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稱雄》第三百零二章 楚國公
在京師呆了幾天,梅李二人的頭七過後,劉鈞就離京了。皇帝關心遼南局勢,急催著劉鈞回去主持大局。甚至在內閣的極力要求下,劉鈞不得不先回一趟湖北,去調更多兵馬入遼。

 不管是周延儒還是吳甡,兩個上台後就不對付的首次輔,在這個問題上卻出奇的一致。他們都希望劉鈞能在遼南發起更大的攻勢,把韃子打痛,以牽製吸引更多的清軍。

 可劉鈞並不想馬上深入遼東,不想跟韃子硬碰硬。劉鈞雖有艦炮火器之利,但他也還是能明白自己的優勢和缺點的,九頭鳥的火器厲害,可畢竟這時代的火炮還是極沉重的,運輸機動不便。而且對付小股的清軍自然沒問題,可萬一被大股的清軍突襲或者在野外行軍時遭遇,劉鈞並沒有什麽信心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打贏數以萬計的彪悍騎兵。

 最後在劉鈞的極力要求下,崇禎才同意了劉鈞提出的一個新戰鬥計劃。那就是劉鈞在掃蕩乾淨遼東沿海後,先出兵朝鮮,迫朝鮮重新歸複大明,停止向清軍提供糧草兵員,必要時候還得配合明軍出兵進攻清軍。

 等迫朝鮮重新投到明朝這一邊後,劉鈞要在夏糧豐收之時,發起一波大的進攻,搶糧燒糧,給韃子以重創。

 內閣同意這計劃,但要求劉鈞向遼南增兵,把湖廣的另兩鎮兵馬也調去遼東。

 做為對劉鈞的獎賞,崇禎加封劉鈞為征虜大將軍,晉楚國公爵位,加上柱國銜。這個封賞一出,原本還有許多對劉鈞的彈劾攻擊,立即如煙消雲散。

 大明開國二百多年,總共也才封了十個國公,到現在還止存魏、定、黔、成、英五家,劉鈞晉封公爵,可見皇帝對他榮寵之至。尤其是他還加封了一個上柱國銜。雖然說上柱國只是個勳階。

 可加上柱國卻比封國公還要難得,因為大明朝二百多年封了十個國公,可加過上柱國的只有夏言少師加上柱國,連張居正都是死後贈上柱國。開國元帥徐達也只是位至左柱國,常遇春也是死後加贈上柱國。

 連當年權傾天下的嚴嵩都不敢接受上柱國的加銜。

 許多人紛紛感歎劉鈞天子義兒的身份,讓他得此榮耀,也有許多人明白,那是因為劉鈞能打還能弄錢。但也有許多人心懷妒忌。暗暗詛咒劉鈞爬的高,將來必會跌的慘。二十一歲就封國公加上柱國,那以後怎麽辦

 等朝廷平定遼東之時,必是劉鈞殞命之日,吏部官員吳昌時坐在首輔周延儒的書房裡面,恨恨不平的道。

 “暫時不要去惹朱慈燁,皇帝對他恩寵無以複加正熾之時,此時惹他,只怕會引得皇上不快,先讓他得意一時吧。”周延儒揮手道。原本他聽了吳昌時之言。對於劉鈞手上掌握著的鑄幣印券之權力,大是眼紅,想要把這鑄幣印鈔甚至是發行債券的權利收歸朝廷。

 可現在一看,劉鈞正是紅的發紫的時候,不宜貿然動手。

 “吳甡越來越驕橫,完全不把我這個首輔放在眼中,公然結黨,不把他弄下去,我這個首輔也坐不牢固。來之,我需要得到複社的全力支持。你想辦法和張溥談一談,讓他發動複社的人脈關系以及在士林中的影響力,把吳甡給我弄下去。此事若成,我保舉你為吏部侍郎。”

 “此事只怕不容易。張溥現在和四公子走的很近,而四公子又跟李春江走的近。另外他跟吳甡鄭三俊劉宗周等人也很親近。”

 “你想想辦法,總之得讓張溥這個複社領袖帶頭支持我們。”周延儒道,“若是他非要跟吳甡他們走到一起去,那就想辦法除掉他,換個人來領導複袖。”說到這裡。他眼神裡帶著幾分冷意。好不容易才再次坐上了這個首輔之位,他可不是再被趕下去。誰威脅他的位置,誰就是他的死敵。

 之前被梅之炮從中攔了一次,好不容易這梅之煥命不長,隻做了一年不到的首輔就死了。還偏偏次輔李長庚也跟著就死了,讓他終於又峰回路轉,得以重坐上首輔之位。本以為,梅李二人死後,東林黨人當全力支持於他,誰知道吳甡成了次輔後,公然拉攏許多東林黨人,開始跟他唱對台戲。

 而且吳甡這個東林黨比起他這個非東林黨,明顯更得東林黨人的支持。已經有許多人投到吳甡那一邊去了,他這個首輔地位又岌岌可危起來。

 “你去聯絡複社這邊,爭取他們站到我們這邊來。我去拉攏下劉鈞,如今他在朝中說話很有份量,尤其還得到不少地方督撫們的支持,隱隱形成了一批人馬,若我們能得到劉鈞的支持,到時就能對吳甡取得上風。”周延儒道。他現在已經把吳甡一夥看成了死對頭,恨不得立即除之而後快,此時,便想要借助剛剛封國公加上柱國的天子寵臣劉鈞之力了。

 劉鈞出京之前,去劉僑家中吃了頓飯,眼下來看,劉僑在錦衣衛指揮使這個位置上還很穩固。在梅李去世後,劉鈞越發需要劉僑的支持。

 “陛下已經同意你辭去湖北總兵一職,你保舉的部下也都到批複同意。”劉僑端著酒杯,有些不解的問,“你為何要辭去湖北總兵一職呢原來那樣不是很好嗎”

 在即將離京前,劉鈞向皇帝提出了辭去湖北總兵一職,保舉自己的部下張山出任總兵。而且還保舉了另一名部下王謙和傅山也出任總兵一職。

 湖廣的三鎮加北洋水師,各設一名總兵官。此外,三鎮下,每鎮轄兩師,每師轄三協。每師一萬五千人,每協五千人,六師各設一副總兵,每協設一參將。北洋水師編三個分艦隊,水師設一總兵,下設三個副總兵。

 “都是為了指揮作戰方便。”劉鈞回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劉鈞也發現了原來的那種編制並不太適合現在的戰鬥需要。而臨時設置戰鬥旅的做法,也有不少缺陷。因此,劉鈞打算把新軍重新調整,進行一些改動。

 如今這個奏請已經得到皇帝的批準。

 劉鈞如今統領著湖北三鎮加北洋水師,一共十萬人馬。

 三個鎮每鎮三萬。編成了二師六協。協以下還設有標營連隊四級。

 這個新的編組,並不僅僅是改了名字,其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協一級。組成合成兵種。單兵種編制最大隻到標,標以上,協師鎮都為合成單位。

 一個鎮下轄一個鎮指揮部和三個師外加一個重炮標。

 一個師下轄一個師指揮部加三個協另加一個重炮營。

 而每個協,則由一個協指揮部,兩個步兵標和一個騎兵營加一個炮兵營。一個輜重營,另外一個工兵連和一個偵察連組成。

 一個協五千人,標將近兩千人,而營為六百余人,連二百左右,隊三十余人。

 原來三四千人的營,大大縮水,但營以上,增加了好幾級。特別是在協一級開始諸兵種合成,步騎炮協助作戰。並配備了輜重營,工兵連醫療連和通信、偵察連,使得每次作戰,不必再費力的臨時編組兵馬,協一級的部隊可以隨時承擔戰役任務,單獨作戰。

 各級指揮部包含參謀作戰部和後勤裝備部,並有通信連、軍牢憲兵連、警衛連、醫務隊、軍樂隊等。

 全鎮編成六個師十八個協,就是十八支的戰鬥群,隨時都能拉出去作戰。不必再經過重組編制,都配有相應的輔助兵種。

 這樣的合成兵種。也正是隨著武器發展而來的戰術變化。

 原來的車營被取消了,但增加了工兵營,這是為了配合火銃兵和炮兵作戰,給他們挖壕溝建柵欄土牆。甚至為了讓炮兵更好機動,而要承擔開路搭橋的任務。

 原本輜重營每車配佛朗機也取消了,輜重營和各標營的兵馬一樣,配備更輕便的步兵榴。原來軍中的各種虎蹲、滅虜、佛朗機、將軍炮等老式火炮全都淘汰。

 各協都配有一個野炮營,而各師另配一個重炮營,每個鎮還轄有一個重炮標。而在協以下。每標配一門一百七十斤十二磅步兵榴,做為營級火力支援。每個營,配一門一百一十斤八磅步兵榴。每個連配一門五十五斤的四磅步兵榴。用以作為標營連三級的火力支援。

 每協的野炮營,都配有二十門炮,其中四門四磅短加農,兩門八磅短加農,一門十二磅短加農。另外還有四門四磅,兩門八磅,一門十二磅的加農榴彈炮,再加上三門六寸的二十四磅榴彈炮,以及三門門八寸的六十四磅臼炮。

 這些協屬炮兵營的火炮重量都較輕,但威力卻不小,尤其是配備了六寸榴和八寸臼大口徑的這兩種炮後,還擁有了很強的攻城能力。

 而師屬的重炮營,卻有四磅、八磅和十二磅的長管加農共七門,二十四和三十二磅的加農榴四門,再加上八寸的六十四磅榴兩門,和十寸一百零八磅及十二寸一百五十八磅的臼炮各一門,使得每協都擁有極強的攻堅能力。

 九頭鳥各部的炮火配置是相當豪華的,這也將是九頭鳥最凶猛的地方。而且在火炮的統一標準規范化後,劉鈞也對步兵的裝備進行了改變。原來是一半步兵裝備火銃,而現在是一個步兵營三個步兵連,每連四個隊,隻保留一個冷兵器隊,配長矛盾牌,其余的全編為燧發銃隊。

 所有的銃手,都配燧發火銃,加套筒式刺刀,另配腰刀,軍官們加配手銃。

 九頭鳥現在已經走上了一條完全與其它明清部隊不同的道路,擁有大量火器,成為一支火器化的部隊。

 這已經是一支真正的新式部隊了,他依靠的是火器之威,對於士兵的身體素質要求更低,需要的訓練時間更短。但對後勤補給的要求也更高,對士兵們的心理素質,對士兵的紀律要求更高。

 一個驃悍的清軍甲士,可能自小習武,經過十幾年的訓練,才成為一名合格的甲兵,可劉鈞的火銃手,卻只要兩月個月,就能上陣,借助炮火和騎兵的支援,他們排成銃陣,一樣能把那些訓練十幾年的甲兵遠遠打死。

 不過這樣的軍隊,也是朝廷和清軍難以學去的,他對裝備的要求極高,對補給要求也很高。不說這些火銃,就說那些炮兵,每個野炮團,都需要幾十輛牽引車和彈藥車,需要數百的馬騾。

 而且光有炮還不行,還得有優秀的炮手才行,還得有強大的炮彈生產能力。

 說到底,這樣的軍隊,需要更多的錢來供養,也需要更加職業化的軍人。

 除了劉鈞,此時全天下也沒幾人養的起這樣的十萬軍隊了。就算皇帝,都養不起。湖北三鎮加上水師,朝廷基本沒花一分錢,表面上說是湖廣地方供養著,可地方養軍也只是個笑話而已。

 除非等再過幾年,軍屯產出穩定了,地方的商稅穩定了,關稅穩定了,那才有可能掏的出這筆錢。現在九頭鳥養軍,靠的還都是鹽場收入、關卡收費、有獎募捐籌餉,商稅,以及軍械作坊出售的銃炮鎧甲等軍械收入。另外還有劉鈞的四海銀行、江南錢莊以及東印度公司的收益,作戰的收獲等,靠著各種渠道的籌集,才算是得以支撐這支軍隊的維持和擴充。

 新的架子拉起來了,但什麽時候才能都成為精銳,這卻不是一時半會立等可就的事情。拉出去打吧,既然朝廷一力要求,劉鈞也正好把這些兵馬都拉到遼東去好好練一練。

 等十萬人馬真的練成精銳,那時必將橫掃天下,改天換地,稱雄於世。

 離京之時,百官相送,尤其是兵部的官員,一直跟在劉鈞屁股後面,不停的問,“大人答應給朝廷的那千余火炮,什麽時候能到達”

 “只要工部把答應給我的那些材料準備好,這火炮你們隨時可以到湖北去運。 ”

 傅宗龍立即拉住戶部尚書李邦華,追問起材料準備如何了。

 “楚國公要的材料工部倉庫都有,隨時可以來領”

 “那好,麻煩兵部和工部幫我把東西運到天津港,我會派船來運。”

 傅宗龍又轉盯著劉鈞,“那給我們的炮”

 “本兵大人若是信不過某,可以現在就差人隨我南下湖北,到時直接就能把炮運走。答應給你們的,絕對一炮不少。”

 “這可是楚公說的,一言為定,本官立即就派人南下押運大炮。”

 當天劉鈞離京,隨行的還有梅清和李春江等梅李兩家在京之人,他們護著靈柩隨劉鈞一起返回湖北。未完待續。

 ...()《明末稱雄》僅代表作者木子藍色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