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稱雄》第三百一十四章 清君側、迎天兵
金尚憲垂著眼簾,泥菩薩一樣不做聲。

 宋時烈看看金尚憲又看看金鬥杓,當下忍不住問,“國王怎麽辦?”

 金尚憲抬了抬眼簾,緩緩的道,“王上已經和崔鳴吉等奸佞小人一樣,都被野蠻的清虜恐嚇住了。他們忘記了天朝對我們的再造之恩,這是背恩棄義。當年金自點等人擁王上推翻光海君,事後就不怎麽為天朝上國所接受。況且,王上又背誦大義。如果我們要做,那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換一個國王。”

 “清人把國王的三個嫡子都擄去沈陽為人質,如果我們兵諫,國王確實就適合繼續在位。然,又將擁誰繼位?”

 “宣祖第八子義昌君李珖可以繼位。”

 “義昌君?”金鬥杓想了想,義昌君是宣祖第八子,是上任國王光海君的弟弟,也是當今國王李倧的叔父。李珖今年五十一歲,妻子是陽川郡夫人許氏。人還不錯,有賢名。

 “金書判,此事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之路,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我希望你能再與楚國公聯絡,必要之時,能得到他的支持。”

 這個時候,朝鮮國王李倧正在大臣崔鳴吉、金自點等一眾少西派的勸說下,準備堅定的站在清朝一邊。用崔鳴吉等人的話說,明朝自顧不暇,朝鮮處於清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絕不能惹怒清軍,也惹怒不起清軍了。

 三年前的丙子胡亂,死了幾萬人,被擄掠走了幾十萬人口,再來一次的話,朝鮮真的要亡國了。

 相反,明朝卻相隔著茫茫大海,離他們十萬八千裡。

 李倧很感謝大明曾經的再造之恩,感謝大明替他們擊敗日本助他們復國。可如今他的三個嫡子都在沈陽為人質,當清軍兩次入侵之時,大明也沒有發一兵一卒相助。他甚至想起來。當初他推翻與清軍議和的光海君之後,明軍在他即位冊封的事情上,折騰了許久都不願意答應。

 最終,李倧還是決定站在清軍這一邊。

 面對著從海上而來的明軍。李倧得到的情報是戰船百條。百來條船,李倧沒怎麽太過擔憂。都元帥金自點等人都對他說,明軍自海上而來,糧草不多,兵馬不足。不用太過擔憂。而且還說,龍骨大已經帶著一支精銳清軍正在趕來。

 李倧把攔截明軍的重任交給了當年助他奪位,且後來又助他擊敗叛亂的李適重奪回王位的都元帥金自點。他一面讓金自點負責調動各道兵馬,全力攔截明軍。一面又特別交待,“只要攔住明軍,迫他們離開就好,莫過多殺傷,大明終究曾於我國有再造之恩。”

 僅僅過了一人晚上,李倧就得到了一連串的壞消息。

 首先是北邊傳回消息,明軍奪取了鴨綠江邊清軍控制的鎮江、義州和鐵山。並重新派兵進駐皮島。龍骨大英俄爾岱帶著四千騎兵,在鎮江九連堡被擊敗,已經退回鳳凰城。

 緊接著,朝鮮國內許多地方官員百姓聽說天兵前來後,都開始議論紛紛。然後,更壞的消息傳來,曾經率軍擊敗了叛亂攻佔都城的都元帥張晚,聯合斥和派的金尚憲發出檄文,正式出兵,打出了清君側迎天兵的旗號。

 朝鮮名將柳琳、李一元、申景瑗、趙廷虎四員大將都已經公開宣稱支持張晚金尚憲。

 開城府。

 這裡曾經是高麗王朝的國都。舊名松都,朝鮮王朝建立後,也曾經做過國都。如今隸屬朝鮮八道之一的黃海道左道。

 丙子胡亂,也就是崇禎十年的那場清軍入侵中。開城也受到清軍的攻擊,大批人口被擄掠,經歷兩年多時間,依然還沒有恢復過來。

 此時,這座城池卻又入駐了一支大軍。

 劉鈞的艦隊就停留在開城附近海邊,而劉鈞則率領著一支兵馬進駐了開城。接管了城防。朝鮮兵沒有反抗,而明軍入駐之後,雖接替了城防,但對於城中百姓卻沒有絲毫騷擾。就連軍中消耗的糧食蔬菜,都是公平交易,現銀購入。

 劉鈞不但沒有搶劫,反而用購來的糧食在開城施粥放賑,救濟那些城中的貧窮百姓。

 開城的百姓對於兩年前的那些清軍入侵,記憶猶新,當時的清軍四處劫掠,搶劫錢財、擄掠,無惡不做,走的時候,甚至還擄走了大量的百姓。

 而現在明軍到來,卻與民秋毫無犯,甚至還負責維護城池秩序,施粥放糧,公平買賣。明軍士兵出手大方,買東西從不斤斤計較,更不強買強賣,這使得開城的朝鮮百姓都驚歎天兵是仁義之師。

 “大帥,朝鮮人忘恩負義,咱們對他們有再造之恩,又有宗主上國,我們前來,他們不但不來迎接,居然還敢調集兵馬想要來打我們,真是豈有此理,大帥,咱們殺過去,直接把漢城打下來,把他們的國王抓了。”

 大軍進駐開城多日,劉鈞就不再前進了,將領們每天出出操,然後就是呆在開城,都有些坐不住了。他們聽聞朝鮮居然還要出兵來打仗,更是氣的不得了,都喊著要去教訓下朝鮮人。

 不過劉鈞卻只是笑笑。

 “放心吧,不出三天,朝鮮人就要吹吹打打的來迎接我們去漢城。”劉鈞雖然兵發朝鮮,可並不想跟朝鮮人打仗,也不想直接把朝鮮國王給廢了。那樣做,太過於強勢。其實對付朝鮮,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

 就算開城的朝鮮人態度就知道,其實朝鮮的百姓對於明朝還是很忠心的,連帶著許多官員也是一樣,他們感激明軍,一直把明朝視為宗主國,更感激明朝當年出兵擊敗日本。而且清軍兩次入侵,燒殺搶掠,也使得朝鮮人對清軍心情怨恨。

 劉鈞不需要自己動手,他當初剛入開城時,不過是對朝鮮的大臣金鬥杓做了點暗示,金鬥杓立即就去做他本來要做的事情了。

 只要他願意表示支持,有的是人願意把現在的國王推翻。朝鮮那無數的黨派爭鬥,使得他們的局勢亂的很,稍有點機會,就不會願意錯過。這就和當年西人黨為奪得朝堂大權,直接兵變推翻光海君把大北派全都給乾翻一樣。

 三天后,金鬥杓和金尚憲走進開城。

 兩位朝鮮大臣臉上帶著激動,“上國天使。”他們拜見道,“綾陽君已經退位,義昌君暫代國政,他派我們前來迎接上國天使。”

 “漢城局勢已經穩定了嗎?”劉鈞笑著問。

 “已經得到控制。”金尚憲說道。張晚不愧是朝鮮的名帥,雖然年紀大了,可在軍中威望極高,加之其實朝鮮的官兵百姓都反感向清軍稱臣,當他們知道明朝對清軍佔據了上風,並有大軍前來後,在金尚憲等老西派的聯絡帶領下,很快就聯合起來殺向漢城。

 金自點等一批元帥大將雖然手下兵馬眾多,可沒多少人跟他們同一條心。當張晚率軍往漢城開來時,一路之上,各地兵馬紛紛倒戈,反而跟隨他一起向京城而來。

 最後張晚到達漢城外時,已經聚集了五萬兵馬,金自點等帶著三萬兵馬據漢城防守。結果兩軍一仗未打,金鬥杓已經勸降了好幾名城門守將,漢城不攻自破,三萬兵馬基本上沒有反抗。

 張晚、金尚憲、金鬥杓等直接拿下漢城,控制王宮,國王李倧成了俘虜。

 最終,靠兵變奪位的李倧,被迫宣布退位,這已經是他第二次被人趕下台了。他當年靠著大將李適率兵攻下京城推翻光海君奪位,很快功臣李適在黨爭中被排擠而造反,一路又打下京師另立新君。不過那次他很快又奪回京師王位,但這一次,他知道自己再無希望了。

 “我國願意把綾陽君交給大明處置,請大明天朝上國冊封義昌君為朝鮮國王。”

 “不!”劉鈞搖頭回答,“綾陽君是朝鮮國君,不管怎麽說,還是你們自己處置就好。至於冊封新國王之事,既然你們已經選出了合適的人選,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我馬上就會向大明皇帝奏報此事,等你們的國書呈到北京,陛下定會派出天使前來冊封新國王的。”

 不過朝鮮換了新國王並不表示事情已經完結,事情還剛剛開始。

 “對於崔鳴吉金自點那些降清派,你們打算如何處置?”

 “不知天使是何意見?”

 劉鈞冷冷一笑,“對於這些忘恩負義之徒,絕不能輕饒,當明正典型,以敬效尤。”

 “這是應該。”金尚憲連忙道。

 劉鈞滿意的點點頭,“兩位拔亂反正,勞苦功高,等我入漢城面見義昌君後,會向他建議任命金尚憲大人為領議政,金鬥杓大人為左議政!”

 朝鮮的議政府相當於大明的內閣,領議政就相當於首輔,下面的左右議政相當於次輔,這是權力的核心。劉鈞這番話,也算是對他們的獎賞了。

 “我將親自前往漢城,慶賀義昌君繼位國王之位。接下來,我也還有一些事情要與朝鮮君臣相商,共議抗虜之策。”

 “我等代表朝鮮王國與義昌君衷心歡迎楚國公前往漢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