氏當年,不過是王府的側妃而已,她能如此無往不利,和汪家的人不是沒有關系,相反,卻是汪家的人大力支持,才讓汪氏最終得償所願的害死了自己的母親,所以汪家這些人,如今就是為了當年的事贖罪而已。

 他們尚且留下了一條命,可自己的母妃卻永遠的去了,留下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做了多年的孤兒。如此結局,對於汪家的人而言,已經是最大的寬恕了。

 趙令儀如今已經有了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兒子,老三是女兒,南宮湛的房中果然就和當年他承諾過的一樣,再沒有一個通房妾侍,只有趙令儀一個人。

 趙令儀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看帳,府中的事情主要依靠清嵐為她打點。

 清嵐這丫頭,性格執拗的很,高不成低不就,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在清妍成親做了燕王府的管家娘子之後,還是孑然一身的守在自家主子的身邊。

 趙令儀看著她年紀越來越大,不得已為她物色了好幾個人選,無奈她都看不上,還說是一輩子都要守著王妃過日子。趙令儀苦勸不聽,也就只能由著她。

 左右燕王府的人,又是王妃身邊一等一得臉的人,就算是拖上兩年年紀大了,也不愁嫁不出去。最了不起,為她預備一份養老的產業,這一輩子就這麽過了,等老了的時候,收養一個孩子也就是了。

 不過,趙令儀還是希望,清嵐能找到一個自己鍾情的人,然後琴瑟和諧美滿一生。讓趙令儀沒想到的是,她等這一天,居然等到了西北的商路開通。

 倒是清芷是個有福氣的,和前世的寥落結局完全不一樣,她的日子過的很幸福安逸。李越山原本不過是因為有一手手藝,所以為趙令儀養狐狸和貂,可是經過幾年的歷練,也成了能獨當一面的人,趙令儀索性就把東北這一條商路交給他,讓他做了管事。

 如此,李越山就不能在東北長期居住了,要在京城和撫遠之間來來回回的跑。清芷便和李母商量,不如索性就搬回京城來住,一來是離主子近些,二來就是孩子讀書什麽的也方便許多。

 李母斷然沒有反對的,他們家要不是有王妃的話,早就不存在了,尤其是她這個孤老婆子,要是沒有王妃的話,早就死了,那裡還能和現在一樣享福。

 故而,在李越山有一次去京城的時候,就帶上了母親和妻子兒女。清芷現在雖然不在府中伺候趙令儀,可閑暇的時候,還是會去王府陪著趙令儀說說話,也算是全了這一段主仆情分。

 多年以後,皇帝已經駕崩,就和當初南宮湛告訴趙令儀的一樣,德貴妃的兒子南宮濯繼位。

 南宮濯登基的時候,李家和南宮湛沒少出力,才算是平息了其他皇子的紛亂,所以,南宮濯對李家和南宮湛都很親厚。 不過,他尤其喜歡這位表姐家中的小外甥,所以對他更是不同。

 南宮曜十六歲,南宮濯便打發他去了東北歷練。

 趙令儀忽然想起,當年,她去撫遠的時候,就遇到了被先皇打發去邊關歷練的南宮湛,真是沒有想到,時隔二十年,自己的兒子居然也走上了這一條路,只是不知道,兒子此去,是不是也會有些不一樣的機遇?

 和所有的母親一樣,趙令儀舍不得兒子就這麽離開自己,可是她清楚的知道,兒子終究要走自己的路,不會一輩子都留在自己的身邊。

 即便是做為母親,她也沒有權利一輩子把兒子綁在自己的身邊,所以,她只能抱著滿滿的牽掛看著兒子騎著白馬兒逐漸走出她的視線,漸行漸遠,開始下一代人的旅程……

 ps:嫡枝一文到此全部結束,感謝一路走來支持沐沐的朋友們,248章,是個不錯的數字呢,只是這篇文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沐沐對文文的掌握和把控還是十分欠缺,會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加勤奮的學習,盡力寫出好文。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