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稱雄》第七百零一章 良辰吉時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周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鍾昂~

 臘月十三,宜嫁娶動土安床上梁。

 良鄉的農民王富早就請人算過上梁的吉日良辰。臘月十三,就是年前臘月的一個上梁吉日,吉日良辰已經選定,便不能再更改,哪怕是這天刮風下雨,也要按照選定的吉時上梁。

 如果這天是大晴天,那麽就是天公作美,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會是個相當好的兆頭。當然,如果遇刮風下雨,大家也會稱為風也來,雨也來,真是風調雨順。

 不過王富內心裡還是非常的期盼著十三這一天能有個大晴天。

 日子一天天接近,王富的三間磚瓦房子也漸漸接近完工,外面的院子圍牆等也已經建的差不多了,看著接連幾天都是晴空萬裡無雲碧空如洗的景況,王富心裡也越發的高興起來。

 到了十三這天,王富天不亮的就已經起來了,在老宅院子裡,他從村口井裡打來了一擔井水,用毛巾認真的洗了臉,又拿女兒回來時從京裡買回來的牙粉牙刷仔細的把牙齒刷了幾遍,直刷到嘴裡清涼涼的帶著香氣才罷。

 洗漱好,回屋裡他把女兒買給他的那套翻領羊皮襖也穿了起來,還穿了一雙小羊皮的矮幫靴子。

 出門前,他把煙鍋和煙絲包揣進懷裡,最後想了想,又轉身走到衣櫃前,從裡面翻出一個紙包,裡面是在外當兵的兒子上次回家休假時帶回來的一條大前門,說是給他抽的。不過王富覺得卷煙比煙袋貴多了,輕易不舍得抽。今天是個大好日子,王富拆開這條煙,拿了一包放在身上。想想。最後又多揣上了一包。

 上梁是漢家傳統的建房風俗,漢家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土或者磚瓦結構,不管屋頂蓋的是瓦還是草或者樹皮,他總得有梁。

 蓋房子向來是大事。後世買套房可能得存上十年錢,而在這個時代。對於手裡缺少現錢的百姓來說,一樣是一生中的大事,蓋棟房子。甚至可能得住上好幾代人,修修補補的住上一代又一代人。

 若是以往的時候。蓋個房子,得所有的親戚朋友幫忙,甚至可能還得借上不少錢。

 因此蓋房就出不得半點事故。稍有秕漏,就會在主人心裡留下難以消除的陰影。尤其是在這個還普遍迷信的時代。因此蓋房子,打地基前,得有一個儀式。得殺大公雞燒香祭祀,得放鞭炮,準備禮品。

 而等房子蓋的差不多了,要把正梁安放的時候,也一樣要進行一次隆重的儀式。

 王富的妻子張氏一大早就已經把祭祀用的三牲禮品準備好了,一個豬頭,一隻鵝,三條鯉魚,另外還有一碗堆的尖尖的白米飯,以及一壺酒。

 王富細心的檢查過禮品,然後問妻子。

 “大公雞準備好沒?”

 “好了,已經叫小妹把那隻最大的大紅公雞給綁起來了。”

 上梁儀式非常重要,今天的吉時就在上午。

 在吉時到來時,掌墨師要燒香祭酒,敬拜天地神靈,恭請祖師爺魯班降臨,扶柱安梁,使之柱正梁端,萬古千秋。在這個儀式上,得用到大紅公雞的鮮血。

 王富的本家兄弟們也都來幫忙了,今天早上,他們要趕著殺一頭大肥豬。今天的上梁,照例是要擺酒的,感謝蓋房的工匠師傅以及幫工的親戚朋友。本家的嬸子伯母嫂子弟媳等,已經在院子裡擺開了架勢,摘菜洗菜的,切菜燒火的,還有炒菜的。

 負責掌杓的卻是王富的一位叔父,六十多歲的老爺子,並非什麽酒店飯館的大廚,但卻也是十裡八鄉有名的鄉下酒宴師傅,以往大家辦紅白喜事,不會去城裡請廚子,都是請鄉裡人幫忙。王富叔父能做大鍋菜,最了得的記錄是曾經為一家人三十多桌的婚宴掌杓,一人把這麽大的場子弄下來了。而且他做的菜,更符合鄉裡人的口味,還很會控制食材,不會浪費,又能把菜做的體面大氣。

 今天侄子上梁擺酒,王老爺子當然是當仁不讓的親自出馬。他今天就是廚房的統帥,那些婦人姑娘們就是他的兵將,他們要利用這些不多的簡單食材,做出豐盛又體面還不多花錢不浪費的席面來。

 上梁前得先祭梁。

 在王富家新房忙活了三月的老師傅和他們的徒弟們,今天也都換上了乾淨的新衣服。

 “大亮,跟你弟一起把供桌抬到新房前去。”王富向兒子喊道。

 王大亮是王富的兒子,是駐守長城的陸軍步兵,就在半個月前,已經在軍中服役滿三年的王大亮轉到了地方守備部隊中服役。

 按兒子的話說,現在陸軍分為了野戰部隊和守備部隊,守備部隊主要任務還是城市、要塞、港口守衛,反正就是野戰部隊是主戰,守備部隊是主守。

 不過王大亮轉入守備部隊,算是離開了主力部隊,但卻也得以晉升為了下士,成為了一名士官,前途也還是不錯的。王富對於這些不太清楚,也不知道這其實是朝廷的一次裁軍。

 陸軍此前維持著一百多萬的規模,擁有一百多個鎮的編制,其中既有甲乙等主力,也有架子鎮、動員鎮,還有預備軍、鄉軍等補充鎮編制。反正陸軍的規模很大,至少究竟有多少軍隊,這是朝廷機密,除了軍機處的那些高級將領們,那些總理參政們都不一定個個清楚。

 但自從蒙古臣服,女真滅亡,吞並日本合並朝鮮,連西北也暫時安穩後,帝國的漢軍就顯得有些武力剩余了。

 因此現在皇帝又開始調整陸軍,除不少經驗豐富的陸軍戰士轉到海軍成為陸戰部隊外,陸軍各鎮也開始更加的精煉。

 現在整個陸軍體系重新劃分為三大塊,野戰軍、守備軍以及預備軍。其中野戰軍也是帝國陸軍的主力部隊,計劃調整後編為十八個鎮,然後其它許多陸軍將改為守備軍,守備軍分駐各地城市,負責城市守衛、巡邏。並協助地方治安打擊犯罪輯查走私等。

 野戰軍和守備軍今後各自的職責不同。野戰軍保持強大的戰鬥力,是始終積聚在一起的十幾個鐵拳。

 而守備軍則比較分散,全面的駐防各地。

 至於原來的動員軍、預備軍等,全調整為預備軍。已經不再列入現役之中,他們只是朝廷的預備武力。

 在這幾斧頭之下。帝國的現役陸軍數量直接從一百多萬直線下降到八十萬,其中野戰軍為三十六萬,守備部隊為四十四萬。

 海軍的現役規模也在調整。將進一步將一些武裝商船,小型戰船退役。各艦隊將往更精小、更能戰方向發展,海軍將擁有總數二十萬現役,其中十二萬海兵和八萬陸戰隊員。

 至於日本皇協軍團、外籍軍團、以及蒙古諸侯等部隊。也統統列入了預備役中,不直接列入現役。

 陸軍野戰部隊比守備部隊的軍餉待遇高。不過王大亮現在升了士官,薪水也提高了許多。這次升了下士,王大亮也得到了一個假期。正好趕上家裡的房子蓋好。

 王大亮和伯父家的兄弟把家裡的大八仙桌抬到新房前,王富將三牲禮品等一樣樣的擺上供桌。

 大匠等過來上香拜過,然後走到那根正梁前。

 這根正梁非常筆直,是一根上好的杉木,大匠先拿出五枚黃澄澄的龍漢銅元擺在了正梁中間,然後又在上面放上一雙筷子。

 這時王富連忙遞上一塊嶄新的紅綢布。

 大匠用這塊紅綢布把擺上了銅元和筷子的這段包裹起來,釘緊。

 這時祭梁還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儀式,就是滴血。大匠把那隻大紅公雞腦袋砍掉,把雞血滴於梁上,一邊還在念誦著,“此雞不是非凡雞,王母娘娘報曉雞,頭戴鳳冠綠耳,身穿五色彩衣,王母賜與魯班,魯班送給弟子短煞氣,天煞歸天,地煞歸地,年煞月煞,日煞時煞,煞煞有止,見血回頭,有弟子到此,各歸原位。”

 一通咒語念完,王富立即吩咐兒子大亮放鞭炮。

 鞭炮齊鳴聲中,正梁被抬上屋頂,放在了中柱頂端預設好的位置上。

 小心翼翼的費了許多功夫,終於安放好了正梁。

 王富擦了把額頭的汗水,臉上是抑止不住的笑容,“大亮,上去撒錢!”

 按這裡風俗,上梁時得灑銅錢。

 早有許多小孩子圍在了新屋前,就等著滿天錢雨從天而降了。越有錢的人,灑的錢越多,來搶錢的人越多,也越熱鬧,尤其是如果小孩子多,那麽就更預示著這家人以後會人丁興旺。

 學校裡已經放了寒假,因此今天來的小孩子很多,王富非常高興。

 他為今天上梁準備了許多銅錢,特意去信用社換的,大部份是一文的銅元,偶爾也有五文、十文的,一大筐的銅錢,加起來足足一千六百八十八枚銅錢,討的是一路發的彩頭。

 王大亮背著這好幾斤的銅元爬上去,大喊一聲。

 “天上掉錢了!”

 一把把的銅錢從天而降,孩子們一哄而上,笑呵呵的四處爭搶,歡聲笑語不斷。

 一千六百八十八枚銅錢灑下來,甚至還引得許多圍觀的百姓們也笑呵呵的加入了地上撿錢的行列。

 很快,錢灑完,但地上依然還有很多人在尋找。

 孩子們個個抓著一把撿到的錢,滿臉開心。

 撿完錢孩子們並沒急著離去,因為按習俗,灑完銅錢,還要扔包子。

 上梁銅錢是主家自己備的,但包子卻不能自己備好,得由親戚送,而且必須是主家的姐妹兄弟們送,比如說王大亮的姑媽舅舅姨娘叔伯們。

 送多送少全看個人,沒有規定,但主家最後能收到的包子越多,也就能扔的越多,自然也就越有臉面。

 早年,大家手裡都不富裕,送包子,可能也就是送十個二十個一家。

 不過今天王富的一眾至親,卻統一商量好了,每家送一百個包子。

 當一筐筐白白的大包子抬上來時。圍觀的那些人都在驚呼。

 王富是村裡第一個蓋起磚瓦房的普通百姓。看著過去和大家一樣的王富,如今蓋起了大磚瓦房,還有了這麽大的體面,大家都是豔羨不已。甚至不少人也已經暗暗下了決心,明年也要開始蓋新房。

 包子由王富的這些兄弟姐妹妻兄妻姐們親自挑著過來。每個籮筐上還蓋著塊紅紙。每擔包子挑過來,就會有匠人高喊他們的名字,並喊出他們送的包子數量。

 “姐姐王彩姐夫金華。賀上梁大吉,送包子一百個!”

 .....

 王富夫妻兩邊兄弟姐妹都多。最後收到的包子足有一千八百個。

 父子兩個從上面不停的往下面人群中扔包子,大家笑呵呵的接個不停。上梁送的包子並不會留著,送多少就會扔多少。全送給前來祝賀的鄉親。幾乎每個來的人,都接到了好幾個包子。

 雖然如今大家手裡日子比以前好過不少。一個包子也算不了什麽,但這種喜慶熱鬧,卻著實讓大家開心。

 等包子扔完。王大亮卻又拿出了一包糖來。

 他站在屋梁上,向下面大把的扔著各種糖果,讓那些孩子們喜出望外。

 而大人們則感歎著,這些糖果良鄉也有賣,但都很貴,比散裝的白砂糖可貴多了。

 “王富家真是發達了,蓋磚瓦房,兒子又當官了,上梁都接到一千八百個包子,真是了不得。”

 “士官還不是官。”

 “怎麽不是官?我聽王富說,大亮不是已經當班長了嗎?”

 有人道,“班長才管十個人哩,得當上排長連長,才能升那個軍士長,當了軍士長才是真正的官了,軍士還不算官哩,頂多算是吏吧。”

 “班長怎就不是官了,管十個人不也是軍官?”口袋裡裝著王家剛灑的銅錢,左手裡拿著王家扔的包子,右手裡捏著王家拋的糖,好多鄉親們都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因此都很幫著王家說話。

 況且,就算隻相當於吏,可在普通的鄉下百姓眼裡,官和吏那都是他們得仰望的。

 “聽說最近好多媒人上王富家提親哩,我家是沒有女兒,要不我也肯定要請媒人來說親哩。你看王家這房子,三間大磚瓦房還帶著這麽大一院子。還有大亮這孩子,年輕高大,又是在部隊裡吃公糧的,如今還成了班長呢,指不定過兩年就成排長連長,升軍士長,成九品八品的老爺了,要是能嫁到王家,那還不立即是吃香喝辣,以後做夫人太太了。”

 “王山啊,你家老三上次說那門親聽說沒成啊?要我說啊,你也學王富一樣,蓋個三間大瓦房,這媒人立即會來你家說親。有了新磚瓦房,哪還需要你去求著人家,那些女方反過來得倒求著你們家哩!”

 這話說的王山心動不已。

 “可蓋三間磚瓦房得不少錢呢,聽說王富家這新屋子前後花了一百出頭呢。”

 “一百來塊錢而已,一年掙不夠頂多兩年,你家兩個大的兒子成親分出去過了,可你家不還有三個大小子和四個沒出嫁的大閨女嗎,如今可都是進廠子掙錢的,你一家可不比王富家少掙,蓋個房子一百來塊,你家一年攢的錢都夠蓋五間六間大瓦房了。”

 王山吸著王富剛才散給他的大前門,道,“現在是這樣,可誰知道這景象能不能長久呢,有兩錢也不能一下子都花光啊。”

 “你就是摳,這兩年什麽東西都漲價了,以後肯定還會漲,磚啊瓦啊,工匠人工錢啊,你現在蓋還能便宜點,再過幾年,肯定還得花更多錢。”

 王山家人口多,以前因為人多,因此是村裡有名的窮戶,經常得借錢借糧過日子。但這兩年,良鄉也建了不少的工坊,王山家的那些孩子如今個個都大了,除了分家另過的兩個兒子,他還有三兒四女跟著一起過,都成了十多歲的大小夥子大姑娘,如今全都在廠裡做過,一家有七個在工廠掙錢。

 王山現在不但欠債早還光了,銀行裡還存了不少錢呢。

 大家甚至都說,如果不算村裡過去的那幾家富戶地主,如今村裡存款最多的就應當數王山家。不過這王山或許是窮怕了,就算有倆錢了,也是摳摳索索的,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過年過節,絕不肯割一斤半斤肉。

 甚至連扯點布做新衣裳都舍不得,就因為他太摳,因此他托人給他家老三說親,人家一看他家這衣著打扮和吃的飯菜,都不太願意。

 如今大家日子不比從前了,誰還吃不飽飯?

 可王山家偏偏還堅持著一天兩頓,甚至在不是農忙之時,還有一頓是吃稀的。

 “我覺得蓋房子還是不如當兵有前途,要是我家老三能跟大亮一樣進部隊當兵吃糧,那要找媳婦肯定簡單。”王山深吸了一口煙,然後道。這煙味道很好,可惜他自己是舍不得買的。

 “現在想當兵可沒早兩年那麽容易了,聽說識字的優先。 好多還隻招那些十一二歲的,招進去了還得邊訓練邊讀書呢,不過這些小娃子如果運氣好招進去了,前途無量呢,等到二十歲左右,就能直接當軍官了。”

 “知道哪裡還有招這樣的娃娃不?”王山忙問。

 “哎呦叔,你家老三都二十多了,年紀早過了啊。”

 “老三年紀過了,可我家老五才十五歲啊。”

 “十五歲也大了,人家隻招十一二歲的,還得是讀過書的,況且這也個也招的少,都是有數量限制的。”

 “這樣啊,哎!”

 王山一臉可惜的吐著煙霧歎息。

 PS. 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

 PS:  送我一個卅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