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稱雄》第四百八十六章 讓豪格打前鋒
( )古北口br>

 燕北大戰已經結束,但戰後清理工作還剛開始。●⌒,燕北一戰,漢軍官兵隻傷亡三千余,不過清軍卻前後死了三萬余,其中也包括豪格和吳祖兩部的兵馬。最後降軍和俘虜超過了十萬之數。

 基本上沒有漏網之魚。

 繳獲也不少,最大的繳獲還是戰馬。不論是清軍還是遼軍,都擁有大量的戰馬,駑馬,其次是各種刀槍箭矢,相比起戰馬的受重視,這些武器鎧甲倒不怎麽受重視。劉鈞打算運回去後,裝備給各地的鄉軍,算是民兵裝備了。

 “繳獲的金銀合計值銀元近百萬,糧草少量,戰馬、駑馬等各種馬騾超過十萬匹。”

 “還居然有這麽多金銀?”劉鈞聽著報告,倒有些小小意外。

 傅山在一邊道,“畢竟十幾萬人馬呢,每個人身上積少成多的,也不少了。尤其是那些遼軍,之前出兵的時候,可是把大半身家都帶身上了。”

 “陛下,這些降兵降將和俘虜,要怎麽處理?”

 百來萬銀元,對於如今的劉鈞來說,真算不了什麽。這次朝廷為了打這場燕北戰役,調動了不下五十個師,最後出動都達到三十個師,直接參戰的都有十個師。戰死者都不下三千之眾,這些兵馬調動,錢糧消耗都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更別說戰後的撫恤和賞賜了。

 打仗就是打錢,尤其是到了如今這個層面。

 倒是這些馬匹,算是一個不錯的收獲,漢軍現在長於海軍和炮兵,陸軍也都是以步兵為主,騎兵只是個輔助兵種。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還是楚軍缺馬。現在不是以前,兩三萬人,就算建個五六千人的騎兵部隊。有個一萬匹馬也就夠了。

 劉鈞稱帝之後,已經準備在全國擴建至三十六鎮左右的兵馬。哪怕其中有些鎮會是些缺編鎮,架子鎮,但需要的馬匹依然是個大數字。戰馬需及很多,駑馬也需要很多。

 就算是地方上的恢復生產,不管是用於運輸還是耕作,馬匹都是項極寶貴的資源。好在大漢不會是宋朝,不會缺少馬匹來源。

 劉鈞沉吟。

 “朕金口玉言,說話算話。朕赦免吳三桂與祖大壽等歸降遼軍將士。一律既往不咎。按先前所承諾的,吳三桂和祖大壽等將領皆卸甲歸鄉。至於遼軍士兵,眼下還有六萬人,嗯,全都遷往台灣、海南以及我們在朝鮮和日本的租界安置吧,他們以前在遼西的田產房屋,統統沒入官中,至於關內的財產存款等給予保留。將他們安置到台灣等地後,這些士兵及其家人,按成年男子每丁五十畝荒地。成年女子每人三十畝地,十二歲以上到成年的兒女則給予每人十畝荒地,任他們開墾。新開墾荒地三年不起征田稅。”

 張國維有些驚訝的道。“所有遼軍降兵都遷往海外?那豈不成了充軍?”

 “當然不是充軍,充軍是要受管事且沒自由的,是犯人。而他們只是移民,在到新地方,不會受半點岐視。不過我們安置遷移的時候,一定得注意把他們盡量打散,過去的同鄉、同伍不能分到一起。”

 劉鈞解釋著道。

 張國維提議,為何不乾脆就近安置到遼西,甚至安置到燕北或者漠南也好啊。這樣一來。更方便,也節省了許多人力物力等等。畢竟燕北、漠南、遼西三省。雖然或新設或收復,但如今還多是些偏僻之地。人口極少,且多是些塞外胡人。

 要想建立統治,必須得漢人居主位才行。

 傅山卻支持劉鈞的移民計劃。

 “張尚書莫忘記了,這些遼兵許多人世代居住遼西,跟那些遼將,早形成了遼西將門軍閥,若是還讓他們留在遼西或者就近遷到燕北漠南,那麽這些人很快就會通過錯綜複雜的關系,又聯合起來的。眼下看來,是方便了不少,可長遠來看,這卻是一個深深的隱患。把他們遷到海外去,現在麻煩一點,但卻是一勞永逸。”

 直隸總督劉允升這個時候也提出了一條建議。

 “也不能太讓那些降兵降將輕松了。沒收這些人在關外的田地房產之余,可以保留他們在關內的財產,但有個前提,他們必須先把龍漢元年以前五年內積欠全部繳清。不管是積欠多少,五年內的田稅丁銀等等,欠多少就得補繳多少。”

 “只有繳清所有欠銀後,才可以保留關內的財產,否則將從他們關內的財產扣除。”

 劉允升接著又說出了對遼西降將們的政策,也不能讓他們就這樣輕松了。

 “所有的軍官,不但需要把過去五年家族的積欠繳清,而且還得完成他們五年任期內的所有帳目清理。如有虧空情況,必須補平。”

 這就是很嚴厲了,這意味著如吳三桂等人過去吃空餉或者克扣軍餉糧食,以及借兵器裝備等貪汙的錢,都得吐出來。

 劉鈞想了想,現在全國上下衙門也都在搞清理虧空,對吳三桂等人沒必要反而網開一面。

 “可以,把公欠私欠都補上了,就可以放他們自由了。”

 張國維見皇帝已經拿定主意,雖然還有些意見,也不說了。他轉而問起清軍降軍和俘虜的問題。

 “真要讓豪格整編一鎮兵馬?”

 “哦,豪格的建州鎮編為兩師四協兩萬人的乙種軍,豪格和索尼各任一師師長,他們將是一支騎兵部隊。”

 “陛下,臣反對。這豈不是放虎歸山?清人反覆無常,不可輕信啊。”張國維大聲反對。

 劉鈞笑笑,“你也先別急,我用豪格,但也不會疏忽大意的。我將從這數萬清軍降兵和俘虜裡,最後挑選兩萬人馬,組成建州軍鎮。但這支人馬,我並不會放他們回遼東。甚至也不會把他們放在遼西和塞上。”

 張國維愣了一下。

 “那陛下準備調他們去哪?”

 劉鈞走到沙盤前,指著張家口和大同北面的長城之外。

 “這裡。”

 劉鈞手指之地,卻是一個特殊的所在。

 “察哈爾。”張國維等人都不由的道。

 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在蒙古各部中。察哈爾是十分特殊的部份。他的部民主體是成吉思汗創立的怯薛軍,是常備的護衛軍。林丹汗抗金失敗後,部份離散衰微。

 在成吉思汗時代,怯薛軍是蒙古人的精華所聚,從萬戶長、千戶長和百戶長以及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德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

 在明代時,達延汗重新統一蒙古各部之時,曾分封諸子統治左右翼六個萬戶,達延汗自駐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統領全蒙古,大汗直接統領的就是察哈爾萬戶。

 察哈爾是居正統地位的宗主部,是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在達延汗之後,共經歷六主大汗。

 察哈爾在明朝時由八個鄂托克,也就是部落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喇克卓特、敖漢、奈曼、兀魯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四大鄂托克組成。

 後來蒙古右翼以阿勒坦河為首向西發展後,左翼察哈爾萬戶和喀爾喀萬戶。則在達賚遜庫登大汗統率下,向東方遷移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區。

 到此時,部落名稱流傳下來的也只有浩齊特、蘇尼特和烏珠穆沁、敖漢、奈曼、克什旦幾個部落了,其它的部落名則已經消失了。

 到了明末期的時候,當時的察哈爾汗就是林丹汗,他駐牧於宣化、張家口一帶,與明相約聯合抗金。

 後來林丹汗與漠南蒙古諸部的兼並戰爭中失敗,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長城外以西以北地域。並把土默特和鄂爾多斯等部也控制在手。

 不過後來黃台吉親征察哈爾、土默特,大敗林丹汗。林丹汗敗走青海後病死,林丹汗的兒子被俘降金。連林丹汗的大福晉都被黃台吉收做了五大後妃之一。

 黃台吉把察哈編入八旗,在清軍此次進攻之前,多爾袞還特別下令,把察哈爾部份移到宣化、大同長城外,並分為兩翼四旗,同時規定這八旗在清設置的蒙古六盟四十九旗之外,官不世襲,事不自專,屬於清人著力控制的地區。

 “宣府、大同北邊長城外一帶就是察哈爾的特區,從北往南依次為察哈爾正黃旗、察哈爾正紅旗、察哈爾鑲紅旗、察哈爾鑲蘭旗兩翼四旗。”

 這片地方雖然看起來不大,但位置卻很重要。

 因為他處於山西北部的陰山山脈,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脈,以及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脈,三大山脈的匯聚之地。

 這裡是一個天然的通道口,還是個岔道口。自古以來都是聯通晉冀以及草原的重要通道,清人把察哈爾部落遷回到這裡,還破例沒有把這兩翼四旗編入蒙古六盟四十九旗內,而是直接控治,已經相當於流官,而不是土官了。

 為的是什麽,為的就是這裡直接威脅著中原的京畿。

 突破宣化張家口長城一線,就能沿著桑乾河谷直抵北京的西北大門居庸關。或者從大同破口入關,然後走飛狐道,直趨紫荊關,攻易州,殺到北京的南邊。

 自古以來,這塊地方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清軍直接控制著這裡,那就是一把一直懸在大漢頭頂上的利劍。

 劉鈞現在通過燕北之戰,已經重創了清軍,收復了遼西,還把燕北的大片地區納入疆界,新設燕北和漠南二省。

 但在西面,依然還有很強的威脅。尤其是現在漠南蒙古各部好多都還態度曖昧。這個時候,劉鈞打算先發製人,來個殺雞儆猴,讓漠南蒙古各部能明白大漢的強大,讓他們早點投奔歸附。

 不過仗有很多種打法,劉鈞準備先用新歸附的豪格來打這個頭陣。

 用女真騎兵對付蒙古人。

 驅虎吞狼,不管誰勝誰敗,都對劉鈞有利。

 等控制了察哈爾,那麽京畿的安全防禦形勢將大好。同時,大漢也能隨時通過察哈爾向左右出動,察哈爾的伊克昭盟,下轄是鄂爾多斯各旗佔據的河套地區。北邊是烏蘭察布盟,下轄喀爾喀和四王子等旗,而東北是錫林郭勒盟,下轄蘇尼特等旗,東邊是昭烏達盟,下轄著翁牛特等旗。

 可以說,察哈爾這塊地方,關系重大。

 “先讓豪格的兩萬騎兵去打,蒙古各部誰敢不服,就打誰。”

 聽到皇帝的這番謀劃,張國維等都不由的讚歎,皇帝果然手腕驚人。這倒是一著好計謀,不過豪格等人放的過嗎?

 “沒什麽信不信的過的,大勢所趨,就如當初朕相信豪格是真降,相信他會為我們打下多鐸和阿濟格的大營,他最後不是做到了嗎?”

 “那剩下的清軍俘虜呢?”

 “修路、開礦、築堤,哪都需要人啊,這些女真人個個年青強壯,可是優秀的勞動力。告訴這些俘虜,只要他們在大漢服滿十年的勞動改造,那他們就是一個大漢的子民了,到時能落戶大漢,取得大漢的戶籍身份,表現的好,到時甚至還給他們安排工作,甚至分給田地。”

 一張十年的大餅,能不能最終吃到就看他們能不能完成這十年的勞役了。

 劉鈞不喜歡殺人,他認為帝國百廢待興,最缺的就是人力。雖然據初步的普查,整個中國總人口可能突破兩億。不過兩億人口中,還得除去老人、孩童以及婦女,還有許多的讀書人、商人等,真正的青壯勞力並不多。

 何況這還是一個農業時代,絕大多數的青壯勞力其實都被束縛在土地上的。

 劉鈞的大漢帝國需要很多人力,劉鈞有許多的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勞力,劉鈞願意給這些勞工發放薪水,並不打算強製征百姓服勞役,不過這個時代勞動力的流動還是太緩慢了。

 清軍戰俘這樣的勞工,劉鈞最喜歡,沒什麽束縛,不用乾個把月又得回家耕種收獲。這樣的勞工,別說幾萬,就是再來幾十萬,劉鈞也是異常歡迎的。

 隻嫌少,不嫌多。fff5601211手機用戶請訪問m..()《明末稱雄》僅代表作者木子藍色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