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稱雄》第五百三十四章 順者昌,逆者亡
郡在貴山之陽,故名貴陽。

 明隆慶二年,明朝將程番府由程番移至貴陽,第二年改程番府為貴陽府。但在貴陽府建立前一百年,貴陽地名已經出現。在貴陽地名出現前,宋代把此地叫貴州,元朝時改貴州為順元,永樂十一年,貴州省建立後,貴州既是省名,又是省會名,直到隆慶時,方改名貴陽。

 在唐時,西南有南詔國,宋時有大理,南詔和大理都在雲南,而貴陽相鄰,當時也一直都是羈糜州,比之元明時的土司還更天高皇帝遠。

 哪怕到了明末時,經歷了幾百年的交流,可在貴陽依然還是彝民苗民比漢人多。在奢安之亂前,貴陽的漢民人口登記在冊的不到五萬人,而彝人數倍之。

 經歷了奢安之亂後,貴陽城裡的漢民更少。

 奢安之亂前整個貴州境內的漢民都不過十萬戶,而在奢安之亂前,光是貴陽的彝人以及土司管轄下的苗民等,就多達不下五十萬人口。

 明朝以前對於西南夷人,是不統計人口的,而是直接統計寨子。

 奢安之亂中,傳說貴陽被圍城餓死四十萬人,死的也絕大多數是彝苗等夷民,奢安之亂雖然沉重的打擊了明王朝在雲貴等地的統治,但也一樣傷了彝人土司的力量。

 只是安位卻還如井底之蛙,把大漢當成了大明。在他的印象中,大明的官軍是野蠻的,當年貴陽之圍,明軍總兵公然殺人賣肉,平叛的明軍在各地燒殺擄掠,使的他對官軍並沒什麽好印象。

 而且他簡單的認為,漢軍是去平雲南沙定洲的叛亂,因此這個時候不敢做出什麽過份的事情。

 “他們怎麽可能,怎麽敢?”安位顫抖著吼道。

 一名土官驚慌的道,“趕緊調兵阻擋他們。”

 老者卻是已經知道大勢已去,這支漢軍與明軍太不一樣了。他們速度極快。從廣西進入貴州,一路到貴陽的時間遠遠超出他的預計,原本他們以為漢軍怎麽也得十天半月後才會到達,誰能想到他們轉眼就到了。

 而且他們更只是把漢軍當成了明軍。根本想不到他們到達貴陽城下後,二話不說就炮轟城門,更料不到,僅片刻城門就被轟開,漢軍就殺了進來了。

 當年奢安之亂。十萬彝兵圍貴陽,貴陽都還堅守了一年。

 他們無法相信,漢軍隻用了一盞茶都不到的時間就破城了。

 “苴穆,絕不能再下令抵抗,不然我等就完了。眼下漢軍已入城,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負荊請罪,自請出降。”

 老土官很清楚漢人對於西南夷人向來不放心,一旦有機會改土歸流,就絕不會放過。如今漢軍已經入城,如果他們還敢抵抗。那漢人絕不會手軟。

 “你讓我投降?”安位顫抖著問,聲音裡既有恐懼,又帶著憤怒。他不由的想起了當初年幼時的那些大叛亂。

 “別無他法了。”

 “可我本就是宣慰使。”

 老土官恨鐵不成鋼的道,“水西安氏世統水西,元明之時確實得到冊封,可如今來的是漢軍啊。苴穆可沒有向漢朝上過降表。”

 就在他們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劉僑率領的漢軍已經如潮水一般的殺入貴陽城,一路上凡是拿著武器抵抗不降的,都被就地格殺。

 在尖兵的帶領下,一支先鋒輕騎迅速殺到了安位的宣慰司府外。

 霹靂啪拉的一陣槍聲過後。守衛的門外的土兵紛紛被射倒。

 大門被轟然撞開,一隊隊的漢軍闖入。

 安位面如土色,面對著一支支火銃,還有那閃亮的刺刀。隻得老實的舉起了雙手,然後雙膝一軟,跪在地上。

 從破城到控制貴陽城,三萬漢軍隻用了半天的功夫。

 隨著安位被擒,貴陽城裡的數千土兵都放棄了抵抗,其余的數萬彝人苗人等。更都老實的只在家中。

 有部份彝人想逃,可四城早被漢軍包圍,城裡一個人也沒能逃離。

 控制諸城門,府庫、兵營後,接著開始全城抓人,所有城中的土官、漢官都被抓起來了,那些大戶商行們行首們也都被請了出來。

 當那些人來到城外時,卻只看到安位等一眾大小土官都被五花大綁的押在那裡。

 劉僑看著這些惶恐不安的家夥,揮了一下手。

 立即有一排士兵背著步槍上前,然後站到十步外舉起了槍。

 “放!”

 砰砰砰的一排槍響,安位等一眾土官被當場槍斃,屍體栽倒在地。

 槍斃完一排,又拉上來一排。

 啪啪啪槍聲過後,又一排屍體倒地。

 整整三百余貴陽城中的重要土官,都被當場處死,幾名明朝的貴陽地方官員也被處死,剩下的漢人官員則被饒過。

 誰也沒有想到,漢軍真的如此痛下殺手。

 水西安氏,統領水西一千余年的當代苴穆就這樣被殺了。

 水西第八十一代土司,死了。

 被拉來圍觀的貴陽人,目瞪口呆,震驚了。

 劉僑冷著一張臉,心裡很滿意貴陽人的反應。他就是要殺一儆百,直接殺死安位,就是要讓所有人明白朝廷的決心和意志。

 時代不同了,中原改朝換代了,西南也要換天了。

 一根根木樁被敲進城外道路兩邊,然後剛剛被槍斃的安位等人的屍體,又被拉過來,被大刀砍下腦袋,把一枚枚首極插在了尖樁上。

 那一枚枚首級就那樣插在木樁上,臉上還凝固著恐懼。

 劉僑宣布,從今日起,廢除水西宣慰司,鴨池河以西設為大定府,東面貴陽等地為貴陽府,南面的原威清衛、平壩衛、安順州、普定衛、安定衛等設為安順府,西南的安南衛則改設興義府,普安州改為普安府。

 一時間,貴州西部諸衛、州、土司,全都改為府、縣,並撤除所有的長官司、夷人長官司等土司。一律改土歸流,設府置縣,派駐流官。

 劉僑從俘虜中選了一些彝人,讓他們前往各部落中傳達他的命令。令各部土司即刻前來貴陽參見。

 他還讓人往貴州東部各地的土司傳令,宣布朝廷在貴州改土歸流,罷除土司。

 貴陽東面的諸土司、衛所、州等,統一改置為平越府、都勻府、鎮遠府、黎平府、銅仁府、思南府、思州府等府縣。

 同時,原來播州之亂平定後。由播州中分出設立的遵義府,也從四川中劃回貴州省。

 如此大的手筆,當然不會是劉僑一人的主意,事實上,他出兵之前,就與皇帝面議了許久。皇帝早就決定這次南下,就是借平叛之機,對西南夷改土歸流,把西南徹底的納入帝國的統治,而不再任由土司們做土皇帝。讓西南為國中之國。

 就算安位沒有拒不開城迎接這事,劉僑也會找到理由的。他在貴州東部沒動手,而是到了貴陽城下才動手,為的就是擒賊擒王,先把貴州最大的土司安氏拿下先再說。

 先控制最強的,然後再打那些小的。只是他也沒想到,安位居然敢閉城不納,這正好給了他絕妙的理由,一舉除掉安位。

 除了把遵義重納入貴州,劉僑出兵之前。皇帝就已經決定把現屬雲南的烏撒也納入貴州,烏撒和水西一樣,都是彝人土司。

 貴州西面雲南東部,多是彝人。而貴州東部多是侗族,北面和南面,多是苗人。

 整個貴州,夷多漢少,但只要朝廷立場堅定,現在正是一個改土歸流的好時機。

 “大帥。會不會太急切了一些,萬一諸部驚懼而反,豈不得不償失?”有將領擔憂的道,他們這次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去雲南平亂啊。

 劉僑卻只是笑笑,雲南平亂?他們南下之時,雲南還沒亂起來呢,皇帝交給他的任務就是來對付這些西南夷的。

 手上握著六萬精銳,現在又佔據了貴陽,劉僑可沒耐心跟夷人慢慢來。

 “聽令前來的,朝廷將保護他們的財產,至於那些不來的,甚至作反的,那他們可沒有什麽好下場。”

 貴陽的劇變很快就由一個個夷人傳到了貴州各府。

 大大小小的土司們聽到這個結果後,無不震驚。

 接著,他們都面臨著一個決擇,漢軍大帥相召,他們是去還是不去?

 “不能去,我們這一去,漢將肯定要趁機把我們殺了。”烏撒府土司們議事,有人堅決反對去貴陽。

 烏撒也是地方世襲土司,元明降歸附,皆得世職。曾經隸屬雲南,後又隸屬四川,再隸雲南,如今又隸屬貴州,這個緊靠著水西的土司,跟水西安氏也是世代聯姻。

 如今不西安氏突然被滅,他們立即也種唇亡齒寒的感覺。

 現在漢朝殺了安位,還把全貴州所有土司都撤除了,連烏撒府也被改名威寧府。

 “我們烏撒世世代代統有此地,與中原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中原此舉,明擺著就是要奪我山林土地,決不能答應。”幾個年青人高喊著道。

 “對,絕不答應,跟他們拚了,召集諸寨所有青壯,跟他們打。”

 許多人對於貴陽陷落,安位被殺,認為只不過是安位大意,中了漢人的陰謀詭計,他們不相信報信的人說的貴陽陷落是被漢軍一頓炮就轟開,然後一盞茶時間就拿下了全城。他們根本不相信,水西安氏實力更勝烏撒,擁有幾十萬人丁,怎麽可能一盞茶就被攻下貴陽了,什麽炮能有這麽厲害?

 鎮寧州和安順州以苗族為主,當地的苗寨接到信使的傳令後,也立即聯絡各寨商議。

 此地的苗人勢力不如彝人,過去他們也是在彝人土司的統領下,現在聽說漢人將領把水西安氏的苴穆殺了,震驚萬分。

 “也許我們應當去一趟貴陽,先看看情況再說。”一名長老思慮許久道。

 漢軍的命令傳到各地,有些實力強的土官,不但不打算去貴陽,還開始召集各部的青壯,積極備戰,四處聯絡。而一些實力弱小的部族,則為漢軍殺死安位的凌厲手段震驚,決定先去貴陽看看形勢再說。

 還有不少土官,還在左右觀望之中。

 感謝watergun、山青盈、花笑雲的支持,謝謝你們的打賞,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