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三百六十七章 擁兵自重
重臣退下之後,崇禎依然沒有個主意,猶豫不決。

 他絕沒料到在松錦大敗之時,遼東卻反而取得出人意料的大捷。黃台吉被斬殺陣上,遼陽被收復,遼東軍甚至已經兵臨沈陽城下。這連串的勝利,甚至堪稱自天啟以來未有之破天荒的大捷。

 但由於松錦的大敗,又使得崇禎患得患失起來,他一方面高興遼河的大捷,一面又擔心冬季到來後,成為孤軍的遼東軍深入沈陽城下會有個閃失。

 他很擔心朱慈燁在沈陽孤軍深入,會出現壞的變化,擔心朱慈燁的遼東軍撐不過這個寒冬,更擔心西北重起的流匪變亂,越鬧越大,可能竄向中原和東南地區。也擔心東南一帶的抗稅越來越嚴重,加劇朝廷的財政危機。

 而且他還很擔心寧遠的吳三桂和祖大壽,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在寧遠穩住陣腳,他心裡還擔憂他們會降敵。祖大壽的好幾個兄弟甚至是幾個兒子都早降了清,還在清軍中擔任要職。誰也說不定,什麽時候祖大壽就如同錦州城裡的夏成德一樣的突然就獻城降清了。

 這些天,崇禎每天五更照例要到乾清宮丹墀上焚香拜天,總要為這些擔憂向上天祈禱。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松錦大敗的惡劣局勢下,遼東竟然還能傳來如此好的消息。他感覺上天還沒有拋棄他,上天還是眷顧大明的。

 重臣退下後,崇禎又開始在丹墀上焚香祈禱,他暗暗祈盼,希望朱慈燁能再傳捷報。他期望過些天突然就又接到遼東來的捷報,說已經攻破了沈陽。

 午時,崇禎穿著常朝服,在殿中喝了碗冰糖燕窩湯,吃了一塊糕點,就算是午膳。太監們按照例常慣例,在他的禦案上擺了個百事大吉盒。裡面裝著柿餅、粟子、冬棗等,但他只是望了一眼,一點吃的都沒有。

 “吳協理到了沒有?”崇禎問。

 “回陛下,吳協理已在殿外侯見。”

 “宣。”

 不多時。京營警備大營協理吳襄入殿,叩拜行禮。

 崇禎皇帝虛抬手臂,讓他免禮平身。這位警備協理吳襄正是遼西提督吳三桂的父親,曾任遼東總兵官,當年因援大凌河潰敗逃跑而被撤職。但因吳家在遼軍中的重要影響力,崇禎撤除吳襄總兵職的同時,又不得不加封吳三桂為遊擊將軍,而僅隔一年後,又讓吳襄恢復總兵之職。

 在吳三桂升任遼西提督之時,崇禎也加吳襄都督府職。如今吳三桂兵敗遼西,並沒有被降罪貶職,在設立五大軍區後,原遼西提督吳三桂成為了遼西、寧錦軍區的提督總兵官,兼任寧遠總兵。

 而吳三桂的父親卻更不降反升。從無實權的五軍都督府升任了京營警備大營的文臣協理,與另一名勳貴國公提督和一名內臣提督共同統領警備大營,節製著警備大營的昌平、通州、密雲三鎮。

 崇禎很清楚,遼西兵敗之後,朝廷損兵十余萬,關外僅剩下寧遠一城。吳三桂和祖大壽本來都應論罪責罰,但遼西只剩下寧遠,寧遠又以吳三桂和祖大壽的寧錦兩鎮兵馬實力保存稍好,無論如何,這個時候朝廷都不能處罰他們。

 他不但不能處罰吳三桂和祖大壽。甚至還得加他們的官職,好言慰問。

 今天,崇禎召吳襄入見,就是想與他商討關於遼西的事情。

 崇禎問吳襄關於遼西局勢的看法。

 “陛下。祖宗之地,不可棄也。”這位商人出身,後來考取武進士,被遼東王李成梁招攬入麾下,最後又與遼西將門祖氏聯姻的警備協理回答道。

 聽到這個回答,崇禎不置可否。

 “愛卿覺得令郎還可再戰否?”

 吳襄猛然明白過來。皇帝這是想要趁遼東大捷的時機,讓寧遠兵馬反攻遼西。他很清楚寧遠現在的情況,兒子吳三桂已經與他通過書信,告訴過他寧遠現在的真實情況。寧錦兩鎮損失慘重,而朝廷新設立五大軍區,又把山海關從遼西提督中分出,歸入了京營衛戍大營。

 如今吳三桂雖然依然還掛著遼西提督之職,但事實上,整個遼西、寧錦三鎮,只剩下了寧遠一座城池,吳三桂這個遼西提督總兵官,駐地被定在廣寧,那裡現在還被清軍佔據著,祖大壽這個錦州總兵,同樣防地被清軍控制。

 吳三桂在寧遠收攏敗兵,把這些別鎮的敗兵都整編進了自己的軍中,現在遼西寧錦三鎮勉強又編滿了九萬兵,但實際上只有八萬,有一萬空額。這八萬還多是敗兵,缺甲少械,軍心不振。

 這些人勉強守著寧遠還可以,若反攻遼西,肯定不行。

 吳襄伏地,小心謹慎的道,“遼西新敗,督撫被擒,如今軍心不振,士氣低弱。而且原本大軍糧草器械都屯於筆架山、塔山,現在俱都失落。雖寧遠名有滿編三鎮兵馬,但實只有八萬,其中還缺將少械,真正可堪戰者不足三分之一。”

 “況且,各鎮兵馬已經許久沒有發餉,也沒有糧草,若要發兵,須得籌集糧草,補給器械,然後可戰。”

 說到底,還是要錢。

 崇禎皺了皺眉頭。

 “朕收到奏報,韃虜主力已經回師沈陽,如今遼西松錦由清虜鑲藍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統領,有三萬滿蒙兵馬。如果器械糧足,寧遠兵馬可能出戰?”

 崇禎今天與眾大臣商議,想來想去,覺得都不能任由清軍回師打遼東軍。他想,如果寧遠軍能夠在這個時候發動反擊,若能趁機收復松錦那是最好的,萬一不行,也希望能夠把松錦的清軍牽製住,好減輕遼東方面的一些壓力。

 “只要糧餉器械充足,遼西兵馬可發動反攻。”

 “那要遼西出兵,需要糧餉多少?”崇禎問。

 吳襄跪在地上,報出一個數字,“至少需銀元三百萬,銀錢到後,器械補充後,一個月後即可出兵。”

 崇禎聽到這個數字直吸冷氣,“三百萬銀元?”

 吳襄緩緩答道,“遼西新敗,器械損失大半,必須補充器械馬匹。此外,新整編兵馬,也需要發給糧餉,要出兵,還得發給開拔銀和行糧,因為剛歷新敗,因此這筆錢還得增加,如此才能讓兵馬出戰。此外,還得征召民夫運送糧草器械到前線,也需要征召民夫車馬,皆需用銀。”

 總之,吳襄詳細的給崇禎列了一個開支表,要讓寧遠兵馬出戰,三百萬銀元開支隻多不少。

 崇禎暗自搖頭,別說三百萬銀元,現在讓他拿一百萬銀元,他都拿不出來了。

 這時,崇禎起身長歎,“朝廷拿不出三百萬銀元。”他又重複了一句,然後無奈的道,“吳卿退下吧。”

 稍後,崇禎又召兵部尚書陳新甲和侍郎倪元路進見。

 “湖北的第十鎮也是楚國公一手訓練出來的新軍,可否調他們入遼西作戰?”

 “陛下,臣以為此時不能再調第十鎮入遼。”倪元路奏道,“最近陝川頻奏,李自成和羅汝才等有卷土重來之勢,如今因秦軍和川軍入遼,他們越鬧越大,地方官府已經難以遏製。現在有第十鎮扼守荊襄,才使得流匪不得出川陝,如果第十鎮一旦調離湖北,只怕流匪就會出川陝,為禍中原,流竄東南,重演先前之亂。”

 “那就調四鎮水師援遼。”崇禎端起一杯茶,幾口喝乾。

 倪元路依然反對。

 “陛下,水師不習陸戰,更不適北方嚴寒,其長於水上艦船作戰。如果調他們入遼,與清騎對戰,那是以已之短攻敵之長,極不可取。況且,現在北洋水師已經在遼東,剩下三鎮水師,長江水師要協防長江沿岸,東洋和南洋,也要協防東南沿海。”

 這下崇禎真有些不知道要如何開口了,他只能默默的喝茶。

 良久後,崇禎坐在禦座歎聲道,“關於關外戰局,你們說的沒錯。假如沒有義州和松錦大敗,假如洪承疇、孫傳庭還在,朝廷有他們統領遼西兵馬,現在還可心趁機發起發攻。可眼下遼西精銳盡失,軍心不振,吳三桂和祖大壽也根本無心再戰。”說到這,崇禎雙手緊握成拳,“可惜,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卻完全指望不上。”

 “幸好我們還有楚國公,還有遼東軍。”陳新甲道。

 崇禎望了他一眼, 道,“可楚國公現在孤軍遠在遼東,深入敵後,若遼西兵馬能夠配合發起一波反攻,起碼也能牽製一下清軍,可遼西兵馬完全指望不上,遼東軍只能孤軍作戰。朕只剩下了遼東軍這支勁旅。”

 “朕思慮再三,不能再拿遼東軍冒險。”

 “此時穩妥一些總不會錯的。”陳新甲道。

 “內閣的諸位大學士都認為應當立即把遼東軍調回來,放棄遼東的旅順和鎮江。”崇禎咬著牙幫,“若關寧有失,遼東守之也是無用。但朕不想就這樣放棄遼東,陳卿,我希望你能立即派人與清人會面,與他們議和。大明願意用遼東的金、複、蓋、海、遼諸州之地,換取清人所奪佔的松、錦、義、廣寧等諸地,兩家以遼河為界,遼西歸大明,遼東歸後金,雙方休兵罷戰。”

 “鎮江和旅順二地呢?”陳新甲問。

 崇禎皺眉道,“總要爭一爭的,如果可能,朝廷還是希望能保留鎮江和旅順二地,有此二地在手,能夠大大牽製後金,側面護衛遼西安全。特別是鎮江,保有控制鎮江,就能防止後金再侵朝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