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走進修仙》第144章 新的理論
安德森局域化並不是基礎研究當中發現的定理。它可以說是冷戰的副產物,也可以說是航天科技研究當中的意外結果。
但是,這個研究的意義已經遠遠大於單純的技術開發工作。安德森局域化最初是完美闡釋了非晶半導體當中電子行為,被視作是固體物理學領域的又一個裡程碑。而到了八十年代,這個概念又在晶體學領域當中得到了新的應用,在準周期結構以及分形結構中波的傳播都有表現。在低溫下考慮波的相乾性,電輸運現象會出現一些新結果,在介觀物理領域中觀測到一系列反映量子相乾性的效應。
從半導體,到準晶體,由周期結構到非周期結構,可以容納許多物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到了這一步,就是凝聚態物理的正式誕生了。
也正是因為菲利普·w·安德森在這之後又在這個領域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1977年,他和范弗萊克美國、莫特英國因為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順帶一提,這個獲獎名目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當中少有的“基礎性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一般是頒發給某個具體的項目,比如說早期的“發現了某種元素的製取法”,或者中期的“發現了某種微觀粒子的存在”,就算是發明或者改造某種新的研究儀器並因此獲得了某些科學成就、發明某個新的實驗方法,都比這種基礎性研究更容易獲獎——從這個角度來說,彌天昭甚至是有希望拿兩次祥瑞之典的。
這種“因為在某個領域基礎性研究”的貢獻,聽起來完全就是對獲獎人一生成就的集合,是“終身成就獎”的“安慰性質”——但是,在基礎性領域的零散貢獻加起來,能夠讓諾貝爾獎都無法無視,這又得是多麽巨大的貢獻呢?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也不是因為相對論。而第一個有此殊榮的,還是馬克思·普朗克——1918年,對量子理論的巨大貢獻。
唔,至於為什麽王崎和彌天昭的研究在這個世界被歸入物性之道的領域、而上面列舉的全是另一個宇宙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又是另一個悲傷的故事了。諾貝爾化學獎前期都淨是一些核素,而後期又都是有機化學,幾乎沒什麽基礎性研究。
當然,這只是那個無靈氣宇宙凝聚態物理發展的軌跡。實際上,在這個有靈氣的宇宙,這個學科的發展會大不相同。
晶體與非晶體之間存在其他的拓撲結構,對於仙盟的研究者來說已經是常識了。而人族八萬年之前就開始使用的種種天材地寶的種種玄奇性質,也在向人們說明,經典的晶體結構與非晶體並不能解釋一切物性。因此。“既不是晶體也不是非晶體”的物質一出現就被廣泛接受了,並沒有像地球化學界那樣,因為準晶體的發現而引發巨大爭議。
但是,在另一方面,這個研究也存在巨大問題。
比如說,絕大多數泛晶體,都和第零號元素一樣,只能在高靈環境之下存在。只不過,泛晶體因為自身結構複雜,所以往往能夠鎖住一些靈氣,使得自身穩定存在。
而靈氣——根據王崎自己未驗證的猜想,靈氣會擴大電弱相互作用的范圍——“龍禦”這種將電強作用擴張的法術似乎就可以說明,這種現象在高靈環境下是有可能自然存在的。
因此,泛晶體在仙盟修士眼中,就顯得詭異又無從下手了——他們沒辦法將內裡的靈力剝離出來再去做對照實證,

甚至沒辦法用一般的化學思維去分析。
但是,這樣的“黑暗時代”也應該結束了。
“這裡必須感謝一下天昭先生啊。”在運算的海洋之中,王崎低聲笑道:“如果光靠我自己的話,走出這一步,還真不知道需要多久。”
“以高靈氣環境出發,站在‘靈氣’的角度闡釋僅在高靈環境中存在的現象”。這也是王崎一直以來都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他在實驗科學領域的水平也只能說是稀松平常,像這種“確定原則”的事情,他還做不來。
但是,一旦別人完成了這個工作,那王崎就可以徹底發揮自己在這個領域的天賦。
仿佛星辰分離一般,在計算的海洋當中,那些如同星座一般璀璨的、鋪天蓋地的點陣圖開始分離,並逐漸歸入幾個象限。
“篩選出合乎規范的實驗報告……”
“根據這些報告標注的參數,將實驗結果自從歸納……”
“形成實驗組與對照組……”
統計數學,算起來可以說是概率論與積分的應用領域。而以王崎現在的造詣,專為一個類別的數據設計一種統計算法,並不費事。
焚金谷已經積累了充分數據。這些數據混混沌沌的胡亂堆砌,沒有人能夠越過它們組成的迷宮。但是,彌天昭提供的“思路”,與王崎自身的“方法”結合,便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他如同締造了一柄鋒刃無雙的飛劍,正在斬破名為“現實”的迷霧,衝向真理的彼岸。
很快,無數經過一次歸納的實驗數據流過他的思維。
“果然是這樣啊!”
然後,原本是衍射圖像抽象化而來的點陣圖,在他眼中變形。經過群論的變換之後,變成了完全用符號表示的概念。
非周期結構體系是固體物理學的一大進步。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以合金為基礎的無序體系電子理論。這個理論乃是能帶理論的進一步深化,在保留了能帶理論的框架下,考慮了波的多重散射,給出了能帶的平均結構。
最初的時候,這個理論也是用來闡釋半導體的導電性的。但很快,它就被應用到了準晶體的研究當中。
而現在,事情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發展。
在神州,半導體的研究也不是什麽太新的項目了。但是,泛晶體的存在卡死了這方面的研究。特性玄奇的高靈煉材很難被歸納進現有理論框架當中,縱使有人提出了能帶理論更進一步的模型,也沒辦法解釋大多數現象,無法說服人。
另外,“無序”本身也是一個麻煩事。在這個宇宙,“有序”本身就是一種能夠吸引靈氣的結構。而相對的,“無序”會使得物質耦合靈氣的能力降低。而剛才也說過,在高靈環境之下,電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離會被微弱的拉長,這無可避免的靈力改變,也加大了變數。
這些都屬於巨大的難點。
而王崎這就是要一舉打穿“安德森局域化”和“泛晶體”這兩個項目的最後一步——焚金谷的前人已經做足了積累,但是他們卻因為泛晶體的存在而很難提出一個強有力的模型。王崎就是要一次性將這兩項工作做全了。
至於這個領域其他重要的成果——能帶、半導體、低溫超導理論、高溫超導理論、超流,反鐵磁性、鐵磁性、液晶,要麽是因為理論限制,還沒有相關實驗,要麽是相關實驗已經積累很久,就差一個理論突破。這些東西,由別人來完成更加合適。
“根據我長久以來對合金凝結過程的觀察,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無序會導致電子局域化。”
“而電子局域化的過程當中, 煉材呈現的靈氣逸散規律如下……”
“根據以上條件,我們可得出合金煉材的電阻變化公式……”
“在此,我預言數種合金煉材的電阻率變化……”
在“電子局域化”的概念提出之後,剩下的重重迷宮便坍塌了一般,曲折的道路被打通,迷宮的出口近在眼前!
“以電子局域化為前提,我們可以對已知的數百種泛晶體物質的算學模型進一步簡化……”
“……以上數種模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結構……”
由於處在自我封印的狀態,而且王崎自身並沒有修煉許多關於物性之道的功法,所以這一次,他的功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一般,“宗萬法之寶綱”接受了他心中的指令。
然後,南溟所有的獸機關都暴動了。鋪天蓋地的黑色風暴咆哮著衝向神道算器所在的地方,開始自發的凝結,聚集。
到第三天的時候,王崎便已經完成了最後的計算。
接著,便是論文的寫作了。
論文一共有三篇——或者說,將一篇完整的論文破成三個部分。其中第一個部分,便是根據他自身的實證而在這有靈氣宇宙再現的“電子局域化”,第二個部分,則是在電子局域化的基礎上整合出來的幾種泛晶體的數學模型,最後一部分,則是泛晶體自身的內容。
《多重散射下的電子局域化現象》
《數種泛晶體物質的算學結構》
《論數種具備有序性與對稱性但無周期性的合金相》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