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五百二十五章 聞風而逃
風蕭蕭而過,月黑風高。

 潼關東,李化熙親率著三千兵馬向漢軍大營殺到。

 旗幟獵風而行,漢軍營裡,鄭芝龍正在營裡樓台上與將領們憑高遠眺。

 “秦兵三千前來襲營。”

 “偽督師李化熙親自統兵。”

 “留守潼關的四千兵馬由原闖軍頭目馬世耀統領,他報人前來通報李化熙來襲,說願意率部獻潼關而降。”

 鄭芝龍哈哈大笑,“這個李化熙我也聽說過,曾經得陛下稱讚過的清官能吏,據說還曾是李閣老的門生,說來跟我們陛下也算是師出同門。我這次出征,陛下還特意交待,若是可以,保他周全。”

 “這個老夫子,老書呆,都這個時候了,卻還要保明複辟。”鄭芝龍搖了搖頭,“不過既然陛下有話,那就得保他性命。”

 “遵命。”

 李化熙騎著一匹黃驃馬,心中決然。明知此三千人不可能擊敗漢軍,可他依然沒有猶豫。

 突然四下喊聲殺大作,炮聲隆隆,四面八方大批漢軍湧出。

 “不好,漢賊早有察覺,我們被埋伏了!”一名秦將驚慌高喊。

 李化熙臉色大變,伸手拔劍,高呼,“將士們,為國盡忠的時候到了,跟我殺賊!”

 “殺賊,殺賊!”

 他喊的聲嘶力竭,可周邊響應者寥寥。

 李化熙衝出一陣,回過頭,卻看到後面只有幾個家丁跟隨,其余秦軍大多還留在原地。

 他憤怒的揮著手中的長劍,怒呼,“為國殺賊!”

 漢軍四面圍堵上來,無數劍銃相向,但卻圍而不攻。

 這個時候,鄭芝龍策馬來到陣前,無數火光照耀下。他身上的金虎閃閃發光。

 “敢問對面可是李化熙李大人乎?”

 李化熙見此情勢,長歎一聲,拋下長劍,踢馬上前。

 “老夫就是李化熙。既然被爾等圍住,老夫只有一求,但求速死,老夫也好去地下見先皇!”

 “老先生,當今陛下一代英主。登基不久,天下已顯太平安穩景象,外破滿蒙,內平流匪,太平景象已現,天下百姓無不歡欣擁戴,為何老先生卻還執迷不悟?”

 李化熙一時無言。

 內心裡忠君的思想一直束縛著他,讓他無法踏出那一步。可到了現在,他也確實得承認,劉鈞做皇帝。劉鈞的漢帝國,確實遠邁朱明。

 如今的天下,雖然還有紛爭,可確實不複晚明之種種弊端腐朽。

 “先生也曾為李閣老門生,說來也與當今算是師出同門,陛下對老先生多有稱讚,說先生為官多任,皆廉正公明造服一方,乃是為民著想的好官。陛下知先生在秦軍中,特命我尋著先生。將先生請往京師,陛下要重用先生。”

 李化熙愣住,沒想到皇帝居然還有這樣的交待,一時之間。既有些意外,又有些感動。

 “老夫大明之臣,一人不事二主。”

 “老先生何出此言?明腐朽不堪,百姓苦不堪言,老先生為何還要死守著他?當今新朝初肇,各地百廢待興。正是我華夏複興之時,百姓也需要先生這樣的為民辦事的能臣乾吏,這個時候,老先生難道要負天下蒼生?”

 鄭芝龍繼續道,“當年孔聖人本魯國人,可也周遊列國十余年,還領過衛國的俸祿。大漢與明雖為兩朝,卻是一脈相連,皆華夏正統,並非蠻夷入寇,老先生為何想不明白這其中道理呢?”

 李化熙長歎一聲,默然無語。

 他身後的三千秦兵,卻已經識相的紛紛拋下兵器。

 “老先生,大漢代明,乃是順天應勢,你看當今天下,重歸一統,漢人不再積弱積貧,關外的滿蒙皆依附稱臣,此等強盛,振奮人心,難道老先生身為炎黃子孫,不感到自豪?”

 “再告訴老先生一個消息,馬世耀已經率潼關守軍獻潼關而降了,眼下潼關已歸朝廷,關中一眾圖謀複辟者,皆土j瓦狗,一戰將定。”

 聽到潼關守軍投降獻關,李化熙歎道,“天不佑大明啊。鄭將軍,老夫只有一個請求,希望將軍不要為難這些將士們。”

 “放心吧,我們漢軍向來不殺俘虜,相反,還會優待俘虜。”

 李化熙下馬,就此歸降。

 天亮之後,鄭芝龍移師潼關。

 “大帥,我軍兵不血刃拿下潼關。如今朱存極正親率數萬兵馬趕來,還不知道這邊的變化,我以為,我們當派精銳在半路埋伏,以逸待勞,待秦軍路過,殺他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擊潰他們,然後趁勝進軍,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西安。”

 參謀長的話讓鄭芝龍很是讚同。

 “不錯,本帥也正有此意,眼下確實最佳戰機。來人,傳令前軍進軍,半道埋伏,準備攔截伏擊秦軍。”

 漢中。

 朱由菘與魏王羅汝才、忠王李自成等一起議事。

 “想不到,朱存機朱存極兄弟相殺。”李自成感歎著道,他到現在才知道,原來朱存機暗算伏擊他後,立即遭到他兄弟朱存極背後捅了一刀,弑兄奪位。若是早點知道這個消息,他也不必千裡迢迢跑來投奔羅汝才了。

 朱由菘道,“朱存極弑兄之後,自稱監國,僭越。”

 李自成目光一閃,連忙道,“陛下,臣願意率兵入關中,勸說秦王去監國號,歸附朝廷,尊奉陛下正朔。”

 羅汝才暗暗想著,李自成入漢中後,朱由菘就封了李自成為忠王,隱有想提升李自成,來分自己兵權之意。現在李自成自願離開去陝中,這倒是好事。

 因此他略一沉思,便也出聲道,“陛下,臣也以為關中對於朝廷極為重要。若能控制關中,朝廷便有了對抗漢賊根本。若我軍再拿下四川,到時便可東聯雲貴西結陝甘。”

 “好,朕便允了忠王之請,特命忠王率本部前往陝西。”

 羅汝才這時也錦上添茶,表示願意給李自成補充五千兵馬,並部份軍械糧草等。

 出了行在,羅汝才與李自成並行。

 “忠王打算如何拿下陝西?”

 李自成道,“若秦王肯聽旨最好,若不肯尊奉旨意,我也不妨替朝廷除此狂逆。”

 “哈哈,說的好,如今局勢不妙啊,誰也想不到這劉繼業,短短幾年,就有如此聲勢。兄台去了關中,當極早掌控關中局勢。”

 “魏王有何打算?”

 “我打算發兵四川,蜀中天府之國,易守難攻。漢軍雖有大炮火銃,可關中道路難行,火炮難以運輸,只要我們肯流動起來,漢軍也奈我若何。”

 “哈哈,正是如此。”李自成也笑著回道。

 兩人正笑著,卻看到一名羅汝才手下匆匆趕過來。

 “稟報魏王,關中,失守了。”

 “什麽?”

 “稟報魏王,數日前,秦督師李化熙率軍出潼關夜襲漢軍營地,結果反被包圍,最後全軍皆降。而潼關守軍馬世耀率關上守軍獻關投降。鄭芝龍拿下潼關後,派兵入關,半路埋伏,將來援潼關的秦王朱存極伏擊大敗,朱存極被斬殺於戰場,余部皆被擊潰俘虜。鄭芝龍隨後乘勝入西安,迅速攻佔陝西各府縣。”

 李自成和羅汝才兩人震驚萬分,呆若木j。

 “陝西就這樣完了?”

 “完了。”

 兩人出神中,又有名校尉跑來。

 “報,魏王,前軍急報,漢軍提督張山、蔡遠二將,率三萬精銳出了鄖陽,正向漢中殺來,平利、興安二城守軍,皆已被擊潰,兵敗城失。”

 羅汝才感覺一陣目暈眼花。

 剛剛還覺得形勢不錯,誰也想不到,形勢轉變如此之快。轉眼間,鄭芝龍的西路軍就破了潼關奪了西安。而之前攻破洛陽的張山和蔡遠,也迅速自南陽、襄陽、鄖陽,沿著漢水殺入漢中。

 咬了咬牙,羅汝才道,“此地不宜久留,張山正面*來,而鄭芝龍又奪了陝西,若他自鳳翔出大散關殺進漢中,那時我們就將被兩面夾擊,無處可退了。”

 “現在我們往哪退,四川嗎?”

 “只能是四川了。”

 “可四川有秦良玉總督川湖三省。”

 “事到如今,也顧不得這些了,先進四川再說。”羅汝才和李自成都曾入過川,也都跟秦良玉交過手,基本上都在這個女人手裡吃過虧。

 可現在他們也是無路可走,不入川,漢中這塊小地方更無法立足。

 兩人追身回到宮裡,再次面見朱由菘。 朱由菘一聽漢軍已經奪取陝西,而張山蔡遠又向漢中殺來,嚇的臉色都白了。

 聽到兩人打算率軍入川,忙不迭的點頭應允。

 “入川,入川,馬上入川。”

 張山的兵馬還在興安,可羅汝才和李自成已經迅速收拾東西,往四川逃竄。

 漢中本地的許多縉紳商紳們,先前為了一點稅收,紛紛加入漢中朝廷,此時一見皇帝將軍們要跑,一個個都慌了。

 他們已經造反了,等漢軍一來,那豈不就完蛋了。

 可他們又不想逃,他們的家他們的地他們的祖墳都在這裡,許多漢中本地的官紳商賈們聯名請求朝廷留駐漢中,他們甚至表示願意捐銀招募兵馬,守衛漢中。

 可惜他們的請求,根本沒人理會。

 羅汝才和李自成率兵護著朱由菘匆匆撤走了,隻留下了無數驚惶不安的本地縉紳地主商人,風中凌亂。未完待續。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