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稱雄》第六百二十五章 壞消息
莫氏敗退北方後,曾經托庇於大明,向大明割地稱臣,請求大明發兵。

 明朝下詔降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封莫登庸為安南都統使,軼從二品,世襲,銀印。安南法理上成了內屬明朝的自治屬地。

 莫氏此後一直偏安北方。

 在十幾年前,實際掌控著後黎朝大權的鄭主鄭梉派遣鄭橋率兵攻陷高平,擒殺太上皇莫代宗莫敬恭和莫朝皇太子等,押往清化斬首。莫光祖莫敬寬則與次子莫敬宇遁入明朝。

 同年遣人向後黎朝上降表。在明朝的壓力下,後黎朝封之為太尉、通國公,準許他回到高平。從此以後,莫朝的軍事實力更加衰弱,並且向後黎朝進貢。

 由於後黎朝中央為鄭氏控制,後黎朝南方又有阮氏和中部的武氏兩大割據勢力,後黎朝也一直無法徹底滅亡莫氏朝廷。

 哪怕如今莫氏朝廷僅守著緊靠著大漢廣西的高平這一小塊地方,但也還依然硬撐著。

 劉鈞稱帝後,莫敬宇就派人來朝賀過,劉鈞當時也繼續冊封莫敬宇為安南都統使。

 因此從大漢的官方立場來說,如今的越南,大漢隻承認莫氏是正統。同時,因為莫氏早就向明稱臣,在漢又再次稱臣,因此,越南並非一個藩國,而是一個都統司,是一個級別較高的土司而已。

 整個安南,都是大漢疆域的一部份。

 不管是後黎朝的鄭氏還是阮氏又或武氏,都不被大漢承認,他們都是非法叛亂武裝。

 “據報,後黎朝鄭氏準備再次北伐莫氏,莫敬宇請求我大漢發兵救援,甚至幫他們除去黎朝,統一安南。”

 劉鈞說到這裡輕笑幾聲。

 那莫朝還真是打的好算盤,請大漢幫他們對付黎軍。不過劉鈞準備將計就計,既然莫請有請,大漢倒是可以做點事情。

 “高平莫氏終究是我大漢所正式冊封的安南都統使。安南也是我大漢疆土,豈容叛軍作亂?”

 “陛下,等我到了嶺南,立即派兵進駐高平!”張山道。

 劉鈞卻是搖了搖手。“不必著急。”

 “現在若派兵進駐高平,肯定引起後黎的緊張,甚至會引發過激的反應。一個後黎朝不可怕,若是因此引得後黎朝幾方勢聯合對抗我們,甚至讓他們去聯合東籲。那會影響我們的計劃。”

 劉鈞有其它的安排。

 “但我們可以幫助莫氏訓練軍隊,提供貸款,售給軍備。甚至,我們還可以幫他們從邊境招募一些士兵嘛。”

 劉鈞說招募士兵的時候,笑的很燦爛。

 張山卻一下子聽出這話裡有話。

 如果讓一些漢軍暫時脫離漢軍身份,以邊民身份應募加入莫氏軍隊呢?

 當張山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劉鈞給了他一個讚賞的目光。真不愧是老兄弟,聞弦歌而知雅意啊。

 他就是這個想法,不直接派漢軍入高平,而是讓一些漢軍加入莫軍。當然。實際上只是走個過場,軍隊還會是漢軍,編制什麽的也不會打敵,將領軍官也不會更換。他們只不過是暫時換一身軍裝,換一面旗幟,連裝備都不用換。

 如此搖身一變,他們就成了莫朝的軍隊。

 莫敬宇依然還是大漢的安南都統使,當年明朝強攻安南,但很快被趕走。那是一個很深的教訓,劉鈞認為要收復安南。不能太直接,得用些手段。比如先扶持莫氏與黎朝對戰,這表面上就將是安南人自己的南北內戰。

 借著這戰事之機,漢軍可以把莫氏變成一個傀儡。用他的名號把黎朝等敵對勢力先滅掉,然後再用莫氏的名義,對安南來幾次清洗。

 這種手段,就是溫水煮青蛙,等安南那些反漢勢力被清洗的差不多時,到時再直接把莫氏傀儡扔一邊。直接在安南設省置府就好了。

 “一定得保護好莫敬宇!”劉鈞在保護二字上加重了音調。

 張山明白這二字的真正意思。

 “除了保護好莫敬宇,可以把莫氏宗室送到大漢來,送到北京來。”劉鈞繼續道,“連同莫氏的那些貴族和文武大臣的子弟,也一起送來北京,讓他們到國子監大學讀書。”

 “陛下高明。”

 這些莫氏子弟和莫朝大臣子弟到了北京,自然就成了人質。如果莫敬宇不聽話,朝廷還可以馬上換個莫氏子弟上台,反正都是漢軍的傀儡而已,大漢需要的只是聽話的傀儡。

 大家一起笑笑,這些事情確實很殘酷,但本質就是如此。

 劉允升這時道,“我聽說日本江戶幕府德川氏已經下令讓薩摩藩從琉球撤出,並將琉球轉交給大漢?”

 “那又如何?他交不交還,琉球都將是大漢的。”劉鈞冷笑兩聲,日本人現在終於知道怕了。

 大漢要打日本,並不是什麽機密。

 江戶、對馬等租界島上漢軍正在儲存糧草、軍備,許多軍艦也不斷開來,進駐軍港。這種種跡像都表明,大漢這次是要對日本動真格的了。

 江戶幕府沒想到大漢說動手就要動手,他們仔細的評估了一下雙方的實力後,終於有些絕望的發現,戰爭一旦開打,他們肯定毫無勝算。

 日本人後悔了,他們想要求饒,為了表明誠意,他們主動令薩摩藩從琉球撤兵,並將琉球轉交大漢。

 他們還派人帶著許多禮物來京,請求大漢原諒他們。

 德川家表示,他們願意放開金銀出口,不再設限。只是,劉鈞豈會答應。

 “目前天津的雇傭軍數量已經達到了八千余人,幾乎都是夷人,主要是歐洲西夷。”劉允升向劉鈞稟報道。

 用夷人為雇傭軍,讓他們開戰後深入日本劫掠,這是劉鈞提出的計劃。如今湧入大漢的夷人越來越多,雇傭夷人去日本劫掠,也算是神來一筆。

 用夷人打前鋒,成本低廉,既不用糧餉也不用賞賜和撫恤,他們得靠自己去搶。搶到了大漢還要抽成。死了傷了,大漢也不負責,更不用心疼。

 正說笑著,內侍過來送上一道急報。

 劉鈞打開一看。臉上的笑容就全沒了。

 這是錦衣衛來自緬甸的奏報,目前正率彝苗潰逃緬甸叛軍的沙定洲,正式接受了東籲國王他隆王的招安。

 他隆王將女兒嫁給沙定洲兒子,並封沙定洲為王,還賞賜了大量的錢糧給沙定洲。

 “沙定洲因為久攻阿瓦城不下。糧食將盡,而大漢軍又攻入緬甸,沙定洲因此最終選擇了接受他隆王的招安。”劉鈞長歎一聲,最不願意看到的事實還是發生了。

 東籲國與沙定洲叛軍的聯手,必然會使得眼下中南的局勢大變。

 “陛下不必擔憂,就算沙定洲與東籲王聯手,那又如何,敗軍之將,再敗他一次就是。”

 劉鈞搖頭笑笑,“這並是最壞的消息。最壞的消息是佔城出兵攻打安南黎朝阮氏,而吉蔑王國也趁機攻打他們的宗主國大城王國。”

 佔城在越南阮氏的南面,而吉蔑就是柬埔寨,這兩個國家夾在泰國和越南阮氏之間,都是曾經祖上闊過如今過的很慘的國家。尤其是柬埔寨雖然疆土很大,但現在卻得靠著認大城做宗主才能混的下去。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如今整個中南半島都處於動蕩之中,大城與東籲打的熱火朝天,東籲又在北面跟大漢和漢西南的土兵打仗,阮氏跟鄭氏在打。

 佔城和吉蔑兩個弱者湊到了一起。決定雄起一把。

 於是,他們背靠背互為依靠,然後各自找經常欺負他們的大城和安南阮氏出兵復仇了。

 大城本來跟東籲打的難分難解,還處於下風。結果突然大批被漢軍擊潰的雲南土兵逃到東籲,圍著東籲都城阿瓦就是一通猛攻。東籲軍連忙北撤,大城終於逮到機會,追著東籲軍就是揍。

 不過他們得意的有些過早,一直被他們欺負打壓的高棉人突然背後捅了他們一刀。

 大城軍後院起火,也顧不上再打落水的東籲軍了。東籲與大城同時休兵,各自退兵。

 東籲主力終於得以從南部返回北方,這對大漢來說,當然不是什麽好消息。

 如果僅僅是沙定洲接受東籲招安,這還算不得什麽。可現在東籲主力擺脫了大城軍的糾纏北返,那麽大漢就得面臨著整個東籲軍隊了。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誰也料不到高棉人突然就雄起了,這引發了連鎖反應。大城人不再追著東籲人打了,他們放過東籲軍趕回去收拾高棉人了,卻使得漢軍的西南戰事,增加了不小難度。

 東籲人得了喘息之機,主力北上,漢軍面臨的抵抗就會強的多。

 “得加緊修建滇緬馬路。”

 劉鈞突然說道。

 這話看似有些無關, 但實際上在座的幾人都明白這條路與西南的戰事很重要。眼下雲南入緬的路很差,山高險阻,尤其是有許多湍急的河流峽谷。只靠著一條簡單的驛道,過兵過馬自然是沒太大問題,但若是要過車運炮運糧就難了。

 如果要往緬甸增派軍隊,擴大規模,最難的不是兵員問題,而是糧草軍備的運輸補給問題。尤其是大炮,根本運不過去。

 現在過去的基本上都是些山地榴和臼炮,那些加農、加農榴都只能留在貴陽、昆明、大理等地。只能等路橋修通後,才能運過去。

 沒有這些火炮和糧草支援,就無法擴大入緬作戰的軍隊規模,看來不能指望快速滅掉東籲了。

 “先修通,再修好。先修一條昆明到木邦簡單的道路,能通車馬可以運送火炮糧食就行。等能通後,再慢慢來改造修好。”滇緬馬路計劃要修一年,劉鈞可不打算讓入緬的軍隊等後方的火炮支援等上一年,只能先簡單修一下通車再說了。()《明末稱雄》僅代表作者木子藍色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