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稱雄》第七百二十六章 自請外出
京師西郊。

 這裡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這裡開墾了大片水稻田,風景獨美。

 早在遼代時,這裡就是就興建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裡更是吸引諸多達官貴族在這裡佔據田園營建別墅,尤其是萬歷年間得寵的武清候李偉更是在這裡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大號稱是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杓園”,取“海澱一杓”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

 劉鈞稱帝之後,雖然沒有大修宮室,但也對於高牆深宮的紫禁城並不是太喜歡。因此也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山水田園,幾年時間陸陸續續在這裡營建了一片優美的皇家園林,成為劉鈞每年夏天避暑的夏宮。

 夏宮由數個園子組成,擁有五千多畝的面積,不但有勤政殿、禦書房,也有內閣、樞密院、禦史台、議會、總理處和軍機處等各衙的值房。園子修的很漂亮,但花的都是皇帝的內庫,沒動用國庫一分一毫,也沒有免費征用民夫等,園林殿宇不論是材料還是人工,都是如實給錢的。甚至這座豪華龐大的皇家園林修建過程中,還創造了不少工作崗位,甚至給官府繳納了不少稅。

 五月將至,盛夏未到,但劉鈞今年已經提前來夏宮避喧聽政了。

 右軍校劉成功踩著擦著鋥亮的馬靴來到禦書房前。

 “我要面見聖上。”

 執班的侍衛軍官也是一名右軍校,他跟劉成功也算是相識許久的老同事了,看他這麽一本正經的樣子還有些奇怪。

 “怎麽,子爵大人有急事要見陛下?”他打笑著道,劉成功在侍衛親軍裡面可不一般,他老娘雖是日本女子,但父親卻是大名鼎鼎的中南總督鄭芝龍,鄭家不但在朝中是頂級高門,尤其是他們家在海軍中影響極大,而且他們鄭氏還是大漢最有名的海商集團,據說鄭氏家族的產業價值超過億元,只不過因為鄭氏在朝中的地位,才沒有上那大漢富豪榜。

 而劉成功不但是鄭芝龍的長子,而且他還是皇上的義子,更是當初收做義子時就賜了姓的。那時皇上還是崇禎義子,因此鄭森跟著姓朱,賜名成功,人稱小國姓爺。後來皇帝立國,自然朱成功也就改名劉成功。

 從十六歲開始跟著天子身邊,從當年的一個青澀秀才,到如今的處處充滿著軍人風范的右軍校開國子爵,劉成功可是深得皇帝的信任,幾年來不管是禦駕親征還是在京時的微服私訪,劉成功肯定是不離左右的。

 因此在如今京師裡各大高門裡眼裡最優秀俊傑,非這位劉成功子爵第一莫屬。將近二十歲,出身好,長的又俊,還如此得皇帝信任,這樣的年青人誰家不想搶回去當女婿。

 雖然在侍衛親軍裡,劉成功僅是右軍校,但大家都明白,人家在皇帝那裡影響力不比那些將軍們弱,甚至一般的將軍還沒這麽多機會天天跟皇帝見面呢。說來,這右軍校,都有上將軍的影響力了。

 何況,這位國姓爺的親爹最近還剛在緬甸又打了一個大勝仗。

 就在不久前,在緬甸雨季到來之前,鄭芝龍率領的南征軍在馬來城與東籲軍對峙僵持許久後,卻突然來了一個聲東擊西之戰,鄭芝龍以小部份繼續虛張聲勢包圍著馬來城,吸引著東籲軍和其援軍主力,然後自己率領著主力偷偷的離開,繞了一個圈,直接殺到了後方的東籲國都阿瓦城下。

 之前的幾個月對峙僵持,鄭芝龍成功的讓東籲國王錯誤的以為自己的大軍成功的擋住了漢軍。卻不知道,那不過是鄭芝龍在釣魚,一直給東籲軍演戲,給他們傳達了錯誤的信息。其目的,只是為了盡量把東籲軍和其盟友兵馬調虎離山,吸引出阿瓦,調到馬來城來。

 結果最後鄭芝龍成功了,東籲人在漢軍‘不斷增兵,拚命進攻’下,也一點點的往馬來城增兵,最終使得全國精銳盡集中到了馬來,而後方的阿瓦漸成一座空城。

 等到時機成熟,尤其是雨季即將來臨之時,鄭芝龍不斷的散布著假消息,做著要在雨季到來前收兵撤退,以待十一月雨季結束再戰的樣子,結果馬來城的守軍以及阿瓦城的東籲國王,都越發的松懈下來。

 誰也料不到,當他們都以為鄭芝龍真的準備要撤軍的時候,鄭芝龍卻早已經製訂了一個偷襲計劃。他利用晚上的時間,一天天的把主力偷偷撤出,最終來了一個空城計。

 當鄭芝龍率領兩萬精銳突然出現在阿瓦城下時,東籲國王傻了,城裡的大臣們也懵逼了,誰都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漢人不是要撤了嗎,馬來不是固若金湯嗎,這些該死的漢人從哪裡來的,難道是從南面海上來的?可英格蘭人不是已經在幫他們防守仰光等沿海,還在準備給他們運炮運槍來嗎?

 鄭芝龍精心謀劃了幾個月的一個大招,當然不是只為了嚇嚇東籲人。面對著防空空虛的東籲國都阿瓦城,鄭芝龍沒有浪費半點時間,一出現就立即展開攻城,各種大小火炮集中猛轟城牆,步兵們更是一鼓作氣的展開線陣列順著炮兵轟開的缺口殺入城去。

 東籲人守馬來城守了小半年,沒讓漢軍越過雷池一步,真以為他們的象陣,他們從英格蘭人、荷蘭人手裡買的火炮火槍就非常厲害,不弱於漢軍了。可當漢軍潮水般發起對阿瓦城的攻擊後,他們才發現,臥槽,不對勁啊。

 為什麽漢軍的大炮能在那麽遠的距離就開始轟擊城牆,為什麽他們的炮那麽多,打那麽遠,而且居然還有能夠直接打到城牆上守軍頭頂上然後猛然爆炸開的炮彈,為什麽還有那種能夠把數百斤石頭轟入城中的短身巨口炮?

 東籲人有太多的為什麽。

 為什麽漢軍的火槍射的這麽遠,射的這麽快,為什麽他們的槍下細雨刮風都不受影響?

 沒有人回答他們的為什麽,鄭芝龍的兩萬人馬奇襲阿瓦,僅用了半天時間就攻入了城中。然後再用了半天時間,就肅清了城內的反抗,阿瓦國王都沒能逃出去,直接被堵在了宮中,然後逮了個正著。

 鄭芝龍從年前臘月發起的進攻,在馬來城受阻,沒有一鼓作氣,兌現他要打進阿瓦城裡吃除夕年夜飯的口號,如今雖然晚了近半年,但他還是殺進來了。

 突襲拿下了阿瓦後,鄭芝龍又順勢對馬來城來了一個前後夾擊,四下包圍。

 馬來城的東籲大軍接到阿瓦被攻破,國王被俘的消息還不肯相信,可當他們看到本來應當一直還呆在他們對面的漢軍一部份突然出現在了他們的後面時,他們終於明白他們被耍了。

 這下馬來城裡的東籲人急著想要決戰,想要突圍南下,鄭芝龍又不急了。

 他們現在一前一後的把馬來城圍困死了,夾在這裡,他急個什麽。馬來城兵馬不少,各種各樣的人馬,大象,盟軍,拚湊了十幾萬人馬,但每天消耗的錢糧也是相當驚人的,之前還有東籲國王想辦法為他們籌集糧草,但現在,後面的阿瓦城都已經被漢軍佔領了。

 他們的北面、西面、東面、南面全是漢軍,水路陸路也都被封鎖了,這樣的一支大軍,進退不得,又失去了補給,鄭芝龍根本用不著與他們決戰,只要困著他們,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要糧盡而絕,各部只要守住軍營、城池,河道,這些人根本突不出去。

 鄭芝龍現在勝券在握,已經在追求以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戰果了。

 捷報傳進京,呈到夏宮的皇帝面前,很快就為夏宮上下都知道了。

 鄭芝龍在中南取得如此戰果,接下來只要迫使那支被圍馬來城的東籲軍彈盡糧絕崩潰投降,那時整個東籲都再難有一支反抗力量,鄭芝龍滅掉整個東籲國,都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現在宮裡已經有消息傳出,聽說皇帝要給劉成功晉封伯爵,還要晉升他為左軍校,提升他為侍衛親軍的標長。

 大家都覺得劉成功是以他父親的戰功晉爵加銜升職。

 “恭喜兄弟了,令尊中南大捷,而兄台又要晉升伯爵,二十不到就要晉升為左軍校標長,兄台到時肯定是我大漢軍界最年青閃耀的將星,三十歲之前,肯定能升到將軍,說不定四十歲就能當上戰區司令,五十就能成為樞密使呢。”

 同僚的恭維,沒有讓劉成功欣喜,反而讓他覺得心裡一陣翻騰。

 “煩請右軍校入內通報一聲。”

 劉成功有時很討厭這些同僚們,不管他多努力,他們都只會把他的晉升看成是他的出身好。他也曾經多次上過戰場,甚至手刃敵軍,但這些同僚們似乎永遠看不到。慢慢的,他也已經習慣了這些議論,可他無法認可。

 因此當他聽說皇帝要晉封他為伯爵並給他晉銜升職的時候,他沒有高興,反而只有一股沒來由的憤怒。

 侍衛親軍做為皇帝的近衛軍,都是從全軍中選調的最優秀的將士。而且近衛軍裡的軍官,尤其是那些中低層的軍官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那些勳貴之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背景,不是某位將軍的子侄,就是哪位尚書或者總督巡撫的子侄。

 他們出身好,且都比較優秀,只是好出身,沒有能力也是進不來侍衛親軍的。可一大群這樣優秀的勳貴子弟在一起,平時也總免不了有個對比競爭。在這些優秀者中,一樣顯得無比優秀的劉成功,無疑就有些難以合群。

 過了片刻,那名年青軍官走了回來。

 “陛下讓你進去。”

 劉成功抬起左手腕,看了眼那隻腕表,這個時間皇帝一般都是在看書。他放下手腕,抬起腳向內走去。

 經過幾道崗位之後,劉成功看到了那位年輕的皇帝正坐在那裡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報紙。石榴樹正開著火紅的花,燦爛的陽光為石榴花和枝葉摭擋了大半,隻留下碎金般的陽光在皇帝身上。

 皇帝斜靠在藤椅上,一雙腳架在面前的一張腳凳上,他沒有戴冠,露出了隻及耳後的短發。皇帝的頭髮這幾年越留越短,原來還是披肩及肩,到現在已經隻及耳後了。若哪天,皇帝把頭髮剪的跟板寸一樣,他也不會驚訝。

 其實他自己也一直緊跟著皇帝的步伐,如今他甚至已經走到皇帝前面去了,頭上留的是軍中普遍的板寸。

 皇帝聽到了他的腳步聲,甚至以對他的熟悉,肯定只聽腳步聲都能聽出是他來。不過皇帝依然津津有味的看著手裡的報紙,連頭都沒有抬一下。

 劉成功摘下大蓋帽端在手裡,然後向並腿向皇帝行了個軍禮,大聲了聲報告。

 劉鈞這時看完一個版面,翻過報紙後掃了一眼這個版,發現沒什麽讓他感興趣的內容,便把報紙放到了茶幾上,然後不緊不慢的端起了不燙不冷剛溫溫的茶抿了兩口。

 “我就知道你肯定會來,現在你真的來了,我真是不知道該感歎我猜的準,還是佩服你的執拗。”

 今年剛十九歲的劉成功長的十分高大,軍伍磨礪幾年,讓他當年的秀才郎文儒氣質盡去,一股英武氣息表現在舉手投足之間。

 “皇上,我請求調離侍衛親軍。”

 “哼。”劉鈞輕笑一聲。

 “你跟了我好幾年了,不應當還這麽幼稚吧,若事事都只顧著在意別人的看法,你不覺得活的很累嗎?”

 “陛下,我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和議論,但我想要去前線部隊,去戰鬥的前線,我想要上戰場,想要轟轟烈烈的戰鬥,我希望能夠指揮著軍隊戰鬥,親手贏得功名!”

 “你還是太年青了,不過你這樣的想法也不錯,有股著年青人的衝勁和執著。看來你很不願意整天跟在我左右,也好。”劉鈞點了點頭。想自己當初在麻城的時候,不也總想著要萬裡覓封侯嗎,哪怕就是從鄉團做起都很甘願,從劉成功的身上,劉鈞看到了過去自己的影子。

 “臣請陛下允許臣恢復本姓,複用本名。”

 劉鈞只能搖了搖頭道,“你是不是還想從頭開始,從一個小兵乾起啊?”

 “如果陛下能夠許可,臣希望能從最低階的軍官右軍士長做起。”

 “我還以為你想從小兵做起呢,哈哈哈。”劉鈞忍不住笑道,“也好,從今天起,你可以恢復本姓本名為鄭森,當然,你也一樣還可以稱為劉成功。就算你改回本名, 但你依然還是朕的義子。你想去基層歷練一下也沒問題,也不必從右軍士長做起了,這樣吧,你就從一名陸軍連長做起,軍銜就是右都尉。不過,你現在的軍銜職務都予以保留,對了,我已經給你簽署過加爵晉銜和升職旨意了,你現在是開國伯爵侍衛親軍左軍校步兵標長。”

 “從現在起,臣就是右都尉步兵連長。”鄭森答道。

 劉鈞起身,伸手在鄭森的肩膀上拍了幾下,“各軍鎮隨你挑,你想去哪個鎮?”

 “臣請求去安南,那裡正在與南蠻叛軍作戰,我希望能夠親臨前線,帶頭前鋒。”

 “不去東籲麽,那可是你父親的部隊。”

 “不去。”鄭森毫不猶豫的回答。

 “想去安南也行,但現在安南的陸軍都不是帝國正規軍,既然你要去,那就去皇家海軍第七艦隊報告,加入陸戰隊,成為一名海軍陸戰隊連長吧!”

 “是!”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